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颗珍珠撒落黄河两岸 片片湿地扮靓巴彦淖尔

2021-03-23 06:22
内蒙古林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临河巴彦淖尔湖区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林业和草原局

九曲回肠的滚滚黄河流经巴彦淖尔345 公里,“流”出了2000 多年引黄灌溉的历史,“流”出了美丽而神奇的八百里河套平原,形成了乌梁素海、纳林湖、奈伦湖等300 多个大大小小的湖泊等湿地,它们宛若一颗颗珍珠撒落在黄河两岸,滋润着广袤无垠的河套平原,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各族儿女。

据传,当年康熙皇帝巡幸河套地区时,发现这里“马蹄走过的印迹里都能渗出水来”,遂赐名“巴彦淖尔”。巴彦淖尔因境内富饶的湖泊湿地资源而得名,湖泊湿地更是这座城市的灵魂。

目前,巴彦淖尔市有湿地面积154220.00 公顷,其中河流湿地33433.33 公顷、湖泊湿地16033.33公顷、沼泽湿地89860.00 公顷、人工湿地14893.34公顷。境内有“塞外明珠”乌梁素海湿地,还有纳林湖国家湿地公园、五原巴美湖国家湿地公园、临河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和奈伦湖国家湿地公园等。2020年5月,巴彦淖尔市一次性获得自治区批准,新增了临河镜湖、杭锦后旗屠申泽、乌拉特中旗牧羊海3 处自治区级湿地公园,全市湿地公园面积达到10820 公顷,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五原巴美湖国家湿地公园

纳林湖国家湿地公园

临河镜湖湿地公园

奈伦湖国家湿地公园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切实加大湿地资源保护力度,实行河湖长制,分解落实责任,严格考核管理,形成了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良好工作局面。同时,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乌梁素海综合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在湖区开展内源治理,实施生态补水、入海前湿地净化、网格水道等工程,促进水体循环,改善湖区水质。在湖区周边,全面实施乌拉山生态修复和乌拉特草原自然修复工程,其中,乌拉山南北麓林业生态修复建设项目完成造林面积1533 公顷,乌梁素海东岸荒漠草原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完成总工程的90%以上。通过系统治理、综合施策,乌梁素海湖区污染程度得以减轻,水质总体稳定在Ⅴ类,水体污染物指标下降,鸟类数量增加,湖体生态功能逐步恢复。

巴彦淖尔市林业和草原局遵循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和持续发展的原则,全面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2016—2020年,立足实际,统筹谋划,积极争取了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生态效益、退耕还湿和湿地保护奖励等项目资金,累计投资5719.43万元。通过实施这些综合项目,建设了管理站、管护点、宣教中心、监测监控中心,及围栏、界桩、警示牌和巡护道路等,湿地保护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组织乌梁素海湿地、巴美湖湿地、牧羊海湿地申报自治区级重要湿地工作,争取列入自治区重要湿地名录;积极开展湖泊湿地资源调查,对全市面积在8公顷以上的自然湖泊湿地进行调查监测,摸清了家底;在“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和“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湿地保护宣传活动,营造“珍爱湿地、保护家园”的良好社会氛围。

大美湿地,生态巴彦淖尔。静谧的湖面、灵动的野鸟、成荫的绿树,让人惬意无比。走进这里,你会被水绿交融、百鸟翔集的自然气息所感染,会被天蓝地绿、湖泊沙漠共生的和谐美景所打动……

如今,秀美多姿、宁静多情的湿地资源已经成为巴彦淖尔市独有的“绿色名片”。全市将重点对湿地生态系统典型、珍稀濒危物种集中分布的自然湿地进行保护,逐渐建立覆盖面广、连通性强、层级结构合理的湿地保护体系。同时,发挥乌梁素海等重要湿地生态功能,加强退化湿地生境修复和保护,提升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功能。

2021年第25 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与水,同生命、互相依”,让我们一起拥绿色美景,观百鸟齐飞,保护湿地,守望未来!

猜你喜欢
临河巴彦淖尔湖区
冬日花开农事忙
大通湖区河蟹产业发展综述
河套盆地临河坳陷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有利区分析
探秘“后临河”
探秘“后临河”
A Wherry Good Day Out
生活在湖区
临河而居
作品选登
湖区波尔山羊生态型健康养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