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型肛瘘手术患者采用磁共振多序列扫描的诊断价值

2021-02-28 08:30姚斯晨曹慧萍
智慧健康 2021年1期
关键词:内口瘘管肛周

姚斯晨,曹慧萍

(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上海 201800)

0 引言

肛瘘是临床较常见的肛肠科疾病,是指:肛管、肛周皮肤出现病理性管道,肛门直肠周围的脓肿溃破、切口引流的后遗病变,涉及内口、外口及瘘管,具有患病率高、病程长、迁延难愈及预后差等特点,发病机制较复杂,可能与直肠肛门损害、会阴部手术、溃疡性结肠炎及结核等因素有关,患病后常有瘙痒感、脓液流出等症状表现,给身体带来主观痛苦,未及时治疗引起复杂性肛瘘、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影响日常生活。经研究显示[1-2],目前治疗此病以外科手术为主,术前借助影像学检查,利于明确脓肿位置、数目、瘘道走向、周围组织关系等,为后期手术起到指导作用[3],基于此,本研究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复杂型肛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复杂型肛瘘手术患者行磁共振多序列扫描的指导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60例复杂型肛瘘手术患者,男女比例是36:24,年龄22-64岁,均值是(34.18±5.29)岁;病程1-7年,均值是(3.49±1.05)年;体质量19-26kg/m2,均值是(23.36±5.24)kg/m2;受教育程度:小学18例,初中12例,高中11例,大专及以上19例。

①纳入标准:均行磁共振多序列扫描检查[4],检查后≤1周内实行外科手术;表现为不同程度肛周疼痛、脓性分泌物;肛周皮肤≥1个瘘口;肛门检查显示,肛周存有硬结;病程≥1年;既往有肛周脓肿手术史;体征平稳、意识清晰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②排除标准:心肝肾功能障碍;伴消化系统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缺陷者;生活难自理、严重器官功能病变者;怀孕、哺乳期女性者;手术禁忌症者;精神障碍者;临床资料不完整。

1.2 方法

入院后,予以患者磁共振多序列扫描检查前,均接受常规肛门指检等,均未行肠道准备、无放置标志物,检查前主动与患者、家属交流沟通,普及检查目的、检查流程及注意事项等,推动检查流程顺利进行。

研究对象均行磁共振多序列扫描检查:①检查涉及仪器有:GE SIGNA 1.5T超导型MR系统,经腹部相控阵体线圈,选择仰卧位进行检查,首先扫平行于身体长轴矢状,以矢状位为基点,定垂直于矢状面的常规标准冠状面,平行肛管的斜冠状位,以矢状位、冠状位为基点,定垂直于肛管的斜轴位、常规标准横断位,涉及扫描序列TIWI TR400ms TE42ms 层厚3mm,压脂T2WI TR2900ms TE102ms层厚3mm,增强扫描时的对比剂是钆双胺,按照2mL/s的速率注射,注射总剂量是0.2mmol/kg。②综合评估 具体扫描检查结束,≥2名临床经验较丰富的影像科医师综合评估检查结果、共同阅片,明确肛瘘瘘管的数目、走向、内口及外口部位等,对肛周脓肿情况综合判断,明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分级肛瘘疾病、获得结果,为制定手术提供参考数据。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60例患者经手术结果证实,原发性瘘管有63条、分支瘘管有20条、外口有56个,内口有55个,肛周脓肿有25个,检查显示:①原发瘘管 敏感度98.41%、阳性预测值96.82%;②分支瘘管 敏感度95.00%、阳性预测值95.00%;③内口 敏感度98.21%、阳性预测值94.64%;④外口 敏感度100.0%、阳性预测值98.18%;⑤肛周脓肿 敏感度100.0%、阳性预测值96.00%,见表1。

表1 检查结果(n,%)

3 讨论

肛瘘是指: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及外口三部分组成,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肛管齿状线肛周腺体脓肿有关,复杂型肛瘘是单纯肛瘘、因局部引流不畅、反复感染及复杂引起的,涉及结核、盆腔炎、克罗恩病等感染性病因,分娩时创伤、放射治疗史及骨盆恶性肿瘤等因素,也会增加复杂型肛瘘风险,影响预后效果。既往研究提出,肛瘘致病因素较复杂,普遍认同“隐窝假说”,隐窝是肛窦、开口朝上,积存粪屑易阻塞、增加肛窦炎发生风险,若患者肛窦炎反复发作,逐渐扩散于周围疏松组织、破溃形成肛周脓肿,内口处在齿状线上肛窦处,脓肿自行破溃后、逐渐形成瘘管及外口,脓肿反复发作破溃、逐渐有多个瘘管及外口形成,逐渐成为复杂型肛瘘。

近年来研究表明[5],外科手术治疗复杂型肛瘘患者的疗效显著,但术后并发症、复发风险较高,分析原因发现,入院后仅提供常规检查,未明确肛瘘部位、肛门括约肌间的关系,术前未做好充分准备、引起手术方式选择不合理,患者肛瘘内口、外口及瘘道未及时处理,增加并发症风险,因此王绍娟[6]学者认为,探寻经济、有效及可行的诊断方法,逐渐成为医学界研究热点。经调查研究显示,既往对复杂型肛瘘实行术前检查时,涉及X线、瘘道造影等方式,上述方式均有劣势,分析原因发现,予以患者实际检查时,进入瘘道注射适量对比剂,增加患者痛苦感,且部分群体对造影剂过敏,常有不适症状、影响最终检查结果,若过敏现象较严重者,明显增加脓肿扩散风险,若发生瘘道堵塞现象,极易导致造影剂检查无法明显显示,易引起误诊、漏诊等现象,影响预后效果,未获得患者青睐、认可,临床应用受限。

有研究报告[7-8],术前实行磁共振多序列扫描检查能提高疾病确诊率,其能改善预后、预防疾病复发,MRI检查更能准确评估肛瘘数目、走向、分支及瘘口等,分析图像特征发现:原发瘘管呈管状、分支瘘管呈条状,TIWI信号低、T2WI信号强,增强扫描显示,瘘管壁存有强化反应,管腔无明显强化表现,呈片状图像,若呈马蹄状、表示存有肛周脓肿,且内口常规位置在肛管周围,因此行MRI检查更能明确疾病实际情况,为后期治疗、改善预后提供参考数据[9]。

本研究示:①原发瘘管:敏感度98.41%、阳性预测值96.82%;②分支瘘管:敏感度95.00%、阳性预测值95.00%;③内口:敏感度98.21%、阳性预测值94.64%;④外口:敏感度100.0%、阳性预测值98.18%;⑤肛周脓肿:敏感度100.0%、阳性预测值96.00%,说明本文与王培馨等[10]文献结果接近,由此可见磁共振多序列扫描检查能详细了解肛瘘、内口、外口数量及位置等,术前协助医师对直肠解剖学关系能全面了解掌握,明确瘘管、肛门组织及括约肌关系等,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等特点,不会对肌体产生副反应,检查敏感度较高,为临床医师选择术式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复杂型肛瘘手术患者行磁共振多序列扫描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术前检查结果可为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术式提供指导建议,作为肛瘘疾病检查的首选,具有临床可借鉴性。

猜你喜欢
内口瘘管肛周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诊治进展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Goodsall规律预测与经直肠双平面腔内超声定位肛瘘内口的价值比较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耳前瘘管:聪明洞还是烦恼洞
端扫式凸阵腔内超声探头与高频线阵超声探头定位肛瘘内口的临床研究
“耳仓”是福还是祸
复杂性肛瘘手术技巧
长期留置肾造瘘管患者的护理
肛瘘术后为什么会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