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2021-03-24 11:34丁丽方晓王景兰
职业时空 2021年1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丁丽 方晓 王景兰

摘要: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首先介绍本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从表征出发挖掘电商专业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解决方法。其次阐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内涵,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评价标准及毕业标准四方面进行深度融合。最后构建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行企校生”五方联动的“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并在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商等相关专业进行了试点,人才培养质量显著增强。

关键词:產教融通;校企合作;电商专业;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构建的主要思想,近几年国务院和相关部门颁布职业教育改革相关文件,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政策依据,阐述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1],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体系构建提供了国家标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是什么,如何从教学场景层面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本文从人才培养现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内涵进行阐述,并对“产教融合”的“融合式”培养模式进行构建,提出了“政行企校生”五方联动人才培养模式。

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目前,我国电商企业数量众多,而且其数量在日益增长,企业对相应人才的需求也在上升。近几年来电商产业快速发展与扩展,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电商产业的岗位需求非常大。但电商专业学生对口就业率低,而电商企业找不到适应本企业发展的人才[2]。问题主要根源在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没有做到与企业深度融合,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不相适应,学生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技能与(企业)岗位所要求具备的知识、技能脱节,导致企业很难招聘到合适的毕业生,影响了电商专业人才培养“质”的问题,也制约了电商产业的发展。

电商产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电商专业人才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从人才需求的类型到人才技术技能的质量要求都在发生变化。职业教育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提高人才供给,就必须随之改变,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有效途径和方法[3]。

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电商核心专业课程知识与能力不能对标电商企业岗位的要求,导致在电商企业生产过程中,电商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和技术技能结构不能满足岗位需要或是滞后岗位需要。这就要在课程上进行合作开发[4],以达到课程内容上的融合。

电商专业师资的能力结构不能对标电商企业专家的技术技能,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内容结构的关联、实践性操作技能无法教授给学生,因此好的教学方法无法实施,教学质量也无法保证,这就需要电商专业教师和电商企业技术专家的融合[5]。

课程评价标准不能对标电商企业岗位考核指标。导致电商专业毕业生不能适应电商企业岗位的考核要求,考核标准是反映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主要途径。对标电商企业的岗位考核标准 [6],才能促进教与学的相向,这就需要评价标准的融合。

以职业教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进行深层次分析上述的内隐问题,解决电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方法是建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的天然属性和企业的人力资源属性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框架的两大基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框架系统中,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具有本身的功能和角色,政府是人才培养模式系统中制度形成者、协调者、监督者,行业和学校是业务标准制定的参与者,企业和学生是业务活动的执行者,学生和教师是业务活动的最终实现者[7]。

学校借助企业的经营理念、职业标准、实训基地等资源提高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提升教师实践教学和科研能力,从而提升其服务社会的职能;企业也想借助校企合作为自身带来一定的利益,但当下的校企合作大多数体现在表象,仅仅可以称为校企结合,双方对产教融合的认识不到位[8]。另外,企业的驱动力不够强,相关的法律文件还不够齐全,政府的监管作用体现得还不够明显,“产教融通、校企合作”形式大于执行,因此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度的融合是必要的。

三、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建构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旨在提高职业人才培养质量,解决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产业人才需求之间同向性的问题,实现教育界与产业界之间的深度融合,同时也发挥企业应肩负的社会职责[9]。校企合作的模式不仅体现在学习与就业方面,更要重视教育链与产业链之间的合作。因此,构建更有效的“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政行企校生”五方参与,如图1所示。

政府可以通过发布教育规划课题,制定相关行业标准等方式参与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涉及教学资源、师资队伍、教学单位编制和实训基地场所等,学生可以到企业去参观、实践,或在校内使用企业的教学实训平台及课程资源等;行业协会可以为高职院校发展提供相应的行业发展动态,也可以行业专家以兼职形式与高职院校开展合作;学校通过与企业在实训室、教学团队、教学资源建设与运行两个方面进行融合,让师生共享企业的项目,落实学校教师队伍行业能手化,真正实现学生学习场景的企业生产化[10];学生通过亲自到企业参观可以感知电子商务岗位认知,通过在校内外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实习,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实现生产与教学相融合。

通过“政行企校生”五方联动,在高校层面,通过分析国家政策、教育远景规划政策,同时通过行业协会之间的相互交流,掌握地区经济发展状态,了解电商行业发展业态;通过下沉到电商企业的方式,获取龙头企业对电商岗位的设置情况以及对电商人才的要求情况,以便根据实际需求情况制定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计划[11];通过整合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及学生资源,搭建各种互助平台,使行业发挥相应的协调职能,推动学校和企业深入、全方位地融合。

(一)课程建设融通

在职业教育中课程是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而课程的融通在于课程建设环节。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课程的融通体系(见图2),融通体系包含课程资源与行业企业案例融通、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的融通、课程实施场景与岗位工作情景的融通、课程内容与岗位职业知识的融通[12]。“四维一体化”的融通方式使得课程更加具有企业生产性、教学过程可视性,评价可量化,教学内容专业实用性,进而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提升能力以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把行业企业案例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在企业工作中的应用。课程标准融通职业技能标准,课程教学过程中,学习对象从学生迁移到岗位员工,课程目标从知识掌握迁移到企业岗位工作要求,必将学生的学习成果转化成企业岗位具备的能力[13]。课程内容融通岗位技能职业知识,使内容具有岗位性和生产过程指向性,使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转化为企业生产对岗位的标注,课程内容的融通为设置企业个性化课程模块提供了条件和环境。

课程实施融入岗位情境。教师设计与工作场景相似的环境实施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贴近工作实际的场景中,边解决问题边学习相关知识内容,构建由情境、项目、任务组成的课程实施方式。将具体的知识内容分解成任务,将任务融入到设计的项目之中,将项目融入到具体的工作情境之中。课堂教学不再单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而要更加重视塑造他们的职业能力,真正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机对接。

(二)师资队伍融通

师资队伍融通(见图3)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促进学校专业教师的企业专家化,如何将学科专业性教师演化成企业技术专家。这一演变的核心在于学校专业教师的技术专业能力的提升和课程教学思维方式的转变。二是促进企业技术专家教师化,如何帮助企业技术专家演化到教书育人的老师,关键在于如何去教、如何去读懂学生的问题。要实现上面两层的目标就要使得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的融通、教师企业实践与专家教学实践的融通、实践指导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的融通。

(三)评价标准融通

课程在实施教学后的评价直接反映教与学的质量效果。评价标准如何直接体现课程目标,这就需要评价标准的融通,把学生评价标准与行业评价标准相融通,学校教师评价与企业专家评价相融通,学业考试和专业技能鉴定相融通[14],如图4所示。对学生客体当作企业员工客体的评价标准,这样培养出的学生能更好地满足产业要求的标准,符合产业的需要。

实现课程评价的融通,以学生的课程档案包为形式载体,记录学生课程学习的全过程,从知识掌握、技术技能塑造、专业素质、企业岗位胜任度等多维度全视角进行考核,做到考核标准的量化、考核过程可视化、考核结果有支撑。学校教师、企业技术专家多身份参与考核,形成学生的课程学习画像,以便反思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为企业的人才输送提供了优质的资源。

(三)毕业标准融通

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中素质能力和技术能力并举的有效制度。实施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策略,是人才培养质量管控的有效措施[15]。如图5所示。

企业需求是教育办学的导向,“双证融合”不仅提高企业需求的契合度,同时也提升了教育的就业质量。因此,学校应与对口企业加强联系,掌握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依据,与往届优秀毕业生保持联系,了解其在工作过程中进一步的持证需求,再从教育部发布的“1+X证书”中选择需求量大的专业技能的证书,并将其课程体系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学历证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知识和技能成绩合格的体现。职业技能考核内容与专业内容进行同向性和同规格性实施,取得就业所需的相应专业资格证书,掌握相关就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16],从而使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就具备一定的岗位从业能力,实现毕业标准的融合。目前,电子商务专业的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和“网店运营推广”,均在许多高校陆续开始试点,接着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双证毕业制度。

四、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集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的资源,亳州市成立了亳州市职业教育联盟。依据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亳州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开始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学院以职教联盟为平台,对电商、中药、护理等专业进行了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主要分为“三步走”行动计划,即政策与制度制定、联合培养设计与实施、人才培养三融通。

(一)制定融合式培养的相关政策

亳州市瞄准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国家供给侧改革要求,对中药材、白酒、电子商务产业的調研,从行业(园区)、企业、院校三方的需求出发,制定亳州市职业教育行动计划,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为目标,鼓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从不同形式对企业实施激励机制。同时引入第三方考核,对合作模式、合作深度和合作广度的标准进行制定,亳州职教联盟按照制定的方案进行运行和合作。

(二)联合培养设计和实施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康美药业、古井贡酒、亳州青年创客空间、筑梦社区等行业企业合作,在亳州市职业教育行动方案指导下,院校和企业的合作模式,规定了院校、企业、行业三方的职责和分工。

在职业教育学原理基础上,对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隶属和细分。宏观层面:三方共同制定融合式人才培养方案,以电商专业为例,成立由三方组成的电商专业委员会,在电商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实施电商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观层面:综合亳州电商企业岗位需求,确定核心岗位需求,依据需求构建知识、技术技能、职业素养与精神目标。建设了定向需求的核心专业课程。微观层面:根据课程内容的属性要求,设计知识获取、技术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塑造等课堂形式。

(三)人才培养三融通

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逻辑是课程建设、师资建设、评价标准的三融通。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联合培养设计实施中,明确三融通的行动部署和事宜。三分之一以上电商专业核心课程需要校企联合建设;师资融合方面,学院和企业成立课程群教师团队,双方从专业背景和专业建设需要,派遣教师和技术专家相互兼职,并定期开展专业教学与技能培养讨论会;评价标准方面,按照课程内容属性,定向制定评价要求,并融合当前1+X证书的标准,对课程评价实现过程化、可视化和客观性。

(四)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商专业进行融合式人才培养试点以来,从专业的学生规模上,有几十到上百人的增长,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素养得到提升,职业能力大赛上国家二等奖一项,省级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三项,专业教师水平不断提高,荣获全国青年技术技能岗位能手等奖项。学生专业就业对口率从26%上升到67%,企业认可度进一步提高。

五、结语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度融通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主流模式,是职业教育天然属性的必然要求。电子商务是一个不断发展且与企业实践密切联系的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迭代更新。通过“政行企校生”五方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有利于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的共享与融合,使人才供给链与需求链有效衔接,实现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张胜,高先和.产教融合模式下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0(08):142-144.

[2]  潘可耕.产教融合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9(12):69-71.

[3]  罗明誉.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现机制研究——基于浙江省高职院校的现状分析[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7.

[4]  邹松林.产教融合生态圈的建设路径研——以A学院为例[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6.

[5]  鲍杰,毛应爽,于萍.面向企业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17(08):59.

[6]  李慧丽.我国高职院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研究[D].南昌:东华理工大学,2016

[7]  吴立波,吴回生.职业资格制度改革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8(09):59-62.

[8]  徐金益,许小军. 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的转型路径探析[J].江苏高教,2019(12):94-97.

[9]  唐林伟,汪牧扬.深化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工程学科建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04):101-105.

[10] 杨慷慨,曹照洁.“互联网+”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50-55.

[11] 张鹤.产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校科技,2018(08):42-44.

[12] 方晓,丁丽.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北职业教育,2020(01):44-46.

[13] 谢敏,顾军燕.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院校校企融合度研究与评价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05):41-44.

[14] 蒋良骏,张炫,闫铭,朱霓雯.人工智能时代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基于就业岗位的视角[J].河北职业教育,2020(03):40-43.

[15] 郝天聪,石伟平.从松散联结到实体嵌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困境及其突破[J].教育研究,2019(07):102-110.

[16] 白逸仙.建设一流本科重在四个融合[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02):23-26.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