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超声介入疗法实施在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中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2021-02-28 08:30孟磊
智慧健康 2021年1期
关键词:淋巴囊肿盆腔

孟磊

(山东省蒙阴县人民医院,山东 临沂 276200)

0 引言

盆腔恶性肿瘤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且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盆腔恶性肿瘤发病率越来越高。盆腔淋巴肿瘤是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发热、疼痛等临床症状,对患者生存质量可造成影响[1]。因此,在患者术后出现盆腔淋巴肿瘤后,需对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帮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2]。超声介入治疗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治疗临床上多种疾病,具有疗效高、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势,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3]。对此,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患者采用超声介入治疗,旨在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详见下文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于本院接收治疗的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患者90例,按照患者治疗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年龄18~70岁,平均(54.2±2.1)岁;对照组45例,年龄20~68岁,平均(54.8±2.3)岁;两组患者皆经由临床检查确诊为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淋巴肿瘤患者;患者囊肿皆出现严重程度不同的发热、疼痛等临床症状;患者及家属皆知情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等基础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患者采取麻醉后,建立人工气腹,气腹内压力值需保持在平均14mmHg左右,置入套管针,利用腹腔镜观察患者肿瘤部位的具体情况,设置主操作孔以及副操作孔,对患者进行囊肿切除手术。

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介入治疗,治疗方式为:患者采取仰卧位,手术前需多饮水以保证膀胱充盈,手术前对患者采取局麻后将囊腔液体吸尽,随后在超声引导下将导管针引入囊腔,通过注入无水酒精进行治疗,将无水酒精注入后凝固行杀菌处理,杀菌后3min时间内抽出酒精,以此反复治疗,在第三次治疗时注入抗炎溶液,1周后继续对患者采取无水酒精硬化治疗。抽出乙醇则进行反复冲洗,利用超声对囊肿的变化进行测量,并记录引流囊液量。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皆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不良反应发生;有效: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以及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无不良反应发生;无效: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以及临床症状未得到显著改善,同时出现不良反应;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以及有效率总和。

不良反应:包括感染、发热、囊肿侧疼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20.0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检验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表示方式为(%),若分析后显示为P<0.05,则表示本次研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

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s)

2.3 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热、囊肿侧疼痛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以盆腔淋巴囊肿最为常见。目前临床对盆腔淋巴囊肿的形成机制并不完全清楚,一般情况下主要认为盆腔恶性肿瘤是患者手术后存留在腹后腔中的液体间隙[4]。盆腔淋巴囊肿一般发生在患者手术后的1~2个月,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患者囊肿的大小,随着疾病的发展可引起肠梗阻、下肢水肿等并发症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5-6]。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介入性超声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以及巧克力囊肿等良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7]。超声介入治疗是指在超声的引导下,对患者盆腔淋巴囊肿进行穿刺抽液治疗,手术操作简单,是临床上常使用治疗的手术方式之一[8-9]。超声介入治疗通过将囊肿内的囊液抽出,在注入无水酒精等物品帮助促进囊肿萎缩,甚至完全消除患者盆腔淋巴囊肿[10-12]。在超声引导下对存在手术适应证的患者的盆腔淋巴囊肿进行穿刺,将硬化剂、抗生素等治疗药物充分注入以达到治疗患者盆腔淋巴囊肿的目的[13-15]。可见超声生介入治疗具有操作简单、疗效高、并发症少、创伤小、恢复快、无内分泌影响等优势,将超声介入治疗应用在盆腔淋巴囊肿患者的治疗中对患者造成的损伤更低,患者更容易接受,也可帮助促进患处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6-17]。

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患者采用超声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患者采用超声介入治疗更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疗效,促进患者康复;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相较于腹腔镜手术,超声介入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较高;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应用超声介入治疗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患者更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降低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中暴露时间,以减少患者术后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孙红岩[18]的研究中,将其收治的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以及超声介入治疗,分析超声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研究数据表明,采用超声介入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肿瘤直径变化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直径缩小幅度较大,肿瘤消失患者的例数较多,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该学者实验数据表明,在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超声介入治疗能够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更高。本研究中还发现,由于超声介入治疗对患者造成的身体损伤较小,在患者手术后恢复时间更短,手术对患者造成的痛苦更小,患者更容易接受。

综上所述,对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患者采用超声介入治疗更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相关手术指标,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淋巴囊肿盆腔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教你一套全身淋巴按摩操
不同数学模型多b值DWI在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血管侵犯中的能力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体检发现肝囊肿该怎么办
盆腔积液是盆腔炎吗?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肝囊肿与癌“不沾亲”
肝囊肿要不要治
淋巴水肿的预防与照顾——乳癌康复者的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