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究

2021-03-24 19:15杨天敏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17期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

杨天敏

摘  要 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校各类课程是新时代背景下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探索可融入课程的思政元素的形式,设计教学方案并分析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效果以及有待改进之处,为高校同类课程中思政育人理念的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思政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17-0085-03

0  引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尤其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由此可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势在必行的,高等教育在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门面向所有专业开设的公共课,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引入课程思政理念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那么,如何在讲授课程知识的同时有效地融入思政教育资源,是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

1  课程思政理念和课程简介

1.1  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在本质上仍是一种教育。与思政课程不同的是,课程思政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它是通过将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诚信精神、职业道德、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等)与各门课程有机融合,使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正确引导。课程思政的提出意味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深化改革固有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积极探索将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各类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有机融合的方法,实现知识传授、价值观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充分发挥教育教书育人的作用。

1.2  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文化和科技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尤其是以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让信息沟通更加方便快捷,促进了我国物质文明的大力发展,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根本推动力。但是,经济全球化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多元文化的冲击和渗透[3],思想的开放和价值的多元化造成了人们文化选择的迷茫、价值取向的困惑和政治信仰的弱化。大学生作为国家年轻力量的代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材,在维护国家安定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1.3  课程简介

课程是课程思政实现的基本载体。欲融合课程思政教育,教师需要熟练把握课程的内容、特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使教学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技能传授和立德树人的效果。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大一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及应用、文字编辑工具、电子表格软件、电子演示文稿、计算机网络知识、计算机安全和多媒体技术等八个模块的内容,通过讲授、实验指导、教学视频和作业反馈等方式,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工具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基于网络的终身学习的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高校大多数课程的教学都与计算机的使用有密切的关系,这使得大学计算机基础在所有课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加之课程受众面广,对于课程思政教育来说,大学计算机基础大有可为。

2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特点,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可融入课程的思政元素。

2.1  我國计算机领域的人物事迹

在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时,可以结合我国计算机事业先驱者的事迹,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培肃,他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创建、开拓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通过对典型人物事迹的挖掘,可以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激发其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发奋努力的热情和动力。

2.2  课堂实验素材

上机实验操作是计算机基础课程不可或缺的步骤,教师可以通过素材思政化,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例如:在练习文档排版时,教师可选择一些时事政治材料作为素材,如“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抗美援朝70周年”等,让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要牢记历史,珍惜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争做有理想有担当的优秀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在练习数据处理时,可使用近几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保覆盖率、人口学历比例等数据作为素材,让学生通过数据了解国家的进步,提升民族自信。

2.3  法律法规和道德教育

在教学网络信息安全时,教师可以介绍信息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便利,也可以为各类谣言、虚假信息甚至病毒提供通道。通过分析典型的案例,如塑料紫菜、抢购碘盐、熊猫烧香病毒等,让学生意识到网络空间中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2.4  竞赛化的小结作业

竞赛是对极致的追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展示的热情,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对作品的精雕细作、精益求精,完成对思维、综合能力和技术的升华,这也是国家弘扬的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指定主题,利用演示文稿或者Word文字编辑工具制作海报,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励其奋发向上的热情和持之以恒的专注,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工匠精神。

3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

本次研究选择太原学院2020级的九个班级作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研究对象,专业类别涵盖建筑、管理、环境工程和旅游四个大类。

3.1  课程思政融入实践教学的效果

3.1.1  适当的思政元素可以提升学生对课程知识的领悟与延伸,对教学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比如,在谈到计算机未来的发展趋势时,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网络化和智能化是绕不开的话题,教师可以以美国制裁华为事件为例:在过去,美国的通信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自从2019年华为在5G技术方面突破了美国垄断的局面,使中国的通信核心技术第一次占领制高点开始,美国便开始制裁华为,试图夺回科技领域的主导权。通过对时事新闻的剖析,从实用性和发展的角度,不仅使学生了解了计算机前沿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有其在国家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更能激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热情。

3.1.2  课程思政元素能够有效推动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觉悟的提升  课程思政元素以生活化案例的形式融入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优秀人物背后的信仰和执着,见证祖国的成长进步和日益强大,进而反思个体的价值和担当,最终产生打造更加优秀的自我的意识。

3.1.3  课程思政的融入促进了教师理论素养的提升,同时有力地推进了师德师风建设  从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到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再到最终的教学实践,教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他们是先进思想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工作能力和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也不断提高。另外,教学实践中所坚持的教书和育人的统一,言传和身教的统一,这些都是教师在用行动诠释以德立身、以德施教,这也正是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

3.2  课程思政效果优化策略

3.2.1  提升教师思政理论水平  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理念的践行者,必须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只有对思政理论有系统的掌握,才可以实现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点的无缝融合。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学习强国”或“智慧党建”等平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优化知识结构;也可以主动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政知识体系。其次,教师要将思政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理论水平的提高需要通过实践生活来沉淀和升华,教师通过对现实问题关注的积累和高度概括,将活的现实、活的理论融入教学内容,从根本上改变思政内容枯燥乏味、口号和概念多于实际的情况[4],为思政资源注入更多的活力。

3.2.2  深挖與课程相关的思政素材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是一个连续性的工作,因为思政元素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动态变化,教师需要顺应时代变化,不断充实课程思政素材体系[5]。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也有与实际工作密切联系的实践操作,还有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前沿知识,这些内容里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教师可以将其以代表性案例分析,人物事迹、专业领域内的重点问题或者社会热点讲解等形式融入课程教学中,使思政教育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最终引导和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政治信念和道德素质,使其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能与国家发展的方向保持一致。

3.2.3  细化教学过程设计,无缝融合课程内容与思政资源  思政素材不能生搬硬套地放到课堂上,否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任何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都与课程背景有关,这种背景可以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可以是实际生活中的现实需求,教师可将思政内容围绕课程背景展开,在教学设计上将课程内容与相关的背景无缝融合,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得到思想上的引导以及价值观念上的塑造。

4  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一门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课程,是课程思政理念实现的重要载体。本文深入分析了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合的切入点,并通过课堂实践总结了课程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以及需要改进之处。通过课程思政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一项持续性的、需要不断完善的工作,教师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总结和探索更多形式的思政元素,并结合现代化教育手段使思政内容更加具体化、生活化,最终实现课程与思政协同育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0).

[2]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3-19(1).

[3]高文文.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问题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8(12):66-68.

[4]陈宝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务必把高校思政课办好[J].中国高等教育,2017(11):1.

[5]吕宁.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思路探析[J].大学教育,2018(1):122-124.

猜你喜欢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微课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新形势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