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曲式分析教学

2021-03-24 13:34易俏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9期
关键词:曲式互联网+微信

在文化信息高速发展、知识社会不断创新推动下,互联网发展出“互联网+”的新形态。“互联网+”在不同专家、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解读和认识,全国各行业都竞相参与“互联网+”研究和产业布局。例如“互联网+海关”、“互联网+保险”、“互联网+教育”。总之,“互联网+”简单说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

从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动“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提出的关于“全国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优势“”报告,都可以看出国家长期以来非常重视、支持各行业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教育”因其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丰富的教学共享资源、快速学习等特点,被教育部和各学校所青睐。尤其是在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管控的影响,互联网授课成为了各个学校的主要授课方式。曲式分析作为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也是音乐专业考研的必备科目之一。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掌握基本的音乐分析技能、帮助理解作品的作曲技术手段、音乐风格,提升学生表演的表现力。因此,这门课程备受学生的欢迎和重视。本文从“互联网+”环境下曲式分析课程的教学现状出发,分析其教学的特点、教学的途径,为教师们合理开发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提供参考。

一、“互联网+”环境下的学校教育的发展概况。

“互联网教育是一种运用网络、多媒体和多种交互手段进行系统得教学和互动的新型教育方式。①”基于网络、大数据、搜索引擎等信息技术实现教育内容传播和快速学习的方法是互联网教育的一大特点。

1996年,我国第一个中小学远程教育网——101远程教育网的成立标志着基于网络的教育模式在国内正式形成。之后,教育部自1999年以来批准了近68所高校開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并给达到毕业要求的网络教育学生,颁发学历证书。2002年教育部批准“中央电大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醒目正式启动。教育部这一系列的举措极大引发了社会对互联网教育的热切关注。自2014年国务院取消“利用互联网实施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教育网校”的行政批准之后,无论是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高校还是非试点的高校、甚至职业院校都在线开放课程。通过如中国大学慕课、超星学习通、微信、腾讯课堂等平台开设的线上课程,逐渐作为一种新型在线教育模式逐渐频繁的出现学校的教学中。尤其在近两年新冠肺炎疫情管控时期下,互联网教育广泛应用在高校的课程教学中,保障疫情管控期间学校的教学有效、有序进行。

二、“互联网+” 环境下高校曲式分析教学的特点

受到“互联网+教育”的影响,高校曲式分析教学几乎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教师将教材中谱例的音响,以及补充教学用的谱例和音频都录入课件,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多方面感知作品,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分析作品。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各高校为了确保教学的有序开展,开启了网络授课。随着对互联网资源更多的开发和使用,曲式分析的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有了新的变化,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也有了新的变化。

(一)互联网带来了教学资源的改变

互联网技术改变了印刷技术下教学单一依靠纸质教材表达知识要素和知识结构的历史。多媒体教室、IPAD课堂、中国大学慕课、超星学习通、微信等教学平台的使用呈现出更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曲式分析课程通过互联网将文字、谱例、音响、动态图表、视频等表达、呈现知识,甚至还采用网络链接、数据库等形式来组织、装备知识。教师既可以裁剪和筛选已有的数字化资源和纸质教材,又可以编辑成新的课程教学资源。

(二)互联网出现了网络同步、网络异步的教学交流方式。

无论是网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一直是教育传播的核心要素。所有课程的线下课,教学必须发生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里的师生之间,而互联网教学可以异地同时的进行音频、视频直播课程、还可以出现异地异时音频、视频录播课程。曲式分析的互联网教学不仅仅可以延续线下师生同唱一台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教师引导鼓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作性。还可以通过预设教学活动、小组辩论互评、视听测试等方式进行教学。

(三)互联网上有效地进行多学科间的渗透教学。

教师提前将授课主题相关的音频和谱例录入网络课件中,预设活动要求学生聆听作品、查看乐谱、搜集音乐相关的创作背景资料,达到曲式分析与音乐学分析相渗透的教学方式。阿诺德.勋伯格在《作曲基本原理》一书中以分析大量名家作品的,力图培养学生分析各类音乐作品和独立解决实际创作中的各种技术困难的能力。教师也可参照此教学法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在网络提交自己的原创作品进行谈论和互评,达到曲式分析与音乐创作相渗透的教学方式。一般来说,传统曲式分析的研究、教学对象,主要是“调性时期”作品,所以和声在传统曲式结构的界限划分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网络课程试听测试中,我们会以和声为基础进行曲式结构分析,形成曲式分析与和声分析相互渗透的教学方式。

三、“互联网+” 环境下高校曲式分析教学的路径

随着新兴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地位日益重要。高校音乐理论课程借助于中国大学慕课、超星学习通、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丰富的教学活动。

(一)曲式分析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的教学

中国大学慕课是教育部公布的首批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也是国内优质的中文MOOC学习平台。平台拥有包括985高校在内的提供的千余门课程。其中首批获得认定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具有322门。慕课作为一种大规模的、开放的在线课程,给教育界带来的巨大的变革,极大地推动了高等院校的互联网教育的发展。

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开放的有代表性的曲式分析类在线课程当属四川音乐学院扈滨副教授开设的《曲式基础》。该课程更新的最新一期授课是在2021年9月至2021年12月期间进行的,针对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或者一定音乐理论基础的学生开放的网络课程。扈滨副教授用15节课时,讲授了乐段、单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等曲式结构,授课内容涉及到前奏尾声、结构原则、主题动机等繁多的基础知识。该课程通过视频讲解、课后练习、同学互评、教师答疑四个环节,对课程的知识点展开有序的、详细的讲解。网络课件中采用简单、易懂的经典谱例、最合宜的音响版本,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曲式分析知识,让学生们能随时随地、反复观看学习这门课程。

(二)曲式分析在微信平台的教学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微信平台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频繁。高校中的形象宣传和学生管理大多都是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将微信平台作引入曲式分析的教学中的案例并不多。例如:2017年,泉州师范学院的陈锡通过曲式分析课程的实践教学和理论研究发表了《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音乐理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曲式分析>课程为例》一文,文中对利用微信平台展开线上教学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教师结合利用微信平台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节约课堂上知识点传授的时间,还可以增加课堂讨论、谱例分析练习的时间。教师通过作品聆听、参考资料、问题讨论、教师点拨四个模块进行教学。课前,学生根据曲式分析微信平台的预设进行课前预习,预习中的问题可以在微信平台及时留言;课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中的重点难念结合微信平台中的预设和学生留言进行教学;课后,教师根据课堂上学生存在的疑问进行课程的整理和推送。曲式分析微信平台的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上时间、空间的限制,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此外教师还可以预设微信平台口令,让学生通过扫码即可聆听作品音响、查阅相关谱例、核對参考答案。以此快速获得资源、解决困惑,极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结语

在现代信息社会环境下,互联网对各行业带来巨大影响和益处。“互联网+”所具备的“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的特点,推动了“互联网+”时代教育的高速发展,也让互联网教育成为备受关注的互联网领域。曲式分析作为高校音乐专业一门重要的音乐基础课程,一贯受到各高校师生的重视。“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曲式分析课程利用互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教学,打破了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地点、教学时间的限制。提高学生获得教学资源、测试参考答案的快捷性。扩展了师生之间的互动空间,极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利用网络的优势教学的高校曲式分析课程既满足社会对高质量音乐人才的需求,又促进音乐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吕森林,中国互联网教育行业研究,互联网天地,2016,(4).

②高为杰、陈丹布.曲式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③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易俏,女,汉族,广西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工作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曲式互联网+微信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微信
门德尔松《春之歌》分析
微信
微信
“共性写作”时期的非典型曲式中的典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