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的自主进餐实践

2021-03-29 15:29王优优
幸福家庭 2021年23期
关键词:用餐豆浆小班

王优优

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提出了将“六个支架”作为抓手,强调尝试点餐由儿童自主完成,教师只是自助餐的服务生之一,强调进餐环节的游戏化和课程化。3~6岁的幼儿能否顺利进餐,是家长关心的问题,也是幼儿园教师工作的重点。自主进餐是指不在外力强制的情况下,幼儿出于兴趣和需要,自发、自愿进行的用餐活动。通过自主用餐活动,幼儿可进一步认识、了解当季的蔬菜、水果以及具有当地特色的食物,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归属感,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提高自我独立能力。在以幼儿为本的前提下,教师应将生活化、游戏化的课程理念融入幼儿一日生活。

小班幼儿对世界和周围各种事物具有积极的求知欲望,他们喜欢模仿成人的动作和行为,愿意尝试各种事情,自主意识处于不断发展中。他们也喜欢参与成人的劳动,比如会在家里帮助父母扫地、擦桌子等。虽然小班幼儿年龄较小,肌肉发展尚不完善,进行自主用餐難度较大,但是幼儿具有自己动手的想法和意识,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根据《指南》精神,结合江苏省课程游戏化“六个支架”的相关规定,笔者与班级幼儿共同设计了自主用早餐的活动方案,以期让幼儿掌握动手取豆浆、送茶杯、自取点心等生活技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大部分小班幼儿已经学会自己吃饭,生活自理能力也在慢慢提高,具有一些生活经验,他们知道在盛豆浆、端豆浆杯子的过程中如何去做,需要注意什么,但是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幼儿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了一些方法,以期帮助幼儿顺利进行自主用餐。

大多数小班幼儿是使用勺子吃饭的,部分幼儿会在家长的要求下尝试使用筷子吃饭,但是由于动作不准确、力量薄弱等原因,幼儿认为用筷子吃饭难度较大,渐渐对筷子产生抵触和抗拒心理。

精细动作的养成需要通过各种活动进行不断的练习,因此,笔者在班级内组织幼儿进行了夹小番茄比赛、做手指游戏、练习拍球等一系列活动,增强了幼儿身体的整体协调性。幼儿在端豆浆的过程中,步伐更加平稳,动作更加细心和熟练,有的幼儿选择少量多次的方法,既安全又稳当。一些幼儿平时缺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教师可以通过活动,锻炼他们的操作能力,使其练习肌肉的力量动作,在不断的尝试和挑战中积累信心,养成良好的心态品质。

角色游戏深受幼儿喜爱,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幼儿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为了激发幼儿进行午餐管理的兴趣,笔者带领幼儿参观食堂工作人员的工作,让幼儿对食堂形成较完整的印象。此外,笔者在班级内组织了“放心早餐”游戏活动,让幼儿扮演营业员、服务员和顾客三种角色,服务员需要收拾、整理餐桌,为顾客递餐巾纸、送水等;顾客需要自己取点心,并在用餐结束后将自己的餐具摆放到指定位置。角色扮演游戏能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各项技能逐步娴熟,养成了收拾整理的良好习惯。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具有巨大的潜能,他们在‘工作’中练习独立,完成自我成长的使命。”笔者曾经做过调查,大多数幼儿不会自己穿衣服、整理衣裤,不能自己撕开包装袋。幼儿自我独立能力较差,是因为家长没有为其提供锻炼的机会。在笔者提出自主用早餐活动后,班上多数家长持怀疑心态,在他们看来,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在家里享受家长的宠爱,什么事情都不需要自己做,在幼儿园自主用餐难度太大,无法完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教师要以幼儿为本,时刻尊重幼儿,注重细节。教师可以与幼儿、家长共同商讨自主用餐的位置、环境以及餐点种类,与家长交流、分享自主用餐的价值与意义,并做好相应的图文记录。教师可以此为契机,积极创设家园合作与共育的机会。教师还可以利用家园联系本、微信群、告家长书等多种沟通方式,让家长明确自主用餐活动的教育价值,在家庭中为幼儿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支持、鼓励并引导幼儿投入自我发展的各种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建议家长在家庭中实施自主用餐活动,让幼儿在家中进行锻炼,培养幼儿的生活技能。

为保证自主用餐活动顺利开展,笔者结合小班幼儿的身体特点和发展水平,设置餐盘、豆浆桶、点心盒的摆放高度和位置,并选择适合幼儿高度的桌椅以及适合幼儿使用的餐具。例如,笔者利用既能保温又方便幼儿打开的保温桶盛豆浆,并用轻巧的餐盘放置点心,让幼儿掌握正确的用餐姿势。

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使幼儿保持愉悦的心情进餐。在以往的进餐过程中,教师强调幼儿不许讲话,要保持安静的氛围。在自主用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允许幼儿小声交流,互相讨论点心的味道,实行座位自由化,幼儿可自由选择一起用餐的同伴,自主决定用餐的食量,避免粮食的浪费,养成负责任的品质。幼儿在自我服务的过程中进行自由的交流讨论、动手尝试和反思调整,较好地锻炼了他们自我服务、自主管理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形成独立、自主、自信等品质。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的生活离不开一日三餐,尤其是正在生长发育的幼儿,养成良好的自主进餐习惯具有重要作用。《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教师实施幼儿自主用餐活动,将其作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契机,有助于实现一日生活皆课程的课程观。自主用餐活动转变了班级幼儿的进餐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儿的自理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和合作能力。教师也从自主用餐活动中感受到幼儿无穷的潜力,只有勇敢放手,幼儿才会更自主、更快乐。

猜你喜欢
用餐豆浆小班
文明用餐
文明用餐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豆浆侠(9)
喝豆浆能不能补充雌激素
豆浆侠(4)
豆浆侠(2)
用餐时间
奇妙的用餐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