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种材料管对接焊工艺研究

2021-03-13 06:30谢军虎林绍斌
大型铸锻件 2021年2期
关键词:坡口层间奥氏体

谢军虎 林绍斌

(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四川618000)

汽缸、阀体铸件是热电站发电设备中的传热和能量转化设备,在高温、高压下工作,广泛应用于火电、核电领域。在阀体、汽缸铸件制造过程中,有很多异种材料对接焊的情况,由于异种材料的化学、物理特性,如线膨胀系数、热导率、组织、熔点、力学性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其焊接难度也明显增大。由于承压设备存在爆炸风险,所以为保证焊缝质量,焊接时须采取特殊的工艺措施。以某核电高压外缸为例,缸体上需组焊8个∅160 mm×15 mm的06Cr18Ni11Ti奥氏体不锈钢管,汽缸本体材料为G17CrMo9-10,填充材料为ERNiCrFe-3焊丝,三种材料物料、化学特性差异较大,焊接难度极大,需要研究掌握其焊接工艺。

1 材料特性及生产难点

G17CrMo9-10属于珠光体耐热钢,不仅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和热强性,还有较好的耐硫腐蚀和耐氢腐蚀性,以及较好的工艺性和物理性能,具有较高的蠕变断裂强度和松弛稳定性,但持久塑性相当低,缺口敏感性较大。

由于珠光体耐热钢比碳钢含有更多的合金元素,因此淬硬性较大,为此,焊后状态的焊接接头塑性及韧性较差,不利于实际应用,所以焊前需要进行预热,焊后进行去应力退火热处理。

镍基耐热合金具有耐各种腐蚀介质的抗腐蚀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高低温力学性能,其显微组织为奥氏体,在固态下没有相变,镍基合金在焊接时具有以下特点:

(1)对焊接面的清洁度有较高要求;

(2)热裂纹敏感性较强;

(3)钢液粘稠、流动性差,且焊接时熔深偏浅;

(4)对焊接热输入范围有严格要求,小幅度超出就会带来热裂纹和粗晶风险;

(5)焊接时保护不当或焊缝过热易被氧化。

奥氏体不锈钢导热性较差,线膨胀系数和电导率较小,焊接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焊缝金属的热裂纹、焊接热影响区晶界上碳化铬的析出以及焊接接头脆化等问题。焊接时应严格控制焊接热输入,且焊前无须预热。

焊接时因为结构原因,无法进行焊缝背面清根,要求焊接时单边焊双边成型,保证背面焊缝与坡口良好熔合,对操作的要求较高。

焊后要求对焊缝进行RT检测,对这种结构的焊接质量要求是比较严的。

由于奥氏体材料易变形,为了控制焊接时管口变形,一方面采用对称施焊的方式,使焊缝应力均匀分布;另一方面增加管壁厚,将原壁厚由7 mm增加到15 mm;此外在管口外圆装防变形夹具。

2 焊接工艺评定

根据相关要求按照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IX标准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工艺评定试板的对接焊缝焊完后,进行MT、RT检测,检查结果焊缝100%合格,抗拉强度、V型缺口冲击吸收能量、180度侧弯均能满足产品技术要求,证明通过以上工艺措施可以得到满意的焊缝。

3 焊接工艺的实施

3.1 过渡层的焊接

考虑到G17CrMo9-10淬硬性较大,焊接接头塑性及韧性较差,为防止焊接裂纹的产生,焊前需进行预热,而由于镍基焊接不需要预热,为解决这一矛盾,在G17CrMo9-10坡口一侧堆焊一层过渡层,过渡层焊前对母材进行150℃预热(见图1),焊后缓冷至常温打磨焊缝,按ASME标准进行PT检测,其余焊缝焊接均采用冷焊。

图2 氩气保护Figure 2 Argon protection

表1 层温与焊缝表观对照表Table 1 Comparison table between layer temperature and weld appearance

3.2 对接焊缝的焊接

由于接管背面很难打磨清根,使用氩弧焊打底焊时要求单面焊双面成型,为保证背面焊缝不被氧化,在焊接时坡口背面需使用氩气保护(见图2)。

3.3 层间温度的控制

由于镍基焊材的特性,焊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热输入和层间温度,因此,通过试验得出层间温度≤100℃时,焊缝成型最佳(见表1)。

3.4 确保焊接质量的工艺技术措施

由于镍基焊材存在上述特点,所以在焊接时需要采取特殊的工艺措施来保证焊缝质量。

(1)严格清理工件表面的异物,坡口及周边打磨抛光露出金属光泽,并用丙酮或PT清洗剂对坡口及周边进行清洗,清洗后用干净的棉纱擦拭干净,减少异物造成的焊缝裂纹和气孔缺陷。

(2)焊接要求单面焊双面成型,所以无法确保背面成型良好,可采用熔点更高的材料在焊缝背面做垫圈,辅助背面成型。

(3)氩弧焊焊接时,每焊一层应及时采用金属磨头打磨,并PT检测,若有缺陷及时打磨清除。

(4)焊接时尽量采用较小的电流、电压以及合理的气体流量。

(5)收弧位置的焊缝应采用金属磨头打磨去除并PT检测,避免因弧坑造成裂纹。

4 焊接质量的检验

4.1 外观检查

对焊缝正反面进行目视检查,未发现夹渣、咬边、未熔合、焊缝氧化等缺陷。通过管口直径检查,变形量控制在3 mm以内,满足加工要求。

4.2 无损检测结果

焊缝按照EN 12517-1:2006标准进行RT检测,结果100%合格。

5 结束语

由于镍基焊接往往是产品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难道较大的一道工序,若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整个产品的质量,所以焊接时要求严格控制过程,防止返修。

通过焊接工艺评定试验,从无损检测及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按上述工艺操作完全可以达到产品技术要求。证明此工艺科学合理,可以用以指导实际生产。

猜你喜欢
坡口层间奥氏体
再生沥青路面基面层间剪切疲劳寿命预估
真空低压渗碳对304与316L奥氏体不锈钢 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奥氏体化过程对Cr14Mo4V高温轴承钢微观组织的影响
厚板单边V型坡口对接焊缝熔深控制方法
大厚壁对接环焊缝坡口设计及焊接参数分析
钢结构生产中常用坡口选用及经济性分析
奥氏体化温度对贝氏体钢等温转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提高Cr-Ni-Mo-Ti马氏体时效不锈钢超低温韧性的固溶处理工艺
双金属复合海底管道环焊缝坡口开发技术
黑猫叫醒我(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