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提升的基础、问题与路径

2021-03-02 01:11邢承设何少庆
教育与职业(下) 2021年2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标准

邢承设 何少庆

[摘要]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规模维度、改革维度和政策维度三个方面都具备了推动实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现实基础,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的时代条件日趋成熟。然而,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加快,职业教育输出能力偏弱、国际化优质职教资源的集聚度较低、国际化发展的条件保障不足等问题逐渐暴露。针对以上问题,我国职业教育需从国际化方式转变、国际化资源统筹、国际化标准开发、国际化条件保障等层面采取措施,加强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能力建设。

[关键词]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输出能力;标准

[作者简介]邢承设(1983- ),男,浙江金华人,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何少庆(1964- ),男,浙江义乌人,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浙江  义乌  32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重点科研项目“新时代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D2021WY322-0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04-0040-06

现阶段,我国已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职业教育支持政策日渐完善,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条件日益成熟,但在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

一、我国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的现实基础

经过多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探索,我国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已经具备了坚实的现实基础,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维度。

1.从规模维度看,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从职业教育的体量规模看:《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中职学校总计1.01万所,高职院校1423所,分别占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学校总数的比例为41.39%、52.94%。同时,我国职业教育开设了1200余个专业和10万余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我国职业教育规模庞大,每年近有900万的毕业生和3000万的在校生人数,已经接近一个中等规模国家的人口总数。

从职业教育的覆盖面规模来看:纵向上,我国形成了省市县不同规格的职业学校分层体系;横向上,我国的职业教育已经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可以说,我国大部分区域范围内的民众,都能够就近选择合适的职业学校就读,接受技术技能教育和培训。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体系的不断完善,对我国产业经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逐渐增强。

我国庞大的职业教育规模,具有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巨大诉求。尤其是去年高職扩招100万、今明两年继续扩招200万的政策利好下,职业教育发展也将获得国家大量的资源投入,这为进一步扩充职业教育规模、提升国际影响力奠定了基础。

2.从改革维度看,我国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入推进。近年来,依托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在职业教育领域,我国进行了从办学体制到人才培养各流程、全环节的全面深化改革。其中,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职业教育办学已初步实现由模仿普通教育向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类型教育转变。以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为起点,正式开启了建设“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特色突出”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序幕。随后《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出台,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教集团,为我国探索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方向。经过政策深化和落实,职教集团化办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确立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为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做出详细的制度安排,促进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形成。

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上,我国职业教育完成了由“重知识、轻技能”向工学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方向转变。长久以来,由于受普通教育的影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一直存在“重知识,轻技能”的倾向。为此,2018年3月我国出台《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明确要求充分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作用。2019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鼓励职业学校将职业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鼓励职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参与职业技能培训,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力促进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和内容的转变。

3.从政策维度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受到政策的持续性跟进和支持。在形成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方面,我国不但接连颁布了旨在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还连续出台支持企业发挥育人主体作用的激励政策。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研究激励政策,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办学。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贯彻好财税用地等优惠政策,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和企业参与办学。2018年,《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见》提出在企业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促进企业技能人才培养。2019年,《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则从“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以及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深度参与产教融合的企业全方位的支持。

在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和育人质量上,国家连续实施了多轮次的职业院校建设行动计划,树立了现代职业院校建设新标杆。早在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就启动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遴选出100所高职院校进行重点建设。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开展优质高职院校建设。2019年4月,《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正式启动了“双高计划”。通过这一系列发展政策的落实,显著提高了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体质量。

二、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

虽然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获得了持续的政策支持和改革支撑,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当前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还比较薄弱。

1.国际化过程中重“引进”轻“输出”,导致职业教育的输出能力偏弱。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重视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模式,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自身输出能力的建设和输出资源的打造,重“引进”轻“输出”的问题较为突出。随着我国从职业教育大国向职业教育强国迈进,我国要在国际职业教育市场上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不能只重视对先进职教资源的引入,而忽视资源输出。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界对于“如何输出”的课题尚在摸索阶段。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输出,需要明确输出的内容和资源,解决“怎么输出”的问题,即通过对国际职业教育市场需求和我国职业教育优势的准确分析,制定出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输出路径、策略和办法。就目前来看,我国职业教育界对此还缺乏充分的准备。

2.国际化优质职教资源的集聚度较低,导致职业教育的竞争力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资源多而不精、大而不强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拥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聚集度较低,制约着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升。

首先,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硬件强、软件弱”的现象,“木桶效应”明显。我国职业教育资源经过多年的积累,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硬件设施已经比较完善。然而,我国职业教育在教育理念、发展氛围、院校治理、师资水平、专业教学质量标准、课程和教材等软件建设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总体上培养出来的技术技能人才质量仍需提升,参与国际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能力略显不足。

其次,职业院校普遍缺乏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事务的国际化师资资源。优秀师资是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中的核心资源,也是最具活力的资源。不论是职业教育国际化输出,还是参与国际职业教育事务,都需要一大批国际化的优秀师资来推动。然而,我国职业院校还较为缺乏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教师资源,现有的职教师资参与国际职业教育的竞争能力不足。一方面,我国职业院校与国外职业教育机构合作的规模有限,职教教师参与国际交流的机会较少,客观上造成职教师资缺乏国际视野,对国际职教标准和规则的认知不足。另一方面,我国职业教育具有典型的区域化特征,立足国内、服务当地是绝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使得职业教育师资缺乏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动力,加之很多教师外语应用能力欠佳,缺乏融入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综合素养。

3.国际职教标准开发滞后,导致职业教育的国际话语权较弱。国际职业教育标准涉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其基础是国家资格框架标准、核心是职业教育师资标准,而我国职业教育在这两大标准的建设上都较为滞后。早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就已经建立了国家资格框架体系,反观我国,直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才逐步开启了国家资格框架的探索实践。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建立国家资历框架,随之天津、广东、重庆等省市相继推出了区域性资历框架建设的具体办法。虽然近年来我国建设资格框架标准的进程逐渐提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国际化职业教育标准开发可谓任重而道远。

此外,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仅仅针对中职教育出台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2013〕12号),而缺乏针对高职教师这一群体的专业标准。放眼全球,英国针对本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早在1999年就实施了《继续教育教学和学习支持的国家标准》;美国在2011年发布了修订版教师标准——《InTASC核心教学示范标准》;同年,澳大利亚正式颁布了国家教师专业标准(NPST)。基于系统、完整的教师专业标准制度,发达国家普遍培育和建立了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建设明显滞后。

4.国际化发展的条件保障不足,导致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后劲乏力。職业教育国际化的本质是在更高层次上开展职业教育办学和育人,推动职业教育进一步对外开放,使我国职业教育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中发挥作用。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充足的条件保障是前提,但就目前来看,我国支持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条件保障不足,导致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后劲乏力。

在制度保障层面,我国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较为滞后。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法律主要是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然而该法律中尚无任何与职业教育国际化相关的条款。201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新增了“鼓励职业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规定,但这只具有宏观层面上的指导意义,关于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教师海外进修、职业资格证书互认等一系列具体问题,至今仍未出台专门化的制度。可以说,我国完善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制度保障已是燃眉之急。

在组织保障层面,我国尚未建立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仅仅依靠职业院校各自为战很难取得良好成效。当前,国家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还停留在政策提倡层面,既未设立专门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组织领导机构,也未建立一套成熟、可复制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工作机制,导致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推动力不足。

在经费保障层面,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经费投入不足,并且呈现不均衡现象。据华东师范大学石伟平教授2016年对364所高职院校的国际化经费投入的调查,其中有175所高职院校未进行任何国际化经费的投入,仅有54所高职院校在国际化经费的投入上达到100万以上。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国际化经费投入较少,不同学校之间呈现出严重的不均衡现象。尽管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职业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与普通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额度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例如,2019年我国投向职业教育(中职和高职)的经费总额为5019亿元,仅占到当年度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0%。尤其是在高职扩招的大背景下,大部分高职院校很难将有限的教育经费向国际化发展上倾斜,经费投入不足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后劲乏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路径

1.国际化方式转变:引进与输出双向互动,提升输出能力。要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应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实现引进与输出双向互动。

首先,加强职业教育研究,明确我国职业教育输出的内容与策略。职业学校应加强对国内外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升职业教育输出能力。一方面,构建适应性更强的职业教育办学和育人模式,集合社区教育、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和成人教育为一体,总结归纳出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并能够应对不同社情民情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和模式,明确我国职业教育可以输出的内容。另一方面,对国际职业教育市场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研,明晰国际职业教育市场的现状、趋势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我国职业教育输出的策略办法。具体而言,可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特色,宣传我国的优秀教育理念和方针,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职业教育研究成果提炼出来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通过教育研讨、国际职业教育交流、书籍出版、教育性活动举办和展览会举办等方式促进中国职业教育在国际舞台进行展示。

其次,加快职业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升职业教育输出能力。一要尽快修订《职业院校专业目录》和《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保障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二要建立职业院校课程的动态调整机制,促进职业教育内容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步。三要健全职业教育质量督导评估体系,科学制定评估办法,创新督导评估方式,加强多种评估方法的综合运用,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和育人质量。

最后,拓展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引进与输出双向互动。职业学校要紧跟时代趋势,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抓手,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尤其要注重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合作,建立职业教育联盟,通过合作办学、互派教师、联合教学、教育项目联合开发等多种方式,强化国内外教育文化、资源的引进与输出,宣传推广中国优秀的职业教育理念,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

2.国际化资源统筹:形成高辨识度的中国职教品牌,提升国际竞争力。强化国际化资源统筹,发挥我国职业教育的资源优势和办学特色,形成高辨识度的中国职业教育品牌,进而提升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首先,充分利用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协同“出海”。建设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是我国提升职业教育资源聚集度和利用效率的重要举措。早在2010年,教育部就启动了首期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后来又逐步拓展至中职教育。截至2019年,中央财政立项支持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已达到125个,涉及上千家职业学校和企业。可以由国家部委统筹协调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中的优质主体和资源,与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的企业协同“出海”,做好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支撑,增强我国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

其次,大力建设培育拥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事务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国际化、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是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保证,是形成我国职业教育品牌的关键要素。一方面,建立国家级的国际化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每年分地区、分学校遴选综合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优秀教师进入基地接受专业培训,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建立职业教育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制度。每年选派优秀职业教育青年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科研院所、教育机构学习进修,拓宽职业教育师资参与国际化培训的渠道。

3.国际化标准开发:树立中国职教话语体系,提高国际地位。职业教育工作者应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发出适应国际市场、对接国际规则、凸显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树立中国职业教育话语体系,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首先,加快完善国家资格框架和标准体系建设。国家资格框架建设牵涉各类职业教育与培训类型,覆盖各个职业教育与培训层次,是一项涉及全社会教育与就业的庞大社会工程,需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反复酝酿、推敲和完善。因此,完善国家资格框架,需要政府部门牵头,从顶层进行设计,统筹推进。同时,国家应鼓励职业学校、研究机构、行业组织等主体协同联动,在一定区域内先行探索,建立地方性的资格框架,积累实践经验,从中总结出国家资格框架建设的路径、方法和模式,为完善国家资格框架打牢基础。

其次,加快建立针对高职教师群体的专业标准。教师是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核心要素。我国在逐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的过程中,要加强高职师资专业标准建设。根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特点,高职师资专业认证标准建设应保障行业企業参与。高职师资专业标准应由专职教师标准和兼职教师标准两套体系构成,分门别类,以提升实用性和科学性。同时,高职师资专业标准还要符合国际化的职业教学标准和原则,尤其是在教师的专业素养层面,要强化国际对接,构建多层次、立体化、职业化的高职师资专业素养标准,严把教师聘任关,促进师资队伍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4.国际化条件保障:加强制度支撑、组织保障和经费投入保障,增强发展后劲。职业教育国际化是一项长期工程,坚强的制度支撑、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充足的经费投入是教育国际化建设工程的抓手,必须给予充分重视。

首先,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为职业教育国际化提供坚强的制度支撑。应在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的基础上,另行建立全面支持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专门制度。建议相关职业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加强专项研究,围绕我国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构建支撑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相关政策规章,尤其针对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各类具体事务,尽快建立系统、完善的规则和制度,全面促进职业教育进军国际教育市场的规范化、法治化,增强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

其次,强化组织建设,为职业教育国际化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一要加快建立层级分明、权责明确、分工有序的组织管理机构,如在国家层面成立统筹协调全国职业教育国际化事务的教育部门,并按照教师管理、国际学生管理、合作办学管理、经费管理等不同性质的事务,分设职能管理部门,形成组织严密、运行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二要完善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管理工作机制。例如,建立决策机制,赋予职业学校在国际化办学探索中的更多自主权和话语权,激发基层教育组织机构的积极性;建立激励机制,对积极开发国际职业教育交流合作项目并取得良好成效的职业教育机构和人员给予奖励;建立信息搜集和反馈机制,由职业教育研究机构收集国际职业教育市场信息,定期发布相关调研报告等。

最后,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为职业教育国际化提供经费保障。一是发挥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主导作用,激发地方政府投入更多资金用于支持职业学校开发实施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项目,积极调整和优化各政府公共教育投入职业教育国际化经费投入的比例。建立职业教育国际化专项经费制度,可考虑从教育附加费金额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费用作为职业教育国际化专项经费,促进国际化职教资源建设。二是职业院校要加强国际化发展经费的多方筹措,扩大发展资金的来源渠道,尤其是要利用好国家实施的各类对外发展项目,如“走出去”中资企业的校企合作项目、各级政府“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国家对外“软实力”建设项目等,强化对职业教育“走出去”项目的经费支持。

[参考文献]

[1]李云梅,王妍.职业教育“鲁班工坊”国际化发展的成效与展望[J].职教发展研究,2019(1):96-102.

[2]潘书才,陈向平,赵勤贤.“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0(6):13-19.

[3]杨小燕.职业教育国际化:使命、表征与升华[J].教育科学论坛,2019(33):1.

[4]何东,陈伟.国际理解教育: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选择[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9(1):1-5+46.

[5]石伟平.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提升:战略重点及具体方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8(1):72-76.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标准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永远幸福
人必其自爱
党员标准是什么?
女汉子的新标准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