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数学教学中的生成展示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021-03-19 06:11江苏省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思想探究

江苏省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 朱 玥

初中数学不仅仅包括赋予了数学思想,比如函数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这些既含有传统数学思想的精华,又具有现代数学思想的基本特征,所以说数学发展历程的主题就是创新。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让学生积极地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这种由分数的通分运算迁移到分式的通分运算就是一种创新思维。通过课堂引导学生探究、比较、小结,在探究中生成的个性经验就能在展示中上升为智慧经验,进而学会创新,提升自身学科素养。教学实践证明,课堂上积极创设一些探究性的问题,会使学生逐渐养成注意观察分析、积极探索求真的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二、让学生在类比迁移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类比是人们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众所周知,在传统教学中,无论是基本概念还是基本知识,学生都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认知,最后以强化训练来巩固,但这种做法运用在数学学习上却是事倍功半。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探究的潜能,自主地去观察问题,由对比到发现归纳,由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到概括形成概念,从而加深概念的理解,提升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时,先通过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断三角形面积的公式,再得出其他图形的面积公式:

这种类比教学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亲历概念的建设过程,再通过课堂展示,让不同的思维方式碰撞,就会产生创新的火花。因此,类比的思维方法使新知识和原有的认识结构建立联系,让学习变得事半功倍,让创新能力在知识演绎中发展。

总之,创新是人类进步的需要,对初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课堂教学中唯有让学生积极地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类比迁移中学习探究,才能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数学学科素养。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思想探究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