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传统工科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2021-03-08 03:16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双高专业学校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一系列战略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1]。对于高校来说,应该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自觉行动,毫不动摇地全面加以推进[2]。对于高职学校来说,应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促进学校发展,人才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对于高职学校传统工科专业来说,应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提高校企合作、跨专业融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机遇。

1 高职传统工科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养的意义

1.1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战略的重要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3]。对于高职学校传统工科来说,肩负着“大国制造”的使命,也承担着“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重要任务,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双高”建设的重要任务

随着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一系列战略的公布,大部分高校也纷纷修改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9年,国家公布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名单(简称“双高计划”),笔者所在学校成功入选高水平学校建设名单,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也进入了高水平建设专业群。在学校双高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打造创新型课程、各类创新平台,学生要在全国“互联网+”等大赛上获奖4次以上。

1.3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学生强烈的需求

对船舶与海洋学院18级、19级随机抽取两个班级同学进行调查研究,发现90%学生有创新意愿,50%的同学有创业意愿,参与2020年“互联网+”大赛的同学也创新高,达到30%,还有一部分的同学对创新创业不是太理解,大部分的学生希望有相关的课程学习,绝大部分学生希望学校开展相关的沙龙、讲座和报告。

2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遇到的问题

笔者进入学校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工作三年时间,先后承担了学校相关创新创业课程、专业课程,分管了二级学院的创新创业相关学生竞赛组织工作,也去相关兄弟院校学习交流过,发现在此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存在较多问题。

2.1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与课程融合度不够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应该是学校的整体工作,目前存在创新创业竞赛工作由创新创业学院负责,各二级学院具体指导,相应的创新创业课程由素质教研室具体实施,而专业课程由各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负责,相互之间缺乏协调沟通,在创新创业教育上没有形成合力,没有打造成创新创业融入专业课程的“双融”课程。

2.2 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氛围不浓厚

目前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仅限于一些课程和应急的比赛,缺少规划,缺少一种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教育,教育应该在平时,在于润物细无声。需要建立创新创业基地,定期开展讲座,或举办沙龙,邀请一些创业成功的校友、工作创新的校友回来作报告,形成一种氛围。所以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是融入课程,然后是让学生在平时学校的学习生活中逐渐接触,形成概念。

2.3 创新创业教育与企业联系不紧密

职业教育相比普通教育来说,天然的优势是与企业联系紧密。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一些职业院校走入了误区,都在商业互联网上想办法,这样就导致大家参赛项目基本雷同,而无法发挥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发挥专业优势,没有和生产实践联系起来,无法实现创新创业真正的意义。

2.4 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队伍不充足

以笔者所在二级学院为例,第一年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时,发动所有专业老师参加,结果指导的创新创业文案良莠不齐,并且大部分教师对创新创业不熟悉,存在推脱、不想做等问题,再加上学校奖励政策不够,大部分教师完全是为了完成任务。在初步文案形成后,缺乏专业人士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进行指导。只能由学工口的书记、副书记、辅导员进行指导,这些教师由于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在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时也存在相应的问题。

3 建设“课程—文化—企业—指导教师”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是今后教育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点,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对于传统工科来说,缺少相应商科的课程,也缺少互联网等相关专业知识。要做好传统工科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应从专业相应课程出发,在课程建设里就融入创新创业相关知识;学校建设好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去理解创新创业的意义;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实训后,从生产中得出创新创业的灵感或思路,在二级学院教师指导有一定的初稿后,相应的指导教师再进行指导,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思路。

3.1 落实双高计划,做好双融课程

在笔者所在学校双高计划中,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里,明确提出了融创新创业教育于专业课程里,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一是要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二是要改变原来的教学方法,引入体验式教学法、合作研究式教学法、设置疑问式等较为先进的教学法;三是要与企业联系,对标新标准,新技术等企业先进的生产方法,给学生更多的实习实践时间;四是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还需要构建二者相互融合的实践平台;五是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合力,在课程建设中,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体系中,要及早进入,切实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课程建设体系中去。

3.2 抓住双高建设契机,打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

在学校双高计划中,比较鲜明地提出了建设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校园文化氛围,并且就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具体的指标,用良好的校园文化孕育人。建议可以由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牵头,宣传部、招就处等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参与,建设好学院创新创业基地,有计划地安排好创新创业沙龙、创新创业讲座、校友创新创业报告会以及各种宣传板,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宣传阵地,让学生沐浴在创新创业文化中,时刻感受到创新创业,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思考。

3.3 构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空间

创新创业教育一定要以专业建设、专业教育为落脚点,脱离专业来谈创新创业教育就如同无水之舟,而职业教育的优势在于校企之间的紧密结合,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上,一定要毫不犹豫地做好校企合作,引入企业的新标准、新技术,抓住校企合作学生实习实训时间,抓好专业融合。在构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空间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一是建立好校外企业创新创业基地;二是以教师校企合作项目为基础,建立好企业工作站;三是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建立好校内企业创新创业基地。

3.4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队伍

学校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在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比赛时,缺少相应动力,原因一是报酬相对少,二是荣誉认可度不高,三是持续时间长。同时专业教师普遍缺少创新创业相应的知识储备,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在参加创新创业比赛时,缺少教师指导,特别是学生在通过校内比赛后,参加省级比赛,单纯以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为团队的教师指导队伍就显得能力不够了。建议以学校创新创业学院为主要负责部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团队,人员包括各二级学院、各相关职能部门领导,辅导员、班主任以及专业有特长并且有一定意愿,愿意指导的校内指导教师团队,另外该团队还可以聘请相关天使基金投资人、比赛专家、评委,以及创业成功校友。在参加“互联网+”等创新创业比赛时,可以在提前启动,校内比赛先行,通过校赛后,由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对项目反复进行修改。

4 结 语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响应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一系列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高职学校“双高”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必须统筹规划,各部门形成合力,建设“课程—文化—企业—指导教师”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课程、专业为落脚点,以校园文化为发力点,以校企合作为突破点,在高素质的指导教师团队下,落实好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双高建设的要求,在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上取得较好成绩。

猜你喜欢
双高专业学校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