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与重塑:新媒体编辑叙事的呈现方式分析

2021-03-16 18:33董彦君
河南教育·高教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新媒体

董彦君

摘要:纵观新媒体的发展历程,改革重心从业务再造逐渐转移至流程再造,关注点从内容销售转移到渠道销售。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有的传播格局,提高了传播效率,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全新的话语逻辑与呈现方式。本研究从微博、微信、网络平台、短视频四个新媒体编辑叙事的呈现方式总结经验、提炼规律,以期为传媒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编辑;叙事规律

网络空间作为现实空间的延伸,其普及和扩张推动着各种生产关系、生活方式乃至认知习惯、思维方式的改变。传媒行业在印刷时代、影像时代所秉持的一系列惯例、规范都受到了冲击,甚至被颠覆,新媒体叙事不再是一种定义明确的行为,而可能是一种密集和复杂的行为模糊的边界地带。如今,新媒体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即信息可以实现双向传播,民众可以全面地参与信息的传播过程,这就导致新媒体的叙事模式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本研究对不同新媒体平台的叙事方式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为传媒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微博

微博平台存在着开放性、虚拟性、自由性、匿名性、多元性等特点,这就意味着微博叙事呈现方式的建构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秩序的复杂性、冲突性、脆弱性、协议性、全球性,也意味着原本泾渭分明的媒体边界日益模糊,直至走向融合,容易产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在微博平台的信息传播链中,用户对信息的需求由被动转为主动,他们不仅对信息内容有明确的个人需求,而且对传播工具也有了主观的选择。社交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传播路径,使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态势。由于非国家行为群体众多,受众基于身份认同的政治取向多元化,年轻群体的话语权比重逐渐增加,在碎片化叙事环境中从直接感知结果逐渐代替认知过程,媒体编辑控制的传播渠道基本失灵,信息回归到自然的传播状态,叙事规则处于被改写状态。微博叙事中的“语言”与“言语”是有区别的。用户通常将特定文本视为由一个共同符号支持的特定叙事信息,而在微博的叙事特征方面,“言语”高于“语言”。微博文本注重语言符号的表达,将具体叙事置于一般叙事之上,然后从“描述层”到“故事层”,最后到“话语层”。

以微博账号“逝者如斯夫dead”为例,该账号被众多网友称为“微博入殓师”,从2011年7月注册微博账号开始,截至2021年6月微博发布数量为7476条,粉丝为588724人。目前,该账号的“逝者追思”“微博人生”“与病魔对战”“星空夜话”等话题均接受投稿。其中,话题“逝者追思”是对身边亲友的纪念,稿件要求为:逝者基本信息;总字数不少于500,包括但不限于逝者的性格爱好、与逝者的故事等,逻辑清晰、条理有序:配上1~2张图,不用逝者本人的照片,只要是能让你想起他(她)即可。话题“与病魔对战”主要发布大家对抗病魔的经历与心路历程的投稿,字数不少于500。话题“星空夜话”征稿为对生活的困惑和感悟。该账号坚持每天发布关于逝者的内容,有公众人物的去世消息,也有名人生前的故事,但更多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生者为逝去的亲人、好友写下的追思。

二、微信

微信平台的内容叙事侧重于结构特征与朋友圈、公众号用户解读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具象化叙事作品本质的讨论。微信平台的叙事侧重于跨学科的研究,以及作者、文本、读者和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互动,即以叙事故事为中心,构建故事语法,探索事件的功能、结构和发展逻辑。微信平台官方账号的内容多以叙事话语为主,注重叙事话语层面和故事层面的逻辑关系,汇集了一套描述文本多样性的词汇,明确区分“故事”和“话语”。微信平台中的微信公众号将叙事作为一种交流形式,其结果是叙述者、作者、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的范围逐渐扩大。叙事在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微信群中呈现出“后真相”的特征,即成见在前、事实在后,情绪在前、客观在后,话语在前、真相在后,态度在前、认知在后。微信平台的崛起加速了传统媒体的衰落,产生了新的信息鸿沟,导致叙事方式、共识性舆论更加难以形成,主流意识形态的统合性建构面临挑战。

笔者通过对2021年“‘7·20’郑州暴雨”事件研究发现,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对情感方面的影响所占比重较大。例如,2021年7月20日19时左右,微信平台上相继出现关于郑州地铁5号线求援的文字信息和相关视频。在被困者拍摄的视频中,画面主要是以主观视角记录当时车厢内的水位和被困人员的真实状态,声音以同期声为主,记录当时被困人员的反应和纷纷打电话救助的话语同期声。而微信朋友圈中传播的视频画面基本都在展示地铁5号线车厢内的应急灯不停闪烁,车厢外的洪水不断上升且急速流动,洪水透过车门的缝隙不断渗入车厢,车内水位已到被困者肩膀处。此外,在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的另外一段视频信息是关于郑州地铁5号线被困人员获救后的景象,该段视频以摇镜头的形式展示了救援现场,以全景的景别记录了救援工作人员紧张工作的短暂镜头。虽然单一视点镜头很难满足复杂叙事要求,但是基于微信朋友圈是微信平台用户个体的自我表达和自我呈现的重要渠道,同时个体通过朋友圈和微信群实现着向微信群内伸展交往的过程,是个体心理情绪和组织情绪共生的重要环节,很容易引起情感共鸣。这两段视频都是主观镜头拍摄,从被困者角度来叙述和展现、还原当时的场景,基于地铁5号线车厢中某个被困者的视线和心理感受拍摄的画面和记录的同期声,使微信朋友圈用户的眼睛和被困者的眼睛看向一处,使双方的感情合二为一,从而达到叙事的完整、有机、顺畅,最终令观看者和转发者形成共同记忆,对被困景象难以忘怀。

三、网络平台

(一)网络社区

以往而言,“公众表达”的研究多集中于“言论”与“表达权”中,与“公民”“公民社会”相联系,对其概念也有不同界定。对于公众表达所涉及的意见本身,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公众意见是个人意见的集合,而在网络社区平台中,公众意见则是通过叙事来呈现。故事是叙事素材,话语是再现“故事”的手段。经典叙事学要么关注“故事”層面,要么关注“话语”层面。“故事”和“话语”构成网络社区平台中文本叙事的两个层面。

网络社区平台上的叙事用于表现个人的成长经历以及个人对于事或物的讨论见解,用户多以现在的眼光审视过去的生活,因此在叙事中,叙事“我”和经历“我”之间的各种(包括时间、空间和情感等)距离是自传叙事之关键所在,使作者可以对其先前的“自我”采取从同情到反讽的各种态度。例如,崔万志在2015年中国电视演讲比赛节目《超级演说家》中获得第二名后成为全国名人,他的演讲题目为《不要抱怨,依靠自己》,这成为当时人们讨论的热点。我国残联组织在其众多网络社区上播放和推广崔万志接受访谈和演讲的视频。经过统计,该视频有1000多个不同的编辑版本,点击或观看次数超过10亿。崔万志演讲的例子体现了我国政府如何运用建构叙事来呈现残障人士的精神,还扩展了我国政府鼓励残障人士“自力更生”的话语内涵和外延。

(二)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是以电子符号的软载体形式直接在计算机网络上发表的。网络文学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网络写作形式的萌芽阶段、80年代网络文学创作的自觉阶段、90年代网络文学创作的成熟阶段以及当前的超文本写作、互动和集体文学写作实验。网络文学的叙事焦点是讲故事,这构成了所有叙事文学作品的共同特征。简而言之,它意味着故事的叙述者被组织成一个完整而有序的一系列事件和行动。网络文学不仅是一种记忆和传播文化的活动,更是理解和解读世界的一种方式。网络文学的叙事层次一般分为叙事内容和叙事话语。叙事内容是指构成叙事话语主题的故事内容,即所讲述的故事,包括事件、人物、场景等,这也是传统叙事理论重点关注的对象;叙事话语作为一种行为,是受叙事话语支配的“叙事”本身,如何将其关联到一定程度与内容的叙述同样重要,有“言说”的叙事呈现,显然使故事的接受者与受话者之间产生了距离,而隐藏在故事背后的敘事可能会对读者产生故事情境认同的因果关系。当下,网络文学作为文字媒介受到众多编剧的青睐,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是因为网络文学在受众和内容上符合影视传播的规律和需求;从叙事的角度看,网络文学和影视剧都是通过媒介符号进行故事的叙述和人物形象的刻画;从媒介的传播内容上看,网络文学与影视剧具有相似性,网络文学的故事题材娱乐性高、内容多元化、与生活相贴近,具有平民化和大众性的特点。

四、短视频

短视频平台不仅改变了媒体生态格局、赋予普通民众发布信息的能力,而且重构了全球信息流动的图景。短视频媒体技术重构了资源生产关系,进而部分的再生产社会结构进人了群体传播时代。中等收入群体、底层民众和互联网原住民成为主要群体,叙事中的价值诉求更加明显,兴趣、情感、语言以及交流表达等层面的身份和价值相同,使得社交媒体中更容易形成同质圈。“兴趣社区”和“熟人社会”使得叙事传播窄化,而圈层间的排斥导致意见极化,同时圈层容易形成隐蔽化的舆论,加剧群体间舆论冲突。相对封闭、情感化的拟态环境,受众刻板认知的思维定式,技术与商业化的逻辑以及隐晦叙事的反抗话语增强了舆论与情绪关联度。因此,舆论生成具有了“借题发挥”的特点,情绪成为社会动员和社会整合的一种资源。在实际生活中,真实可信的场景给予用户一种替代感,让其可以反复观看和思考。例如,视频号“我是田姥姥”记录了调皮外孙和碎嘴姥姥的日常。“田姥姥”这样以大的“人设”,加以小的描绘和补充的做法,使得该账号“异军突起”,累计获赞数5.1亿,粉丝达3420.5万人。影像介由视听语言建构视觉符号与具化形象,与受众心理、社会场景产生相互作用,通过意象营造、场景认同从而达到情感激发,实现了舆论的生成与表达并最终对舆论起到重要的影响。

相较于文本叙事,影像叙事是一种以视觉化特征为基准的新媒体叙事生成方式和话语表达形式。从叙事的生成过程来看,影像叙事就是由影像符号引擎驱动并引导的叙事,公众和媒体以大众传播影像为媒介,对社会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公开表达自己的信念、态度、意见、情绪并进行讨论。影像不仅是叙事生成的符号,而且直接表现着叙事,使得叙事从传统隐性层面转向显性层面,加剧叙事的传播和扩散的速度。影像的媒介作用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表现为公众立足影像文本进行意义解读、讨论公共事件;另一方面表现在公众或媒体将影像作为叙事表达的原素材,通过形象再塑、符码转移等方式形成视觉化的叙事表达,形成如表情包、短视频、自拍等诉诸公众视听感官的话语景观。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各时期领导人积极践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宣传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因此,要做好新媒体宣传工作,就需要秉持科学的态度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对新媒体编辑叙事模式进行深人的分析和了解,以为其进一步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陈红梅.互联网上的公众表达[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2]获赞近5亿,抖音拥粉超3000万,火遍全网的田姥姥是如何异军突起的?[EB/0L].(2021-05-12)https://zhuanlan.zhihu.com/p/371686668.

责编:沐阳

3497501908279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