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教师的职业焦虑及其应对

2021-03-08 03:16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教师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1 焦虑的概念及负面影响

焦虑是个体对威胁情境的一种反应形式,具有普遍存在性、无力无助感和非理性三大特点,引发焦虑情绪最重要的心理根源在于“个体竞逐成功的心理”。近年来研究表明,作为承担社会重要职责的教师群体,无论在职业适应还是在生活适应方面都面临较大的压力,甚至其心理适应困难的比率较一般人高出许多。根据美国教育协会(NEA)的一项统计,有78%的教师感受到职业压力,有37%的教师有严重的精神紧张和焦虑状况,同时有40%的教师表示在届临退休前会提前离职。

国内学者对教师的焦虑研究呈现类似结果:由广州医科大学高云、周英主持的一项针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心理症状水平较高,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普遍存在焦虑、抑郁和精神病性等心理问题;而崔岐恩研究了陕西省8所高校591名教师职业压力的强度,结果发现,近61.2%的高校教师面临着较大的职业压力,75%的教师长期处在一种慢性疲劳的亚健康状态。不难看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不断增大,伴随而来的职业焦虑状况已不容忽视。高强度的职业焦虑会严重制约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正常发挥,导致出现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这有损教师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2 高校教师职业焦虑产生的原因

关于教师职业焦虑的成因,目前已有不少相关研究成果,内因方面包括自身职业态度、学科综合素养和个性发展需求等,外因方面包括社会经济变革、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高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条件等方面。归纳梳理一下,高校教师的职业焦虑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

2.1 社会期待引发的焦虑

古往今来,社会对教师给予很高的期待,理想的教师应当具备所罗门王的智慧、弗洛伊德的洞察力、爱因斯坦的知识和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教师是儒雅、圣贤、全能的代名词。但是,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一员,教师不可能将这么多的优秀品质集于一身,于是在社会角色期待和教师实际角色之间形成巨大反差,导致教师对个人价值的怀疑和追问。另一方面,社会对教师的期待更多地强调奉献和付出,而对于教师个体所应享有的权利则长期淡漠忽略甚至遗漏,现实生活诸方面的不尽人意更使许多教师心灰意懒,职业焦虑便应运而生。

2.2 竞争机制引发的焦虑

当前,各高校普遍实行职称评聘、业绩奖惩、末位淘汰等人事制度,教师工作考核有非常全面具体的量化指标和评价体系,考核结果将与教师的评优评先、工资待遇和职称晋升直接挂钩,很多教师感到压力大。尤其是高职教师面临多重压力,超负荷的教学任务、常态化的督导检查、高规格的科研指标无形中加大了高职教师的教学焦虑和科研焦虑,催生教师的职业倦怠,严重时还会危及教师的身心健康。

2.3 自我成长引发的焦虑

高等学校是专业人才聚集地,高端人才的不断引入使很多在职教师倍感压力,不得不加强业余时间的学习和充电,以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技术的突飞猛进对高校教师的职业素质和信息化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必须持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和拓宽现有知识领域,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而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则要求教师努力更新教学理念,重新思考自身的角色定位,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成长的过程是艰难的,成长总需要付出巨大努力,这种付出叠加在教师并不轻松的常规教学任务之上,往往使人产生力不从心之感。

2.4 心态失衡引发的焦虑

教师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工作压力大,容易产生紧张情绪,而人际交往的局限性又使负面情绪难以排解,加重心理负担。研究表明教师课堂上出现的焦虑可能来自多个方面:有对自身教学能力不足的担忧,有对学生接受能力欠佳的失望,还有因不善于课堂管理带来的种种无奈,而过去某个教学情境失利的阴影、学生时期携带的学习焦虑感的迁移等等也会在某个脆弱的时刻不期而至。有的教师专业水准很高,但心理健康知识相对缺乏,面临焦虑情绪往往不知所措,或视之为洪水猛兽,总是想方设法地加以躲避,结果越躲越焦,越避越虑。

3 高校教师职业焦虑的防控

形成高校教师职业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层面的超额期待、学校层面的严格管理和个人层面的应对失当,控制和预防职业焦虑是一项需要社会、学校和个人诸方面多措并举、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

3.1 打造尊师重教的优良机制

社会对教师的人格形象不宜神圣化、抽象化,教师仅仅是众多社会职业中的一种,每个教师都有自身的功过得失和喜怒哀乐。社会各界应对高校教师提出合理的职业期待和要求,给予教师职业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形成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现在的高校教师动辄要求博士学历,但收入却和中高级技术工人的工资差不多,即使是教授、副教授等高级知识分子,其工资待遇还是远远赶不上一个网红的收入,说明提高教师待遇还没有从社会分配机制上体现出来,尊师重教的具体措施还有待进一步落实。为此,各级政府部门应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有关提高教师待遇的文件精神,切实加大对高校的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调整教师工资绩效分配方案,同时制定政策改善教师的住房、医疗等方面待遇,免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当提高教师待遇落到实处,就会促使高校教师更加热爱本职工作,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事业,从宏观层面解决高校教师职业焦虑的防控机制问题。

3.2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有效的外在支持系统是教师释放心理压力、缓解职业焦虑的可靠保障。学校应为教师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工作氛围,从规章制度、服务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打造良好的人文关怀环境,实施教师减负工程。教务部门应合理安排教学工作量,尽量避免教师的超负荷劳动,把时间和精力还给教师,把充足的资料和先进的设备交给教师,让他们潜心研究教学,努力提高专业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人事部门应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突出考核工作的激励和导向作用,避免过多的量化指标考核,减轻教师心理负荷与压力。同时注意教师评价语言的亲和力和可接受性,使岗位考核真正成为激发教师内生动力、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指挥棒”。群工部门要为教师的身心健康铺路搭桥,丰富教师的精神文化生活,定期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定期开展校内教师心理健康普查,发现焦虑及行为障碍问题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关爱教师日常生活,开展好节假日走访慰问工作。只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同心协力,就一定能开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从中观层面解决好高校教师的职业焦虑。

3.3 把握心理调适的相关要领

应该看到,高校教师的职业焦虑是每个教师职业生涯的一部分,合理应对职业焦虑是教师履行职责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师职业成长的必要条件。悦纳职业焦虑,笑对成败得失,就能从微观层面解决好高校教师职业焦虑问题。

3.3.1确立合理的职业目标

人最难认识的就是自己,最难把控的就是情绪。高校教师要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首先应找准恰当的自我定位,并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确定相对合理的职业目标。既不能一味好高骛远,也不可过于妄自菲薄;既要对现实的自己有客观评价,也要对未来的潜力有充分的估计。

3.3.2强化终身学习的职业精神

良好的职业素质是教师应对焦虑的有力武器,也是教师收获自信的基石。信息时代的学生视野开阔、知识储备丰富,对教师有更多的期待和更高的渴求。教师要主动求新求变,拓宽学习渠道,完善知识结构,向经典文献学习,向行业专家学习,向教学名师学习,向能工巧匠学习,努力成为专博结合的复合型、双师型教师,打造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

3.3.3架设师生沟通的桥梁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在交往和互动中传递知识的过程,沟通能力是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有教无类。积极架设师生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预防职业焦虑的产生。

3.3.4掌握压力应对的关联技巧

教师个人要提高心理保健意识,经常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掌握各种情绪宣泄和调节放松的技巧和方法,通过变换环境、转换心情、体育锻炼和放松训练等多种途径及时排解不良情绪,始终保持年轻健康的职业心态;客观看待焦虑的优劣,有效控制焦虑的程度。既要理性分析产生焦虑的不利因素,又要善于营造化解焦虑的有利环境,既要合理利用焦虑带来的紧迫感解决现实问题,也要用平常心制衡过度焦虑,尽快摆脱消极情绪,在不断战胜自我的过程中提升实力,实现焦虑突围。

4 结 语

对于长期饱受焦虑困扰的高校教师而言,彻底放下思想包袱,重新开始健康快乐的生活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社会上尊师重教的优良机制、学校中以人为本的管理氛围为教师防控职业焦虑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但是,应对职业焦虑的第一责任人始终是教师自己。确立合理的职业目标,善于接纳职业生涯的焦虑情景是合理疏解并治愈焦虑的前提条件,注意心理卫生,努力学习各种调节情绪、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敢于承受痛苦和挫折的心理品质,是有效预防和调控职业焦虑的关键因素。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职业教师
最美教师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