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林业生态帮扶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华池县积极创新脱贫攻坚模式成效显著

2021-03-30 04:24梁帆
甘肃林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华池县劳务全县

梁帆

今年以来,庆阳市华池县积极创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东西部协作“华池经验、南梁模式”,运用天津市北辰区人才、产业、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和资源,围绕“一村万树”工程,探索“生态帮扶+林业工程”模式,提升乡村绿化美化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巩固全县脱贫攻坚成效,实现了生态环境改善、林果产业发展、生态就业规范、生态补偿及时、群众收入提高的目标,为助推全县产业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强化生态护林助推帮扶。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化为生态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的总体要求,按照《华池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管理办法》,2021 年从原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聘生态护林员1993 名,人均落实管护面积500亩以上,年人均兑付管护劳务报酬7800元,共计发放劳务报酬1554.54 万元,巩固提升了1993 户贫困户的脱贫成效。

二、壮大林业产业助推帮扶。一是因地制宜培育优势林业产业,将国家下达的2020 年度3 万亩退耕还林建设任务向重点乡镇及村组倾斜,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政策增收3600 万元。二是在退耕还林工程造林上,不限制生态林、经济林的比例,多栽植沙棘、山桃等经济林,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发展退耕还林等工程后续产业,扩大退耕农户的就业和增收空间,提高退耕还林等项目的综合效益。

三、利用生态补偿助推帮扶。将省林草局下达的天保工程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中幼林抚育建设任务向有需求的乡镇及村组倾斜,造林所需苗木、劳力、用工优先考虑育苗大户及林业专业合作社,优先雇用育苗大户及林业专业合作社成员承担封山育林、中幼林抚育建设,尽最大可能提高农户的劳务收入。截至2020 年底,全县已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集体及个人公益林面积达96.12 万亩,按照每亩年兑付11.5 元标准,已兑付农户生态补偿资金1105.38 万元,使全县90%以上农户受益。

四、造林绿化劳务助推帮扶。全面推进国土绿化进程,加大乡、村国土绿化建设力度,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的造林绿化项目资金和森林植被恢复费在政策范围内优先向有需求的乡镇及村组倾斜。同时,创新营造林实施模式,积极组织引导农户参与造林和抚育管护,为群众增加劳务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 年,全年完成国土绿化12 万亩,参与造林务工的农户1250户,人均日工资150 元,人均用工天数80天,实现群众劳务收入达到1500 万元以上。

五、实施好北辰区生态帮扶。在2019年、2020 年天津市北辰区帮扶建设生态林的基础上,利用2021 年列支的410 万元生态帮扶资金,在柔远镇土坪村、刘湾村、城壕镇杨寺岔村为困难群众栽植1.5~2 米油松大苗9 万株(面积932亩),群众苗木收入117 万元,劳务收入90 万元;在城壕镇杨寺岔村栽植油松和沙棘混交林3140 亩,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和巩固全县脱贫攻坚成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帮扶。华池县将生态帮扶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县自然资源局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站、办、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生态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做好各项协调工作。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站)及局属各部门建立了相应机制,按照“生态帮扶+林业工程”帮扶举措,科学研究推进生态帮扶工作,确保帮扶措施符合实际,帮扶成效更加精准。

此外,华池县自然资源局作为全县生态帮扶工作的责任主体,切实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主要领导认真履行生态帮扶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部署生态帮扶工作;分管领导直接抓、具体抓、深入抓;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准确掌握情况,精准制定帮扶计划,认真落实帮扶措施。同时,加强了与发改、财政、扶贫等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协调沟通,加强政策衔接,解决好项目实施中的具体问题,确保林业项目资金及时到位,项目顺利实施和推进。

猜你喜欢
华池县劳务全县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华池县10 a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华池县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价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土地整治对耕地质量的影响评价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浅谈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过错责任归责原则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