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讨

2021-03-30 10:44刘俊
建材与装饰 2021年6期
关键词:桩体缝隙浆液

刘俊

(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7)

0 前言

房屋建筑施工中应用注浆技术主要是对建筑结构的病害进行处理,包含裂缝、渗水等方面的问题,使用注浆技术是通过压力的作用将不同特征的浆液材料注入到病害处,待其充分凝结、固结后,进行封堵,实现对病害处的粘结目的,有效解决渗水等问题,增强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1 注浆技术的种类

1.1 高压喷射注浆法

该法始于20 世纪中后期,当今已在我国的不同建筑领略得到广泛应用,并形成了具体的施工规范标准。如高速公路地基加固和水利工程中的防渗等,同时还应用在城市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等深基坑的施工作业中,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技术可实现对深基坑的防渗止水目的。

1.2 静压注浆法

该法还被称作劈裂注浆法,主要应用在软土地基中。通过运用劈裂作业的原理,将压力注入到比重较强的水泥浆液或砂浆中,注入的浆液受到压力的作用会顺沿地基中的最小主应力面或弱应力面延伸,直至形成一定的浆脉状或是不同性质的凝结体,它可对周围的土体结构实现压实作用,同时能减小土体结构之间的缝隙,使土体结构的稳定性得到有效发挥。而浆液凝结体则可起到骨架结构的作用,增强房屋建筑的整体荷载力,有效延长房屋结构的使用寿命。

1.3 复合注浆法

复合注浆法是将前两种注浆方法有机的组合起来进行的施工作业,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二者的最大优势,从而获得更加优良的注浆效果。在施工时先用高压喷射法注浆桩体结构,接着用静压法增强高压喷浆的效果,实现对浆液的固定效果,防止其在干凝过程中收缩。在房屋建筑结构中使用复合注浆法能够增强建筑结构的桩体稳固性,还能弥补两种注浆方法中的不足之处。此种复合注浆法比较适用于地层施工中,此外在处理岩溶土洞时也具有较好的效果,且此法操作操作起来比较简便,对房屋建筑的病患处理效果非常明显,此外在应用此法时选取的注浆材料由于是无污染、无毒性的,更充分发挥了复合注浆的优势作用。

2 注浆施工的工艺要求

2.1 终止注浆作业的控制

首先施工前要具体分析桩体的实际情况,对要施行的注浆压力进行计算,施工时如果达到预定的压力,且压力保持一段时间后要停止注浆。其次依据施工地层的实际条件和最大承载力要求确定注浆压力,当注浆量满足指定要求时,便可停止注浆。在实际的注浆作业中,对注浆量的要求还未有固定的计算方法,因此需要现场施工人员依据以往经验进行有效预估,然后通过实验确定合理的注浆量,这样就能有效实现对注浆压力和注浆量的双重控制。

2.2 注浆的时间控制

一般来讲注浆的时间是在成桩后的3~30d 内进行。由于注浆施工多数采用高压来完成的,因此要确保桩体的强度符合基本要求。若注浆时间太早,一方面桩体本身强度不满足作业要求容易形成破裂现象,进而损坏混凝土的结构;另一方面桩体侧面的阻力较弱时会形成浆液溢出现象。若注浆时间太晚,浆皮易形成硬化,浆液向外泛浆,从而进入到桩体附近的土体内,造成浆液的浪费。所以控制好注浆的时间对注浆的施工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2.3 对注浆质量要求规范

在进行注浆施工时应严格依据相关的技术规范流程进行操作,对注浆作业所需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考察,计算准确数值,同时查看注浆管的长度、材质、质量等,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应及时进行修改。还要对桩基的承载力进行检测,检验承载力时需要在注浆结束23d 后开展。若注浆浆液中掺加了早强剂检测承载力时应提前开展。

2.4 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现阶段从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和工程建设现状来看,建设质量问题存在于不同的方面,如裂缝、渗水等,这些问题均会影响到房屋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整体稳定性,为人身安全和社会经济带来较大影响。而将注浆技术应用在房屋建筑结构中,对提高房屋建筑的结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注浆技术具体使用过程中,要加强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首先是在注浆前对需要使用的设备或建筑房屋的管理系统进行仔细排查。由于浆液具有一定的析水性,每次注浆施工后会产生一定的收缩现象,容易造成固结部位产生凹穴,因此每进行一次注浆施工时需要对补注的浆液水灰比配比进行调整,可以有效避免上一次钻孔排出的泥土进入新钻孔中。其次为了不让固结体因收缩而减少尺寸,在施工时应使用提升泵量和喷射压力的方法,将回转和提升速度减小,可获得理想的注浆效果。或是采用二次喷射方法等。在注浆喷射施工环节要注意观察浆液冒出情况,及时分析和掌握土层的特点,确定注射喷浆时的喷射数值。最后在选择注浆材料时应注意材料是否合理。一般情况下在房屋建筑结构中使用的注浆材料要具有良好亲和性和渗透性,从而实现对细小材料的注浆施工工艺。此外材料还要具有很强的粘结力,固结体应达到无毒、无污染的要求。

3 施工过程中注浆技术的应用

3.1 在基、桩、柱结构中的注浆技术

结构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一旦在结构上出现问题必须要及时进行处理。在处理时首先找出具体的病因,如在房屋结构的设计或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仔细的排查,待找到产生问题的病因,要以此为基础找出合适的孔位,孔位之间间距约35cm,钻孔直径约1cm,其深度依据病因的具体情况进行设定,若缝隙的表面是干燥的,分别在缝隙两旁约3~5cm 处涂抹胶剂将其密封好,以防在注浆过程中浆液渗漏,若缝隙表面是湿润的,需要对缝隙进行开槽处理,开槽的宽度和深度约2.5cm,并对缝隙和槽进行清理,槽内填入水泥并进行封槽,在干缝内填入有粘度的树脂类材料并将其固化一定的时间,之后在对缝隙进行注浆处理,让缝隙和其周边缝隙能够实现全面是粘结。在对湿缝隙进行处理时,选用的材料要有很强的亲水性和排水性,才能获得良好的固结强化作用。同时要注意注浆时如果只有少部分浆液产生作用,虽然此时发生效果,但全部浆液并为起到良好的粘连效果,则需要进行二次注浆,直到达到良好的凝结粘连效果。

3.2 在建筑墙体结构中的注浆技术

一般在房屋建筑结构中墙体结构出现裂缝的现象也比较常见,主要是受到楼板外力的因素影响,当墙体的温度升高时会产生热胀冷缩导致墙体形成裂缝。在对其进行处理时,需要从压檐墙和楼板连接处进行处理,在处理中依据裂缝的实际尺寸大小的不同增加了处理难度,所以可利用注浆技术,对于不同位置的病害使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如处理楼板裂缝时,其在设计阶段便要结合注浆的位置选择相应的材料,同时在压檐墙和楼板相邻处钻孔注浆时,应使用粘合度和剪强度高的材质。如在墙体位置出现渗漏现象,先要将渗漏的具体位置找出后,用布孔的方法对其进行维护,使用水泥泥浆材料,而浆料应提前制备好,并要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粘结力,应用小型电动机进行动力输出。如果裂缝形成的位置是在窗框、门框、墙体连接处,先要在框的周边注浆,最后在底部注浆,并使用复合型材料,预防浆液渗出。另外为放在水泥干缩所形成的不利影响,同时要用封闭漆对表面进行喷涂。

3.3 在厨房和卫浴结构中的注浆技术

防渗透和堵水是注浆技术的主要特点之一,在房屋建筑的厨房和卫生间结构中,需要布置很多的供、排水管线,因此增加了渗水发生的概率,渗水发生后便会引起墙面受潮。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厨房和卫浴结构中发生的绝大多数渗水问题其主要原因是防水层受到了损害,所以在施工环节中应加强对防水层的预防性处理措施。在施工中先关闭水管,接着在墙底部和地面接近的位置开挖一条排水沟,并使用水凝浆料作为主要材料,在防水层位置撬开一条小缝隙,缝隙的大小在4cm 左右,设置孔洞,孔距约2.5m 为宜,接着使用环氧砂浆处理排水沟,使用注浆技术将材料注入,待浆液凝固状态达73%左右时,进行再次注浆操作,同时对缝隙处采取补浆处理,从而可有效预防厨房和卫浴结构中的渗漏问题。

3.4 在地下室结构中的注浆技术

房屋建筑结构中地下室通常会面临潮湿的环境,且由于通风性不佳,也极容易出现渗水问题,此外地下室多数采用中空设计结构,其地基的荷载能力相对较差,所以需要通过使用注浆技术强化地下室的力学结构性能。在混凝土结构的地下室具体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设计好钻孔的深度,不能超过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厚度,钻孔时的角度要在35°~40°左右,将裸露出的裂缝全部进行切割处理,在注浆时要让压力值在规定范围内,并保证直到注浆工作结束。由于地下室的湿度高于地面,所以浆体的干凝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通常可在施工结束的第5 天去进行检查,如果渗水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需要再次进行注浆作业,直到渗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4 结束语

总之,在房屋建筑结构施工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渗水等问题,通过利用注浆技术,可对该类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房屋结构的承载能力,同时该技术在各种建筑工程施工中均得到广泛应用,且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在不影响建筑结构体美观的基础上有效解决裂缝等问题,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还应依据不同的工程情况对该技术不断创新和优化,使其能够发挥最大的技术价值。

猜你喜欢
桩体缝隙浆液
桩体模量和加筋体刚度对路堤稳定性影响分析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脱硫系统用浆液循环泵汽蚀分析
地铁车站支撑拆除对围护结构的影响
雨的缝隙
桩筏基础桩土荷载分担比研究
盾构法单液同步注浆浆液的对比分析
误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1例
Impact of Phase Noise on TDMS Based Calibration for Spaceborne Multi-Beam Antennas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