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2021-03-15 06:58徐慧榕
学周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参与意识教学方式课堂教学

徐慧榕

摘 要:自课程改革以来,“任务型教学法”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被教师们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但由于教学方式不当、评估机制不合理、学生焦虑等多方面原因,学生缺乏参与课堂学习的意识。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调整,通过设计有效教学模式,完善评价机制等方式,打消学生的焦虑心理,创造课堂参与机会,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关键词:参与意识;课堂教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09-015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9.078

自课程改革之后,以“任务型教学”为代表的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英语课堂中,此类教学法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互动与参与,学生通过完成贴近自身生活的任务或活动,把所学与自身建立联系,使用英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以此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然而通过实际课堂观察不难发现,学生参与度并不如教师想象的乐观,部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依然被动参加或持观望态度。这一現象与新课标中的“课堂应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发展”相悖。学生课堂参与度低会导致学生机会不均等、交流不充分、活动效果差等问题,故通过分析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影响因素,提出培养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可操作方法,供教师们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一、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影响因素

针对学生参与度低这一问题,笔者访谈了部分小学英语教师。教师普遍提到了学生学习态度不好、学生语言及表达基础弱这些学生因素,缺乏多角度、综合的原因分析。笔者从学生、教师、环境三方面因素进行探究。

(一)学生因素

1.学习态度。受传统教学授课模式影响,学生早已习惯“教师教,学生记”。许多学生认为参与课堂活动不重要,他们学习的动机是记住结论,通过考试。这种观点造成大量学生变成了沉默的“考试机器”,导致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缺乏思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语言水平。英语是语言类课程,课堂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学生能够运用已有语言知识进行表达和交流。每个学生所掌握的语言水平各有不同,有的学生的语言水平很高,他们有足够的语言知识支撑、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乐于表达。而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单词、语法和句法知识的欠缺造成表达的困难,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自信和热情。

3.性格特征。每个学生的性格各有不同。有的学生性格外向,喜欢交流。在课堂活动开展时,愿意积极主动地展现自己、表达自己。也有的学生性格内敛,喜欢安静地学习和思考,在参与活动时多处于观望状态。

4.情感体验。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学习体验。在参与课堂活动时,如果学生未能成功表达沟通,就会对自己的语言能力产生怀疑,并担心教师与同学的否定,从而对参与课堂活动产生害怕、焦虑的情感体验,这会导致学生在听的时候对输入的信息解码失误,在说的时候语言支离破碎,这些糟糕表现进而又加重了他们的焦虑,并形成恶性循环。相反,好的参与体验帮助学生获得自我满足感和效能感,自我效能感还会影响交互过程中学生努力的程度和面对困难的态度,帮助学生积极寻求帮助,采取积极的策略完成任务[1]。

(二)教师因素

1.教学模式。目前许多课堂还属于“教师中心”模式,教师会最大化地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具有绝对支配地位,在教师安排教学活动时,会尽可能压缩学生参与环节,以实现课堂有效时间的最大化。在教师中心模式下,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他们不知道教师要讲什么内容,也无法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

2.师生角色。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讲者”,负责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只是知识的“接纳者”。同时,教师也是课堂的“控制者”。课堂活动的方式、内容与时间都严格受教师的控制,学生被动地接受即可。

3.评估机制。纸笔考试依然是对学生评估的主要方式。英语学科要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而纸笔考试只考查到听、读、写三方面能力,无法考查学生口语表达,这也就导致教师在教学时忽略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同样,学生也会更加注重评估要求,忽略评估机制外的能力养成。

(三)环境因素

1.物理环境。班级环境和座位布置都会对学生参与产生暗示。研究表示,学生在整洁、开放的环境中更加愿意自我表达。班级环境的布置应尽量整洁、温馨。另外,学生以固定的行列就座,会形成无形的压力,而“合作型座位”会更方便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更加畅所欲言。

2.心理环境。Stevick认为语言学习的成功更多有赖于课堂内人的内在状态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提出,学习者只有在安全的环境中才愿意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中,如果师生关系和谐、情感相通,学生就愿意在课堂上表达交流,反之则处于沉默甚至对抗的状态。

二、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培养

(一)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用最大化的时间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参与、思维发展与学习能力培养。课堂教学模式应从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师中心”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也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转变[3]。教学模式的变革也势必会带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1.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指教师在课前利用“互联网+”优势,将以视频为主的学习资源推送给学生,让学生提前学习,基本了解教师课堂要讲授的知识点,形成对知识点的自我建构和疑问。通过课堂教师的讲解,解答疑问,促进理解并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与迁移创新。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师生角色关系,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自主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深度探究知识主题,充分思考并自我表达,迁移知识不断创新,在同伴或教师共同探讨、交流分享时,产生新的学习理解与体会,课堂参与意识也逐渐养成。

2.对分课堂。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多用于高校的学习之中,在课堂上,教师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时间用于教师讲解重点知识、建造基本框架,對教学内容进行精讲,另一半时间则留给学生自主讨论交流。最后学生在课后通过重读教材和翻阅其他课外资料、进行实践等形式,达到对于课堂所讲授知识的深刻理解[4]。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教师讲解,获得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而另一半的时间,就可以进行充分讨论、思考与内化,提升学生的合作讨论意识和参与度,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答疑、探究,能够更好地内化知识。相比较于翻转课堂,对分课堂通过前半节课教师讲解的方式代替学生自学,能够帮助自学能力弱的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学能力相对薄弱,而对分课堂的形式更加能够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以此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设计丰富多元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的设计直接影响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课堂活动的难度、趣味性、类型等多个方面因素制约着活动的开展。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首先,设计难度适中的活动。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理论提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学生学习语言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难度适宜的学习内容。教师给予的知识过难过多或过易过少,都不利于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其次,设计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活动。心理学认为,认知需要与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到学习者活动的参与度。学习动机可以有学习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多种心理特征,对语言学习与获得过程起推动、制约作用[5]。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由于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就需要充分做好学情分析,了解每个学生的能力兴趣与需求。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参与意识。

(三)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调节着课堂学习过程,并对课堂参与度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课堂学习中,教师与学生形成的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信心的养成,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思考、探究和创造性的活动之中。教师还应该尊重鼓励学生的思维活动,同时号召学生间对同伴的错误进行理解和尊重,做到认真倾听不嘲笑、充分肯定他人参与课堂的行为表现,以此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加他们学习的热情和信心,这样学生才会发自内心地主动参与课堂。另外,教师也要注意自己的情感表达,如果自身情绪不稳定或负面,会直接影响课堂的气氛,造成气氛紧张,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体验。

(四)调整英语课程的评估机制

当前的英语课程评估以纸笔考试为主,由于口语测试的评分标准不好界定等,口语测试的涵盖范围极小。口语评估制度的缺失是造成学生课堂活动参与度降低的直接原因之一,许多学生没有考试压力,自然就没有了课堂参与的动力。因此,口语作为英语学习中重要的环节,需要纳入评估考试之中,形成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的综合能力评估。同时,评价不应仅以阶段性考试成绩作为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地给予指导和评价,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只有这样,师生才能真正重视课堂活动中的交流、表达与参与,提高学生的参与态度与意识。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课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课程评估机制不断完善,学生需求被充分满足,学生的参与意识才会逐步养成。

参考文献:

[1]张芳.论交互式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学生参与[J].教育与职业,2019(26):97.

[2]Stevick E.Teaching Language:A Way and Ways[M].Rowdy.Mass:Newbury House,1980:4.

[3]张耀勇,梁建民,初良龙.大学英语课堂学生被动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

[4]叶少楠,林威.探索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参与度的新模式[J].智库时代,2019(19):224.

[5]张昀.大学英语课堂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意识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4(1):67.

猜你喜欢
参与意识教学方式课堂教学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