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前进动力和宝贵财富

2021-03-13 23:22王兵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

王兵

[摘 要]中国共产党在百年艰苦奋斗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孕育和形成了艰苦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正是有艰苦奋斗精神的引领,才有无数共产党人的前赴后继、永久奋斗,才有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百年来党的艰苦奋斗精神谱系的演变,始终映射着党的阶段性中心任务的转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艰苦奋斗精神主要表现为“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精神形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艰苦奋斗精神主要表现为“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精神形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艰苦奋斗精神的主要表现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精神形态;进入新时代,党的艰苦奋斗精神主要表现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精神形态。新发展阶段继续传承和践行好艰苦奋斗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精神;新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71(2021)05-0001-05

艰苦奋斗精神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谱系的一条主线。艰苦奋斗精神是推动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不断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前进动力,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党史学习教育要突出的六大重点,其中之一就是“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1]。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取得中国革命胜利这一历史时期诞生的建党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诞生的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这些伟大革命精神都在中国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孕育生成,都有着丰富多样的内涵,体现出各自独特而鲜明的个性特征。然而,透过这些革命精神,可以发现艰苦奋斗精神是蕴含其中最为本质的共性特征之一。百年来党的艰苦奋斗精神谱系的演变始终映射着党的阶段性中心任务的转变。

一、 “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艰苦奋斗精神的主要表现形态

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精神孕育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是我们党在这一时期所要完成的中心任务。面对艰难困苦的经济、军事条件以及国民党的围剿屠杀、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我们党勇于同一切反动势力作斗争,谱写了一曲艰苦奋斗的革命史。这一时期党的艰苦奋斗精神主要表现为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精神形态,其在井冈山时期、长征时期、延安时期尤为凸显。

井冈山时期,革命的条件十分艰苦,红军官兵连基本的物质保障都没有,加上国民党军队的反复进攻和严密封锁,军民的处境极为困难。1928年4月,朱毛会师后,国民党军队进一步加紧了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进剿和经济封锁。为了解决吃饭问题,红四军司令部发起了“下乡挑粮运动”,即先将龙市、古城等地的粮食集中在宁冈大陇存起来,然后组织军民到大陇,将这些粮食挑上山。光是空手上下山都很吃力,官兵却要挑着粮食一天往返50公里。据曾志回忆说:“山上的生活是十分艰苦的。首先是缺乏粮食。这里吃的粮食完全靠下面运上来。前方打了土豪,弄到了粮食,就通知我们下山去背回来。通讯班的战士下山背一袋粮食上来,经常需要三天甚至四五天的时间。后来,前委领导作了一条规定,部队休整时都要给山上运粮食。毛泽东和朱德亲自带头,和战士一起运粮食”。[2]34可以说,井冈山艰苦的革命环境铸就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同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群众的支持下,率先垂范,上下一心,同甘共苦,在斗争中创造新局面,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更是难以想象的,既有拥有飞机大炮人数众多的国民党各路军队的围追堵截,又有大江大河雪山草地等严酷自然环境的考验。面对艰难险阻,红军战士可以说每时每刻都在行军,都在战斗,都在牺牲。毛泽东在论述长征时曾经说过:“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3]149-150党和红军战士经历的这些困难,付出的巨大牺牲,生动诠释了不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伟大长征精神。而正是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我们党才能率领红军翻越几十座雪山,跨越数十条大河,冲破了国民党反动武装的围追堵截,克服了难以想象的重重艰难险阻,最终赢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经过长征,到达延安后,根据地既遭遇日本帝国主义的“三光”政策和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施的经济封锁,又适逢陕北地区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边区财政入不敷出,人民衣食不足。1939年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针对“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的问题,毛泽东代表党中央坚定地回答:“我们是确信能够解决经济困难的,我们对于在这方面的一切问题的回答就是‘自己动手’四个字”[4]461。广大抗日军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利用人力充足的优势和战时闲暇,开荒种田、纺线织布、栽树种菜,保障基本生活供给,不仅成功地克服了困难,而且从困难走向了胜利。老一辈革命家身体力行,为全党和全体军民树立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榜样。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离开最后一个农村指挥部西柏坡,前往北平建立新中国。临行之际,毛泽东要求全党认真研读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警示全党,以史为鉴。他郑重告诫全党“两个务必”,其中之一就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5]1438-1439。

二、 “自力更生、發愤图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艰苦奋斗精神的主要表现形态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尽快摆脱一穷二白的面貌,满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现状的强烈愿望,我们党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和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改变了建国初期的落后面貌。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披星戴月、忘我工作,彰显了艰苦奋斗精神。这一时期党的艰苦奋斗精神主要表现为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精神形态。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是其中的典型。

大庆石油会战是一步艰难的创业史。大庆油田所在的松辽地区自然条件、生活条件相当恶劣。石油会战又赶上了当地40年不遇的连绵降雨,许多工地和井场都泡在水塘中,工人们经常站在没膝深的水中干活。困难没有浇灭工人们的会战热情,他们坚定的回答:“这次会战只能上,不能下!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就是天上下刀子,会战也不能停!”[6]213油田建设有一个小分队,在荒原深处施工,被暴风雨隔绝,失去联系。他们吃野菜充饥,喝雨水解渴,坚持施工,度过了艰难的7天7夜。大庆冬天最冷时可达零下40度。石油工人在野外作业,泥浆水浇在身上,冻得就像穿了冰盔甲,走路前要先用木棍在身上敲一遍才行[6]213。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党和人民群众战天斗地、以苦为乐,干出了非凡的业绩。为什么能在极限的条件下打赢会战?为什么能在恶劣的环境中毫不气馁?这主要因为党和人民群众激荡着创业的豪情,继承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1969年6月建成的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被称为世界水利第八大奇迹。修建的红旗渠地处太行山区的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该地绝大多数地方干旱缺水,十年九旱,水贵如油。当地流传着一首民谣:“咱林县,真苦寒,光秃山坡旱河滩。雨大冲得粮不收,雨少旱得籽不见。一年四季忙到头,吃了上碗没下碗。”[6]220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外无资金支持,内无经验、技术和材料。这种极端状况下,林县的党和人民用血肉之躯乃至生命的代价,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壮歌。神炮手常银虎,要洗绳索,凌空作业,在崖壁上放炮爆破。他常常置生死于度外,一马当先,排除瞎炮,清扫安全隐患;凿洞英雄王师存,为了凿开曙光洞,不畏艰难,七次塌方陷于洞中,九死一生,仍然不下火线;风华正茂的工程技术骨干吴祖太,一心扑在建设工地,精心勘测设计出一张又一张施工图纸。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历程,充分彰显了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和保卫国家安全,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毛泽东针对原子弹研制计划批示:“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个工作。”[7]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两弹一星”研制工作者们,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他们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不辞劳苦,风餐露宿,经受住了生命极限的考验,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正是基于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众多科研工作者的艰苦奋斗,我国仅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就创造了原子弹爆炸、导弹飞行和人造卫星上天的奇迹。

三、 “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艰苦奋斗精神的主要表现形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面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落后现状,无论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是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的生活,都需要把倡导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置于党的革命精神涵养的重要地位。正如邓小平指出,“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8]257。随着实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后迎来了的“创业潮”,邓小平针对这一重要的历史节点又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9]306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炼出了“六十四字创业精神”[10]301,其中之一就是“艰苦奋斗精神”。2002年胡锦涛在西柏坡考察时也指出:“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11]7可以说,正是因为把艰苦奋斗的思想要求贯彻到全党全社会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这一时期艰苦奋斗精神主要表现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精神形态,突出特征是苦干实干与智干巧干的统一。全党的艰苦奋斗不仅倡导吃苦耐劳、埋头苦干、勤于实干的作风,而且强调智慧、技艺和方式方法在实践中的含量,讲究科学方法论的干事创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不是一种盲目蛮干的精神,也不是墨守成规的态度,而是去遵循客观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及时总结提炼实践中的经验做法,通过锐意进取、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去争取胜利。

特区精神是这一时期党的艰苦奋斗精神的典型。首先,特区的重要经验是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改革开放初期,改革最大的障碍是保守的观念。特区早期的建设中,争取地方立法权、外汇调剂制度改革、国企改革、土地市场化改革、建立资本市场、科技创新创业等,都曾遇到争议和阻力。就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下,特区闯出了一条血路。以厦门特区为例,开创了建设中的数个“第一”:第一家外资企业落户、迎来第一个投资的台商、成立第一家外商企业招商中心……而且多次书写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成立全国首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在全国率先利用国外政府贷款修建高崎国际机场、组建第一个地方航空公司、建立全国首家台商台馆,等等[6]277。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困难重重和存在困惑,但特区人凭借先行先试、敢拼敢闯的精神,创造了特区的辉煌。其次,“埋头苦干,务实高效”是特区精神的核心观念。从蛇口工业区分配制度、管理体制改革对高效率的鼓励,到国贸大厦“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都是这种观念的具体表现。当时“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被誉为“冲破思想禁锢的第一声春雷”。再次,开放包容是特区的气质担当。特区的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外从来料加工起步,逐步转向以中外合资、合作方式为主,使外向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对内“依靠全国,服务全国”,积极开展与内地的经济联合,使两者优势互补。

四、 “自信自强、守正創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党的艰苦奋斗精神的主要表现形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带领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成功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时代艰苦奋斗不仅仅局限于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等内涵层面,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通过生动的革命实践,赋予了新时代艰苦奋斗精神更多的内涵。这一时期艰苦奋斗精神主要表现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精神形态,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爱国奉献、勇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曾对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要大力倡导王继才同志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展示了爱国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党中央号召全党,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各行各业扛起责任,国有企业、公立医院勇挑重担,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在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日夜值守,各类民营企业、民办医院、慈善机构、养老院、福利院等积极出力,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拼搏,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奋勇当先,广大科研人员奋力攻关,数百万快递员冒疫奔忙,180万名环卫工人起早贪黑,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千千万万志愿者和普通人默默奉献”[12]。这些都极大地诠释了新时代担当作为、敢于奉献的精神,是艰苦奋斗在新时代的最好彰显。

二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6]302。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我们党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开展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反贫困斗争,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敢于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调整、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我们党以零容忍的态度清除政治生态的腐化现象,有效地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上,有效化解了经济、科技、社会、网络、外交等领域的风险挑战,有力维护了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三是拼搏进取、坚韧不拔。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各个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变革充分彰显了拼搏进取的精神。以脱贫攻坚战为例,我们党带领人民八年来不懈奋斗、夜以继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使得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同时,脱贫攻坚战中还体现了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坚韧不拔精神。广大干部群众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对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一件小事一件小事抓,不达标准决不销账。坚决克服歇歇脚、松口气的厌战情绪,坚决反对和制止朝令夕改、瞎折腾的做法,坚决处理“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干劲,终于取得决战决胜的伟大成就。再以中国的航天事业为例,它是在极其艰苦和困难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戈壁、浩瀚海洋,洒下几代航天工作者辛勤的汗水,留下几代航天工作者奋斗的足迹。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梦想,不辞辛劳,克服了无数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

四是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进入新时代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格局和重构全球创新版图,美国、日本等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积极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技事业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离建设科技强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与此,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需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都更加迫切需要以创新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使得我国的科技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以我国的航天科技事业为例,我们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突破了一大批核心和关键技术,为航天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的三舱航天飞船的研制,“针对‘联盟-TM’号飞船的缺点做了重大技术创新,变单一功能轨道舱为多功能轨道舱,并可以继续留轨利用,相当于一颗大型应用卫星,可以组建国际空间站。”[6]302这不仅节约了数以亿元计的发射费用,还大大缩短了发射周期。

五、 新发展阶段需要继续传承和践行好艰苦奋斗精神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就是靠艰苦奋斗精神起家的,中国特殊的革命事业也铸就了艰苦奋斗的品质和内涵。概括党艰苦奋斗精神的核心,可表述为:是一种为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乃至全人类利益而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苦干实干精神,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勇于知难而进、乐于无私风险和舍生取义的拼搏进取精神,是敢于应对一切风险挑战、敢于同一切敌对和反动势力、错误思潮作殊死搏斗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精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今天,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因此,新发展阶段传承和践行好艰苦奋斗精神,是对建党一百周年的最好纪念。

新发展阶段继续传承和践行好艰苦奋斗精神,才能达成党的目标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能不能坚守艰苦奋斗精神,是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13]38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已有了极大提高,有的人提出来,我们不需要艰苦奋斗了,因为我们的日子富裕了。这种观点是不客观、不正确的。我们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点都不能少。因为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从经济指标总量来看,我国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刚突破1万美元,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2020年我国已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但相对贫困问题仍长期存在,解决难度还很大。从综合发展水平来看,在创新能力、劳动生产率、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再加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越来越多,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鉴于此,我们必须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增强艰苦奋斗本领,掌握艰苦奋斗的方法,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些,把预案做得更周密些,始终以艰苦奋斗者的姿态满怀信心地投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新发展阶段继续传承和践行好艰苦奋斗精神,才能守好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是依靠人民群众共同完成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4]我们党百年来正是通过一代代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艰苦奋斗精神提升党的形象力而赢得民心。是否保持艰苦奋斗,犹如一面明亮的镜子,折射出党的形象如何。人民群众正是通过是否保持艰苦奋斗的品质来判定党员干部的形象的,来区分党员干部是保持纯洁性、先进性的先锋模范者还是生活奢靡、贪图享乐的腐败分子的。以第一代领导集体代表周总理为例,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赢得人民群众的永恒爱戴。习近平总书记评价:“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15]从1974年6月1日重病到1976年1月8日逝世,周总理“在生命最后的587天,他除批阅大量文件、决策大量工作外,约人谈话227次,最长一次谈话时间达4小时20分;开会32次,最长一次会议时间达3小时45分;会见外宾56次,每次会见都在1个小时左右”[16]。可见,周恩来总理带头作好艰苦奋斗的示范和表率。在新时代实践中,我们要始终发扬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多为群众办好事,多为群众办实事。

新发展阶段继续传承和践行好艰苦奋斗精神,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战斗力。打铁还需自身硬。百年党史表明,艰苦奋斗精神促进了党的组织先进性战斗力凝聚,而保持党的组织先进性战斗力又有助于艰苦奋斗精神的弘扬。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通过群众路线、三严三实等思想教育活动,全党的艰苦奋斗的作风有了明显的提升,党的先进性战斗力也显著增强。当前,全面从严治党仍然在路上,“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仍长期存在,一些党组织软弱涣散、纪律松弛,部分领导干部身上还存在信念动摇、作风不正、贪污腐败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中纪委二次全会上语重心长的告诫全党:“抓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13]387只有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战斗力,使全党上下始终保持励精图治、同心同德、夙夜在公、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才能培植起优良的党风、政风和民风。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1-2.

[2]星火燎原编辑部.星火燎原丛书之五女兵回忆录专辑[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王炳林.初心:重读革命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7]兆岩.中国两弹一星研制纪事(上)[J].文史月刊,2000(3):4-14.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10]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2]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0-09-08)[2021-07-23].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9/08/c_1126467958.htm.

[1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15]习近平.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8-03-01)[2021-07-23].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3/01/c_1122473470.htm.

[16]丁薛祥.大力弘揚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J].秘书工作,2018(7):4-14.

(责任编辑:育 东)

3270500338219

猜你喜欢
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
广东各地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关于新发展阶段意识形态领域使命的思考
新发展阶段和“十四五”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把握好阐释好中国现代化新征程的发展大逻辑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法治意蕴
准确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