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回归生活

2021-03-24 01:32杜丽萍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7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核心素养

杜丽萍

【摘要】随着小学课程的不断改革,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解释,即关注面向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教科书理论与小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整合并应用他们学到的知识。因此,本文提出了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相结合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核心素养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以及提高小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意识,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部分,要求教师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以更加关注生活中的教材,丰富生活化教学理念,构建更加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评价体系,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积极性。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1、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教师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教室和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具很简单,主要是教材和黑板。对于具有一定理论色彩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来说,仅仅依靠教师的语言讲解和简单的教具,往往难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是很困难的。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和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大力加强小学德育和法治教育?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全面素质、心理素质、知识学习等方面的培养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道德和法律素养,这对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法治素养,教师必须积极采取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策略[1]。我们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且优于生活。我们理论知识的来源也来自生活,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案例可以吸引他们,并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积极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可以事半功倍,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养。

二、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1、提高教学内容生活化

现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内容大多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其教育目的是让基本理论回归生活,让学生知道如何从案例中得出结论,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全面素质[2]。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努力提高生活化教学内容,充分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从而实现生活化教学。例如,在“我与社会”课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学生周围的事物作为教材,让学生收集与生活中的课程相关的教材,让学生在课堂上解释,提高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深入理解和理解,让学生真正回归生活,感受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2、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

教科书的许多内容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从教科书中构建一些面向生活的场景。当然,一些教师会准备一些面向生活的问题和内容,这些问题和内容也可以作为材料来构建一些面向生活的情境。创设场景可以巧妙地将教科书中的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例如,三年级教学内容中的“让我们的学校变得更好”的教学。学习本部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环境、学习和生活,学生应该熟悉学校的设施和环境。在校园学习中培养热爱学校、珍视生命的优秀品质,能够就学校生活提出一些问题或提出自己的看法。为了营造生活场景,老师在PPT上展示了校园全景。在这张照片中,学生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学校的所有建筑。于是老师问学生们:“学生们,今天老师想问,在学生们的眼里,我们学习的校园美丽吗?请告诉我们你们心中美丽的风景。”起初,一些学生不知道如何回应。然而,结合教授的校园全景,许多学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有些人认为校园里最美的地方是学校花园。里面有许多植物和小动物。还有人认为学校里最漂亮的地方是教学楼。这座建筑不仅宏伟美丽,而且有自己的记忆。一些学生还认为校园的操场很美,因为他们把汗水留在了那里。在构建生活场景之后,教师将使用一个问题巧妙地过渡到当前的学习。老师问:“你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吗?”所以继续教这门课更方便。生活情境的构建是面对面教学的驱动力,它不仅能促进面对面教学过程,还能凸显课程的本质。它实现了课程教学的双重目的。

3、增加生活化实践体验

课堂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也能使小学生更快、更有效地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3]。然而,当我们在课堂上遇到一些困难时,我们也会遇到一些不利因素。学生如何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他们用眼睛和心灵看到和体验一些与道德和法治有关的事件?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可以系统地引导小学生走出课堂,体验生活中的实践活动,即使他们只是捡起地板上的垃圾,帮助环卫工人清洁,送一瓶水给交警叔叔等小东西,他们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质,表明我们实施了生命的教学。因此,鼓励和引导小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参与生活实践活动,对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质十分有益。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时,教师必须保护学生安全,并在可控范围内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此外,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课程效率的因素还包括教学活动的生活化改革,即使教学活动是生活化的,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逐步引导和组织学生直接参与课堂和生活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和核心能力,从而实现生活化教学。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运用生命化教学模式对小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创新和尝试,对提高小学生的基本素养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理解生命化教学的内涵和本质,努力提高其综合素质,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习惯,实现课堂设计,全面回归教材生活,全面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孙传兰.“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思品课的渗透研究[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7(05).

[2]李时敏.新课程背景下小學思品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研究[J].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17(02).

[3]任海燕.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核心素养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