喉罩全麻通气用于妇产科临床麻醉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2021-02-27 03:44铁岭市中心医院麻醉科辽宁铁岭112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期
关键词:喉罩全麻收缩压

铁岭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辽宁 铁岭 112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妇产科麻醉中采用喉罩全麻通气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90例,按照通气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气管内插管通气,观察组实施喉罩全麻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通气后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高于通气前(P<0.05);观察组通气后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通气后平均动脉压与心率水平均比通气前高(P<0.05);观察组通气后平均动脉压与心率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产科麻醉中采用喉罩全麻通气麻醉,麻醉效果与安全性都较高。

妇产科疾病多数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而麻醉在手术治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全麻气管插管在妇产科手术中会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所以,探究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十分必要[1]。现对妇产科麻醉中采用喉罩全麻通气的麻醉效果予以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这一期间选取本院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90例,按照通气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5例患者中,年龄26~58岁,平均(43.26±17.42)岁;麻醉时间31~250min,平均(140.23±110.35)min。观察组45例患者中,年龄27~58岁,平均(43.35±17.54)岁;麻醉时间32~250min,平均(140.45±110.52)min。两组麻醉时间等资料的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全部患者进行麻醉前采用东莨菪碱0.3mg或阿托品0.5mg、咪达唑仑3mg进行肌内注射,在患者进到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路,麻醉诱导选择咪达唑仑、丙泊酚、顺阿曲库铵,剂量分别为0.05mg/kg、2mg/kg、0.15mg/kg,予以面罩加压,且及时进行祛痰、给氧处理。进行麻醉诱导后对照组实施气管插管通气,观察组实施喉罩全麻通气。手术操作中,将阿曲库铵、丙泊酚依次注射,并吸入1%~2%异氟醚进行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10min停用异氟醚和阿曲库铵,手术完全结束后停用异丙酚,在患者恢复肌力且清晰后,可拔出插管。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通气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一次与三次置管成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按照统计软件SPSS21.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如置管成功率)与计量资料(如平均动脉压)选择%、±s分别表示,选择χ2、t分别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置管成功率

如表1,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置管成功率(n=45,n/%)

2.2 血压水平

如表2,观察组通气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通气后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高于通气前(P<0.05);观察组通气后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血压水平(n=45,±s,mmHg)

表2. 血压水平(n=45,±s,mmHg)

舒张压通气前 通气后 t P 通气前 通气后 t P观察组 119.45±13.35 120.06±13.07 0.2190 0.8271 119.86±12.53 121.35±12.63 0.5618 0.5757对照组 118.16±16.53 159.86±23.06 9.8592 0.0000 118.17±15.86 161.75±23.16 10.4148 0.0000分组 收缩压

2.3 平均动脉压与心率

如表3,观察组通气前后平均动脉压与心率的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通气后平均动脉压与心率水平均比通气前高(P<0.05);观察组通气后平均动脉压与心率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

表3. 平均动脉压与心率 (n=45,±s)

表3. 平均动脉压与心率 (n=45,±s)

心率(次/min)通气前 通气后 t P 通气前 通气后 t P观察组 78.16±6.35 78.26±8.54 0.0630 0.9499 82.76±15.35 86.07±12.16 1.1339 0.2599对照组 75.06±8.35 108.25±10.07 17.0198 0.0000 82.84±13.75 112.26±24.06 7.1217 0.0000分组 平均动脉压(mmHg)

3.讨论

近几年,喉罩全麻通气被广泛应用于妇产科麻醉中,其在应用时需对不同因素充分考虑,认真检查通气相关事项,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对连接喉罩的各个部位密切检查,保证喉罩连接处的稳定[2]。喉罩全麻通气具有多种优势:一方面,可使患者器官黏膜与咽喉损伤明显减少;另一方面,对呼吸道刺激尽可能减轻,心血管反应较弱[3]。伴随第3代喉罩的运用,患者在进行喉罩全麻时的血液动力学相对稳定,使由于气管插管导致的心血管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保证喉罩全麻通气没有问题后,可选择注射器使套囊充气有效完成,这个期间应检查套囊气密性,对漏气情况的出现有预防效果。充气结束后用液体石蜡等喉罩全麻通气设备的勺状套囊背面进行润滑处理,另外,应合理放置喉罩全麻通气设备,但临床中气管插管和喉罩全麻通气设备的放置有一定不同,喉罩不需要插入气管,刺激性较小,患者更容易接受[4,5]。喉罩能够保证呼吸道的顺畅,不需要气管插管,使插管对喉部带来的机械损伤明显降低;使并发症的出现明显减少,对喉部没有直接影响,可对血压与心率的升高有效控制,促使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另外,喉罩全麻通气操作简便,可避免心血管反应的出现,临床价值明显[6]。

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通气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与心率水平均比对照组低,与相关研究结果相近。

总之,产科麻醉中采用喉罩全麻通气麻醉,可使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提高麻醉安全性。

猜你喜欢
喉罩全麻收缩压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双管喉罩在COPD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