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效率提升视角下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现状及改进策略

2021-03-08 03:16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效率院校音乐

(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南昌 330029)

相较专业音乐教育而言,音乐普及教育主要以普及通识性音乐知识以及提升大学生审美意识和综合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1]。教育效率提升视角下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工作的开展从教育效率这一角度入手,但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我国部分地方院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式的选择以及音乐普及教育课程建设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对音乐普及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在今后具体的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地方院校要明确师生的音乐普及教育需求,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推动音乐普及教育方式多样化,以促进我国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 教育效率提升视角下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的内涵和作用

教育效率提升视角下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工作的开展是对我国地方院校音乐教育工作的一次改革和革新,其内涵和作用内容如下。

1.1 教育效率提升视角下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的内涵

“教育效率”这一概念是在效率成为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后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的[2]。教育效率主要包括生产效率、配置效率以及非配置效率。落实在我国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教育生产效率是指用最短的教学时间、最少的音乐教育资源,最大程度提升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质量[3]。而教育配置效率是指通过对地方院校现有音乐教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进一步提升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工作质量。非配置教育效率则是指在音乐教育资源分配确定的情况下,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而达到的最优的教学效果。在教育效率提升视角下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地方院校要进一步提升音乐普及教育工作的质量,在提升教育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

1.2 教育效率提升视角下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的作用

1.2.1有助于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表演能力以及艺术素养

在教育效率提升视角下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地方院校不仅要针对音乐专业学生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还需要面向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音乐普及教育,拓展非音乐专业学生的课程范围,从专业角度帮助学生进一步领略音乐的魅力,这有助于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全面提升[4]。教育效率提升视角下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着眼于学生对于音乐的感悟与表现力,有助于高校学生音乐表演能力的发展。通过现有音乐课程体系的有效完善,有助于地方院校学生整体文化艺术素养的提升。

1.2.2有助于高校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

教育效率提升视角下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的开展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促进了学生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提升,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捕捉事物特点的能力。其次,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视角[5],有助于地方院校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事物以及考虑问题。最后,音乐教育可以启迪人的心智,对于学生知识的丰富以及智力水平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

1.2.3有助于深化地方院校思政教育质量

教育效率提升视角下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工作的开展还可以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对思政教育的辅助作用,促进我国地方院校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6]。首先,有助于深化思政教育的作用。音乐普及教育能通过旋律以及内容方面的优势提升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坚定学生对于思政教育内容的理想信念。其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音乐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以及教化能力,实际工作开展过程可以通过歌词内容对思政内容进行宣传,通过音乐中蕴含的道理对学生进行引导,以促进地方院校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可以充分发挥音乐的感召力,促进地方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 教育效率提升视角下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效率提升视角下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实际的工作开展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挫伤了学生对于音乐普及教育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于我国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亟待解决。

2.1 缺乏从需求者角度分析音乐普及教育问题

教育效率提升视角下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地方院校领导以及相关教育部门的支持,还需要地方院校教师的认真教学以及学生的认真配合。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地方院校未从音乐普及教学中需求者的角度分析问题,导致实际音乐普及教育工作效率低下、质量下降。首先,大部分院校在音乐普及教育开展之前没有对本校学生音乐偏好进行系统的调研,没有充分满足非音乐专业学生对于音乐教育的需求。其次,部分地方院校教学资源有限,音乐教学设备以及教育资源的分配极不合理也不科学,不同专业学生音乐学习的时长与机会不等。最后,部分院校音乐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缺乏完善的沟通交流机制,且音乐鉴赏能力以及个人偏好过于主观,导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沟通不畅,教师所提供的音乐教学资源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致使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工作效率下降。

2.2 音乐课程开课率不足,课程类型有限

首先,课程类型单一,课程多为理论课、鉴赏课,理论性课程多于实践表演类课程。其次,部分院校国外乐器的占比远大于我国传统乐器。这样不仅会造成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学工作投入的增加,而且对于我国地方院校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最后,京剧以及地方戏曲在音乐普及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频率过低,对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3 地方院校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

首先,部分教师对音乐普及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学态度不端正,导致我国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工作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其次,该项工作的开展扩大了音乐教育的覆盖范围以及工作量[7],导致师生配比不均衡,对我国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最后,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升,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不足,对于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效率的提升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4 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方法单一

我国部分地方院校采取的音乐普及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刻板,导致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质量受到影响。首先,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工作的开展多以第一课堂为主,缺乏学生的表演和参与活动,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不利于我国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质量的提升。其次,部分院校教师采用讲授法开展教学,课堂教学没有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展开,对我国地方院校学生音乐理解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最后,部分地方院校对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相应多媒体教学设备运用有限,课堂信息化程度不高,对于我国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工作效率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的阻碍[8]。

3 教育效率提升视角下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工作改善策略

教育效率提升视角下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工作的开展是提升学生学习文化素质与修养,丰富地方院校教育教学内容的关键举措之一。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改进策略。

3.1 从需求者角度分析音乐普及教育问题

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工作教育效率的提升,离不开教学工作人员与学生的密切沟通。因此,在今后具体的音乐普及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地方院校首先要完善本校的意见收集反馈机制,对学生音乐学习需求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并通过提供不同类型音乐普及教育内容,提升学生对于相关教育内容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我国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工作效率的提升。其次,地方院校要进一步了解本校教师在实际音乐普及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以及实际需求,并且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认真分析本校的实际情况,在广泛了解其他院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制定策略解决难题、满足教师需求,优化教师的音乐普及教育教学体验,提升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积极性。最后,地方院校还要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师生沟通机制,确保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及时的评价和反馈[9],为后续音乐普及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教学思路,进一步推进我国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工作效率的提升。

3.2 提升地方院校音乐课程的开课率、丰富音乐课程类型

课程建设对于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今后具体的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首先,地方院校要积极优化调整音乐普及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构成中传统乐器与西洋乐器并重,帮助学生深刻认识本土乐器的魅力,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的音乐素养[10]。其次,地方院校要积极聘请相关音乐课程专家,对音乐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安排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在尊重音乐教学规律以及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音乐普及课程的课时以及分布,从而进一步提升音乐普及教育的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学习效率。最后,地方院校还可在课程类型中加入我国传统曲艺、京剧以及地方戏曲,从鉴赏入手,提升学生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学生民族自豪感的提升。

3.3 加强地方院校音乐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学质量以及教育效率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教育效率提升视角下开展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工作,必须确保教师队伍资质和水平。因此,在今后具体的地方院校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针对部分地方院校没有开设音乐专业、不具备音乐教师的情况,地方院校首先要及时聘请专业音乐教师进行兼职教学;针对部分具备音乐专业以及音乐教师的院校而言,地方院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培训机制,确保新晋教师以及年长教师都具备一定的时间和条件接受培训,从而进一步提升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优化教师结构,促进音乐普及教育效率的提高。其次,地方院校要合理增加音乐教师队伍的人数,确保在教学范围扩大以及工作量增加的情况下,音乐教师的工作量以及工作时间不会被扩大和延长,合理安排教师的合作时间和工作量,不盲目加大教师的负担,以进一步提升本校音乐普及教育质量。最后,地方院校还要建立完善的惩罚以及奖励机制,进一步鼓励地方院校音乐教师端正教学态度,提升教学质量[11],促进我国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3.4 促进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方法多样化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升我国地方院校教育教学质量,而且对于音乐普及教育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今后具体的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地方院校首先要鼓励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升非音乐专业学生对于音乐普及教育教学工作的兴趣与课堂积极性,从而推进音乐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地方院校要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提升非音乐专业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与欣赏能力[12],促进音乐普及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最后,地方院校还要鼓励音乐教师综合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新型的试听教学设备,优化学生学习体验,给学生充分的视听享受以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教育课程的学习主动性,提升我国地方院校音乐普及教育工作效率。

4 结 语

在教育效率提升视角下开展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普及工作,对于我国地方高校学生音乐素养以及鉴赏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地方院校需要统筹考虑本校实际的音乐教学资源以及师资力量,尊重音乐教学的规律,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地方院校普及音乐教育质量;充分了解本校学生的音乐偏好,针对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进一步完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促进音乐普及课堂教学的多样化以及学生课堂效率的提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音乐普及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师资力量。

猜你喜欢
效率院校音乐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音乐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