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警犬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2021-03-17 09:55徐晓丹施昆鹏
中国工作犬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上海市公安局搜爆城市轨道

徐晓丹 施昆鹏

一、城市轨道交通警犬技术发展概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始于1965 年开通的北京地铁1 号线,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2019 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线路概况》 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6条,累计达到211 条,中国内地累计有40 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运营线路达到6730.27 千米。虽然城市轨道交通有了飞速发展,但是城市轨道交通由于人员相对密集,环境相对封闭,一旦遭受恐怖袭击后逃生难度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都将会很严重。如2004 年3 月11日西班牙马德里因爆炸,死亡201 人,伤1500 多人;2005 年7月7 日英国伦敦因爆炸,死亡52 人,伤700 多人;2016 年3 月22 日比利时布鲁塞尔因爆炸,死亡34人,伤260 多人……因此,关注和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问题意义重大。

2006 年6 月5 日,全国公安首支成建制地铁警犬队伍——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轨道和公交总队警犬支队(前身是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轨道交通分局警犬大队)正式成立。30 头地铁专业警犬在民警的带领下,开始了上海市轨道交通区域各重点线路和车站安全巡防工作。随后,在北京、深圳、杭州、南京、厦门等城市都成立了轨道交通警犬队。截至目前,上海市公安局轨交总队警犬支队有浦西、浦东两处办公训练基地,在编民警47人,搜爆警犬116 头,承担着上海17 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700 余千米的412 座车站的携犬巡检和应急处置工作,并参与各类大型活动的场地搜爆安检和警卫安保任务。

二、警犬技术在轨道交通安全中的应用

(一)应用范围广泛

警犬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重点应用范围很广,主要包括:

1.巡逻安检。民警携犬巡逻是城市轨道交通治安防控中的一项常态化警务活动。

2.搜毒搜爆。在城市轨道交通警务中,警犬搜毒搜爆就是以相关气味为嗅源,对地铁区域人员、物品、场所等进行搜查,以发现有爆炸性、易燃性、毒害性、腐蚀放射性物品及管制刀具、毒品和制毒原料及配剂等。

3.应急处突。指由警犬参与处置城市轨道交通区域突发性、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其一般程序是:接警、了解现场情况确定出警人员及警犬数量、出警,按照预案实施安检或警戒。

(二)应用成效显著

通过在部属警犬单位网站上输入关键词“轨道”的方法统计了2013 ~2020 年上报的警犬技术在轨道交通方面的使用情况,发现警犬在日常巡逻查缉违禁品、大型活动安保、警卫处突等方面都发挥了作用。以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轨道和公交总队警犬支队为例,累计上报在辖区内查获易燃易爆等违禁品12000 余起,查获违禁品36000 余件。2016 年,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轨道和公交总队警犬支队在日常巡逻安检过程中,还直接查获了一名网逃人员。此外,完美地完成了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国际电工委员大会、上海车展、澳式橄榄球上海站常规赛、上海旅游节、北京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国际国内多项大型活动的安保工作。仅在2020 年第三届进博会期间,支队就分4 批次,共出动警力94 人次、警犬86 头次,安检面积400 余万平方米,查获酒精、油漆等各类易燃易爆危险品共计6275 件,成效显著。

(三)科研成果丰富

警犬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运用多年,取得了与轨道交通相匹配的丰富的科研成果。

2009 年公安部立项,上海轨道交通总队完成的“搜爆犬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研究”,从当前国内反恐形势的迫切需要出发,针对城市轨道安防的薄弱环节,结合拉布拉多犬、史宾格犬的特点,建立了适用于城市轨道复杂环境作业的搜爆犬训练体系和使用规范,旨在提高警犬在轨道交通中的使用效能,发挥警犬技术在预防和打击轨道交通爆炸、恐怖等犯罪的流动、快捷、准确、威慑的独特作用。

为进一步提升反恐防暴技能,实现勤务效能最大化,武汉市轨道交通管理分局警犬基地自主研发了伸缩式警犬笼固定杆、移动式双门警犬运输笼、大容载量警犬运输车等三项专利运输设备,获得国家认证。

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警犬大队申报了部级课题“城市公交环境警犬搜索特定气味训练与使用模式研究”,研发出适合地铁站内环境的专门设备——空气导流仪,这大大提高了警犬的识别精度。“远距离指挥警犬搜索工作设备研究”利用超声波指令训练警犬,可以实现“无声指挥”。这种利用遥控器的超声波指挥警犬的方法,基地已向国家专利局申报专利。“轨道交通暴力恐怖案事件处置中单头多技能警犬训练方法”的项目能够将警犬的传统训练与科技设备训练方法相结合,实现将搜爆、扑咬、人身搜索等多项技能结合在单犬上,使其具备应对复杂案(事)件的能力。

三、警犬技术在轨道交通应用中的不足与展望

(一)警犬技术在轨道交通应用中的不足

警犬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应用中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也应看到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

1.环境因素对警犬技术应用的阻碍。轨道交通的特点是环境相对封闭,客流量大,人员密集,这将给警犬的耐力和兴奋性带来很大的影响,如何科学合理地配置每个站点的警犬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2.标准规范的缺失对城市轨道交通警犬工作的影响。规范化执法一直是一个重要课题,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轨道和公交警犬支队为此先后制定了《警犬支队携犬巡逻勤务工作规范》《警犬支队携犬巡检释法说理指南》等执法规范化制度,从言语、行为、装备等方面细化日常携犬巡检的执法标准,规范执法流程和执法行为,提升民警执法规范水平。但是规范不是标准,如何形成一个具有更高示范性与可操作性,并适用于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警犬工作的标准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应用中必将涌现很多新的问题。例如,由于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如何利用警犬在地铁中追踪或排查感染者,有效防止疫情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扩散就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二)警犬技术在轨道交通应用中的展望

1.开发新技术,充分发挥警犬在轨道交通中的作用。一头训练有素的警犬动作敏捷、胆大、凶狠、抗压、环境适应力强、服从性好。利用犬敏锐的嗅觉可以进行气味鉴定,追踪犯罪嫌疑人迹线,搜索物证、爆炸物品和毒品。利用犬良好的驰骋力和凶猛的扑咬能力可以进行追(围)捕犯罪嫌疑人、巡逻、警戒、堵截等。实践证明,警犬在轨道交通安保中可以有很好的作为。针对环境因素的影响,基层轨道交通警犬队可以与部属警犬单位合作,以他们的科研平台为支撑,开发出能应用于工作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科技产品,提升警犬作业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警犬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中的独特作用。

2.加快标准规范建设,促进城轨警犬工作标准化。2016 年5 月20 日,《关于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该文件中指出,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在整个公安工作中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地位。因此开展轨道交通用犬标准可行性研究,发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就是城市轨道交通警犬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的保障与基石。目前,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警犬技术标准化工作组已正式成立,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轨道和公交总队与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共同申报的《城市轨道交通区域搜爆犬使用规范》也已经完成了送审,进入报批阶段。相信随着标准化工作的不断开展,必将进一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警犬工作的规范性。

3.创新工作模式,不断提升应对新问题的能力。一是支队可与属地派出所建立报备对接制度,带犬民警到岗后至警务站报备联系方式,为处置突发事件和多警种叠加做好准备。二是可以加强站区重点区域部位联合巡逻,科学统筹带犬民警、站区民警与巡特警的巡检区域与时段,合理站位,科学布警,充分发挥多警种叠加、岗位互补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联勤查危识疑的威慑作用。三是可以建立多警种最小作战单元,定期开展各类案事件科目演练机制,并积极参与大客流处置演练,提升与站区民警、巡特警的协同作战能力。例如,深圳市公安局地铁治安警犬大队实行警犬网格化防控机制,以“2(片区民警)+2(雇员)+N(警犬训导员)的组合结构,组成片区勤务管理队伍,以“2 人2 犬(1 头治安巡逻犬、l 头缉毒搜爆犬)”为最小作战单元,每天固守重点地铁站区、场站,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上海市公安局搜爆城市轨道
万科,关于城市轨道的地产阳谋!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图册》正式出版
论“智慧公安”建设框架下派出所综合执法民警职业发展规划——以上海市公安局基层派出所为例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正式出版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监测技术探讨
香港警方指挥系统建设对内地公共安全指挥中心发展的启示
香港警方指挥系统建设对内地公共安全指挥中心发展的启示
搜爆犬的培养与使用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如何预防搜爆犬意外受伤
训练搜爆犬的无意识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