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浊益心饮对冠心病PCI术后痰浊证患者血清脂质代谢紊乱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

2021-03-17 10:13杨洁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胸闷胸痛脂质

周 虹,梁 珊,杨洁连

(广西柳州市中医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0)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其病理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而血脂代谢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1]。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PCI在防治冠心病中地位愈发重要[2]。但随之而来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又成为了PCI面临的重要问题,据研究报道,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达20~40%,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3]。近年来研究表明,调节脂质代谢紊乱,有利于延迟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进而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4]。但降脂西药长期服用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有些患者不能耐受,且有些患者血脂不能维持在正常水平,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成为难点。我科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拟定了中药复方化浊益心饮用于调节脂质代谢紊乱,显示出较好作用。本研究将复方化浊益心饮用于冠心病PCI术后痰浊证患者,通过观察血脂指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探讨了该方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5]诊断标准。②符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6]PCI治疗标准。③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中痰浊证诊断标准:主症为胸痛、胸闷,痛引肩背或如刺如绞;次症为腹胀,纳呆,身体困重,体胖多痰,神倦乏力,气短,心悸,面色紫暗;舌象:舌淡紫暗,舌苔油腻或滑;脉象:脉弱而涩或弦滑;具备主症胸痛、胸闷之一,次症2项,舌象和脉象必备,则可诊断。④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研究。

1.2排除标准 恶性肿瘤者;术后未按医嘱服药者;精神类疾病不能配合治疗者;重要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者;PCI失败者。

1.3一般资料 选取柳州市中医医院心病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5例冠心病 PCI术后痰浊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46~78(64.6±11.2)岁;危险因素:家族史15例,肥胖30例,吸烟33例,血脂异常26例,高血压27例,糖尿病13例;病变血管数:单支25例,双支22例,三支3例。观察组55例,男38例,女17例;年龄45~78(64.7±11.5)岁;危险因素:家族史18例,肥胖27例,吸烟40例,血脂异常35例,高血压33例,糖尿病18例;病变血管数:单支24例,双支25例,三支6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伦理学要求。

1.4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服用氯吡格雷片(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15,规格:75 mg/片),1片/次,1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规格:100 mg/片),1片/次,1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7规格:20 mg/片),1片/次,1次/d;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同时使用降压或降血糖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化浊益心饮,组方:灯芯草8 g,炙甘草、大腹皮各10 g,川芎、瓜蒌皮各12 g,细辛3 g,葛根、薤白、丹参、太子参、黄芪各15 g;冷水浸泡30 min,水量高出药面3 cm,再以武火烧开,降至文火,熬制30 min,倒出药液,过滤药渣,再加入适量冷水,武火烧开,降至文火,熬制20 min,倒出药液,混合两煎药液,以真空包装,100 mL/袋,1袋/次,2次/d。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1.5观察指标

1.5.1中医症状积分 分别于治疗前后根据毕颖斐等[8]制定的《中医证候积分调查表》评价。①胸闷:无为0分;轻微胸闷为2分;明显胸闷,有时伴有叹息样呼吸为4分;严重胸闷,叹息不止为6分。②胸痛:无为0分;轻微胸痛为2分;明显胸痛,发作时需药物控制为4分;严重胸痛,日常生活可诱发为6分。

1.5.2血清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仪(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型号:BS-380)测量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试剂盒由北京赛诺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所有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5.3中医证候疗效 治疗3个月后,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疗效。显效:胸闷、胸痛症状基本消失,症状积分降低≥70%;有效:胸闷、胸痛症状明显改善,症状积分降低≥30%;无效:胸闷、胸痛症状无改善,证候积分降低<30%;加重:胸闷、胸痛症状加重,症状积分降低或无变化。

1.5.4心血管不良事件 通过门诊和电话随访6个月,了解并记录2组患者死亡、再住院、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复发心绞痛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5.5不良反应 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尿常规和肝肾功检测,记录2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或Fisher检验;计量指标以表示,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主要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胸闷、胸痛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胸闷、胸痛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冠心病PCI术后痰浊证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分)

2.2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TC、TG、LDL-C、HDL-C、apoB、apoA1、LP(a)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TC、TG、LDL-C、apoB、LP(a)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HDL-C、apoA1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冠心病PCI术后痰浊证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2.3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冠心病PCI术后痰浊证患者治疗3个月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例(%)

2.42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2组患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心绞痛复发率、再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 2组冠心病PCI术后痰浊证患者治疗结束后随访 6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例(%)

2.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3 讨 论

随着心脏介入治疗学的不断发展,PCI术逐渐成为了冠心病最有效且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又给临床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成为了研究热点。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原因,血浆中脂质水平升高并沉积于动脉血管内膜,刺激结缔组织增生,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当LDL-C浸润血管内膜时就已经开始动脉粥样硬化病程,随着血浆胆固醇水平,特别是LDL-C水平的增高,动脉粥样硬化也愈发严重。正常情况下,LDL-C能通过结合其受体,自由出入动脉内膜,而随着LDL-C浓度的增加,在进入内膜后被捕捉和修饰为氧化型LDL-C(LDLox),不再与LDL-C受体结合,阻碍其移出内膜,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引起内膜下脂质大量沉积[9],沉积的LDLox可改变内皮的结构及功能,增加其通透性,引起内皮损伤,并推动LDL-C进入动脉内膜,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患者会出现脂质代谢紊乱[10]。赵冬婧等[11]研究认为,虽然经过PCI治疗能疏通血管,缓解临床症状,但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脂质代谢紊乱。

祖国医学虽无冠心病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纳为“真心痛”“胸痹”等范畴,其病在于心,发病与脾、肝、肾、心脏器的盛衰程度有关,可在脾、肝、肾失调或心阴、心血、心阳、心气不足的情况下,兼有痰浊、气滞、血瘀、寒凝等病变,邪痹心络,导致气血不畅,经络受阻,心脉不通而发病,不通则痛,故冠心病患者可出现心绞痛[12]。PCI术后痰浊证属于“胸痹”的范畴,根据国医大师颜德馨提出的“怪病、久病必有瘀”和“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理论,本病属本虚标实,以实证为主,实为痰浊、血瘀,虚为气虚,故与气血失常有关[13]。痰浊为机体脏腑津液运化失常和气血失和而出现的产物,痰性黏稠,可影响血运,凝滞血液,痹阻心脉,并易窒阳气,损伤正气,待有形之痰滞留血脉,则生病变,最终引起瘀血和痰浊相互胶着,导致脂质代谢紊乱。PCI术并没有根本上解决脏腑虚损,故瘀血和痰浊等病理产物仍然会随着脏腑正气亏损而不断产生,故治疗应以化痰降浊通络为主。化浊益心饮化裁自广西柳州市中医医院心病科治疗胸痹病的协定处方益心饮[14],方中黄芪和太子参补益心气、活血行气;川芎、丹参活血化瘀并养血;细辛散寒祛风、镇静镇痛;瓜蒌皮化痰止痛、开胸;大腹皮行气宽中、利水消肿;葛根鼓舞脾胃清阳之气,升阳,与大腹皮配伍,一升一降,畅通气机;薤白、灯芯草温阳散结、清心降火,温化阳气;炙甘草调和诸药,共奏化痰降浊通络之功效。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提取物丹参皂苷中Rb1能降血脂和胆固醇,促进血脂代谢,降低总脂质水平,故又被称为“血管清道夫”[15]。太子参提取物具有增强免疫力、降血脂、降血糖、抗疲劳、抗应激等作用[16]。薤白主要成分为硫化丙烯,可降血脂,常用于高血脂症和高胆固醇治疗,同时其特殊的辣味和香气能促进消化,增强血液循环,配合瓜蒌皮提取物可增强血脂调节作用[17]。黄芪提取物中黄酮、黄芪多糖能促进机体代谢,进而降低血脂[18]。葛根含有丰富的葛根素和黄酮类物质,其中葛根素具有良好扩张血管、降血脂、疏通血管等作用[19]。细辛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营养元素,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20]。化浊益心饮全方以化痰降浊为主,符合痰浊病机,并兼顾脾、肝、肾,标本兼治,有效调节机体痰浊状态,且从现代药理角度分析,其中药物可作用于脂质代谢多个环节,从而可调节脂质代谢,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高血脂为全球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罪魁祸首,血脂4项(TC、TG、HDL-C、LDL-C)为血脂代谢常规检查项目,可有效反映机体脂质代谢情况。apoB、apoA1、LP(a)为临床中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最具价值的指标,血浆中脂蛋白代谢受apo所调控,故脂蛋白代谢异常与其所载apo的量和质有关,其中apoB能调节肝细胞表面apoB,并与血浆LDL-C存在相互作用[21]。apoA1为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化剂,能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固醇酯,促进胆固醇运输,并调节HDL-C代谢,而HDL-C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因此apoA1为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因子[22]。LP(a)可参与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泡沫细胞形成,同时还能与纤维蛋白形成不溶性复合物,并于动脉壁沉积,故LP(a)可通过纤溶和脂质代谢两个方面参与动脉粥样硬化[23]。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apoB、LP(a)水平和胸闷积分、胸痛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apoA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加服化浊益心饮能进一步调节血脂紊乱,促进患者痰浊相关症候改善。观察组心绞痛复发率、再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析与血清脂质代谢的恢复,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有关。2组均未发现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异常,提示化浊益心饮无明显肝脏毒性,使用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化浊益心饮可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血清脂质代谢紊乱,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且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胸闷胸痛脂质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五项功课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思考心电图之166》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有些胸痛会猝死
复方一枝蒿提取物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抑郁症患者与不明原因胸痛的关联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