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中地理核心知识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1-03-18 22:56肖木荣
高考·下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高中地理思维导图

肖木荣

摘 要:在高中学习阶段,地理已经成为一门重点学科,并且需要学习的知识也开始变得复杂,知识的掌握难度也随之提升。单单依靠课堂上的授课很难让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知识,所以,需要寻找更加适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效率。将思维导图引入高中的地理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备课授课,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预习复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能力,对于学生快速了解知识框架和主要内容具有很大帮助。本文主要介绍了将思维导图与高中地理教学进行结合,优化高中地理知识教学的探索研究。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地理;实践探索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人们进行着不断的探索,希望可以找到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从而改变传统的书本式应试教育,讓学生的学习可以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思考,提高教育质量,最终才能实现教育强国的目的。由于高中的地理知识学习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前后知识的关联性,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难以适用,因此,思维导图的教学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高中地理学习能力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一、思维导图简述

思维导图是帮助学习者在思考的过程中寻找知识主线,构建知识主体框架,并向四周放射状延伸,丰富知识内容的一种思维方式,就像鱼骨图一样,鱼骨是主体,鱼刺是延伸。简单来说,如同先确定关键词语,再进行添加扩句的过程。将思维导图与高中地理教学相结合,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过程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前期阶段可以由教师帮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然后由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补充完善,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重点有一个整体认识,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后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进行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可以真正掌握这一学习方法。

二、目前高中地理教学现状

就目前情况来看,高中的学生在地理方面的学习情况并不是特别理想,在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中也有一些是由于高中地理这门学科自身的特点导致的,这些问题则是一时难以解决的。

(一)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教师在进行课堂上的教学时,大部分都是根据课本内容顺序进行教学,并且以书面板书教学为主。高中地理虽然是属于文科科目,但是它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前后知识内容联系性较强,纯文字式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合。并且,高中地理知识覆盖范围较广,知识内容较为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高,目前的主要教学方式的效果较差。所以,引入图文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对知识框架能有一个清晰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与知识的主次地位,并且对于丰富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二)学生自学能力较低

学生在进行自主预习和复习时,往往把握不住知识的重点,特别是地理这一学科,课本上图文相间,相互穿插,学生更加难以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并且,自主学习类的作业教师也很难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许多不自觉的学生在对这种教学任务完成时也并不重视,甚至根本没有进行自主学习。一些学生则是过于依靠教师在学习中起到的作用,离开了教师就不知道该如何学习。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加以改善,教师绘制思维导图的主体部分,学生通过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明确自己所要重点学习的知识内容,而且通过补充思维导图的枝干内容,将自主学习这一教学任务转换成了书面任务,教师可以通过检查学生思维导图的完成情况来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质量。

(三)学生学习兴趣较低

地理这门学科在高中阶段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虽然被划分到了文科学科,但是它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并且存在一些计算性的知识点,导致许多偏文科的学生对逻辑性较强的部分掌握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大学阶段,地理则是被划分到了理科大类,而且只招收理科高考生。但地理这门学科还有大量的知识点需要进行背诵,这就导致了偏理科的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不高,因为这些学生普遍不想进行大量知识点的背诵。这种情况就导致了许多学生对地理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并不高,主要是为了应对考试而进行着被动学习。

三、思维导图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帮助

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方式有许多地方可以进行改进,虽然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让课堂活动变得更加丰富,但是多媒体教学之后学生真正记到脑海中的是花花绿绿的图片,还是知识呢?思维导图式的教学方式更加简洁直观,对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很大的帮助,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应用在课堂的教学上,还可以应用在教师的备课设计、教学计划等方面[1]。

(一)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对教学质量的高低具有直接的影响。高中的地理教学具有多方面的教学内容,从人文到环境、从大陆到海洋、从地区到全球,只有将教学内容有规律、有组织地组合起来,才能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教师进行高质量的教学设计,首先,在课本中提炼重点知识,找出关键词,构建出教学内容的知识框架。其次,对框架进行内容丰富,将重点部分进行知识补充,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充实[2]。最后,将重点部分进行连接,让教学内容可以前后衔接,更加连贯。

(二)帮助教师制订教学计划

有时课本上的教学顺序不一定是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就需要教师对课本进行充分研读,并且结合自己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制订教学计划。教师在使用传统的教学计划制订方法时,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为主体,列出教学计划,不仅内容形式较为单一,而且容易出现计划不够明确,甚至出现后期遗忘的情况。如果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制订教学计划,图文结合的方式不仅让内容更加清晰,还可以看出前后内容的关联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一目了然。通过思维导图制订的教学计划与文字性描述的教学计划相比更加清晰明确,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有计划地增删调整,让教学计划变得更加科学完善。

(三)帮助教师进行重难点教学

高中的地理知识点不仅较为复杂,而且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抽象性,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时会有很多重点难点。比如:地形条件会影响河流、河流会影响气候、气候会影响作物生长、作物生长会影响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又会改变地形[3]。地理知识中的复杂联系经常让学生更加难以理解,文字性的描述对学生的学习更加不利。教师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就可以通过图形的方式向学生展示重点的教学内容,可以起到一定的简化理解程度、清晰表述内容的作用,进一步帮助学生降低对重难点的理解难度。另外,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对不同单元之间的知识联系更加清晰,有利于學生对知识的整体掌握。

四、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应用,一张思维导图可以贯穿学生从预习到学习、再到复习的整个过程。通过思维导图的指导作用,学生可以把握知识的重点,分清学习的主次,进行有计划的学习。

(一)思维导图在课前预习中的应用

要想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学生的课前预习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充分预习,才能在课堂上紧跟教师的思路。但是,学生在自己进行课前预习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快速浏览课本,进行粗略的标记。这种不当的预习方法让学生往往无法抓住知识的重点部分,这样不仅会浪费掉大量的时间,而且预习质量也并不高。所以,学生需要有一个具有指导作用的思维导图去帮助他们进行知识预习。教师根据课堂所讲知识,选取重点部分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指导作用下,对课堂知识进行预习。比如:在对“气候”篇章进行教学前,教师可以围绕着气候绘制思维导图,往外延伸“气候的形成”“气候的组成要素”“气候的类型”等等关键内容[4]。学生在带着教师给出的重点进行预习时,不仅可以快速找到重点内容,节省时间,而且大大提高了预习质量。另外,教师还需培养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让学生可以自己找到课本的重点部分,提高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

(二)思维导图在课堂学习中的应用

学生在使用思维导图进行了充分预习之后,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快速进入主题。并且,通过课前预习,已经知道了自己无法理解的部分,在课堂上需要进行重点听讲,避免错过自己的难点部分。在思维导图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大致了解本堂课所要进行学习的内容,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听讲。与传统的板书教学相比,思维导图将图形、文字、符号等元素进行了有机结合,让教学活动变得更加活跃。并且,高中地理这门学科,本身就是图形、图表与文字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思维导图与地理教学的结合,对提高学生的图文结合能力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学习,让学生组内交流自己完成的思维导图,在统一组内意见后,派代表进行班级内的汇报展示,让学生能够有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思维导图在课后复习中的应用

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之后,仍然会有一些需要课后进行复习巩固才能完全掌握的知识。学生在复习时能够抓住重点知识,先主后次进行复习是十分重要的,许多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弱,就需要思维导图的指导来进行复习。学生在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时,不仅可以把课堂上的重点部分进行标记用来重点复习,而且在思维导图的指导下可以做到复习起来有理有序。比如:学生在进行区域地理篇章进行复习时,学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上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地理过程三大主线入手,再分别向其支线延伸,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整体化的复习。由于高中的地理对前后知识的综合性较强,让学生通过整册课本甚至多册课本重点内容的思维导图复习是很有必要的。学生通过一张思维导图,可以将整本书所学的知识进行浓缩,用来进行知识点的复习十分方便。

结束语

教师已经开始了思维导图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探索,对于高中地理这一学科,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尤为适用。思维导图对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很大帮助作用。要想改变目前的教学模式,思维导图与教学活动的结合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尝试,为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式提供了方向。另外,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来选择真正合适的教学方式,俗话说:好的不一定合适,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1]崔太宗,董国达.运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中地理核心知识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20(17):29-32.

[2]石方珍.运用思维导图策略优化高中地理教学实践[J].学周刊,2015(3):96-96.

[3]曹庆贤.运用思维导图策略优化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研究[J].读书文摘(中),2018(7):225.

[4]杨绍芝.思维导图在提升高中生地理知识运用能力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2157501705200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高中地理思维导图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