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021-03-22 05:45李卫华
清风 2021年4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法治道德

文_李卫华

现在有的学校更重视知识和做题技巧的传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够。学知识前要先学做人,一个人的素质体现在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上,这实际上要比知识更重要。教师要从小抓起,在学生刚进入小学时就利用道德与政治课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初进校园时,是娇嫩的树芽,未经过风雨。在小学阶段,他们是一张张无瑕的白纸,处于习惯最容易养成的时期。这既让人喜悦,又让人担忧,因为习惯有好有坏,如果学校不重视素质教育,会让一些学生养成乱扔垃圾、不写作业、顶撞教师、语言粗鄙等恶习。由此可见,在育人为本的宗旨下,小学生的思想教育非常重要。学校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的重要性,将学生培养成遵纪守法、懂文明、讲礼貌、尊敬师长的学生。道德与法治课中有许多关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这有利于教师教给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也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生活实例参考,有利于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

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是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的表现。人们常说知识决定命运,但是我觉得并不尽然,我认为一个人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更有利于学习和今后的发展。假设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总是走神,考试后不及时总结和反思,那么如何能学好、做好?身边的故事告诉我们,天才的成就源于百分之一的天分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而努力中就有习惯的“身影”。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更快地提高各方面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从学生的身边出发,借助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中出现在学生身边且对学生有教育引导作用的首先是父母,其次是教师。教师对学生而言就像灯塔,是前进的指挥官。教师要从孩子进入小学起就以身作则,成为学生良好的榜样。教师要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不说脏话,遇事冷静稳重,不随意批评学生,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例如,在教学《家中的安全与健康》这一单元时,教师在课堂上用图片展示、让学生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发现自己身边良好行为习惯的兴趣。教师可以对学生讲述自己的孩子或自己儿时正确的小习惯,起到正面示范的作用;还可以分享自己以前不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后来的改正方法和过程。这种方式不仅能教给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还能侧面培养学生知错就改的良好素质,一举两得。再如,某一节课的主题是“吃饭有讲究”,正确的吃饭习惯是饭前饭后洗手,等长辈先吃,不含着饭说话,吃多少要多少、不剩饭、不浪费粮食等。对这些内容,教师都可以通过让学生讲小故事的方法启发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方面,通过讲小故事的方法练习小学生的口才,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不怯场;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彼此之间的了解。教师要学习举一反三,通过教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给学生更多重要的知识。

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用实例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师应该查阅更多资料,搜集更多生活中有趣的行为习惯方面的素材,制成多个小视频、图片,然后让学生说出视频或图片的意义,表达自己的看法。生活中的良好行为习惯如在马路上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在商场里不乱跑乱跳、乱摸乱碰,在公园里不破坏公共财物、不随意私摘花朵,在公交上不嬉闹、不大声说话,等等。例如,道德与法治课程有一节内容是《上学路上》,小学生来学校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肯定会遇到红绿灯,需要遵守交通法规。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以交通方面的行为习惯为主题制作小视频,导入课程,激发学生兴趣,教育学生遵守交通法规,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也许有时我们并不会留意生活中的细节,但是这些小细节中往往蕴含着大道理。教师要做的并不只是教会学生怎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要教会学生如何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并且能够约束自己,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教师要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领悟做学问前先学做人的道理。

基于小学生喜欢游戏的天性,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自我约束行为。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利用做游戏、开展活动等方式,从他们的天性入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目的。在教学《校园生活真快乐》这一单元时,可以基于“课间十分钟”的内容,让学生模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可以自由发挥。一些学生可能会选择聊天,借此,教师可以教授一些文明礼貌用语,并延伸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跟长辈说话要用什么称呼?接着,教师可以教学生一些文明用语,如“您好”“谢谢”“对不起”“不客气”等。又如,在教学《上课了》这一节时,教师可以通过小比赛规范学生上课行为。教师可以先观察每个学生上课前的状态,表扬坐得直、认真看老师、认真听老师说话的学生,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自信心的目的,同时也为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等到学生注意力全部集中后,教师再规范学生上课纪律:上课前集体说老师好,上课时不可以吃零食、不可以交头接耳、不可以与同桌打闹、不可以开小差等。在平时,教师应该积极了解学生的课后生活,定时、定点家访或打电话给家长,了解学生生活中有没有不好的习惯,方便因材施教。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好的行为习惯不仅会让学生在学习上领先,还会给学生将来的为人处事、工作交流带来很大的帮助。教师和家长都应该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同时,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可以更好地教给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规划,并且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反思与改正,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法治道德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更正——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道德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