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置题组开展练习

2021-03-19 06:11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剑斗第二中心小学吴文水
数学大世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题组数学题变式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剑斗第二中心小学 吴文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题组开展练习,可以梳理出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那么,如何利用题组开展练习呢?

一、构建递进性题组

老师可以构建题目难度呈现阶梯式上升的数学题组,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有序的知识网络体系,脑海中能够对知识的难易程度做好分类。在递进性题组中,前面的问题是后面问题的基础和铺垫。

二、构建相似性题组

很多数学现象都表现出了一定的规律性。老师构建相似性题组,把相似的题目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学会从“相同”中找到“不同”,在探索和解决这些题目的过程中总结出数学学习的某些规律。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小数的意义与性质》的教学,在实际测量和计算中,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所以产生了小数。小数点是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呢?为了探究

三、设置变式性题组

数学学科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变式能力,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变式性题组,定期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仅会一道题,还会一类题。

比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观察物体》的教学,老师首先展示了一个图形的立体图和它的正面图及侧面图,然后向学生提问:这两幅图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随后老师又提问:由4 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摆出“正面图为横向并排的三个正方形”的图形,可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第2 个问题是第1 个问题的变式。第1 个问题是常规的题型,考查学生的想象力。第2 个问题需要学生运用逆向思维,从一个方向观察得到的图形出发,想象这个立体图形的样子,对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要求更为严格。在第2 个题目中,学生至少可以摆出5 种图形。如果老师在教学中只是单纯地训练学生一种题型,学生看到第2 种题型时会手足无措,不知如何下手。但其实这两道题目所考查的内容是相似的,所以应当通过变式题组训练学生的变通和转换能力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遇到陌生的题目不慌张、不紧张,以免乱了分寸。

总而言之,数学题组的构建在数学教学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数学老师应当着力探索数学题组的多种形式,满足数学教学的不同需要,发挥每一道数学题目的价值,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题组数学题变式
商榷这道商榷题的修改题组
小学数学“题组教学策略”之管见
从“解法自然”悟“变式自然”
以“题组”为抓手,促进学生审题能力的提升
问题引路,变式拓展
一道高考数学题的多种解法オ
类正弦定理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