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融合

2021-03-08 07:00陆璐
新疆艺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通俗唱法民族

□陆璐

弹唱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审美需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而人们对美的追求、对音乐的鉴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正如著名画家傅抱石先生所说:“时代在变,笔墨也要变了”,音乐当然也是这样。当前,我国声乐演唱形式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这三大唱法虽然诞生时间不同、特征不同、听觉效果不同,但三大唱法之间彼此也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融合,从而产生更佳的听觉效果。美声唱法起源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欧洲,与我国大众的音乐审美有一定的差异,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与国内音乐演唱形式相互借鉴融合。①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更符合我国的音乐审美,因而彼此间的融合更为常见,并且对我国的音乐表演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

(一)民族唱法

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融合演唱

中华民族声乐历史悠久,流传至今,已经演变出了四种不同的唱法,即说唱唱法、戏曲唱法、民歌唱法及民族新唱法等。②民族唱法是由我国各族人民依照自己的风俗习惯以及喜好爱好,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歌唱艺术表演的形式。其基础是各民族语言,其演唱技巧多呈现出民族性特色,继承了中国传统民歌戏曲的精华,也融合了西方美声唱法的优点,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演唱艺术。

民族唱法在中国历史悠久,是一种从人民中产生并继承了我国优秀传统的歌唱表现形式。自其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新中国成立后,更是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如吕文科、胡松华、余淑珍、马玉涛等。改革开放后,民族唱法渐渐走向成熟,以女高音歌唱家彭丽媛、宋祖英,男高音歌唱家阎维文为主要代表人物,使民族唱法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民族唱法流传至今出现了大量的歌唱家及其代表作,其中郭兰英演唱的《小二黑结婚》、马玉涛演唱的《刘胡兰》、李双江演唱的《拉着骆驼送军粮》、朱逢博演唱的《满山红叶似彩霞》、宋祖英演唱的《大地飞歌》、李丹阳演唱的《红月亮》等,深受大众欢迎。

(二)通俗唱法

通俗唱法也叫做流行唱法,兴起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目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歌唱艺术表现形式,其在唱法上自由度较高,因而演唱者甚多。通俗唱法可以分为欧美唱法、港台唱法、民谣唱法、低吟唱法及黑人歌曲五种。其表演风格也极其丰富,可高亢激昂,也可轻柔舒缓,可摇滚,亦可民谣,最具世界性,以及强烈的感染力。它不断地与其他各种歌唱表演艺术形式相互借鉴交融,成为当今世界上广为流行的一种表演方式。

我国通俗唱法真正得以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文化禁锢解除,大量的流行音乐尤其是港台音乐流入大陆,受到大众的喜爱,自此开启了一个音乐新时代。通俗唱法发展至今,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及歌唱家,三四十年代有王人美演唱的《渔光曲》、周旋演唱的《天涯歌女》与《夜上海》等,七八十年代有潘秀琼演唱的《情人的眼泪》,邓丽君演唱的《甜蜜蜜》、凤飞飞演唱的《掌声响起》等。

二、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异同

(一)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差异

1.民族唱法的特点

民族唱法既融合了传统的戏曲民歌等唱腔特点,又融合了西方美声唱法的优点,同时还结合了民族语言特点及大众审美特点。研究民族唱法不能离开民族语言,民族传统唱法通常被称为是“字是骨头,韵是肉”,也就是所谓的“千斤白,四两唱”,语言因素在民族唱法中举足轻重。民族唱法十分注重唱腔语调、咬字吐字清晰度、科学发声方法、舞台表演艺术特色等,以此体现民族唱法特色,要求字头清晰、字腹圆润、字尾准确,即字正腔圆;民族唱法采用的是局部共鸣,其所激发的泛音量比较少;其整体上比较清脆且凝聚力强,追求高音,因而民族唱法歌唱家其嗓音条件较好;在情感表达上,要求演唱者了解所唱曲目的深刻含义,从而在演唱中呈现出曲目的民族特色。③

2.通俗唱法的特点

相较于民族唱法,通俗唱法更像是在自然说话的基础之上增加一些演唱技巧,通过歌声传达歌唱者情感的一种唱法。通俗唱法的特点在于歌词大众化、语言大众化、所表达的情感大众化,因而通俗唱法朗朗上口且易于传唱,因而通俗唱法又称为流行唱法。通俗唱法在音色上比较自由,多样化,没有标准的规范,只要声音好听就行;通俗唱法演唱技巧更注重气息的运用,强调的是口腔共鸣,在中低音区用真声进行演唱,在高音区则需要通过假声来达到虚无缥缈的听觉效果;通俗唱法在咬字上也没有特别要求,只需要咬字、吐字符合生活习惯,所传达的声音足够亲切足够悦耳,能引起观众内心的共鸣即可。

(二)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相近之处

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虽然在音色、共鸣、咬字、情感表达等方面有着诸多的不同,但就其本质来讲其实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演唱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变化,记录时代的发生。④此外,就具体的演唱技巧来讲,二者也存在许多相通、相似之处。比如都要求在演唱歌曲时保持气息畅通,要求根据作品风格决定喉位的打开程度,要求演唱时以肢体语言、伴奏伴舞、舞台表演、舞美艺术等共同提升歌曲的感染力,引发听众的共鸣。

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各有特点,也有诸多相同、相近之处,二者相互融合可以提升声乐表演效果。

民族舞表演

第五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

三、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融合分析

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融合指的就是二者在演唱技巧、方式方法上的相互吸收、借鉴从而所形成的一种新的歌唱表演艺术形式,有人称之为民通唱法。⑤这是近年来一种新型的歌唱表演方式,它介于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之间,既保留了民族唱法独有的民族风味,又在此基础之上增加了通俗唱法的亲切自然的风格,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受到了人民大众的广泛喜爱。

目前已出现了诸多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融合的歌曲,如谭晶演唱的《天空》《妻子》等,可谓民族唱法融入通俗唱法的典范,其歌曲声音委婉动听,又不失民族色彩。常思思演唱的《汉服青史》,也是民族唱法融入通俗唱法的例子,其前半段音色、共鸣、咬字等都具有通俗色彩,节奏性强;而后半段又具有民族唱法的特点,声音高亢明亮,从而将歌曲推向了高潮。祖海演唱的《在那东山顶上》也是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融合的成功范例。

由于民族唱法对歌唱者整体素质要求较高,因而相较于通俗唱法,民族唱法其传唱并不广泛,群众基础相对较为薄弱,但民族唱法依然是三大唱法之一,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人们的内在素养。⑥为了顺应大众审美的要求,一些民族歌曲演唱也加入了通俗唱法元素,比如民族音乐歌唱家李谷一,其《妹妹找哥泪花流》则是融合了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精髓,整首歌曲继承了民族唱法的字正腔圆、发声方法及演唱技巧等,同时运用具有通俗唱法特点的气息控制及音调控制,将曲子所蕴含的“愁”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曲子的副歌部分,则运用民族唱法的特点将曲子演唱出来,从而使听众感受到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各自的魅力,将歌曲的思想感情近似完美地表达出来。

四、结语

民族乐器表演

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融合是一种大胆的艺术创新,这两种不同唱法之间的相互融合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精神文化的需求。融合了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民通唱法”,其音乐表现手段更为丰富,音乐旋律及音乐力度更具表现力,所彰显的音乐情感色彩更为震撼人心,因而其试听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不同唱法之间的相互融合既是出于对现代社会需求的满足,也是为了声乐文化自身进一步的发展。当今的文化发展趋势引导不同类型的音乐相互借鉴和吸收,某些在音乐上极具才华和造诣的歌手之所以昙花一现,就是因为没有看到时代的需求,演唱缺乏创新。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融合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声乐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未来音乐创作者和表演者都必须了解、掌握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之间的异同,在实践中相互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与精神文化需要,才能够促进声乐文化传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通俗唱法民族
“中国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Sumo Wrestling
TAKE FIVE
MINORITY REPORT
小说的通俗
论科学的发声方法
组工干部之歌(民族通俗版)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放谈通俗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