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学、赛”联动Module教学模式的构建

2021-03-16 06:05金声琅
安顺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体验式竞赛学科

刘 婷 金声琅

(黄山学院旅游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学体系特别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课程和行业发展现状的结合。让学生亲自实践,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途径。酒店管理专业属于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同时兼具多学科知识结合渗透的综合性特点。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和阅读相关文献发现,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低下、职业道德缺乏、“供需错位”等问题,导致培养的大批人才与行业需求出现严重脱节,就业情况不理想,酒店行业不满意,其中有一部分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还流向了其他行业就业。

本研究源于行业发展对现有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评价,以及其专业能力的缺失等。将学科竞赛引入课程体系是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以学科竞赛为纽带,改革现行教学体系及教学内容,通过“学、赛”紧密联系并互动,构建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实践课程体系,实现“学、赛”联动的应用型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块化教学改革可以使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人尽其能,在酒店行业更好地创造价值,而且提高其专业认知,转变其管理思维结构,从而达到创新人才培养目的,保证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科学发展。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竞赛的赛制要求,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环节,这也有利于培养出一大批双能型教师。

本文以体验式学习理论作为理论依据,提出了“学、赛”联动的Module 教学模式,并结合黄山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探索,研究构建“学、赛”联动的课程体系,切实有效地丰富了酒店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内容,对于寻求新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理论的基点,构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学体系有着重要的贡献。

二、文献综述

(一)体验式学习圈理论

Kolb(2014)在总结了John、 Dewey、Kurt Lewin和Jean Piaget体验学习模式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提出体验学习模式亦即体验式学习圈理论(Experiential Learning)。在这个过程中,强调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体验,通过“边做边学、在做中学”的学习方式,能够极大地增强学习者学习体验,发挥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使知识学习的过程转变成一种“从学到用”的体验过程,成为一种互动体验,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学习模式,而不仅仅是“学生从一门课程到另一门课程,从大学到职场,几乎没有真正掌握能力和知识”。

在中国,对体验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体验教学的实践上。许多学者通过结合具体课程来探索体验教学实践。关于旅游管理及其相关专业体验式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及策略的探讨;二是体验式教学在具体课程中运用。运用体验式学习理论,把学科竞赛引用到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来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二)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是指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如今,在各类高校中开展的各类学科竞赛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高等院校及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受到了校企双方的欢迎,参加学科竞赛有效地促进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也有利于打造更切合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式。同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体能动性,极大地促进专业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杨祖彬等以学科竞赛为目标进行课程设计,将学科竞赛涉及的专业知识、行业软硬技能要求糅合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更紧密贴合行业发展趋势,构建起学科竞赛内涵体系。

基于“学赛”联动的课程设计,有效地整合了校内外实践教育资源,以行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项目对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最大化地强化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Module 教学模式

20世纪70年代,国际劳工组织创造了Module 教学模式(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MES),指的是通过教学中特定的载体或平台,把组成教学系统知识的各个不同的板块,或者是相关但又归属于不同类型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将其用新的科学逻辑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动态的知识体系,并利用这种知识体系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此过程中,以现场体验式教学为主,强调以技能培训为侧重点,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Module 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整合了课程内容,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专业综合素质。在高校教学实践中,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借助Module 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过程的再造。与此同时,Module 教学模式也对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驱动作用。

因此,本文在体验式教学理论支撑下,旨在把Module教学模式引入到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引入学科竞赛的规则指导,为进行课程体系的模块化设计、提升教学效果提供了新思路。

(四)研究设计

本研究在前期文献阅读和研究基础之上,继续对黄山学院酒店管理专业1位分管教学副院长、1位教研室主任、3位专职教师、80名学生(酒店管理专业和酒店管理中法班的每个年级各选10名学生)、2名五星级酒店人力资源经理进行深度访谈,充分听取师生和业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再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设计课程教学模块。具体访谈提纲如下:

表1 访谈提纲

(五) 结论与建议

经过整理访谈资料,研究人员得出如下结论:理顺学科竞赛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体验式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酒店管理专业特点,选择合适的学科竞赛项目,组建一系列学科竞赛课程群组,参考学科竞赛需求,将理论教学、实践环节、课程建设、专业发展等与学科竞赛有机整合,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构建新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1.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国际(国家)级的竞赛从接到赛讯通知开始,经过初赛、复赛直至决赛往往要经历几个月甚至大半年的时间,而按规定现行的每一门专业课程的学时设置基本都是16周,共计32或48课时,且是单一独立的课程,这种课程课时安排远远不能充分准备比赛。在体验式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学科竞赛融入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打破以往集中式的专业课程设置方法,将一个竞赛实践项目贯穿到几门专业课程教学中去,把实践课程设计成固定和不定期两种方式。师生可以用沙龙或工作坊为单位不定期进行辅导,这种灵活模式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指导,引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专业课+工作坊”的教学模式将及时把课堂的理论教学内容同步转化为实践应用过程,既能够深化课程内容,又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学生竞赛能力,还能教会学生与小组成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团结互助和团队协作的意识,达到学习和备赛的双重教学目的。

2.改善实训教学环境

酒店前厅实训室、中餐创意摆台实训室、酒店客房技能集训室、西餐厅实训室等实训平台,是构筑酒店管理专业学科竞赛的基础平台,主要为学生开展各项实践实训教学活动提供培训场所.酒店管理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制定了实训教学大纲,由学院专职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共同构成组合式的指导教师队伍.每个实训基地还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管理办法、奖励办法及绩效评定办法。实训基地的场地、设施设备、原材料等资源向学生开放,并制定使用及领取登记制度,学生可根据竞赛项目的需求登记领用。实训教学环境的规范化管理为大学生可持续参与学科竞赛提供了制度支撑和硬件保障。

3.深化理论教学内涵

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一般都是教师课堂理论讲解、课后布置书面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课堂知识。这种做法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借助书本和课堂笔记甚至网络上搜索到的知识完成书面作业,这种“纸上谈兵”的模式,对于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弱。必须要有新的模式来不断深化理论教学的内涵,学科竞赛与相关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关系密切。在体验式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课程中注入学科竞赛,学生完全变成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参与度极高,这可以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度,竞赛的形式也会激起学生的激情和好胜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酒店创新实践》课程为例,教师可以采用“赋能新产品”为主题开展竞赛,从客源市场的调查、产品定位,到新产品的主题设计,再到收益预算、营销策略等,都由学生以团队组合形式提出最佳盈利方案。通过沟通表达、问题解决、探索创造、设计思考等模块的设计,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实践中的现象发掘问题本质,结合理论和技术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样一来,书本上原本看似枯燥的知识一下子就变得生动起来,可以让学生对该门课的知识有了清晰的梳理。通过竞赛的形式,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大为提高。

4.打造行业实训平台

“学、赛”融合已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企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可以深化“学、赛、产”融合。具体到酒店管理专业来说,遍布中国内地的众多各星级酒店都是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利用校外人才培养平台,既吸纳了酒店的设施设备为教学所用,填补院校实训场地和设施的不足,也弥补了高校技能型、经验型师资短缺的不足,让酒店从业人员走进课堂,指导学生参与行业中各项技能比赛,可以紧密贴合酒店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对毕业设计、学科竞赛辅导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深入研讨。这种教学模式的构建,既能让行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充分满足行业对未来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可以在竞赛项目的训练中培养真正能为行业所用的人才。

结 语

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校园内的学科竞赛本质上还是教学活动,许多院校特别是本科院校长期以来的“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没有彻底改变,对“学赛”融合的优势认识不足;二是尚未形成一套科学的考评体系,无法准确衡量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及相应的绩效评估等,以致影响了部分教师将学科竞赛融入教学体系的积极性;三是部分教师对学科竞赛的要求缺乏经验,实践动手能力也有欠缺。现有的职称评定方式和分配激励模式也影响了教师参与学科竞赛指导工作的积极性。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酒店管理专业可以尝试在体验式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学科竞赛的要求,对教学模式进行模块化调整。专业教师也要积极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把握行业发展新动向,努力提升自我,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学、赛”联动的Module教学模式,这也是全面高效培养酒店行业应用型人才的有效路径。

猜你喜欢
体验式竞赛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品牌重塑:体验式消费下的新概念空间设计
浅析水墨画体验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创新思维竞赛(3)
“超学科”来啦
创新思维竞赛(6)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