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市场的经济社会学研究范式*
——《中国翻译市场发展60 年研究》介评

2021-03-08 00:55郑剑委余承法
外语与翻译 2021年1期
关键词:计划经济社会学时期

郑剑委 余承法

(郑剑委:武汉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湖南师范大学语言与文化研究院博士生;余承法:湖南师范大学语言与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高度融合的新时代,中国翻译市场迅猛发展,逐渐引起学界、业界的重视。相关研究主要聚焦市场调研(赵军峰、寇莹瑾2017)、问题与对策(仲善平、朱宪超2006)、经验式分析(韦忠和2012)、人才培养(曹进、靳琰2016)等,深入系统的学术探究还有待拓展。田传茂新著《中国翻译市场发展60 年研究》(以下简称《翻译市场研究》)针对翻译市场发展需求作出回应。该书运用社会学、经济学等跨学科理论,综合利用文献梳理、个案研究和比较分析等方法,以翻译市场要素分析和社会成因分析为框架和模型,考察中国(大陆)60 年(1949-2009 年)三个历史时期翻译市场的性质及特点、翻译要素的构成和演变及其内外部成因,并对中国翻译市场健康发展和翻译行业规范提出针对性建议。

1.内容概要

《翻译市场研究》全书除绪论(第一章)、结论(第九章)、三个附录和一个术语索引之外,正文部分包括七章。第二章分析国内外翻译市场研究在方法、深度、系统性等方面存在的局限,以及在数据收集、研究思路和理论基础方面存在的棘手问题。第三章对翻译市场进行概述。第四至六章基于翻译资源配置的方式,将新中国成立60 年来的翻译市场分为计划经济时期、转型时期、市场经济时期三个阶段,通过大量案例阐释特定时期翻译市场的性质、特点和主客体要素的表现形式。第七章从社会规范、文化规范和翻译规范三个层面分析导致翻译市场历时演变的各种原因。第八章预测翻译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

1.1 翻译市场及其构成要素分析

作者指出,译者交付的产品为翻译的信息,但是翻译市场交换的商品并不是信息本身,而是翻译提供方的翻译成果以及为此付出的劳动。翻译市场的宏观特点表现为翻译提供方的动态性和分散性、翻译公司与自由译者之间竞争的无序性、翻译生产与销售不同于传统物质生产的异质性特征、翻译工作的商业属性与社会属性、翻译活动的工作属性与职业属性。翻译市场的微观特点表现为翻译服务的知识密集型和技术性、翻译信息专属权的缺失、源语内容的不可知性。翻译市场要素分为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前者指参与翻译市场活动的人,包括译者、客户、翻译中间人、管理服务人员和专业辅助人员;后者包括翻译要素、实体要素、经济要素与服务要素。

1.2 翻译市场的阶段划分

作者根据市场交换方式、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特点,将新中国成立60 年的翻译市场划分为三个时期: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7 年)、转型时期(1978-1992 年)和市场经济时期(1992-2008年)。作为服务业的翻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受到国家经济体制大环境的调控和影响。

计划经济时期和转型时期的翻译市场都是国家垄断的劳动力市场,以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翻译为主要形式。翻译价格受到规定,竞争关系很弱,产权并不明晰,激励主要为非物质形式,信用主要建立在国家信用和个人道义之上。作者还以傅雷为个案,描述了计划经济时期自由译者的翻译活动,阐释了政治社会环境对文本选择的影响。转型时期的翻译市场出现服务全社会的翻译公司,商业属性的市场开始萌芽。在市场经济时期,公益性翻译服务市场规模大幅度萎缩,以利润为导向的自由市场占主导地位。翻译市场呈现多样性特征,价值规律在翻译价格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翻译服务需求方包括国内各类机构和个人,提供方主要是国内外语言服务公司和个人,双方自由选择和竞争,货币或非货币奖励机制比较成熟。同时,翻译服务扩展到本地化、语言咨询、语言培训、语言技术等服务领域,翻译行业制定了服务标准和职业道德准则。

1.3 不同时期翻译市场的差异性成因分析

作者认为,我国翻译市场的演变受到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在计划经济时期,翻译服务工作按照国家计划展开,翻译的机构、岗位和报酬设置都由国家直接计划或指导,行政命令是翻译资源配置的主要形式。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增多,翻译服务需求迅猛增长,翻译公司和自由译者应运而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自由竞争的翻译市场不断扩大,翻译资源主要由市场配置。

社会文化规范与行业规范对翻译主客体也有不同程度的约束。在计划经济时期,无产阶级专政意识形态要求文本选择侧重揭露资本主义和旧社会黑暗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虽然没有形成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但译者一般具有高昂的革命热情、高尚的译德和高度的责任感。在转型时期,英语取代俄语成为第一外语,文本选择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新旧意识形态交锋激烈。在市场经济时期,错译、漏译、抄袭和盗版问题间接推动行业规范的形成,如:成立了全国翻译企业协作网和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服务委员会,制定了《工程技术类译文质量标准》《翻译服务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翻译服务规范》等行业标准。

译者动机也推动翻译市场的演变。在计划经济时期,机构译者将翻译视为“工作”而非“职业”,为国家做贡献是翻译劳动的根本动机。计划经济时期的译者在语言、文化、知识上的追求欲望更强烈,而市场经济时期的译者追求经济利益超过了对信念、事业、声望等象征资本的追求。此外,“入世”“奥运”等重大事件的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全球化和本地化浪潮的兴起、服务外包业的壮大等外部因素,也对翻译市场演变起了很大作用。

1.4 翻译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根据三个历史时期翻译市场的特点,作者预测分析了翻译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与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兴起、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企业的国际化运作以及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中国作为新兴翻译市场的发展势头强劲,商业性翻译服务领域将持续增多,服务范围将扩大,语言培训、多语咨询、翻译技术工具研发、软件本地化、企业应用服务、企业成套解决方案等将成为语言服务的新内容。

服务的多样性和市场的差异化是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大趋势,中国翻译市场将出现分级:一级市场为日常性翻译服务,二级市场为专业性翻译服务;三级市场提供软件本地化、翻译技术工具研发、语言培训与咨询等服务;四级市场不仅提供成套语言服务,也为客户提供产品设计、生产、营销等整体解决方案。翻译市场经营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品牌化战略和连锁经营将是语言服务行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而基于信息技术的在线语言服务将成为翻译服务的主要形式。语言技术革新也会推动翻译服务出现大数据方法的运用、用户生成内容和亲用户语言的应用等系列特点。随着政府利好政策的实施、服务和管理规范化以及客户趋向理性化,翻译服务市场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同时,企业在产、学、研方面将加强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翻译市场国际化程度将提高。

2.研究特色

《翻译市场研究》学术视野开阔,融合多个学科领域,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史料挖掘,系统考察了中国翻译市场60 年的面貌,将推动我国翻译市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

2.1 跨越学科范畴,探索分析模型

《翻译市场研究》跨越翻译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范畴,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研究。具体而言,其研究对象为市场化的翻译活动,属于翻译学研究;该书关注新中国60 年来翻译市场的阶段性演化,又可归属翻译史研究;翻译市场是服务市场的组成部分,翻译市场研究也可归入经济学研究;作者采用社会学视角来研究翻译市场,整合了规范理论、意识形态理论、资本理论等社会学理论。概言之,本书主要采用社会学和经济学理论研究市场化的翻译活动。具言之,作者主要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翻译市场的构成要素及其成因,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解释三个时期翻译市场的差异性特征。

2.2 彰显理论意义,突出实践价值

全书建构了综合社会属性与市场属性的翻译市场理论分析模型:社会属性描述以规范理论、布迪厄资本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旨在探析翻译市场各主体行为背后的成因;市场属性描述以计划与市场理论、价值规律理论为基础,旨在描述翻译市场的主客体要素以及各要素交互形成的市场机制的形态与特征。我国译界一直比较缺乏翻译市场之类的应用型研究,该书正好弥补这种不足。因此,从实践价值来看,研究成果将为我国政府有关部门规范翻译市场,为企业、出版社等机构实施翻译业务外包,为语言服务企业进行市场竞争,为高校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翻译人才,为专职和兼职译者更好地适应市场,提供重要参考和有益启迪。

2.3 围绕翻译市场,注重史实挖掘

该书研究中国翻译市场的发展变化,因此也可归入市场翻译史研究,即研究市场化的翻译活动史。该书描述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翻译市场,专设章节阐述各阶段翻译市场主客体的翻译活动,极大丰富了翻译史研究内容。传统的翻译史研究关注身份特征鲜明的翻译家,忽视翻译机构,该书第四、五、六章各设一节专门描述不同时期主客体要素(特别是机构)的翻译活动,如:《译林》杂志刊登的大批汉译西方文学作品,外文出版社翻译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红楼梦》《中国手册》等书籍,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的《广阔的地平线》《佐罗》《巴黎圣母院》等世界经典电影。作者还以特定的经济体制阶段为背景,关注这些翻译现象及其与相关政治经济因素的互动。

3.反思与启迪

全书聚焦新中国成立60 年来的翻译市场,但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是否存在市场值得商榷。作者将市场定义为“社会分工下的各种形式的商品交换关系”(田传茂2019:69),以使翻译市场的范畴囊括计划经济时期。毫无疑问,计划经济时期存在商品市场,例如浙江义乌在计划经济时期“依然通过规模很小甚至‘地下’形式的集市贸易维系着顽强的生命力”(王翔2015:60)。但第四、五章的第二节“市场概述”主要论述的是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以“职业”为形式的直接或间接向国家提供的翻译服务,本质上不属于商品交换现象,难以归入“市场”范畴。为此,在描述计划经济时期翻译市场时,作者应侧重当时非主流的以翻译服务为内容的商品交换。其实,第四章第二节阐述的傅雷作为自由译者的翻译活动就属于这种翻译服务,作者应对此类翻译服务是否具有市场属性进行科学论证,以契合翻译市场这一研究对象。当前的翻译(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研究(崔启亮2019;何恩培、闫栗丽2019)均将改革开放以来的40 年作为考察时期,忽视计划经济时期翻译商品交换现象,该书第四章突破了传统界定,但只有通过数据支撑或例证阐释,才能最终让读者信服。

本书对翻译市场的经济学探究有待深化。经济学阐释主要体现在第四、五、六章第一节“市场的性质与特征”,即根据市场交换方式、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特点对三种翻译市场进行概述,但翻译主客体要素和翻译市场现象的经济学剖析较少,更偏重社会学理论的分析,因此该研究整体上应归入经济社会学范畴,即“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行为、经济结构和经济体系”(朱国宏、桂勇2005:4),这为缺乏经济学训练的译学研究者提供了可选用的研究范式。作者提出的翻译市场理论分析模型将翻译市场的社会属性分析与市场属性分析并列,这反而淡化了学科的聚焦,削弱了社会学的主导地位。仲伟合、许勉君(2016)指出,国内语言服务研究鲜有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视角和理论的多学科探讨,而本书在整体框架上体现的经济社会学研究范式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数据收集是所有翻译市场研究“棘手的难题”(田传茂2019:64),该书也不例外。书中数据多为二手资料,田野调查较少,大部分图表摘自他人文献、企业网站和行业调查报告。有些论述缺乏数据来源,例如“目前国内合格译员只有数十人,每小时口译付费以数千元甚至上万元计”(田传茂2019:205)。实际上,翻译企事业单位和翻译公司的营业数据属于商业机密,难以获取,而到税务机关调研难度也很大,这是任何翻译市场研究都需要克服的困难。借助行业协会的监管和协调功能,巧妙利用大数据,加强校企之间的研究合作与信息沟通,或许能为翻译市场研究提供可靠的行业数据。因此,翻译界、译学界、翻译行业、翻译服务供需双方等利益相关者为推动翻译市场良性发展,必须共享资源、通力合作。

4.结语

《翻译市场研究》对翻译市场的特征描述侧重经济学阐释,对翻译市场主客体的表现形式侧重社会学描述。在翻译市场理论分析模型中,作者将社会属性与市场属性的研究内容并列。本书主要属于社会学视角的翻译市场研究,即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阐释翻译市场这一经济领域,特别关注翻译市场主客体要素及其关系,这种经济社会学范式为翻译市场研究、翻译史研究提供了新范式新路径。

该书并不是翻译市场的调查研究,也不是根据市场数据和事实进行的简单描述,而是对中国60 年翻译市场发展历程和不同阶段差异性特征进行的全面系统考察。作为系统研究中国翻译市场的首部专著,积极回应了翻译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翻译市场研究的相对滞后,丰富了翻译史研究的内涵和外延,尝试建构了翻译市场(语言服务行业)研究体系。

猜你喜欢
计划经济社会学时期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China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审计工作推动中央治理整顿重大决策落实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汽车工业的产品研发——以一汽为中心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