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基础与对策

2021-03-04 01:12易会文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31期
关键词:服务性居民消费消费

易会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3)

一、前言

自2018年以来,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如《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2019年推出的《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指出,要“以高质量的供给催生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消费平稳增长”。同时,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宣部等 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同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则明确指出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根据中国经济发展优势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尤其是2020年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全球产业链条和供应链条遭受严重冲击,经济开放性受到极大削弱,强大国内市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是突显。系统地梳理中国消费市场的特点,厘清未来的发展重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消费市场的特点

1. 从业态来看,数字经济增长强劲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0198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8.4%,比上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2019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523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9.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0.7%,比上年增长了2.3个百分点。2020年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7590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提高14.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比上年提高了4.0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最新的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7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6829亿元,同比增加20.7%,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到58130亿元,同比增加17.6%,且其占比达到23.55%。这些数据表明,数字经济使居民的消费模式受到较大的突破和创新,为促进消费提供了巨大的动能。

从经济总体发展来看,网络经济的贡献也相当突出。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根据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移动互联网用户数、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额、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和网购替代率等七个指标为基础构建了网络经济指数,以及以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其测算结果表明2015年~2020年我国网络经济指数(以2014年为100)分别为136.3、200.1、362.3、601.6、854.9和1323.6,分 别 比 上 年 增 长36.3%、46.8%、81.1%、66.1%、42.1%和54.8。2020年网络经济指数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81.7%,远高于经济活力指数的贡献率8.4%、创新驱动指数的贡献率6.4%、知识能力指数的贡献率2.6%、转型升级指数的贡献率0.9%,网络消费模式是主要的增长点。

2.从区域来看,农村消费增长潜力较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本文统计了2010年~2020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占比,具体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尽管由于新冠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所下降,但总体仍高于2017年的水平。从占比来看,2010年~2019年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农村消费发展潜力不断释放,其对国内大市场形成的贡献也会逐步增强。根据回亮(2021)的研究测算结果,从2010年以来,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普遍高于城镇居民。相比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愿意把更多的新增收入用于消费支出。按照2019年的基准水平,如果农村人均消费水平能够提升至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50%,则农村消费规模将增加3883 亿元;若提升至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60%,则农村消费规模将增加19363 亿元。这意味着,农村消费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图1 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占比

3.从商品类型来看,服务性消费提升空间巨大

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将服务性消费进行了专门统计并单列,数据如表1所示。2013年~2019年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依次为5245.9元、5842.1元、6459.7元、7156.6元、7802.6元、8780.8元和9886.0元,相应年份的消费总支出为13220.4元、14491.4元、15712.4元、17110.7元、18322.1元、19853.1元和21558.9元,据此测算服务性消费占比,同时,还测算了城镇和农村的服务性消费占比,一并绘制于图2中。由图2可知,2013年~2019年间服务性消费占比从39.68%持续稳步增加至45.86%。分城镇和农村来看,前者的服务性消费占比从41.68%增加至48.17%,后者的服务性消费占比从34.30%增加至39.69%。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服务性消费占比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尤其是城镇的增长幅度更大,这是因为服务性消费多是非生活必须消费。收入水平越高,对服务性消费的偏好则越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和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的热度快速提升,消费结构逐渐向服务消费倾斜,接近总体消费的一半。从满足物质需求的商品消费到满足精神需求的服务消费转型过程,正是消费升级的重要体现。根据文旅部的统计,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60.06亿人次,增长了8.4%。尽管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度国内旅游人数降低了52.1%,但是旅游消费潜力巨大,其他服务性消费也存在类似情况。随着疫情消退以及新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服务消费需求将有较大的反弹空间。

表1 2013年~2019年人均消费支出和服务性消费 (单位:元)

图2 服务性消费占比

三、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措施

1. 让数字经济更好带动居民消费

数字经济扩大了居民消费的选择空间和便利程度,是带动居民消费的一架马车。在数字经济发展早期,居民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消费的熟练程度和习惯程度较低,随着数字经济消费的可靠程度和便捷程度提高,居民对网络消费的依赖程度加深,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2020年第一轮的爆发以及2021年第二轮的蔓延,跨越两个年度,在某种程度上“培养”了之前不进行网络消费的那部分居民转而尝试并接受,甚至习惯于这种消费模式,使进行网络消费的主体极大地得到了扩展,而人们的消费习惯具有很大的粘性和较强的路径依赖。可以预见,在数字经济的带动下,居民消费会有飞速的发展,国内大市场将加速形成。

相比传统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时间较短,其也在不断完善中。目前,国家已经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壮大,从2015年以来,多次将“数字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2020年,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截至2020年底,除新疆、宁夏外,其他地区均推出了数字经济专项发展政策,但是各省的基础条件和发展重点还是存在较大区别,浙江省、福建省和广东省等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其数字经济管理和规划走在前列。而内蒙古和新疆等地的数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主要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区域差距较大。未来,数字经济发展较好的先行区将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创新,并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还具有先期固定成本高和后期边际成本低的特点,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数字经济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其对国内大市场形成的促进作用也将越发突显。

2.乡村振兴助力强大国内市场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要提振农村消费,这是时隔十年后,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农村消费。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下,多个部委出台了农业农村发展具体政策,如2021年3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农村公路中长期发展纲要》,2021年5月财政部、商务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2021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2021年8月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这些政策旨在通过具体的措施来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收入水平提高则从本质上带来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同时,这些举措也是对2021年1月商务部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若干措施的通知》中“补齐农村消费短板弱项”的具体回应及落实,有利于促进农村消费偏好和需求的提升。

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和乡村振兴的指引,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偏好两架马车并驾齐驱,人口众多的农村市场消费潜力将逐步释放,形成一片蓝海,由此成为强大国内市场的有力支撑。总体而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极大地确保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助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

3.发展服务消费赋能新发展格局

张颖熙和徐紫嫣(2021)指出,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和新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新动能,在新经济发展模式下,生活性服务业很可能以一种专业化分工的方式来提供更为高效的服务,包括提供更高的服务品质、更具个性化的服务方式,这将从供给方来促进服务消费的品质提升和增长。尤其是对于城市而言,当前居民的服务消费热情已经得到较大的提升,发展服务消费能够赋能新发展格局。对于农村而言,其服务消费与城市有较大的差距,优质的服务消费更是稀缺。向农村地区提供多元化和便捷的服务消费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从需求方而言,在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以及收入增长加持下,居民对服务消费的需求也会随之提高。由此,服务供给和需求方匹配程度的提高,使得服务消费迎来高速发展的机会,并成为未来消费市场的重要支柱。从当前服务消费占比的发展趋势来看,服务消费有望成为居民消费尤其是城市居民消费的主体,居民消费升级趋势加剧,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

四、结语

易先忠(2019)指出国内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的成长性是强大国内市场的基础。网络消费经济的高成长性、农村消费增长和服务消费提升从不同维度体现了国内市场扩展和壮大的方式,并构成了促进强大国内市场的坚实基础和可靠路径。以服务消费为代表的持续升级的居民消费需求是强大国内市场的另一基本维度。国内市场的需求结构基本决定了其供给结构,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型发展经济体而言,更是如此。国内市场规模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一方面有利于企业生产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另一方面会引导企业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多层次的产品结构。从宏观层面而言,这将进一步带动产业结构提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服务性居民消费消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高职体育教学中贯彻服务性管理的探究
强化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服务性的若干思考分析
2018年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
40年消费流变
2018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国家发改委:经营服务性收费清单全国一张网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