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炎性反应的影响研究

2021-03-19 12:55李芳吴成明程玉峰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卡松丙酸性反应

李芳,吴成明,程玉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内科常见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其发病机制与肺部长时间受有害气体、颗粒入侵继而发生炎性反应有关[1]。COPD多发于老年人,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咳痰为主,急、慢性交替出现,若治疗不及时则易出现病情恶化,导致肺功能受损,继而诱发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等,严重者甚至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情危急、疾病进展快,临床症状突出,且大多数患者肺通气/换气功能严重受损,进而增加临床治疗难度[4]。因此,寻找AECOPD的有效治疗方法非常重要。丙酸氟替卡松与特布他林治疗AECOPD的疗效确切,但二者对免疫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尚未完全明确。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了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特布他林对AECOPD患者免疫功能与炎性反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亳州市中医院肺病科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AECOPD患者8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与B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质指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心率、呼吸频率、吸烟史、饮酒史及合并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病历资料完整;(2)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更新版)》[5]中的AECOPD诊断标准,并经临床检查确诊。排除标准:(1)伴有其他器官功能障碍者;(2)合并精神疾病、癌症、传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肺结核者;(3)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平喘、止咳、化痰、吸氧、补液、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扩张支气管等,合并心力衰竭者给予抗心力衰竭治疗,同时要求患者戒烟并远离二手烟,预防有害气体、粉尘的吸入,饮食上予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嘱患者注意保暖、休息。A组患者予以特布他林雾化液(AstraZeneca AB生产,国药准字H20140108)2.5 mg/次,加入0.9%氯化钠溶液2 ml,采用空气压缩泵(德国)进行雾化吸入,2次/d,20 min/次,氧流量为4 L/min,连续治疗7 d。B组患者予以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其中丙酸氟替卡松粉雾剂(Glaxo Operations UK Limited生产,国药准字H20080020)经鼻腔喷入,每个鼻孔各2喷,2次/d;特布他林用法用量同A组,连续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 (1)免疫功能指标和炎性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晨起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3~5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0 cm),留取血清,采取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所用仪器为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并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介素(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7]。(2)肺功能指标:应用HI-801日本捷斯特肺功能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检测前严格校正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严格按照欧洲呼吸学会、美国胸科协会制定的质量控制标准,连续测量2次取平均值[8]。(3)生活质量: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内容包括咳嗽、痰液、胸闷、爬坡或上一层楼梯、家务活动、外出信心、睡眠、乏力共8项,每项0~5分,总分40分,得分越低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9]。(4)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为临床控制:症状基本消失;显效:症状明显改善,肺部啰音及痰液明显减少,痰液变稀薄;有效:症状好转,肺部啰音减少,痰液较多但变稀薄;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10]。(5)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手颤、头痛、反酸、恶心、鼻衄等。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分析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免疫功能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IgA、IgG及Ig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IgA、IgG及IgM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g/L)Table 2 Comparison of immune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g/L)Table 2 Comparison of immune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注:Ig=免疫球蛋白

组别 例数 IgA IgG Ig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 组 44 11.10±2.46 12.27±3.45 1.24±0.58 1.80±0.82 1.28±0.49 1.37±0.85 B 组 44 11.19±2.42 13.81±3.66 1.27±0.61 2.87±1.06 1.30±0.53 1.69±0.63 t值 0.173 2.031 0.236 5.296 0.184 2.006 P值 0.863 0.045 0.814 <0.001 0.855 0.048

2.2 炎性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IL-6、IL-8及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IL-6、IL-8及TNF-α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前后炎性指标和CAT评分比较(±s,ng/L)Table 3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前后炎性指标和CAT评分比较(±s,ng/L)Table 3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注:IL=白介素,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

组别 例数 IL-6 IL-8 TNF-α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 组 44 48.76±5.34 36.02±6.21 6.54±1.01 4.45±0.94 46.14±7.76 23.95±4.97 B 组 44 48.71±5.40 22.06±4.27 6.50±1.07 3.51±0.70 46.28±7.69 14.02±5.04 t值 0.044 12.287 0.180 5.320 0.085 9.306 P值 0.965 <0.001 0.857 <0.001 0.932 <0.001

2.3 肺功能指标和CAT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FEV1、FVC、FEV1/FVC及CA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大于A组,FEV1/FVC高于A组,CAT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和CAT评分比较(±s)Table 4 Comparison of pulmonary function indexes and CAT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和CAT评分比较(±s)Table 4 Comparison of pulmonary function indexes and CAT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注: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VC=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CAT=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

组别 例数 FEV1(L) FVC(L) FEV1/FVC(%) CAT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 组 44 1.27±0.40 1.49±0.46 1.83±0.43 2.08±0.36 60.34±5.40 65.67±6.44 15.65±2.21 9.90±1.78 B 组 44 1.26±0.45 1.72±0.55 1.80±0.41 2.41±0.39 60.26±5.44 72.84±6.31 15.59±2.18 7.06±1.25 t值 0.110 2.128 0.335 4.124 0.069 5.275 0.128 8.661 P值 0.913 0.036 0.738 <0.001 0.945 <0.001 0.898 <0.001

2.4 临床疗效 B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62,P=0.003),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n(%)〕Table 5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2.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A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5/44),B组为13.6%(6/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4,P=0.747),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Table 6 Adverse reactions of two groups during treatment

3 讨论

AECOPD的病理组织学特征是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坏死、变性或形成溃疡,上皮下网状结构、平滑肌细胞结构破坏及气道壁反复损伤-修复,导致气道管壁厚度增加继而变形,这不仅增加了气道管壁阻力,还增加了胶原含量,促使瘢痕形成,最终发生肺功能损伤、肺储备功能降低[11]。AECOPD患者多为老年人,因其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低下而导致病情易出现恶化,且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也升高。另外,COPD患者因肺部功能负荷变大,易出现心肌缺氧、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而引发心力衰竭,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故应积极治疗。

目前,临床上针对AECOPD一般采取综合疗法,如抗感染、平喘、止咳、化痰、吸氧、补液、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扩张支气管等,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总体疗效欠佳,尚无法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特布他林属于β2-受体激动剂,可激动气道平滑肌上的β2-受体,抑制肥大细胞递质释放,有助于减轻气道黏膜充血与肿胀,继而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12];此外,其还可降低呼吸道黏膜中组胺与白三烯含量,使平滑肌舒张、支气管扩张,改善气流阻塞症状,继而降低气道阻力,减轻气道痉挛,增强呼吸功能。丙酸氟替卡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其对气道炎性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主要作用机制如下:丙酸氟替卡松以二聚体的形式进入细胞核,并与核内相应DNA上的激素反应靶基因作用、转录形成具有抗炎活性的物质;其通过诱导炎症抑制蛋白与部分酶而达到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生成,抑制组胺、缓激肽等过敏递质释放的目的[13]。此外,丙酸氟替卡松还可以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支气管收缩反应,继而缓解支气管痉挛、降低肺气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相关研究指出,丙酸氟替卡松与特布他林联用具有改善AECOPD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力的作用[14-17]。

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者治疗后IgA、IgG及IgM高于A组,提示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特布他林能有效改善AECOPD患者免疫功能,而免疫功能的改善又可使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控制。气道炎症是AECOPD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咳嗽咳痰等症状的主要原因,故减轻炎性反应是临床治疗AECOPD的主要目标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者治疗后IL-6、IL-8及TNF-α低于A组,提示丙酸氟替卡松与特布他林具有协同抗炎作用,二者联用能有效减轻患者炎性反应,与刘晓冬等[18]研究结果一致。肺功能损伤是COPD的主要特征。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大于A组,FEV1/FVC高于A组,CAT评分低于A组,提示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特布他林能有效改善AE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与孙秀琴[19]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还显示,B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A组,但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无统计学差异,提示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特布他林治疗AECOPD患者安全、有效,与张亮[20]研究结果相近,究其原因主要如下:丙酸氟替卡松可保护患者肺泡膜功能,抑制溶酶体中的酶释放及肺部炎症,减少上皮细胞内的黏液分泌物,进而有效保证了呼吸系统的正常运作;另外,丙酸氟替卡松还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缓解支气管痉挛,预防肺气肿。

综上所述,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特布他林治疗AECOPD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贡献:李芳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撰写论文,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并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李芳、程玉峰进行研究的实施与可行性分析,结果分析与解释;吴成明进行论文的修订。

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卡松丙酸性反应
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地氯雷他定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正丁醇/丙酸与腐殖酸相互作用的NMR研究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疗效观察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时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饲料中丙酸、丙酸盐的测定方法改进研究*
丙酸氟替卡松、酮替芬联合孟鲁斯特钠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纤维支气管镜下氨溴索肺泡灌洗对非出血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食醋固态发酵中丙酸含量变化及生成机理研究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