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出走的背后

2021-03-16 12:53陈莉慧
锦绣·中旬刊 2021年11期

摘要:1910年对俄国文坛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年深秋,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列夫·托尔斯泰果断地离开了其生活近60年的亚斯纳亚·波良纳庄园。正是因为这次匆忙的出走,天才作家在颠沛流离中不幸染病,与世长辞,为80多年的人生旅程画上了句号。托尔斯泰出走的最重要原因是他的精神世界丰富复杂,托尔斯泰作为一个思想矛盾体,他的内心诸多矛盾无法得到调解,痛苦的心理挣扎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出口而最终选择出走。探究托翁出走背后之谜,深刻解析托翁的家庭生活,精神危机及其死亡意识,可以更好地理解托尔斯泰的思想精髓。

关键词:托尔斯泰出走 精神危机 死亡意识

一、家庭悲剧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托翁在《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这样感概到。这句话也是先知般的托翁家庭生活的真实写照。

娶了索菲亚,托尔斯泰也可以说是幸运的。比托尔斯泰小十几岁的索菲亚结婚后自觉的回归家庭,承担起为人妻为人母的责任与义务,她放弃贵族社交圈,封闭在家庭的小圈子里。在这期间数次怀孕,自己教育子女,一个人承担起管理田产和农奴劳作的重担,忍着病痛为丈夫抄写手稿。索菲亚把自己的全身心都无私的奉献给这个家庭,因为有这样默默付出的妻子,托尔斯泰才能有时间有精力安心的创作,给世人留下如此众多宝贵的文学遗产。

看似幸福的家庭最终却走向了悲剧的结局。托尔斯泰经历过中年的精神危机后,看淡一切,对家庭生活也丧失了热情而采取冷漠的态度,把全部精力和情感都用于创作,投身于伟大作家的身份,而变得固执偏激,自私。他很少尽到家庭义务,对妻子缺少關爱,而是以自私的各种要求来限制和束缚索菲亚,把她当作佣人般使唤,托尔斯泰很少尽到做丈夫和父亲的责任。索菲亚多年的隐忍顺从和牺牲不仅没有换来丈夫的理解,反而招致更多抱怨和背叛。

其次,不幸的家庭悲剧还在于,伟大文豪托尔斯泰的一生追求的太多,作为天才作家,他的大脑总是在思考着,他孜孜不倦的关心社会问题,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关心底层农民的劳苦生活,以胸怀天下之志为俄国找寻救世良方。这样一个忧国忧民的伟人却摆脱不掉痛苦婚姻的泥潭,在家庭悲剧的漩涡中苦苦挣扎。

外界对于托尔斯泰的出走大多归咎于索菲亚,认为她的自私行为逼走了托尔斯泰。实际上,与索菲亚的最后争吵导致的托尔斯泰出走就像一个导火索,促使了这场家庭危机的爆发。索菲亚的一生也是悲哀的,一方面她嫁给了这样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男人,默默支持着作家,然而托尔斯泰的一些偏激做法实在使她伤心失望,对于晚年的托尔斯泰打算把全部财产分出去,放弃自己的作品版权的行为,任何妻子可能都没有办法像托尔斯泰那般伟大豁达,毕竟这是维持家庭生计的重要来源。索菲亚只是一个需要保障儿女生活的普通母亲。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普通人,索菲亚无法理解伟大作家心怀天下的道德理想和精神追求。身处上流社会,索菲亚和大部分贵族一样,与底层农民还是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保守和落后的精神追求,已经跟不上托尔斯泰前进的步伐。

俄罗斯人常说,他们对天才作家太宽容,而对天才的妻子太苛刻。也许我们无法判断这段家庭生活是幸福抑或不幸,这段婚姻曾经成就了天才作家的辉煌时代,也最终把作家推向了绝望的深渊。

二、精神危机

托尔斯泰关于“博爱”、“道德自我完善”、“不以暴力抗恶”“一切私有财产都是罪恶”的主张赢得了世界各地信徒们的拥护。然而也是这些信徒们向托尔斯泰施加精神压力,最终把托尔斯泰推向了一条令他万般苦恼的道路。切尔特科夫作为托尔斯泰的疯狂信徒,也是导致托尔斯泰家庭矛盾的主要人物。他曾是富有的近卫军上尉,抛弃优越的社会地位,狂热地追随托尔斯泰的主张。在切尔特科夫的鼓动下,托尔斯泰公然对抗妻子,一心践行自己的主张,计划把全部财产分给农民,减轻自己的罪恶感。在家庭拮据时,切尔特科夫还鼓动托尔斯泰从索菲亚那里拿回自己的著作权,立下遗嘱放弃作品版权,所有作品全部免费开放给公众,因为任何私有财产都是不道德的。妻子的狂怒和诅咒又使托尔斯泰难以忍受,最终向妻子妥协。朋友和信徒们写信指责托尔斯泰的懦弱和虚伪。失去朋友和信徒的信任以及妻子的理解支持,托尔斯泰内心经受着痛苦的折磨。

托尔斯泰一生都在贵族和农民的矛盾身份之间犹豫徘徊。他对自己与生俱来的财富地位感到羞愧,鄙视任何不劳而获的行为,但自身却无法彻底地与上流社会决裂,也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理解。他同情下层民众,主张尊重爱护农民,采取一系列措施亲近农民,改善农民生活,却又对农民缺乏信心。在不断的精神探索之时,托尔斯泰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然而现实的种种局限和实践中遇到的挫折又把他拉回到精神崩溃的边缘。暮年降至,对死亡的来临和死亡吞噬一切的恐惧,对上帝和人的思考,探究活着的真正意义等等,这些问题时刻折磨着托尔斯泰。他在精神上是孤独无助的,不断的探索却寻不到答案,他的内心逐渐被这些无法协调的矛盾和精神危机吞噬。为了找寻心灵的一方和谐净土,托尔斯泰做出了出走的抉择。

三、死亡意识

经历过中年的精神危机后,托尔斯泰更加执着于对死亡的思考。死亡意识一直伴随着托翁,直到生命的尽头。托尔斯泰一生面临无数次死亡经历,从幼年起,就接连经受父母、祖母接连死去给他的打击,成年后承受亲爱的哥哥的死亡,儿女夭折的噩耗。身边的亲人接连死去对他的心理产生很大冲击。死亡的神秘和由此带来的恐惧一直折磨着托尔斯泰,他也不断开始发出灵魂的拷问,思考生命的意义,孜孜不倦的探索未知的死亡的奥秘。

托尔斯泰的早期作品《三死》讲述了一个贵妇人之死,贫苦的车夫之死和一棵树生命的终结。贵妇人矫揉造作,内心冷漠自私,心中从没有真正的爱,最终在痛苦和恐惧中绝望的死去。马车夫尽管贫困潦倒,病魔缠身,却始终为他人考虑,谦卑恭顺默默离开。一棵树倒下了却发挥了自身的价值,生命不息,繁衍出更多小树造福人类。三种截然不同的死亡方式也暗示了托翁的生命观,生命分为肉体性和精神性,肉体的衰老死去对人类来说只是换了一种生命方式,人会继续以精神的生命长存。只有博爱,虔诚,融于自然才会获得精神生命的永恒。

《战争与和平》中安德烈公爵临终时的肃穆淡然,是托尔斯泰后期主张的博爱思想的体现。畏惧死亡的公爵在死神来临的最后一刻领悟到了人生而存在的价值。死亡是肉体生命的终结,爱是生命的本质,只有爱能超越生命的界限,获得精神的永恒。

《伊万伊里奇之死》中的主人公面临死亡时,才看透和顿悟了生命存在的意义,这一生看似美满的幸福生活不过是一场虚空。生活在谎言和欺骗中的虚伪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从尘世生活中解脱,走向彼岸幸福,获得重生的必经之路是回归信仰和善意。

生存与死亡贯穿于托尔斯泰的全部创作中,在笔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中,托翁理性的拷问人生的意义,拷问死亡的本质,找寻生命的真谛。

四、结语

伟大作家托尔斯泰晚年经受精神危机,背负着内心沉重的十字架选择离家出走,为自己矛盾的精神世界寻找出口,忠于一生的理想和信仰,坚定的迈出了最后一步,果断地与和自身格格不入的黑暗社会决裂,用实践证明自己的思想,真诚的探寻生命的真谛。托翁一生都未曾停下追求和探索的脚步,他始终为建立博爱和谐的社会秩序和理想的人类王国而努力着,为人类社会走向永恒的幸福之路探寻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肉体生命是有限的短暂的,然而托翁的精神之光将会永存人间。

参考文献

[1]列夫.托尔斯泰.三死[M]. 臧仲伦,张耳,靳戈译. 上海:三联书店,2014

[2]戴卓萌. 托尔斯泰创作中的宗教存在主义意识[J]. 外语学刊,2005

[3]杨正先. 也谈托尔斯泰的出走[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

[4]关浩杰. 论托尔斯泰作品中蕴涵的死亡意识观[J].武夷学院学报,2016

[5]郑汉生. 弃绝人身幸福,追求人间天国[J].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

[6]刘文飞. 重提托尔斯泰的出走[J]. 社会科学论坛,2000

作者简介:陈莉慧,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海淀区 10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