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师德内涵研究及师德建设实践
——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2021-03-25 06:08□徐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师德道德

□徐 洁 郭 龙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1731]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教师队伍建设发表重要讲话,提供了开展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根本遵循。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全国各高校纷纷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全面加强高校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清楚界定“师德”这一基础概念的重要内涵对指导高校开展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师德的认识存在一定分歧,相关理论体系没有完整建立。幸未通过文献分析提出,当前对师德的界定主要有三种情况:其一,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对教师职业活动的道德要求;其二,师德是教师个人道德和职业道德的综合,因为这两者在教师个体身上是不可分的。其三,师德是教师专业伦理,是从事教师这一专业时应遵守的行为准则[1]。邓晨认为在具体实践中师德存在边界模糊化现象,主要体现在:教师个人道德、职业道德和公共道德的边界不清晰;道德、非道德和不道德之间的界限不明确;师德的上限模糊或无边界[2]。

随着网络自媒体的发展,教师师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不断出现的高校教师师德失范事件引发网民大讨论。如何正本清源,重塑教师队伍优良的社会形象,重振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文献分析,本文认为,学界和社会对于师德内涵的争议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德与私德。研究者一般认为,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时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品质[3]。但事实上,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时空界限并不明确,教师在脱离教育教学环境后的个人行为仍然可能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影响。2019年,电子科技大学针对全校教职工的思想政治问卷调查显示,94.43%的教职工认为个人道德修养属于师德范畴,教师的个人道德修养是其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的重要基础。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道德传承是其职业的重要内容。社会对教师的道德水平期待值很高,认为教师应“吐辞为经、举足为法”,是社会的道德楷模,因此师德是一种社会公德。

也有观点认为,在现代社会,教师作为自然人,有其合理正当的利益诉求,不能将教师视为圣贤。师德应局限在职业道德范畴,不能将师德等同于教师的全部道德。过多强调自我牺牲和无私奉献恰恰反映了社会对教师个人的“不道德”[4]。正是由于社会对教师的道德期望太高,导致失望很大,实际上矮化了教师的整体形象。教师言行出现偏差,不论是否与职业行为有关,都会被冠以“师德”的名义被监督、讨论,甚至惩处,教师群体承受了过大的道德负担。师德跨越了“公德”和“私德”两个领域。师德与私德之间应该存在一定的界限和区分。

第二,自律与他律。敬再平等认为,在高校师德建设实践中,存在着规范约束与价值引领两种范式[5]。规范约束范式强调外在约束,倾向于通过制定行为规范、严格考核制度、严肃问题处理等约束教师的行为,而价值引领范式更注重唤起教师的主体意识,引导教师思考职业的社会意义和道德价值,帮助教师主动构建职业价值。有观点认为,高校不应以规范约束范式进行师德建设,因为高校教师有着成熟的思想和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过分强调外在约束有违“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大学精神,容易引起高校教师的排斥和逆反,伤害教师提升师德修养的主动性。

有学者研究美国《教育专业伦理规范》后认为,该规范内容详细,可操作性强,可以有效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6]。科学的他律机制可以明确告诉教师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相较于空泛的道德准则,具有更好的指导作用。一些学者提出了专业伦理的概念,认为可以避免传统师德的弊端。师德问题来源于复杂的教育实践之中,存在很多真实而具体的伦理冲突和困境,师德建设应立足于解决教师职业实践中真实的伦理焦虑和困惑[7]。肖立勋等研究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师德规范的发展过程,认为高校师德规范经历了“刻板化发展阶段”“模糊化发展阶段”“完备化发展阶段”“精细化发展阶段”四个时期[8]。我国高校教师师德规范的内容越来越完备、精细、深化。师德应该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师德规范的刚性要求可以有效约束教师的职业行为,但教师个人的内在道德追求则需要通过自律来实现。

第三,高线与底线。2011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是国家首次出台专门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观点认为该规范过于崇高、抽象,只是原则性的规定,是一种理想的师德境界,普通教师难以达到,无法起到指导教师职业行为的作用。存在过于强调教师的道德示范、精神境界,而忽视教师的自身需求和个人价值[9]。2014年,教育部提出“红七条”,对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师生关系等各方面做出底线规定。2018年,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既包含师德的高线要求,也针对主要问题、突出问题划定了底线规定。

各高校在教育部指导意见下,纷纷制定出台负面清单制度,但由于各校实际情况不同,划定的师德底线内容也不尽相同。编制负面清单并完善调查、处理、申述等系列配套制度仍是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对师德底线的过度关注,容易将师德窄化为规训惩罚,从而给师德建设带来消极影响,滋长“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消极心态,消解教师职业的崇高感,甚至造成师生关系疏远,瓦解师生间的信任。

第四,行为与动机。教师的职业行为受到教育法规、校内制度和社会公序良俗的约束,这些规定不全都与道德相关。一些规范是超道德的,比如某高校教学规范中规定“教师应使用红色笔阅卷”。有人主张,对教师职业技术要求、外在形象要求等不应纳入师德范畴[10]。人们在针对某一具体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时,主要有两种理论,即结果论和非结果论[11]。结果论以行为结果为基础进行评价,主要的结果论中道德理论是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而是非结果论中道德伦理更注重行为的动机或标准,康德的义务论是其典型代表。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则更强调美德,即一个人自身所具有的善良的品质,往往是就人而论,而非就事论事。因此,评价教师的行为是否违反师德,不能一概以行为论,而要结合动机进行分析,比如“教师不得泄露试题内容”,如果教师有意为之,显然是师德范畴,如果是因管理不善被窃取,则不属于道德范畴。

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了各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但条目内容仍然有待细化和明确,比如《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规定“不得通过课堂、论坛、讲座、信息网络及其他渠道发表、转发错误观点,或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良信息”,文中“信息网络”和“其他渠道”含义不够明确,“错误观点”“虚假信息”“不良信息”如何界定,是否教师在所有场合发表的虚假或错误信息都属于师德问题的范畴,这些问题需要各地各高校在师德建设的实践中进一步细化和明确。

二、界定高校教师师德内涵的原则

道德与社会文化紧密相关,多种伦理道德观念并存。讨论道德问题首先要考虑文化因素。西方伦理学体系比较完善,其研究方法和结论值得借鉴,但讨论中国的道德问题还需回到中华文明的语境。其次,不同历史时期的道德观念大相径庭,时代精神是道德观念的源泉,讨论道德问题应立足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再者,研究伦理道德问题最终是为了解释现实世界,目前从理论上尚无法得到“完美”的道德体系,只有结合实际,才能让理论研究更有价值。

结合高校师德建设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要做到清晰界定高校教师师德的内涵,认为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界定高校教师师德的内涵要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精神相适应

中华文明延绵数千年,在伦理道德方面的积累极其深厚。近百年来,中国学习吸收了大量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思维工具,但不能阻断中华文明的赓续,中华民族尊师重道的传统仍然根植于广大人民的意识深处,简单以西方伦理思维代替中华传统的道德观念,无法获得广大人民的广泛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建设新时代的师德师风,须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当下所强调的尊师重教的主张本质亦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尊师重道的教师文化价值取向的传承与创新”[12]。经过数千年文化的浸染,中国社会对师德的理解已经达成一定的共识,学校在进行师德建设时应该尊重这一客观现实。

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于师德论述十分丰富,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内容很多,结合当前的实际,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传承:第一,尊师重道的终极指向是国治民安。“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荀子》),教师的师德修养与国治民安紧密相连,教师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崛起,不能抛开国家谈师德。第二,教师是道德的榜样。“师者,人之模范也。”(《法言•学行》),确立教师的身份,主要是要考察其道德水平。“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礼记•文王世子》),在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知识的更新速度空前加快,教授知识只是传递的载体,立德树人才是教师的根本任务。第三,教师既要善于学习,又要善于教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教师应该永不厌倦的学习,才能更好地教诲学生。好老师还应该有高超的教学技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提高学生探究新知识的能力。第四,教师应具备通德通识。高校教师往往是某一个细分领域的专家,“君子不器”(《论语•里仁》),在道德上高校教师仍然应该不断提升境界,追求“知、仁、勇”的达德,成为学生全面成长的领路人。

(二)界定高校教师师德的内涵要与当代中国的现实相适应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庄严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就教育事业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教师队伍及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师德建设的内涵、意义、标准、方法和举措。戚如强等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建设的系列讲话内容充实,论证严密,结论可靠,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师德观[13]。习近平师德观为新时代师德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大学生思想趋于成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代教师师德的内涵应充分体现当代中国精神,高校教师应该积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我国发展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凸显,“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对于好老师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六个要”等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师提出的标准和要求,充分体现了以德为先的原则、鲜明的思想政治导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14],为高校教师的师德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三)界定高校教师师德的内涵要与解决当前教师队伍的主要问题相适应

当前,高校教师的师德问题频繁成为社会热点。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媒体把个别教师的问题放大为教师队伍的普遍问题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要针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共性问题和深层次问题,不能以偏概全,只关注表面现象。

2011年,学者廉思开展了针对全国青年教师群体的生存状态和思想动态调查,形成了《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15]。报告总结中国青年教师群体存在主要问题包括:在价值观层面倾向于务实的、功利性的个体理性主义者;对国家的发展道路存在一定疑惑。对中国国情没有全面、客观、理性的认识,片面运用西方的某些学术观点加以简单论断;一些青年教师将课堂或讲座变成自我价值宣扬的场所,将自己的不满在课堂上不自觉地流露出来,或牢骚满腹,或慷慨激昂地表达自己的价值主张;较高的政治参与热情与较少的政治参与渠道,导致了该群体不得不通过网络等公共平台表达对政治问题的认识;对生活质量抱怨较多,收入和支出两方面的挤压作用迫使很多教师在工作之余不得不从事各种兼职活动,这些兼职活动有的已经影响到高校青年教师的正常教学科研工作。

廉思所调查对象为1971年以后出生的高校教师,如今这部分老师都已经成长为教师群体的核心骨干,但一些深层次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15]。2018年,王迪钊针对浙江省高校的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当前青年教师存在的典型问题包括: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迷茫、职业情感淡化、育人意识不强、内在修养不足、师德师风欠佳等问题[16]。2020年,李敏等对北京部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动态调查中发现,在“高校青年教师是否存在信仰缺失”问题上,63.8%的青年教师认为“少部分人存在”,12.2%认为“存在”,只有8%认为“不存在”[17]。

当前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要解决教师群体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界定师德内涵要与这一目标相适应,应着重针对教师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狭隘的利己主义盛行、师生关系异化、育人观念不强等问题。

(四)界定高校教师师德的内涵要与加强现代化大学建设的要求相适应

2012年,教育部印发《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提出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要以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为目标,落实和规范学校办学自主权,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教师依法执教,社会依法支持和参与学校管理的格局。文件出台后,各高校制定了学校章程,作为学校改革发展、实现依法治校的基本依据,并不断建立和完善了学校自主管理的制度体系,作为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制度依据。

师德建设作为现代化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应该适应现代化大学的办学特点,做到依法办事。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建设是建立在法律之上通向“大学之道”的理想追求。在教育部《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指导下,各地各高校出台了相应的职业行为规范或师德负面清单,通过列清单的方式,明确师德底线。这一做法是与大学依法治校的精神相适应的,可以一定程度解决教师师德失范的问题。

制定师德负面清单应遵循法治原则。一是明确“立法”的主体,制定师德负面清单本质上属于校内法规,属于高校自主管理范畴。《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要求“高校要明确师德建设的牵头部门,成立组织、宣传、纪检监察、人事、教务、科研、工会、学术委员会等相关责任部门和组织协同配合的师德建设委员会”,高校的主要职能部门均是师德建设的相关主体;二是做好法律审查,以《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法规为遵循,不得限制教师依据宪法和法律所享有的权利;三是严格“立法”程序,遵循民主原则,在编制过程中充分听取相关利益者的意见,经过学校章程规定的程序决议后生效。

三、电子科技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实践与探索

1. 加强传统师德文化的现代性转化。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认为,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是从人的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经济关系出发的。现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关系与古代社会有显著的区别,道德观念也应随之发生变化,应对传统师德文化进行现代性的转化。

首先,增进教师对传统师德文化的了解,做到“学懂”。作为一个以理工科为主的学校,大部分教师接受的是西方式的科学训练,耳濡目染中对西方的科学伦理有较深的体悟,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不深。学校通过专题培训、新媒体宣传、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让更多教师了解中国传统的师德文化,引导教师以文化的视角看待师德师风。再者,加强教师的师德实践,做到“力行”,教师的教学道德是师德的核心内容,中国传统的师德文化对于教学有许多精彩的论述和实践的方法,比如“有教无类”“不悱不发”“温故知新”“传道授业解惑”。借鉴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学理念,加之现代的科学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育人水平。再者,提倡教师个人的修身立德,做到“慎独”。当前社会价值多元化,自由主义者认为每个人只要不妨碍到他人便可以随意行事,更有后现代主义对意义和道德的消解,这些思潮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观念存在冲突。自由主义并非真理,解构主义也可以存在,但教师作为主流文化的传承者和坚守者,应该意识到这种观念的冲突,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慎独”的功夫修身养性。

2. 努力构建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文化。习近平在与知识分子座谈时曾谈到,“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分子阶层的重要部分,在国家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为代表的老一辈知识分子爱国奋斗的事迹和以黄大年、李保国、南仁东、钟扬为代表的新时代知识分子的事迹已经成为我国知识分子文化的重要内涵。

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高校教师多在书斋中做学问,少到田野中做调查,和普通网民一样,通过日常生活和媒体报道来了解社会。大量青年教师在国外求学成长,回到国内后对国家的认识比较模糊,甚至存在偏差。一些思政课老师,由于缺乏对中国现状的全面了解和感性认识,导致讲课不生动,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而与之相对的,则是“95后”“00后”年轻人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和强烈情感。因此,高校应加强教师的社会实践,深入社会,走进群众,了解党情、国情、社情、民情,从而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增强教育报国、科研强国的责任担当。

在社会实践的组织上,要防止形式主义,走马观花,用游学代替学习。学校提倡身体力行,深入学习,调查研究;在实践地点的选择上,不能只选择红色景点,而是结合教师的专业和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科研院所、行业领先的企业、扶贫攻坚的一线、重大工程的现场等可以反映中国当前真实情况的场所,用真实的体验激发教师的爱国热情;从学习方式上,尽量减少单向灌输式的学习,多采用座谈交流、动手实践、挂职锻炼等方式,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 将师德师风融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全过程。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是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源。传统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含规划、招聘、培训、薪酬、绩效、职称评定等部分,其中核心是教师的评价制度。近年来,“SCI至上”“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不科学的评价导向,为社会所诟病,重科研轻教学、重业绩轻思想的倾向在高校教师中普遍存在。为了更好地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将师德师风纳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

首先,在教师招聘环节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考察,通过背景调查、阅档、面谈等方式了解拟聘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教育方针、高校的管理制度的了解和认同程度,考察其对于公民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解程度,对于那些思想偏激、不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教育方针的人员不予聘用。在试用或者预聘阶段,将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作为硬指标。其次,将师德师风要求融入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全过程,在教师职业生涯初期,注重教学和科研能力培训,强调师德规范,增加青年老师指导学生的机会,在实践中感悟师德;在教师职业生涯中期,注重师德评价考核,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评优评先、人才项目申报等环节落实师德第一标准;在教师职业生涯晚期,注重作用发挥,及时宣传表彰师德优秀的教师,发挥资深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育以师德高尚为荣的教师文化,形成师德文化的正向循环。再者,在人事管理中树立师德为先的评价导向,建立完整的师德管理流程:完善师德档案,在人才引进、年度考核、职称晋升、评优评先、人才项目申报等过程进行师德考察,对师德不合格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建立教师荣誉体系,强化精神激励,选树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典型;建立监督渠道,对教师的职业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对违反师德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惩戒,并在适当范围内公开,做好警示教育。

4. 完善教师职业道德相关制度体系。2019年11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提出“经过5年左右努力,基本建立起完备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和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师德建设的相关制度体系是中国特色现代化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建立和完善的相关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师德评价制度。首先明确师德评价的价值取向,师德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而非奖惩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帮助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因此应强化评价过程和反馈,而弱化结果的奖惩应用。其次,明确评价的主体,选取相关利益程度高的主体参与,包括教师本人、学生、同事和学校管理部门,根据利益相关程度赋予不同的权值,适当加大教师本人的自我评价和学生的评价,实现自律和他律的结合。再者,师德评价的内容不宜泛化,应集中在职业领域,对标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进行细化。最后,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把关作用,及时向教师本人反馈结果和意见,实现良性互动。

第二,师德激励制度。一是建立教师荣誉奖励体系,学校统筹全校的各类荣誉评选,明确层级、分类和数量,保证荣誉的含金量。二是设立师德优秀的专门奖励,设立“成电立德树人奖”为全校教师的最高荣誉,奖励在校工作三十年以上的教师,综合评价其职业生涯的成就。三是进行业绩奖励时以师德为先,再进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评价时进行师德考察,对于师德不合格的候选人予以否决。四是加强宣传效果,综合运用表彰会、事迹报告会、新媒体宣传手段等讲好学校师德故事,使崇尚师德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第三,师德教育制度。明确师德教育内容,围绕新时代师德的内涵,建立以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理论方法、师德文化、职业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针对不同职业阶段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努力提高培训内容质量,结合本校的专业特点,打造一批高质量的培训课程或主题讲座,邀请业内有影响力的专家为教师授课;创新培训形式,采用座谈交流、社会实践、主题工作坊等方式,加强参与感,将正面宣传和警示教育相结合,增强底线意识;在组织实施上,采用积分制、碎片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培训的灵活性,避免增加教师的额外负担。

第四,师德监督惩处制度。完善监督渠道,有效发挥监督主体的监督功能,建立学生信任的监督渠道,比如校内网络或者校长信箱。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让课堂成为监督的主渠道;建立研判制度,要求各学院常态化开展本单位教师的师德状况研判,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预案,党员领导干部要关心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个人状态,发扬党组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及时化解可能存在的矛盾和风险;建立网络舆情应急管理预案,及时、科学处置负面舆情,降低负面影响;完善师德惩处制度,在教育部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建立高校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明确调查、处理程序,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师德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