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学生理解“0不能作除数”

2021-03-30 02:55李建良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被除数除数算式

文|李建良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不同的途径了解了“0 不能作除数”这一“规定”,但他们不理解其中的道理。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以下步骤引导学生展开探究。

1.编写算式,猜想得数。

先请学生写一个与0 有关的除法算式,并试着写出它的得数。

根据学生的算式进行分类,主要包括:第一类,0 作被除数的,如0÷5、0÷10、0÷60 等;第二类,0 作除数的,如5÷0、27÷0、90÷0 等;第三类,0 同时作被除数和除数的,即0÷0。

2.分类探究,验证猜想。

(1)研究0 作被除数。

先请学生观察0 作被除数的算式的答案,发现都是0。请学生做出猜想(0除以一个数,都得0)并验证。

学生可能出现的验证方法是将除法改写成乘法,如下图。

组织讨论:如何检验猜想?小结方法:根据“商×除数=被除数”,即“0(商)乘任何数都得0(被除数)”来检验。

(2)研究0 作除数。

师生共同研究0 作除数时的情况。

学生可能会按照“商×除数=被除数”的方法尝试证明,教师展示学生的证明过程。如:假设23÷0=0,0×0=0,不是23,所以23÷0≠0;假设23÷0=☆,☆×0=0,因此找不到☆代表的数。以此得出结论:一个数除以0,得不到商。

(3)研究0÷0。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与0 有关的除法还有一种情况,是被除数和除数都是0,此时结果会怎样?

学生尝试用乘法进行验证,教师展示学生的证明过程。如:假设0÷0=0,那么0×0=0,结论成立。

教师追问:0÷0 一定是0 吗?如果假设0÷0=1 会怎样?等于2 呢?3 呢?……请学生自己举例并加以证明。

学生尝试证明:假设0÷0=1,那么1×0=0,结论成立;假设0÷0=2,2×0=0,结论也成立;假设0÷0=3,3×0=0,结论仍然成立。

学生通过证明发现:照这样,0÷0 的得数可以是任何数,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3.小结过程,得出结论。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通过研究我们发现,0 作除数,会出现两种情况,当一个非0 的数除以0 的时候,找不到答案;当0÷0 的时候,有很多答案,没有确切的得数。因此,为了方便,数学上规定0 不能作除数。

猜你喜欢
被除数除数算式
商一定小于被除数吗
求被除数
除法中的数学问题
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算算被除数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怎么写算式
好玩的算式谜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