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图书出版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探析

2021-03-08 08:53刘芳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文化产业 2021年16期
关键词:图书互联网+融合

刘芳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促进了新媒体百花齐放,“互联网+”在图书出版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给传统的图书出版业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与挑战。同时知识经济的发展给传统图书出版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传统图书出版业亟待跳脱出固化的发展形式,充分融合目前的新媒体技术,保持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困境,然后结合新媒体领域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传统图书出版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创新路径,以期能够给相关结构或者类似研究起一定的借鉴作用,推动图书出版行业可持续稳定发展。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互联网+”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给公众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改变了公众的生活工作习惯,传统的图书出版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互联网+”背景下公众的图书阅读需求,手机、平板等可移动终端的普及压缩着传统图书出版行业的生存空间。同时,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给信息传播提供了多样化的渠道,“短平快”的信息结构更加贴合于现阶段的公众的阅读习惯,导致传统的纸媒受众越来越小,不利于传统图书出版行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图书出版亟待寻求与新媒体有机融合的发展路径,以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满足“互联网+”在图书出版领域应用下读者的图书需求,推动图书出版在新媒体时代良性发展。

一、“互联网+”背景下现阶段图书出版融合发展困境

(一)图书出版产能过剩

我国现阶段现有图书出版社数量繁多,随着图书种类的不断增加,每年仍然有许多新的图书出版企业加入,极大的增加了图书出版产量,导致了图书出版行业产能过剩。虽然随着“互联网+”在图书出版领域的深入应用,促进了网络书店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为图书销售与传播拓宽了渠道,但实体书店的销量正逐渐萎靡,由于图书的积压,导致越来越多的实体书店被迫倒闭。[1]一方面是因为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为读者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渠道,改变了读者的图书阅读习惯,压缩了传统图书出版企业的市场空间,导致实体书店的纸质图书难以受到读者的青睐。另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图书出版企业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进程,在传统发展理念的影响下缺乏创新精神,图书出版内容以及周期都制约着传统图书出版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图书出版缺乏创新

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的快速传播对图书出版行业出版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读者更加趋向于数字化的阅读形式,然而传统的图书出版产品仍然以纸质媒介为主,数字化发展进程缓慢,与新媒体技术之间的融合流于形式,图书出版缺乏创新。现阶段我国图书出版在内容上缺乏新意,单一的选题策划模式严重制约着图书出版的发展,导致读者只能按照出版社的意愿进行图书的选择,不利于新读者的培养。其次是传统的图书出版流程过于繁琐,悠长的出版周期导致图书内容缺乏时效性,同时降低了作者的出版意愿,导致图书出版难以在信息高速发展背景下准确找到自身的定位。最后是图书发行渠道缺乏创新,目前传统的图书销售仍然主要是采用线下书店售卖的形式,难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图书种类需求,导致实体书店受众日益减少,对图书的发行与销售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

(三)复合型人才匮乏

在“互联网+”背景下图书出版需要编辑不仅仅能掌握传统的图书编辑能力,还需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以及新媒体对于图书出版的重要性,掌握多样化的多媒体技术,将图书出版有效融合到新媒体领域。然而现阶段图书出版行业从业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对于媒体融合缺乏重视与理解,不利于图书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其次图书出版领域缺乏新鲜血液的补充,互联网时代对图书出版的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结构都造成的极大的影响,然而图书出版企业仍然采用着传统的人才招聘模式,缺乏多面的复合型人才招聘体系,导致突出出版编辑人才结构单一,无法适应媒体融合发展。最后图书出版企业缺乏完善的培训体系,导致从业人员成长空间有限,进而造成了图书出版工作人员缺乏创新精神以及自我提升精神,不利于图书出版媒体融合发展。

二、“互联网+”背景下图书出版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

(一)创新图书出版发展理念

理念是实践的基础,图书出版与新媒体融合理念能够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方向。传统的图书出版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到传统发展理念的制约,因此首先需要创新图书出版发展理念,转变传统只关注图书内容的思维为“内容+服务+技术”三维一体的多向思维。[2]从选题策划阶段可以充分结合大数据技术分析读者需求,有针对性的策划图书选题,保障图书内容能够受到公众的喜爱,增加图书的受众群。从图书出版服务上可以开放多样化的图书出版渠道,缩减出版发行流程以及周期,保障图书内容能够具有时效性。从技术上可以构建完善的数字化平台,将优质的图书内容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满足读者多样化的读书需求。此外,图书出版可以开发出多样化的图书阅读APP,给予电子图书一定的扶植,帮助公众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图书阅读,培养读者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读者的阅读需求。

(二)构建多样化的图书推广渠道

新媒体技术推动了信息的飞速传播,丰富了信息形式,因此图书出版与新媒体融合首要就是促进媒介形式上的融合发展。针对优质的图书内容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进行全媒体传播,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拓宽图书的推广渠道,促使读者能够快速的接受到图书信息。其次是营销方面的融合发展,开拓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图书销售形势,借助淘宝、京东等大型的线上渠道,同时丰富自身的图书销售作品,保障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充分利用图书出版社现有的图书资源,构建系统化的图书销售产业结构,促使读者能够从不同的销售渠道购买想要的书籍,提升图书出版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后是数据之间的融合,图书出版企业可以结合新媒体开拓作者—出版社—读者三方信息共享功能,构建一条三方交流互动桥梁,加深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沟通,帮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图书内容,作者能够了解图书作品的影响力,出版社能够认识到读者与作者不同的需求。[3]此外,图书出版企业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数字图书仓库系统,保障读者能够通过完善的检索机制找寻到自身所需的图书,增加仓库图书的曝光机会。

(三)培养复合型图书出版人才

专业人才的匮乏一直制约着图书出版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传统的图书出版企业缺乏对于新媒体技术认识与掌握的优质人才,新媒体领域缺乏具有专业素养以及丰富经验的图书出版人才,因此推动图书出版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亟待培养复合型图书出版人才。首先,图书出版企业可以优化人才引进策略,构建独立的新媒体融合图书出版部门招录图书出版与新媒体技术复合型人才,建立高职业素养的专业队伍。其次可以鼓励现有的图书出版从业人员学习更多的新媒体领域理论知识,加强对于新媒体技术的认识,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了解新媒体发展趋势,为技术升级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可以定期进行新媒体相关知识培训,引进新媒体应用领域专家到企业进行指导讲座,为图书出版从业人员的新媒体融合提供实践经验。此外,图书出版企业可以加强与各大高校之间的合作,建立完善的“产教学”体系,提高自身的人才储备,为融合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保障。

综上所述,“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极大的改变了公众的生活工作习惯,给公众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改变了市场环境,导致传统的图书出版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进程,图书出版与新媒体融合既是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读者的基础需求。然而现阶段的图书出版融合发展过程中,传统图书出版产能过剩,图书内容缺乏新意,复合人才匮乏等因素职业的媒体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图书出版行业亟待转变发展理念,构建多样化的图书推广渠道,培养复合型图书出版人才,以促进图书出版与新媒体融合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图书互联网+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图书推荐
《融合》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