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ECI模型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金课”建设

2021-03-27 01:33李绮副教授邱玉莲教授
商业会计 2021年5期
关键词:高阶金课隐性

李绮(副教授)邱玉莲(教授)

(武汉科技大学恒大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81)

一、引言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新时代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建设“金课”这一概念。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进一步将“金课”的特征总结为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并提出要加大对“金课”的建设力度。

隐性知识是1958年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显性知识指通常所描述的知识,即可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形式表述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能力,被称为隐性知识。隐性知识传导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知识创新理论与SECI模型。知识创新理论是1995年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和竹内弘高(Hirotaka Takeuchi)对二战后日本企业迅速崛起这一现象深入研究后提出的,研究发现企业创新活动中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互相作用、互相转化,在个体与组织之间传导,知识转化与传导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识创造的过程。通过对知识转化与传导过程进行研究建立著名的SECI模型,这个过程包括潜移默化(Socialization)、外部明示(Externalization)、汇总组合(Combination)和内部升华(Internalization)四个模式交替循环进行知识的转化与传导,进而实现知识的创新。显性知识容易被传播,而教学工作的难点及知识的创新更多源自于隐性知识的传导。这恰恰是“金课”特征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的实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理工类、法学、行政等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也广泛选修了会计系列的课程。对于该课程的需求,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与会计专业的学生是有显著差异的。如何面向非会计专业学生设计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对于满足学生需求、实现课程价值有重要意义。

二、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商业能力

基础会计学课程在各院校各专业开课面很广,学生非常多。会计作为商业通用语言,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以及其未来的生活、工作都大有裨益。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以其本专业为基础,随着能力的提高,逐步进入管理工作岗位,其会计知识,对经营的理解、对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都是很好的知识铺垫。

基础会计课程教授学生的是一门新的商务语言,该课程对于学生理解企业财务报表、理解企业运营、表达自己创业企业的经济前景、与投资人沟通都非常重要,对于提高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商业能力是极有价值的,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也是必要且有效的支持。

(二)弥补现有会计教学研究理论不足的缺陷

现有的研究更多的源自于会计专业教师的感觉与经验,缺乏教学理论的支撑。基础会计学课程专业性、理论性及操作性都较强。如何针对非会计专业学生,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结合学生专业,进行知识的迁移、知识的转化、知识的创造与创新;如何结合隐性知识在个体与总体之间,通过共同化、表出化、联结化、内在化(SECI模型),在具体教学过程针对教学内容付诸实践的研究,既是对SECI理论的创新性应用,也是对会计学课程教学理论的深入拓展。

三、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学课程研究

(一)总体研究框架

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实现“金课”高阶性教学目的的教学设计总体框架如下页图1所示。

图1 高阶性教学目的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结合知识创新理论,对于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的教学目标进行设定,规划教学内容,对于教学内容进行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分类,结合SECI模型,研究基础会计学中隐性知识在教师个人、学生个人及班级群体之间的传导与新知识的创新过程,实现“金课”教学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以“用”为教学目标,强调学生对于会计知识的“运用”为高阶性目标。其“用”的“高阶性”不在于运用会计技能,不在于能“做”会计,而在于以投资者视角读懂会计报表,理解财务报表所展示的企业经营活动,预测企业的前景;以创业者视角并且通过规划与安排经营,以财务报表向投资者说明企业前景及未来;以管理者视角,理解企业战略、具体工作执行,以实现企业战略。

(二)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学情分析

课程建设的起点是学情分析,具体包括:学生情况分析、课程分析、教师团队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对于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会计类别课程与其专业课程有着密切联系。站在其专业前瞻性角度,分析基础会计学对于其本专业的支持与贡献,分析其专业对会计知识及能力的需求,确定学生的需求。例如税务专业学生,基础会计知识是学习税务的基础,其对于会计知识的要求不亚于非会计专业;再如投资专业学生,基础会计知识对于其投资专业课程也是基础,对于企业的理解,会计是重要商业语言,必须通过会计认识真实的企业状况,会计知识是其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会计知识及能力虽然与本专业的关系并不密切,但是从其职业的发展来看,目前,企业财务逐步实现业财融合,走向社会后,部分学生随着其专业能力的展现,有很大可能会逐步转向管理岗位,从这一点来说,会计知识及能力对其未来职业的发展是有重要驱动作用的。

从学生本专业的需求及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出发,对于会计知识与能力主要有以下需求:第一,未来工作中,自身工作需要财务支持,需要理解财务工作以及与财务部门进行沟通;第二,对外工作中需要能理解会计语言,并运用会计语言恰当地表达;第三,对内工作中,会计语言反映企业战略,企业战略要传达到各个工作岗位,需要工作人员能理解会计语言,领会企业战略,并在工作中实施具体战略,同时在会计中得以体现。

2.课程情况分析。基础会计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其目标是学生能够看懂财务报表,理解会计工作原理,并运用会计方法从事会计技能工作。对非会计专业学生,其课程重点应该随之改变,由“做会计”改为“用会计”。“用会计”更多地放在理解会计,透过会计看懂经营,真正实现业财融合。

3.教师情况分析。基础会计课程作为会计的入门课程,要讲好这门课程,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能力要求。面向非会计专业的教师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与跨专业的知识迁移的能力,需要对多种行业有广泛的了解,以促进其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例如,对工科学生,能结合其专业研究具体生产过程中成本的逐步形成,分析利润的形成,以及利润对股东的意义;对商科学生,能结合其专业研究企业价值、企业运营中的风险、资产的质量等。只有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才能做到既能够清晰地讲授课程知识点,又能结合专业特征进行知识的启发与应用。

(三)明确教学目标——实现“高阶性”

布鲁姆教学目标六阶层论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估六个层面。面向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金课以高阶层思维的培养为目的,具体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以教师专家团队为研究主体,以学生专业需求及未来职业发展为中心,提炼课程“高阶性”教学目标,实现学生能力的高增值、学生发展的高阶性(详见图2)。“高阶性”教学目标表现为:以学生专业能力发展为基础目标,以未来职业发展为进一步高要求目标,以实现行业的发展为更高目标的三层教学目标体系。“高阶性”教学目标不仅仅在于引导学生的专业学习,更是驱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并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思政教育,为职业发展、行业振兴、为国家复兴而学习。寓价值观教育、思政教育于专业教育中,一方面使学生树立爱国精神,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提高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自信。高校的教育以专业为主体,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教学,以思政教学弘扬专业教学。

图2 “高阶性”教学目标因素图

(四)规划教学内容——实现“创新性”

对基础会计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按双维度进行分类,第一维度从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维度进行分类;第二维度从知识的传导特性划分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

从知识的教学目标的维度进行分类,可以保障教学目标的落实。从知识传导特征角度的维度分类,可为进一步的教学方案的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对于隐性知识的识别与联结是教学内容规划的重点,实现隐性知识在课堂的传导,其中隐性知识的创造是对教学方案设计的挑战。这个过程以教师专家团队为研究主体,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建立教学内容体系的同时,研究每个具体知识点与教学目标的逻辑关系、与教学方案设计的选择。基础会计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以财产清查中存货盘点为例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的配比设计如表2所示。

表1 基础会计的主要教学内容

表2 存货盘点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学方案配比设计

(五)设计教学方案——实现“挑战度”

教学内容体系规划,一方面,对标教学目标以实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针对教学内容的知识特征展开教学方案的设计工作。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是知识体系的基本分类。隐性知识的传导是教学中的难点。对于课程内容中的隐性知识,可运用SECI模型进行设计,具体如图3所示。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共同化,在学生之间共享(A→A);而后学生(A)在班级(B)里运用语言或文字等方式向班级同学(A→B)表述所学的教学内容;班级同学共同交流、讨论,领悟并发现教学内容深层含义及延展内容(B→B+);学生通过讨论,领悟内化,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深化(A→A+)。这个过程可以多次反复,螺旋式提升个体及整个群体对知识的认知与领悟。

图3 SECI模型

本文以财产清查中存货盘点知识点,运用SECI模型进行教学方案设计(详见表3)。在该教学设计中,运用到分组学习、集中汇报、集中讨论并总结;对于存货盘点,一方面结合实际业务,学习多种行业复杂现场的存货盘点的方法,理解会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及意义,同时从业务角度思考如何保护存货财产的安全。

表3 存货盘点SECI模型教学方案设计

(六)教学方案实施的反馈

反馈是教学实施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具体包括分别面向教师与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教学实施效果,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部分,进行持续性的改进。基于SECI模型下的教学反馈,包括对于教学目的的反馈、教学内容是否实现教学目的及效果的反馈、教学内容分类的合理性反馈、基于SECI模型的教学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反馈,等等。有针对性的教学反馈,对应有针对性的整改,有逻辑性地由因及果地实现教学目标。

四、小结

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建设的重点在于高阶性教学目标的明确;难点在于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规划与教学方案的设计。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明确核心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目标与知识特征两个维度的分类,并结合知识特征运用SECI模型设计教学方案实现隐性知识的传递与创新,这些都对教师的科研教研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团队结合会计学专业与教育学对课程进行总体规划、改造,并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运用、总结,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高阶金课隐性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高阶时频变换理论与应用
高校体育“金课”建设的基本认知、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①
大学生心目中的“金课”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三个高阶微分方程的解法研究
高阶非线性惯性波模型的精确孤立波和周期波解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