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

  • 基于《黄帝内经》谈医学生的素质培养*
    《内经》),由《素问》和《灵枢》各81 篇组成。《内经》不仅以“黄帝”托名来命名书名,而且书中还虚拟“黄帝”作为学习中医的医学生。本文通过对《内经》中“黄帝”的言行等分析,希冀对当前医学生的素质培养有所启示。1 尊师重道“尊师重道”是任何学科学习中首要遵循的准则。在《内经》中“黄帝”虽然“成而登天”(《素问·上古天真论》)而位居高位,但是在跟师学习医学知识中对岐伯非常尊敬,如尊称岐伯为“夫子”,“黄帝”每每请教岐伯问题时常用“请”字,而且还在岐伯讲授完医学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6期2023-01-10

  • 《黄帝内经》骨的理论框架探析❋
    2次,分别见于《素问·骨空论篇》和《灵枢·骨度》篇;在条文中出现《素问》计195次涉及51篇,《灵枢》计215次涉及47篇。以上直接出现于条文中的“骨”字,多数为泛指人体之骨,广泛涉及其功能、病变、诊法、治法乃至摄生相关等多方面的论述内容;以骨名形式出现的较多集中于《素问·气府论篇》《素问·骨空论篇》《灵枢·本输》《灵枢·经脉》《灵枢·骨度》,余散在于各篇[4]。《内经》中的骨名形式多样,或以形态命名,或以部位命名,或以功能命名,或以拟物命名。在条文中出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1期2022-12-27

  •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100029)《素问·针解》新校正云:“详自篇首至此,文出《灵枢经》,《素问》解之,互相发明也”[1]104。即言《素问·针解》为对《灵枢》某篇的解说。马继兴在《中医文献学》中谈到现存《素问》《灵枢》中既有原文,又均存在对彼此的注文[2]55。任应秋在《〈内经〉研习拓导》中多次提及《素问》对《灵枢》的引用,并举证说明[3]22。黄龙祥对《素问》《灵枢》的篇目设置、篇名关系、引文体例等方面作出分析、考证,认为《素问》多解说《灵枢》,《灵枢》中多篇文互引[4]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7期2022-11-21

  • 《黄帝内经》版本不断在演变
    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分,是现存最早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成于战国至秦汉间《黄帝内经》内容成于战国至秦汉间,为时人总结旧说而成,具体编撰者难以稽考。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的一个论文集。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指出的那样,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借以取重于世。藉以说明中国医药文化发祥之早,实非一时之言,亦非一人

    华声文萃 2022年9期2022-07-06

  • Ancient and modern medication laws of aromatic Chinese medicines in treating angina pectoris based on data mining
    Bi Lun,《素问·痹论》) records“heart arthralgia,pulse obstruction”,that is,heart pulse stasis can be treated by promoting Qi and blood circulation,and dredging pulse and relieving pain[3]. Angina pectoris can be categorized as stable and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22年2期2022-07-02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ter XIONG Jibo’s medication experience in treating arthralgia syndrome through data mining
    Bi Lun,《素问·痹论》) reports that “Wind,cold,and dampness are mixed and combined to form AS”[1]. AS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muscle,bone,and joint pain,as well as heaviness,insensitivity,joint swelling,and burning,accompanied by limb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22年2期2022-07-02

  • 再论《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肺肾阴阳属性
    摘要:《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中对肺肾二脏阴阳属性争议颇多,一般认为“阴”、“阳”、“太”、“少”四字有错讹之处,应改为:肺“为阳中之少阴”、肾“为阴中之太阴”。但联系《素问·六节》前后内容,文章讨论天气运动以及运动变化带来的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故认为所论五藏阴阳属性是指与四(五)时的关系而言,故从内外阴阳论得出秋属太阴,冬属少阴,进而认为此段文字无错讹之处。关键词:素问;六节藏象论;阴阳属性【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2期2021-12-07

  •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Origin of the Term “Xinch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ts Translation
    Bielun (素问·阴阳别论) (Figure 1):“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One Yang disease is marked by frequent cough and diarrhea. [Prolongation may] leads to Xinche(dragging pain of the heart and chest) and Ge (inability to swallow food) (Wang, 2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1年5期2021-11-22

  • 基于《素问?痹论》之“不通”“不仁”探析麻木的治疗思路
     赖宇【摘要】《素问·痹论》提出痹证病久,气血亏耗,荣卫行涩,肌肤失于濡煦,而出现麻木的临床表现。通过分析历代医家注解,提出麻木病机为气血虚衰,神气虚羸;或邪痹经络,神气游行受阻,导致神不至肤。治疗应坚持整体观,表里兼顾,通补兼施,引神至肌肤,麻木可逐渐改善。【关键词】《素问·痹论》;不通;不仁;麻木【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1)23-0005-03麻木又称不仁,或麻木不仁合称,是临床常见的一个主观症状。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1年12期2021-10-14

  • “免疫”一词的由来与“疫疠”病名考据
    其著作《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最先使用。《素问·刺法论篇》有一段文字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被反复引用,“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这是对流行性传染病的准确描述。现存最早的英汉医学字典1858年出版的《A Medical Vocabulary in English and Chinese》中并未收录immune和immunity,但将Pestilence译为温疫。《说文解字》对“疫”的解释分别为“民皆疾也”“恶疾也”,故中医学中“疫”的概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1年3期2021-04-13

  • 论《素问》书名的含义
    具有重要作用。《素问》是中医经典之一,今归纳整理古今学者对《素问》之“素”字含义的考辨,并且从“思则气结”的角度提出“素问”所包括的内涵,以期为解读中医经典启发思路。1 “素”字含义及其与《素问》的联系“素”,《说文解字》曰:“白致缯也”[1],指未染色的白色原丝织成的丝品。“素”字还含有较多的引申义,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原始的、最小的组成单位,词组如色素、象素、元素等;纯净、洁白的词组如素雅、素洁、素净等;无油脂、低蛋白的主要指素食;质朴、简单的词组如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2期2021-03-29

  • 语义翻译视角下《素问》两部译本词汇翻译对比*
    看,《黄帝内经·素问》符合纽马克定义的“表情文本”,它既属于严肃的、富于想象力的文学作品,又是蕴涵哲学的权威著作,具有不同寻常的搭配、独创的比喻、不寻常的句法[4]。因此,在理论层面上,语义翻译法对于《黄帝内经·素问》具有较大的适用性和指导性。2 基于语义翻译法的译本对比根据纽马克对语义翻译法的阐释,语义翻译法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遵循原文作者的思维过程,即以原文作者为中心和权威,倾向超额翻译;二是对词语的翻译十分细致,注重细微的差别;三是语言风格更为简单

    西部中医药 2021年11期2021-03-27

  • One Case of Professor ZHAO Jun's Effective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s Height After Menstrual Onsets
    stions(《素问》) records:"For a girl, at the age of 7, her kidney Qi becomes prosperous and her teeth begin to change and her hair grows long. At the age of 14, Tiangui begins to appear, and Conception Channel and Thoroughfare Channel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20年10期2020-12-28

  •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a Lun, 《素问 · 六微旨大论》)also recorded: “The emperor said:‘What will happen when right weather and climate fall in wrong season?’ QI Bo said: ‘Right weather and climate leads to goodness, otherwise, wrong weather and climate leads to b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20年1期2020-12-04

  • 通过《素问?刺法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防治
    雁燕摘要:基于《素问·刺法论》根据五运六气变化规律,刺治相应经脉的有关腧穴进行救治和预防因气运失常、气候异常所形成的疫病。本文运用此法,对当前正在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rona vieus disease 2019,COVID-19)进行五运六气针法防治方法的阐述。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素问;五运六气针法;针刺;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2-005-03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20年2期2020-07-09

  • Evaluation on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with Cognitive Intervention on Motor Function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stions(《素问》) records, "running upwards to the forehead, converging over the vertex and entering into the brain".Classic of Questioning(《难经》) records that "the governor channel starts from Huiyin (CV1), runs along the spine, goes u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20年8期2020-04-20

  • Observa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Belt Vessel Lumbago by Daoyin method with Acupuncture
    tation(《素问经注节解》), "the body's flexion,extension and leaning or rising movements all depend on the waist, so it is easy to cause pain in the waist. From the meridian of foot greater Yang (阳)as a starting point to extra meridians or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20年10期2020-04-20

  •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isease(《素问•评热病论篇》), for pathogen to encroach, Qi must be vacuous. YU Ting-hong, a doctor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said in the collection of medical records of external syndrome: "deficiency of vital Qi leads to cancer", which dir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20年11期2020-04-19

  • 《黄帝内经》对湿热证的认识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寒湿”的概念《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说“三之气,天政布,湿气降,……感于寒湿”,提出了“寒湿”概念。同样该篇中“溽暑湿热相薄”,提出了“湿热”的概念。这说明,早在《黄帝内经》成书年代,中医就已把湿邪分成了“寒湿”和“湿热”两大类。这为后世辨证论治湿邪奠定了基础。当然,《黄帝内经》对于湿邪的论述相对较丰富,对湿热的论述相对少一些。2 对湿热证发病病因的认识结合《黄帝内经》有关论述,湿热证的发病途径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感受自然界的湿热(暑湿)邪气。如《素问

    吉林中医药 2020年10期2020-02-14

  •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五虚勿近,五实勿远”新释❋
    《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是中医学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和学习,同时对其研究更是层出不穷。然而,由于《内经》成书久远,历代医家对其字词句的注释也莫衷一是。笔者在讲授《针灸医籍选读》时,对《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五虚勿近,五实勿远”有与以往不同的理解,现论述如下。1 “五虚勿近,五实勿远”的古今释义1.1 “五虚”“五实”古今释义首先,“五虚”“五实”释义为“五体”虚实。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注释《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所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12期2020-01-14

  •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本学者金漥七朗《素问考》和多纪元简《素问记闻》近年在中国出版,引起中日两国学术界关于《素问考》与《素问记闻》及多纪元简早年出版的《素问识》之间关系的讨论。本文拟在前辈学者研究成果的启示下对《素问考》和多纪元简《素问记闻》《素问识》进行比较,对相关问题再做一些考察和认识。1 问题的提出金漥七朗和多纪元简是日本幕府时期汉方考证学派的两位重要学者。多纪元简(1755-1810),也称丹波元简,字廉夫,号桂山,曾任侍医兼医学馆督导,有多种注释中国古医籍的著作。其1

    环球中医药 2020年9期2020-01-11

  • 中国话语视角的中医典籍英译策略探究
    树德《黄帝内经·素问》英译本为例,从中国话语的视角,在语言层面以及文化层面探讨中医典籍翻译策略,分析典籍英译中的中国话语传达。关键词:典籍英译 中国话语 文树德 《黃帝内经·素问》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0—0090—02文树德版《黄帝内经·素问》(以下简称《素问》)英译本历时28年,被西方世界公认为最具有学术性与研究价值的英译版本。文树德秉持尊重中医话语与文化特色的翻译态度,采用直译、注释法、以

    现代交际 2019年20期2019-12-06

  •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黄帝内经·素问》汉日翻译策略研究
    译,《黄帝内经·素问》包含了丰富的中医文化知识,翻译过程中必须重视文化影响因素。本文选取石田秀石和小曾户丈夫的《黄帝内经·素问》两个日译本,从中选取代表性实例,通过比较分析,探索出合适的翻译策略。关键词:文化传播;黄帝内经·素问;日译策略1、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翻译的本质在于符号互动,反映着人的符号存在方式。语言翻译的功能是符号转换,就是把一种语言符号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符号,在语际交流中发挥着桥梁的作用。翻译既是沟通语言的桥梁,就必然与两种语言及其所属的文化打交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34期2019-09-10

  • 《黄帝内经》成书考
    黄帝内经》包含《素问》和《灵枢经》两部分,但由于其书成书较早,历代对其内容均有质疑、猜测和探讨。本文将从文献学入手,梳理和探讨《黄帝内经》与《素问》《灵枢经》的关系。关键词:黄帝内经;成书内容;素问;灵枢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作者简介:杨韫菲(1990-),女,汉族,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號]:1002-2139(2019)-02-0-02一、前人研究概述研究《黄帝内经》成书及其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期2019-06-11

  • 中医小知识
    彬散者收之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散,是不固不收的证候;收,是收摄固涩的作用。例如,心血亏损,以致心神浮越、心悸易惊,这是心气不固,当“养血安神”,以收摄心气。又如,久咳多汗易汗,这是肺气不固,可用“敛肺止咳法”,以固肺气而止咳止汗;遗精滑泄,日久不愈,这是肾气不固,可用“固肾涩精”之剂,肾气固则遗泄自止。下者举之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下,是下陷;举,是升举。中气下陷的,应当用补中益气药升提。例如,中气虚而下陷,以致脱肛日久不愈,可以用补中益气药升举

    中老年保健 2019年10期2019-01-13

  • 素问遗篇》两版本研究❋
    化疫”理论出自《素问遗篇》,笔者在研究遗篇的过程中发现,除通行版本——即目前普遍使用的人民卫生出版社梅花版《黄帝内经素问》中所载遗篇内容外,尚有高亿所著《黄帝内经素问详注直讲全集》中的遗篇版本,且两版本内容完全不同。本文就两版本遗篇的流传情况、成书年代、编著者、主要内容等方面搜集信息进行研究,以期为诸多经典爱好者提供更深入理解遗篇的思路及版本选择参考。1 基本情况介绍“素问遗篇”指《黄帝内经素问》(以下简称《素问》)中的“刺法论”与“本病论”2篇。《黄帝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4期2019-01-09

  • 《黄帝内经》中“阴”的整理与分类
    1357次,占《素问》42篇915次,《灵枢》43篇442次。结论:“阴”在《黄帝内经》中出现次数多,跨越篇幅广,“阴”的含义分类多,这次整理对《内经》中的“阴”有了清晰的认识,反过来更好地研读经典。关键词:阴 黄帝内经 素问 灵枢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8-0-01《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典籍之一,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其中,阴阳理论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架之

    中文信息 2018年8期2018-08-29

  • 《黄帝内经》中“阳”的整理与分类
    1690次,占《素问》47篇935次,《灵枢》42篇755次。结论:“阳”在《黄帝内经》中出现次数多,跨越篇幅广,“阳”的含义分类多,这次整理对《内经》中的“阳”有了清晰的认识,反过来更好地研读经典。关键词:阳 黄帝内经 素问 灵枢中图分类号:R2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8-0-01《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典籍之一,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其中,阴阳理论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构

    中文信息 2018年8期2018-08-29

  •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现274次,占《素问》46篇157次,《灵枢》42篇117次。结论:“阴阳”在《黄帝内经》中出现次数多,跨越篇幅广,“阴阳”的含义分类多,这次整理对《内经》中的“阴阳”有了清晰的认识,反过来更好地研读经典。关键词:阴阳 黄帝内经 素问 灵枢中图分类号:R2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6-0-01《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典籍之一,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其中,阴阳理论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文信息 2018年6期2018-08-29

  • 《黄帝内经》湿病症状分类与定位治疗浅析
    蒙头部则头重,《素问·生气通天论》有云:“因于湿,首如裹。” 寒湿困头部可成阴痹,寒收湿滞,收滞则不通,不通则痛,且阻滞水谷精微上输头部,头部失养而发头晕头痛,《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太阴司天,湿淫所胜,…阴痹者按之不得,腰脊头项痛,时眩……”1.2 湿邪致耳病湿邪上困头面部使气机阻滞,清阳不升;湿热合邪时还可炼湿成痰,痰郁化火,上扰耳窍,出现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岁太阴在泉…湿淫所胜,…耳聋浑浑焞焞…”此外,此篇又言“太阴司天,

    大医生 2018年3期2018-04-12

  • 《黄帝内经》“肝主筋”与“筋脉横解”之肠澼
    涵之一可以诠释《素问·生气通天论》“筋脉横解”“肠澼”的发病与治疗。1 《内经》“肝主筋”《素问·宣明五气》曰:“肝主筋。”按照《内经词典》的释义,此处的“筋”指的是“肌腱、韧带的总称”[1]。《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膝者,筋之府也。”《素问·痿论》曰:“肝主全身之筋膜。”《内经词典》将“筋膜”释为“筋”[1];《黄帝内经词典》则将“筋膜”具体释义为“皮下肉上组织和肌腱的鞘膜等”[2];张景岳注:“筋膜者,按全元起曰:人皮下肉上筋膜也。盖膜犹幕也,凡肉理

    吉林中医药 2018年7期2018-02-12

  • 《黄帝内经》“胀”“满”释义辨析❋
    啬啬然”意同;《素问·腹中论》:“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中“满”“胀”二字互文,均形容胸腹满闷壅实。“胀满”意为“壅实满闷的不适感”,常用指胃脘腹部,在《内经》中共出现8处。如《素问·厥论》“下虚则腹胀满”、《灵枢·经脉》“胃中寒则胀满”、《素问·标本病传论》“胃病胀满”、《灵枢·癫狂》“厥逆腹胀满”。还可用于形容肺部,如《灵枢·经脉》“肺胀满,膨膨而喘咳”。“胀”“满”均可形容脉络实大貌。如《素问·大奇论》“心脉满大”、《灵枢·胀论》“脉之应于寸口,如何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4期2018-01-23

  • 杜诗中的“长夏”读音辨析
    典籍《黄帝内经·素问》,与五行之说相关,“长”取生长、助长之意,应为上声。“长夏”特指“农历六月”,正是植物生长最快的时节,辅证“长”为上声。在古典文学作品中,“长夏”有两种不同解读,分别为平声和上声,此处应仔细辨别。关键词:长夏;素问;五行;格律诗;杜甫杜甫诗《江村》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首句:“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描绘了恬静优雅的田园图景。其中,“长夏”一词的读音一直存在争议:一说读“cháng”平声,一说读“zhǎng”上声。杜诗历代注家

    语文教学之友 2017年12期2017-12-29

  • 素问》对《汉语大词典》书证之补益
    233030)《素问》对《汉语大词典》书证之补益谢政伟(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系 安徽蚌埠 233030)《素问》是中医理论专著的鼻祖,口语化程度较高,具有重要的语言价值。《素问》丰富的语言材料可以不同程度地弥补《汉语大词典》中存在的书证迟后、书证间跨度过大、书证缺失及不足等问题。汉语大词典;书证问题;素问;语料价值《汉语大词典》是一部集古今汉语语词之大成的巨著,它“古今兼收,源流并举”,“广泛地收录古今汉语著作中的普通词汇”[1](P7921),是目前我国最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3期2017-04-14

  • 素问遗篇》考
    264000《素问遗篇》考邹勇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 山东,烟台 264000[目的]考证《素问遗篇》的文献源起及作者。[方法]以文献研究的方法,从术语、用词、修辞、治法、理论等方面,全面考证《素问遗篇》的相关论述,求证本原。[结果]《素问遗篇》是唐以后作品。文中有两处引用《玄珠密语》;文中修辞用语非汉代以前用法,如黑尸鬼、青尸鬼、赤尸鬼、黄尸鬼、白尸鬼等;文中多处用“假令”,该修词用法始于《伤寒杂病论》,《内经》其他篇章无此用法;对运气理论的认识,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5期2017-01-11

  • 清儒胡澍、俞樾校注《素问》的特点探析
    胡澍、俞樾校注《素问》的特点探析孙庆炜,孙中堂(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清儒对《素问》曾进行过精审的校注,这些医籍成为中医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章旨在分析清儒胡澍、俞樾校注《素问》的规律,进而总结出“综合考证、多维分析,引征广博,考辨严密精审,探微索隐、辨讹释疑正误,方法革新、从文献学角度校勘《素问》,说理精确、措词简明,文理与医理相结合”之校注特点,以期对今后中医古籍研究与整理具有启示性意义。清儒;胡澍;俞樾;校注;素问中医古籍承载着历代医家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4期2016-02-12

  • 略论《黄帝内经》喘证理论及临床应用*
    遏而致喘息。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水太过,寒气流行……甚则腹大胫肿,喘咳。”风热为阳邪,其感于风热者,内犯于肺,肺气壅实,清肃失司。如《素问·通评虚实论》:“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素问·太阴阳明论》:“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阳受之则入六府……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因暑为阳邪,其性炎上,易伤津耗气,肺为姣脏,不耐其热,上扰气道为喘,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疟,少气咳喘”及《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11期2016-01-31

  • 浅析胡澍《素问校义》的校注方法
    庆炜浅析胡澍《素问校义》的校注方法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孙庆炜摘要:在《素问》的校勘史上,胡澍的《素问校义》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旨在分析胡澍《素问校义》的校注方法——“循流溯源,反复推敲”、“广征博采,精审详辨”、“辨讹释疑,深研不辍”、“引进小学,方法革新”、“文理与医理,既不缺一,也不执一”,以期对今后中医古籍的整理及研究具有启示性意义。关键词:胡澍素问素问校义校注方法《黄帝内经·素问》是先秦以前历代医家学者的智慧结晶,其在流传过程

    中医文献杂志 2016年3期2016-01-30

  • 《阴阳大论》今何在
    大论”或曾留在《素问》这三个结论,还望方家予以指正。阴阳大论 黄帝内经 素问 新校正 阴阳应象大论问题的由来张仲景在《伤寒论原序》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这就表明《阴阳大论》在汉末犹在。可是后来却不见了。那么,《阴阳大论》飞到哪里去了呢?《唐

    中医文献杂志 2016年5期2016-01-27

  • 素问?七篇大论小考
    若七篇大论实属《素问》原文,现在公认《素问》非成书于一时一人之手;假若其非《素问》原文,则可能取自阴阳五行家之《阴阳大论》抑或出自其他古医经。无论如何,《素问?七篇大论》的作者以及其生平情况已不可考。2.文献主要内容:七篇大论主要阐述了运气学说,它是中国古代研究天时气候变化,以及天时气候变化对生物影响的一门学说。其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为指导思想,以阴阳五行为理论框架,以天干、地支系统为演绎工具,对宇宙、天地、万物以及人体疾病等方面加以规律性的总结,从而寻求疾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2015-10-21

  • 四气调神大论之四季养生的理论解读
    词】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四季养生【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9-0147-02Abstract:In this paper, a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assics huangdi neijing "four gas god theory" of the original, at the sa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5年5期2015-05-30

  • 五运六气入门专题系列讲座(十六) ——素问七篇大论治则治法
    座(十六) ——素问七篇大论治则治法邹 勇(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中西结合科,烟台264000)《素问·七篇大论》详细论述了在五运六气指导下的治则治法,强调无失天信,无逆气宜;伏其所主,先其所因;谨候气宜,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治则治法;五运六气;内经(上接第4期)《素问·七篇大论》详细论述了在五运六气指导下的治则治法。强调无失天信,无逆气宜;伏其所主,先其所因;谨候气宜,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谨察阴阳所在,以平为期,以所在寒热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5期2015-01-31

  • 五运六气入门专题系列讲座(十四)——从五运六气论气化
    变化称之为变。《素问·天元纪大论》:“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夫物之生以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在人体,化是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基础,变则产生疾病。《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天地人万物的生化源于阴阳气的活动,以阴阳气之多少表现为三阴三阳,阴阳、三阴三阳、木、火、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3期2015-01-31

  • 五运六气入门专题系列讲座(十五) ——五运六气临床思辨
    湿燥火者也。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云:“亢则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先立其年以明其气……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天道可见”。又曰:“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盛则濡泻”。《素问·五运行大论》曰:“风伤肝……热伤气……湿伤内……热伤皮毛……寒伤血”。2 辨天《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素问·气交变大论》“善言天者,必应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4期2015-01-31

  • 从太阳气化的角度谈咳嗽的机理
    理1.1《内经·素问》论咳《素问·咳论》:“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肺则肺寒,肺寒则内外合邪,因而客之而为肺咳”,说明肺咳的病因是由寒饮从胃沿肺脉上至于肺引起咳嗽,其邪是以寒为本,以饮为标。同篇云:“五脏各以其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说明五脏感于寒,如若不是肺咳之时,最终亦能传到肺而引起肺咳。 1 咳嗽的机理1.1《内经·素问》论咳《素问·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5期2014-12-02

  • 玲珑欢
    我的耐性吗?”沈素问脸色一沉,声音也冷下去:“父亲,只要还没确定他的死讯,我就还是他的未婚妻。”沈老爷子的脾气也被激了起来,不悦地说:“我不管你前天到底去了哪里,也不管你做了什么,但是,我不会再纵你下去了!我马上就派媒人去顾连海家给你说亲!”“终于忍不住要拿我去换钱了吗?”沈素问讥讽地笑。“你一个女子,不能继承我的家业,若不嫁个有价值的丈夫,还有什么用?”沈老爷毫不留情地反问。沈素问冷声道:“你让我嫁,我偏不嫁!”啪——沈括盛怒之下将手中的茶盏狠狠摔碎在地

    飞魔幻A 2014年8期2014-05-14

  • 《黄帝内经》注本源流略述
    汉时期就已经以《素问》和《灵枢》(亦名《九卷》、《针经》)两部书的形式在流传了。到了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关于《素问》的最早注本,这便是齐梁之际全元起的《素问训解》,遗憾的是这部书大约在北宋以后便失传了,通过今本《素问》中还可以大致窥测当时的大概框架。最早将《素问》和《灵枢》分类重编,然后加以注释的是隋代杨上善的《太素》。该书分类精当,注解典雅,是《黄帝内经》诸多注本中比较经典的一种,宋代掌禹锡、林亿等人在注解《素问》时,曾有过大量的征引,但北宋之后也渐次隐没

    陕西中医 2013年5期2013-04-07

  • 浅谈《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治神”对医德的启示
    治神”之“静”《素问·宝命全形论》曰:“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治神”之“静”包括环境之静和心神之静两个方面。对于环境之静,《内经》多篇中强调了环境之“静”在诊疗中的重要性。如《灵枢·终始》曰:“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等等。然而,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今天,人心浮躁,医生如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心神的宁静显得尤为重要。《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众脉不见,众凶弗闻。”虽然历代医家对于“众脉不见,众凶弗闻”的释义有所争议,但笔者认为此句隶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年2期2013-01-24

  • 从《内经》看脾气虚
    行化物者也”。《素问·五脏别论》:“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由于“五脏皆坚者,无病;五脏皆脆者,不离于病”,故“有其独尽天寿,而无邪僻之病,百年不衰,虽犯风雨卒寒大暑,犹弗能害也。有其不离屏蔽室内,无怵惕之恐,然犹不免于病”(《灵枢·本脏》)。可见“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灵枢·天年》)。“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24期2012-08-15

  •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评介
    教授的《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一书是他集毕生精力之力作,是他对《素问》整理研究所获得的巨大成果,1995年曾获得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标志着当代对《素问》研究的新水平。目前,该书先后被国内大出版社再版,并被权威机构指定成为重要的教学参考书籍。19世纪以来,传统训诂学迅猛发展,考据学风靡于清儒之中,一些具有文字、音韵、训诂功力的学者深入研究《素问》,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一部含义深奥的经典,精确地理解确非轻易。至今,“素灵诸注诧分歧”,“杨王未易轻轩轾”。郭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2期2012-02-14

  • 从 《内经》看高血压
    ,目无所见”。《素问·风论》:“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素问·奇病论》:“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灵枢·厥病》:“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厥心痛,与背相控,善瘛……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发为偏枯”。《素问·调经论》:“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灵枢·五乱篇》:“清浊相干……乱于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22期2012-01-28

  • 素问·五常政大论》释义一则
    510405)《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故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此腠理开闭之常,太少之异耳。……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故曰:气寒气凉,治以寒凉,行水渍之。气温气热,治以温热,强其内守,必同其气,可使平也,假者反之。”“胀”、“疮”等的发生与气候环境关系密切,即气候“寒凉”、“温热”导致腠理开闭不同所以所患病证亦不同。1 “西北”因地制宜与“胀”病治疗“西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年11期2012-01-25

  • 《内经》“道”之涵义
    谷通行的道路。《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地道”指身体下部血脉的通道。女子七七之后,月经停止,故称“地道不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这是把“道”与“路”合称。《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周有道理”中的“道理”亦指道路。孔穴的含义与通道有关,所以“道”可指孔穴。《素问·长刺节论》中说:“皮者,道也。”这里指

    中医药通报 2011年4期2011-02-10

  • “隐曲”含义种种
    词,主要出现在《素问》和《素问》的相关注释本中,而后世各医家的其他著作中论述较少,或者说根本没有论及。通过检索发现,现代医家对该词的论述也较少。在古代和现代这些少之又少的理论涉及中,“隐曲”一词的含义却大不相同。1.指肢体的运动。《素问吴注·风论》言:“俯首谓之隐,鞠躬谓之曲,肾脉入肺中循喉咙,故不利于隐,隐则喉痛也。肾脉贯脊,故不利于曲,曲则脊痛也。”2.指大小二便。《黄帝内经太素》多赞成这种说法。如在《诸风状论》中云:“在隐曲,大小便”。在《阴阳杂说》

    中医药通报 2011年4期2011-02-10

  • 《内经》足六经理论比较研究
    式说明病候,如《素问·热论》、《素问·厥论》、《素问·刺腰痛》、《素问·刺疟》、《素问·诊要经终论》、《灵枢·终始》、《灵枢·根结》等。在这些篇章中,有的明确提出了足三阴足三阳的名称,有的虽然以三阴三阳统言之,但不难发现,它们的病候多与足六经病候相关。对于以上这些篇章的内容,国内已有学者指出其属于足六经理论范畴。

    浙江中医杂志 2004年4期2004-04-26

  • 《伤寒论》六经学说与《内经》三阴三阳理论关系的探讨
    阴三阳,主要在《素问·六微旨大论》、《素问·天元纪大论》诸篇。三是用以研究阴阳离合规律及开、合、枢等生理功能。如《素问·阴阳离合论》、《素问·阴阳别论》的三阴三阳按照阴阳理论分述三阴三阳的病机、主病及推测预后等。四是热病的三阴三阳,主要对热病的发展变化规律的论述。如《素问·热论》中按照三阴三阳之六经,将热病发展过程中的症状加以分类、归纳,进而说明热病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上述四条均在《伤寒论》中有不同程度的运用和发展,现分述如下。

    浙江中医杂志 2004年5期2004-03-09

  • 对病机十九条中“心”与“火”的质疑
    十九条心火争鸣《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病机十九条”第五、六条云:“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对这两句条文,前代医家早有异议。清代医家高士宗在《素问直解》中曾明确指出:此处“火”字应改为“心”,“心”字应改为“火”。笔者愚见,高氏之说甚为恰当。但传世至今,一直以误传误,不予纠正,实在有误后世。这与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振兴中医的科学态度和宗旨是相违背的。愚今冒昧提出井底之见,以求同仁指正。

    浙江中医杂志 2004年9期200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