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现状及经济效应分析

2021-03-05 00:43陈世金罗向明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回归系数保险业外资

陈世金,罗向明

(广东金融学院 保险学院,广东 广州510521)

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中开放时间最早、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之一。自1980年我国恢复保险业发展至今,保险业取得了巨大成就。1980年我国仅有一家保险公司,保险业资产规模为14.52亿元,保险密度仅为0.47元/人,保险深度仅为0.1%。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我国保险业率先扩大对外开放,引入大量跨国保险公司进入我国保险市场,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全球保险市场中的地位显著上升。目前我国有保险公司229家,保险业总资产达18万亿元,2019年末我国保险业原保费收入4.26万亿元,保险密度3046元/人,保险深度4.3%,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1]。保险业在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丰富投融资渠道,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历程及现状

(一)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历程

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始于1992年,国务院先后选定上海、广州作为我国第一批保险对外开放试点城市。1992年9月批准美国友邦在上海设立独资寿险公司,友邦保险成为我国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随后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保险公司纷纷进入中国设立分公司。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保险业率先扩大开放,逐步扩大各类外资保险公司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的业务领域和地域范围。外资保险公司带来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技术和内控机制,促使国内保险公司加快改革步伐,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以适应市场竞争,有效提高了国内保险行业的竞争力。

习主席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中提出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随后我国推出一系列对外开放的新举措:取消外资保险在中国境内设立代表机构2年以上的要求,2019年人身险外资股比限制从51%提高至100%,过渡期提前到2020年;放宽外资保险经纪公司准入条件,取消30年经营年限和总资产不少于2亿美元要求;取消境内保险公司合计持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股份不得低于75%的规定,允许境外投资者持有股份超过25%,等等。目前,我国已对外资保险开放了全部地域和绝大部分保险业务,我国保险业已进入全面开放的新时代[2]。当前,我国保险业正面临从相对粗放经营和初级发展模式,逐步转向规范经营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必须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改革的步伐,促进我国从保险业大国迈向保险业强国。

(二)我国外资保险公司的发展现状

外资保险公司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已成为我国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存在外资保险机构发展较为缓慢,市场份额较小,区域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1.从国际对比看,我国保险业开放水平偏低。根据2018年OECD 公布的服务贸易限制指数(STRI)来看,我国保险业限制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国家;我国保险业STRI指数为0.444(指数越大,对外开放程度越低),仅低于印度和印尼,在45个国家(包括36个OECD国家和9个新兴经济体)中排在第43位。见下图1所示。

图1 我国与主要国家2018年保险业开放度指标对比

2.从纵向时间变化趋势来看,2004年至2017年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总规模不断上升,但是外资保费收入占我国保险市场总保费收入的市场份额较低。最高值出现在2005年,外资的保费市场份额为6.92%;此后波浪式下降,至2011年出现最低值为3.06%;此后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到2017年底,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为2140.06亿元,但外资保费市场份额仅为5.73%,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距离保险开放绝对安全值25%,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保险开放深度严重不足。见下图2所示。

图2 我国2004年-2017年外资保险公司保费及市场份额变化

3.从外资保险总资产规模和机构构成来看,2017年外资保险总资产占我国保险业总资产的比重为6.1%,2004年至2017年间外资保险占总资产比重最高值为2015年的6.9%,总体处于较低的水平。2017年底,我国的外资保险公司达57家,其中寿险公司28家,保费收入1933.66亿元,占市场份额的7.43%。外资财产险公司22家,保费收入206.39亿元,占市场份额的1.96%。外资再保险公司6家,资产管理公司1家[3]。从2004年至2017年外资保险分险种的市场份额比例来看,寿险市场份额在2005年达到最高值8.9%;财产险市场份额最高值在2014年,外资占财产险的市场份额为2.22%。总之,从总资产占比,分险种市场份额来看,外资比重都没有超过10%,总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见下图3所示。

图3 外资保险占中国保险业总资产的比重以及外资占寿险与财险市场份额比例

4.外资保险公司区域分布不均衡。外资保险机构能够经营的业务范围已基本与内资保险机构一致。随着业务准入放开和我国逐步放开外资保险分支机构设立的审批权限,外资保险机构纷纷加大分支机构的设立,截至2017年统计,外资保险分支机构达1800多家。但是,外资保险分支机构绝大多数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及东部沿海城市,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外资保险机构机构分布较少。外资保险分支机构的全国省级分布情况如下图4所示。外资保险区域分布的不均衡导致与内资保险机构在东部沿海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外资保险占有的市场份额较低。另外,我国的外资保险中介机构较少,截至2018年底,我国有5家外资保险代理公司,外资保险经纪公司6家,公估公司2家,外资保险供给结构不平衡问题明显[4]。

图4 2018年3月外资保险公司分公司全国分布状况

二、金融保险业对外开放效应的文献综述

大部分学者认为金融保险业对外开放有利于经济增长,通过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对促进金融市场竞争从而降低融资成本、增加资金规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Quinn,1997;陈雨露等,2007)[5][6]。部分学者认为金融开放的政策具有国别差异、时效性和门槛效应。金融开放短期内能促进经济增长,长期内受到制度环境、机构质量和金融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无法保持正向效应甚至有损经济增长(Klein 等[7],2008;郭桂霞等[8],2016)。

学者Leverty 等(2009)[9]分析中国加入WTO后,保险业对外开放带来的经济效应,实证发现中国保险业的对外开放显著提升了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但对外资保险机构经营地域和业务范围的限制措施削弱了此正向效应。Bian 等(2017)[10]通过加入企业的微观特征,利用中国2009至2013年保险业对外开放的数据,使用超对数函数分析保险业开放后国内人寿保险公司与外资保险机构的成本和利润差异。实证发现外资寿险公司相对国内保险机构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外资寿险机构具有产品多元化、员工素质高、股权结构合理等优点,但国内寿险公司利润仍稍高于外资寿险机构。Chandrapal(2019)[11]用多变量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开放自由化对于印度人寿保险的影响,分析发现开放自由化有利于提高人寿保险的服务质量,提高了人们的保险意识、保险深度和渗透率,最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就业水平。总体而言,保险业的发展和对外开放能提升本国的技术效率,促进该国经济发展。

国内学者孙祁祥等(2012)[12]认为开放战略是中国保险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系统分析了保险业对外开放的六大战略即股权结构、业务准入、外资保险区域平衡、供给结构平衡、走出去战略和金融业协同开放战略,并划分三个阶段分析推进对外开放的步骤。朱隽(2017)[13]认为保险业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大于挑战,开放能够提高我国保险业的专业化水平,提高保险市场的效率,丰富保险产品供给,满足保险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魏华林(2018)[14]系统总结了中国保险业改革开放40年的得与失,强调保险业的改革开放对于经济稳定、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前期文献可知,金融保险业对外开放的经济效应和影响机制主要是通过金融保险业的主要职能,即资金融通、风险管理、经济补偿和投资等功能,影响社会经济主体的消费、储蓄和投资,最终影响宏观经济的增长。实证方面,国内外学者使用不同国家数据,运用不同的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不同的宏观经济环境、制度质量和金融开放程度下,金融保险业开放的经济效应出现了差异性。本文拟使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6个国家和8个新兴市场国家的2014年至2017年的最新面板数据,利用最新公布的服务贸易限制指数中保险业的分类指标,采用固定效应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保险业的对外开放程度对于一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特别是考察制度质量指标对于保险业开放效应的影响,从而系统地厘清保险业开放后服务实体经济增长的实际成效,以期对未来我国保险业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启示。

三、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计

根据索洛和斯旺新古典模型,在总生产函数中引入金融市场开放变量。金融市场的开放效应根据文献综述可知,主要体现为引入外资后,发挥鲶鱼效应,提升本国的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微观企业的公司治理、投资、风险管理和社会治理能力,促进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传统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达式Y=F(K,L),理论模型可扩展表示为Y=F(K,L,B),具体表达式变化为Y=A(t)⋅B(t)⋅K(t)⋅L(t),进行人口平均化和对数处理,A代表一定的技术水平,为相对稳定的外生变量。根据实证分析需要,金融市场开放变量(B)主要用保险业对外开放程度变量(ins)和资本项目对外开放程度(open)表示,劳动力数量指标用要素变量(L)表示,物质资本要素指标用变量(K)表示。实际实证分析的理论模型最终形式如下模型1:

其中Y表示实际GDP 总量,以衡量一国一年期内的实体经济总产出规模,对其取自然对数进行实证分析。下标i表示各国的标识变量,t表示时间变量以年为单位,X表示各项控制变量,εit表示不可观测的随机误差项。

(二)指标选取和数据说明

核心解释变量保险业对外开放程度变量(ins)来自于OECD 公布的保险业服务贸易限制指数(STRI),该指数越大,代表对外开放程度越低。资本项目对外开放程度(open)指标来自于Chinn 和Ito的资本管制指数,该指数包含了181个国家的资本项目管制强度和广度的四个指标,涵盖了一国是否存在多重汇率、经常项目交易管制是否存在、资本项目交易管制程度、出口收入上缴的管制要求四个方面,将指数标准化为0到1之间,取值越高代表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越大,能够较好地衡量一国的金融开放程度。全要素生产率指标(tfp)来源于美国的佩恩表,以美国为标准1 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相应的取值,用于衡量一国的生产技术水平(A)。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提出金融结构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引入金融发展的变量(fin),分别采用银行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规模指标来分析,其中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占GDP的比例(smc)代表证券市场的发展状况,用商业银行发放的私人信贷/GDP的比例(pcb)代表银行体系的发展状况。X代表各种控制变量,包括一国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人口增长率(pop)、资本形成总额占GDP 比例(tci)等宏观经济指标,∂i代表不同国家的个体效应,εj,t作为随机扰动项。控制变量数据主要来源于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WDI)数据库。主要选取44个国家①2014至2017年的面板数据,各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下表1所示。

表1 各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三)实证结果分析

1.金融保险业开放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首先,根据OECD 和世界银行数据库构建44个主要经济体2014—2017年的短面板数据,面板数据同时包含横截面与时间两个维度的信息,可较好地解决回归分析中遗漏变量问题,有效提高估计的精确度。利用F 统计量用于比较固定效应模型(FE)和混合估计模型(OLS),使用Hausman 统计量用于比较个体固定效应(FE)与随机效应模型(RE)。随机效应模型能较好解决误差的自相关问题,而固定效应模型可较好处理核心解释变量与不可观测的个体效应相关的内生性问题,重点使用时间和国别的双向固定效应进行对比实证分析。因此,实证分析分别使用上述估计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具体实证分析金融保险业开放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不同估计方法实证对比分析

注⋆、⋆⋆、⋆⋆⋆分别表示10%、5%、1%的显著性水平,表中各系数行下方为对应的t值。

从表2的实证结果来看,时间和国家的双向固定效应估计(yr)与随机效应估计(re)的豪斯曼检验P值为0.002,小于0.05,拒绝原假设,即不同个体间扰动项相关。因此,认为双向固定效应估计最有效。双向固定效应(yr)估计系数表明:第一,资本项目开放指标(open)的回归系数为0.333,在5%水平上高度显著,说明资本项目的开放总体有利于促进一国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效应。第二,考察保险业开放度指标(ins)的回归系数为-4.811 在1%水平上高度显著,由于STRI指数越高代表开放度越小,因此实证系数为负表明保险业对外开放度越高,管制越少,越有利于促进该国的经济增长。第三,从全要素生产率指标(tfp)看,回归系数为0.554,统计上也高度显著,表明随着一国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显著。第四,从金融体系内部结构指标(fin)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占GDP的比例(smc)与私人信贷规模/GDP的比例(pcb),代表资本市场与信贷市场的对比状况看,该指标的回归系数为-0.04,统计上高度显著,说明传统的信贷渠道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最后,控制变量中物价水平(cpi)的回归系数为-0.001,说明物价的上涨不利于一国的经济增长,但统计上并不显著。人口增长率(pop)的回归系数为-0.045,但统计上不显著,这说明一国人口规模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

2.稳健性检验分析

对基准模型开展稳健性检验,第一,使用人均GDP指标(pcy)替代国内生产总值,考察金融保险业开放对于人均GDP 增长是否有稳定促进作用;第二,使用政府干预经济的相关指标如一般政府最终消费占GDP 比例(govt)和税收占GDP 比例(tax);第三,使用其他宏观经济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如资本形成总额占GDP比例(tci)和实际利率水平(rr)分析金融保险业对外开放的经济效应是否稳健。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模型的稳健性检验结果

注⋆、⋆⋆、⋆⋆⋆分别表示10%、5%、1%的显著性水平,表中各系数行下方为对应的t值。

首先,进行指标选择偏误检验,从人均GDP(pcy)指标,替换GDP指标后,上表中第(1)列保险开放指标(ins)的回归系数为-3.909,在1%的水平上高度显著,表明保险业扩大开放总体上有利于该国人均GDP的提升。其次,第(1)列中资本项目开放指标(open)的回归系数为0.259,在5%的水平上都高度显著说明,对国际资本的开放度越大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越大,与基准模型的固定效应分析第(6)列一致。再次,进行遗漏变量检验,从政府干预经济政策变量回归第(3)和第(4)列的结果对比来看,税收占比的回归系数为0.026,统计上都显著,表明扩大开放有利于税收总规模的增长,从而增加经济总量。但是,从政府最终消费占比(govt)的回归系数来看,统计上不显著,说明政府替代市场经济主体的消费活动,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并不显著。随后,增加控制变量资本形成总额占比和宏观经济的货币环境,实际利率指标(rr)回归系数也不显著,但金融保险业开放指标、金融结构指标的回归结果均保持与基准模型的回归结果一致,具有较高的稳健性。全要素生产率指标和控制变量物价指标、人口增长率指标回归系数总体上保持一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最后,使用加拿大费雷泽研究所公布的经济自由度指数作为保险业开放的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检验,双向固定效应分析结果如(FE)一致。识别不足的LM检验P值为0,高度拒绝原假设,即说明工具变量与内生变量有关。弱工具变量Wald检验的F值16.38远大于5%的临界指标(10),表明工具变量与内生变量有较强的相关性。过度识别的Hansen 检验的P值为0.309 接受原假设,工具变量与内生变量相关而与干扰项不相关即工具变量选择合理。

3.制度变量的拓展性分析

依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重点考查一国制度环境(zhi)指标对于金融保险业开放的经济效果是否有影响,采用Kaufmann 等(2009)的六个指标分别衡量一国的民主程度(voice)、政权稳定性(stable)、监管质量(requlate)、政府服务效率(effect)、法制化程度(law)、控制腐败能力(corrupt)的六个指标,分别与保险开放度指标(ins)的乘积作为交互效应变量,进行固定效应估计的拓展性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制度变量与保险开放度交互效应拓展性分析

注⋆、⋆⋆、⋆⋆⋆分别表示10%、5%、1%的显著性水平,表中各系数行下方为对应的t值。

从制度变量六个维度的拓展性分析来看,第(2)列政权稳定性指标(stable)与保险开放度交互效应的回归系数为0.118,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一国政权的稳定是保障该国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政治的稳定有利于减少资本规模波动,有利于金融保险业的稳定发展。第(4)列,一国的政府监管质量(requlate)指标的回归系数为0.07,在5%的统计水平上高度显著,说明一国的政府监管制度越完善,保持境外与境内机构的合规经营、公平竞争环境,越有利于该国金融和保险业开放效应的发挥。从其他的四个制度质量指标来看,总体回归系数统计上并不显著。总体而言,一国制度质量越高,政府的监管效率越高、政权越稳定越有利于该国金融体系稳定,从而发挥金融保险业开放的促进经济增长效应。从资本项目开放度指标(open)的回归系数来看,加入制度质量因素后,回归系数在0.273~0.299 之间,统计上都显著为正;保险业开放度指标回归系数都显著为负,系数在-4.486~-4.176 之间,这说明一国金融与保险业的开放度越高,在制度质量越高的国家,开放效应对于该国的经济增长作用越明显。其他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基本与基准模型的实证分析一致。

四、结论及政策启示

本文在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框架下,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保险业扩大开放的经济效应。首先,从经济增长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来看,资本项目开放和保险业扩大开放都有利于促进该国的经济增长。金融保险业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渠道,主要通过实体经济获得的信贷资金规模、降低融资成本和资本市场的投融资行为来传导。其次,从制度质量六个维度的实证分析表明,一国制度的完善,特别是政权的稳定和政府监管质量对于金融体系的稳定有重要意义,对于一国金融保险业加快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提高本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是当前要解决的重要课题。面对更加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促使金融保险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必须继续深化改革,扩大金融保险业的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我国金融体系的竞争力。结合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我国金融保险业未来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进完善:

第一,坚持市场化原则,推进扩大金融保险业开放步伐。对外资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核心,继续缩减金融保险业负面清单项目,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市场竞争程度,用审慎监管代替准入限制。按照内外资同等对待的原则,放宽对外资在华保险机构资本金等的限制。鼓励引导有实力的外资保险机构进入健康、养老、巨灾保险等专业领域,促进保险市场有序竞争,提高保险市场的供给效率。

第二,在金融保险业加快对外开放的同时,完善金融保险业的监管,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金融保险业改革发展要强调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利用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积极构建对外投融资体系。改变目前金融保险机构走出去滞后于企业走出去的现状,更好地服务我国企业跨国投资便利、防范海外投资风险,提升保险公司的海外风险管理能力。要以风险为导向,完善资本、行为、功能的监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法制环境。完善与开放金融保险体系相匹配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完善监测评估机制和偿付能力监管等规则监管工具,确保监管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相适应。

第三,注重保险市场开放与资本市场协同。协同推进金融保险业开放,减少资本管制,促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和服务贸易投资的便利化。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战略,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契机,拓展海外保险市场,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提供保险相关服务,参与国外竞争,不断提高我国保险机构的竞争力。

[注 释]

①44个国家包括OECD 组织的36个国家和8个新兴经济体国家,具体如下: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日本、韩国、卢森堡、墨西哥、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土耳其、英国、美国、立陶宛、拉脱维亚、智利、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南非、马来西亚、哥伦比亚。

猜你喜欢
回归系数保险业外资
人民币债券为何持续受到外资青睐
中国证券市场中的外资动向
外资进入A股:用其“利”防其“弊”
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基于生产函数模型的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电导法协同Logistic方程进行6种苹果砧木抗寒性的比较
电导法协同Logistic方程进行6种苹果砧木抗寒性的比较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主要因素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