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注《素问·生气通天论》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浅析

2021-03-27 04:56赵张旸章文春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南昌330004
江西中医药 2021年7期
关键词:通天素问阳气

★ 赵张旸 章文春(. 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南昌 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南昌 330004)

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1]认为人体生命由形、气、神三个要素构成的,形、气、神这三个生命要素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黄帝内经素问集注》[2]是张志聪和侣山堂众门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开集体创作之先河,仿宋明理学家注释经书的做法,按《素问》原文逐句注释,采用“以经解经”的注释方法,对研究《内经》有较大的参考价值。《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虽未明确提出“形气神三位一体”,但其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阐述人体生理病理时,以形、气、神为脉络,对阳气在人体内发生作用的机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1 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

“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人体生命是有形气神这三个要素构成的;其二,人体形气神这三个要素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形气神三个生命要素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构成不可分割的人的有机整体,即三位一体。《淮南子·原道训》最早提出:“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也。”形,在人体中指形骸四肢、脏腑官窍及可见的濡养周身的生理物质。气,在人体中指充斥周身内外的无形非实体物质。神,是指主宰人体生命的意识活动,包括人对外界的感知、反映和思维,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往往会以情志变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在人体中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可以借助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梳理中医典籍中所论述中医理论的脉络,从理上开窍,更好地理解、把握与运用中医理论。

2 张注《素问·生气通天论》对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的阐述

阳气,是人体内性质属于阳的气。《素问·生气通天论》一文将人体之阳气比附为自然界的苍穹和太阳,明确指出人的各种生命活动对阳气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分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生理层面,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阳气就固密周全,从而防范“贼邪”侵犯人体;第二,病理层面,若人的生命活动违背自然规律,阳气受损不能固护周身,就会产生各种疾病,折损寿元。张志聪在注解本篇时巧妙运用形气神的相互关联性,从生理到病理系统地梳理了阳气与人体的种种关系。下面本文将借助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从生理、病理两个层面梳理张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论述的阳气于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2.1 生理层面万物来源于道,道演化成为宇宙万物及其运动变化规律,自然界在其规律的支配下不断运动变化,人为万物之一,人生命的运动变化活动自然要符合自然界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即本篇提到的“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天气符合“道”的规律则清宁肃静,相应的,人的精神意识活动就应当顺应有序的天气的变化,同合于道的规律,这样人体的阳气就能周全固密,即使有贼风邪气,也不能伤人。具体来看,阳气对人体的固护体现在“形”与“神”两个方面。

2.1.1 阳气对“形”的固护注解“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3]一句时,张志聪巧妙地运用气的运动形式“开、合、出、入”阐明:阳气不仅能够开散出于肌腠、皮毛以固护体表,更能够聚合入于五脏、筋骨以养神荣筋。结合本篇前文“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的论述可以看出,阳气在形的层面起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精悍致密的阳气卫外以固表,在皮毛腠理间抵御外邪的入侵,使人的肌腠细致周密;另一方面,温煦柔和的阳气入内以荣养经筋,使经筋柔软韧密,从而保证人体活动舒展自如。

2.1.2 阳气对“神”的濡养张志聪通过对“气的生成”的深入讨论,细致地阐述了气与神的生化关系。在注解“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时张志聪采取以经解经的注解方法,引用《素问·六节藏象论》“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阐明了人体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在体内同化的过程,即“味—形—气—精—化—神”这一生理转化过程。饮食水谷入肠胃的“形”中,经过肠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生出“气”为人体所用,气与人体内的各种精微物质相互作用、沟通,自然化生为人的情志意识活动“神”。

在本段论述中张志聪明确地提出“阳气者,水谷之精也,故先养于五藏之神”,明确阳气是由水谷之精化生出的,再依照上文提到的由味到神的转化过程的得出结论:源于水谷之精的阳气,充养着五藏神。张志聪以形气神的生化关系为脉络,较为清晰地阐明了“精则养神”这一人体内的生理转化过程,即阳气可以通过气化作用,内化为精微,来充养神气,可使其精明,功能正常[4]。

2.2 病理层面若人的生命活动违背自然规律,阳气就会受损,“失其所”,不能履行固护周身的职责,相应的就会分别在形与神两个方面对人体造成损伤,“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下面本文将举例分别从形与神两个方面对“阳气失其所”发生的病理变化进行论述。

2.2.1 “形”失固护“开阖不得,寒气从之”,张志聪仍从气的运动形式展开论述,“如失其开合之机,则寒气从而内薄也”,阳气的开合功能失常,肌肤腠理空虚,风寒邪气即入内伤人。“乃生大偻”,张志聪对此论述为:“背为阳,阳虚则寒邪痺闭于背,而形体为之俯偻。”仅以“背为阳”作为大偻的发生机制,与上文所述阳气“柔则养筋”有失顺承。因此张志聪在其后补充说明“致邪薄于所养之筋而为偻”,由此,可以总结其完整的病理变化过程:寒气入内,人体之筋失去了阳气的温养而收引,背为阳,背部的经筋失濡,形体便为之俯偻。“陷脉为瘘,留连肉腠”,张注“邪陷于脉中而为瘘,留连于肉腠之间”,即阳气受损,肌腠失去固护,寒邪趁虚而入,在肌腠间发生的病理变化。

2.2.2 “神”失濡养基于前文生理层面阳气温养五藏神的论述,张志聪对“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作了如下解释:“如经俞之气化虚薄,则传入于内,而干及藏神矣。”同时张志聪再一次利用以经解经的注解方法,引《金匮要略》“经络受邪,入藏腑而为内所因”阐述这一病变过程:阳气受损,寒邪经皮毛腠理而中经络,经络受邪,内传脏腑,干及五脏神。

最后张志聪再注解中总结性地提出:“此言阳气不固,致邪薄于所养致筋而为偻,内及所养之神而为惊为畏。”阳气是人体的藩篱,若阳气受损,不能固护周身,邪气伤人,在形的层面会损伤筋脉而致“大偻”病,在神的层面会伤神为惊为畏。条分缕析,层次分明。

3 小结

《素问·-生气通天论》以天地相参之法,运用阴阳理论,从生理病理两个方面阐明论述了人体与自然的联系。并充分论述了阳气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同时着重说明阳气失常在病理上的表现,指出顺应自然规律,和养于苍天清净之气的重要性。张志聪在注解本篇时从形气神的相关性着手论述,梳理出一条清晰的形气神相互依存、转化的脉络帮助后人理解《生气通天论》所提及的阳气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和阳气受损后的病理变化。本文借助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结合中医基础理论的有关论述,分别从阳气与形、神的关系阐述了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同时论证了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可以作为梳理中医经典理论的抓手,帮助学人更好地理解经典、运用经典。

猜你喜欢
通天素问阳气
阳气,护佑全身、除痰祛湿!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天衣本非针线为巴别塔亦难通天
通天之光路
天链一号,“链”通天地(上)
天链一号,“链”通天地(下)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