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建构游戏中的观察、支持与引导

2021-03-29 18:05刘思妍
幸福家庭 2021年23期
关键词:积木同伴建构

刘思妍

建构游戏是大班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活动,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建构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细致地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状态和行为,为幼儿的游戏提供必要的支持,并适时引导幼儿,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建构游戏,以更好地实现建构游戏的教育价值。

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建构游戏,并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以及表现,为支持幼儿的游戏奠定基础。

(一)观察记录

在某次户外建构游戏中,笔者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建构游戏,并引导幼儿设计游戏规则。在幼儿选好建构游戏后,笔者发现选择积木区的幼兒并不多。为引导幼儿前往积木区进行建构游戏,笔者特意提高音量问幼儿:“有人想玩‘积木变变变’游戏吗?”很快,幼儿聚集到积木区开始进行建构游戏,而笔者则在旁边观察幼儿的游戏。过了一会儿,笔者发现,幼儿虽然能自由建构作品,但大部分幼儿的作品造型单一,只有个别幼儿能成功建构出较为复杂的城堡或街道。此外,由于积木类型较多,部分幼儿在建构时不够专注,且没有耐心。在建构过程中,个别幼儿与同伴发生了争吵。在游戏规则方面,幼儿擅自更改游戏规则,且不愿意遵守同伴提出的规则。针对这些现象,笔者没有斥责幼儿或干预幼儿的游戏,而是用温和的语气询问幼儿:“我也想跟你们一起玩建构游戏,可以吗?”幼儿们异口同声地表示欢迎笔者加入他们的游戏,并希望笔者能带领他们建构出各种各样的作品。

(二)观察解析

大班幼儿的自主性较强,合作意识和规则意识较弱。因此,在建构游戏中,幼儿大多急于表现自我,但由于建构经验不足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弱,无法顺利开展建构游戏,甚至出现争吵。此时,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介入幼儿的游戏,帮助幼儿重新建立游戏秩序,并引导幼儿进行合理分工与有效合作。以“积木变变变”游戏为例,笔者在观察到幼儿陷入游戏困境后,将自身观察者的身份转变为参与者,以帮助幼儿找准自己在建构游戏中的位置,让幼儿明确建构游戏的目标。在整个游戏过程中,笔者并未过多地干预幼儿的游戏,而是在细致地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和游戏状态,并充分利用自己的观察结果,选择了合适的时机加入幼儿的游戏,与幼儿一起建构,从而帮助幼儿在建构游戏中获得有效的建构经验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

建构游戏是集思维、操作、艺术、创造为一体的游戏,是幼儿阶段不可缺少的一种游戏形式。在建构游戏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空间和适宜的游戏材料,给予幼儿自主游戏的时间,让幼儿能发挥想象力自由地建构作品,以发散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一)科学、合理投放游戏材料

在“积木变变变”建构游戏中,笔者通过观察,了解到由于积木类型较多,且堆放较为随意,幼儿无法专心利用一种积木建构作品。由此可见,教师应为幼儿投放适量的游戏材料,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建构游戏环境,以便幼儿顺利开展建构游戏。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规律,投放相应的游戏材料,并鼓励幼儿自由建构作品,以实现建构游戏的教育价值。此外,教师应分类放置游戏材料,以便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快速找到相应的积木。教师科学、合理地投放游戏材料,可以满足幼儿的探索需求,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促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集中注意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建构经验,提升自身的建构能力。

(二)启发幼儿的思维

当幼儿在建构游戏中遇到难题时,教师不应过多干预幼儿的游戏,而应选择恰当的时机介入幼儿的游戏,启发幼儿的思维,鼓励幼儿自主解决难题,让幼儿体验建构游戏的乐趣,积累建构经验,以培养幼儿的建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在“积木变变变”建构游戏中,当幼儿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所需材料时,教师可以启发幼儿,让幼儿自行思考、解决问题。当幼儿的思维受到限制,模仿他人搭建作品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大胆思考,让幼儿回忆生活中的各类场景以及事物,以发散幼儿的思维,让幼儿建构出形态各异的作品,并在建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建构经验,以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教师可以让幼儿明确建构游戏的方向,从而开展高效的建构游戏,并让幼儿在建构游戏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经验。

(一)引导幼儿进行情感交流

在建构游戏中,教师应适时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和自主发现,鼓励幼儿积极展开互动、交流、协商以及合作,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让幼儿感受到合作带来的乐趣。教师鼓励和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情感交流,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以“积木变变变”建构游戏为例,教师可以在幼儿发生争吵或随意更改游戏规则时,引导幼儿进行情感交流,让幼儿了解同伴的想法,并通过协商的方式与同伴一起设定规则。在建构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在游戏过程中的感受、遇到的难题以及解决难题的方法。这可以增加幼儿与同伴交流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二)引导幼儿发展各项能力

在指导大班幼儿进行建构游戏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幼儿的各项能力。例如,在积木建构游戏中,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幼儿,促使幼儿在建构过程中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当发现幼儿盲目建构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设定一个游戏主题,如“修建水渠”。幼儿在主题的驱动下,会主动寻找合适的积木,并与同伴一起完成这项“大工程”。在主题建构游戏中,幼儿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可以通过沟通与交流,与同伴形成合作关系,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当幼儿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给予幼儿一些必要的提示,引导幼儿自主解决问题,以保证建构游戏的顺利开展。例如,幼儿在利用积木建构水渠的过程中发现,积木是实心的,用积木建构水渠,水流无法顺利通过。对此,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该怎么做,而是引导幼儿思考是否可以用其他材料建构沟渠,用积木建构堤坝。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开始寻找可以建构沟渠的材料。很快,幼儿找到了一张防水纸,并用防水纸建构沟渠,用积木建构堤坝,让水流可以从沟渠中顺利通过。在此次建构游戏中,教师通过恰当的指导,帮助幼儿顺利完成了建构任务,这有效培养了幼儿的建构能力和思考能力。

综上所述,在建构游戏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自主性,细致地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并结合自己的观察结果,支持和引导幼儿自主开展建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积累建构经验。此外,教师应合理投放游戏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情感交流,让幼儿通过协商,共同设定游戏规则,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规则意识,进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第三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积木同伴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这块积木能给我吗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星钻积木
寻找失散的同伴
建构游戏玩不够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有趣的积木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