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丽家园”建设背景下的社区更新实践探索
——以上海市徐汇区园南新村社区综合治理为例

2021-03-31 11:27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6期
关键词:新村绿化设施

徐 乐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02)

0 引言

上海徐汇区于2018年开始进行“美丽小区”建设。美丽小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可总结为彻底消除住房安全隐患、推动公用基础设施设备更新改造、综合治理提高社区生活品质、强化管理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4个方面。

1 “共享”成为新形势下社区更新的重要理念

1.1 文化共享

文化共享可挽救濒危文化。我国一些非物质文化,尤其是一些民间文化属于“活”的文化,由于缺少必要的保护与开发,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地位。随着懂它的人越来越少,这些非物质文化只剩下了一个简简单单只言片语的故事,而它所包含的精神实质与文化内核,已到了濒临消失的地步。而通过文化共享,这些非物质文化乃至民间文化将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甚至喜爱,在大家的口耳相传中得到传承发展。

1.2 绿化共享

公共绿化空间建设是生态共享的基础,在“城市病”日益凸显的上海中心城老旧社区中,绿化空间的建设需求更为迫切。在大力倡导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城市蓝绿生态网络的新时期,社区层面的“点”“线”“面”绿化网络是城市蓝绿生态网络的最基础层面,也是实际的实施落地层面。

1.3 道路共享

日益增长的机动车数字背后,人、车、路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在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中,进一步鼓励绿色出行。而现实情况是,在老旧社区中,最基础的绿色出行就难以得到实现,社区道路都被机动车占用,人行空间几乎完全被挤占,人流穿梭于私家车流的缝隙中。道路共享,重新分配有限的道路资源,是社区内慢行网络的重点,也是将绿化共享落到实处的基础。

1.4 公共设施共享

从广义上来讲,公共服务设施共享有利于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而对此提出的“共享型”公共设施是针对社区老幼共融人群落到实处、落到细节的公共服务设施,更有助于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还能改善社区环境,提高公共卫生,实现美丽家园的目标。

1.5 公众参与,治理共享

在对中心城老旧社区的认知不断加深的过程中,上海市中心城区社区更新改造越来越关注“人”的需求和发展,而公众参与则在更新改造过程中也备受重视。这种公众参与的更新改造,目的不仅是发动居民一起参与到社区环境的改造中来,更重要的是实现社会关系的再造。公众参与的全面有效,是为给公众创造不断交流与互动的机会,思想上进行碰撞和融合,最终达成共识。同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这也是推动社区更新发展的一条有效路径。

2 徐汇区园南新村社区更新项目概况及特色发掘

2.1 项目概况

园南新村位于上海中心城区,隶属于徐汇区长桥街道,北侧隔百色路邻近上海市植物园,西临龙川北路,南临城市中环路,东隔平福路邻近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社区总用地面积约20万m2。由于历史原因,整个园南新村分成了3个居住小区管理单元:园南一村、园南二村、园南三村。每个居住小区均有一个居委会、业委会,并且共同由同一家物业公司管理。园南新村教育设施配套齐全,有园南幼儿园、园南小学、园南中学,社区内居住人群基本以对口学区家庭为主,以及部分原居民。社区内常驻人员以老年人和小孩为主,居住区内老龄化比较严重。

2.2 老旧社区存在的共同特征和普遍问题

与上海市中心城区其他区县类似,这类建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居民区都存在很多相似特征和问题。相似特征有:住宅楼房龄较大、住宅建筑以多层为主、小区整体布局多为行列式、居住者以中老年为主、老龄化正在逐步形成。

普遍问题包括:建筑物年久失修、基础设施老化、各种电线电缆高架外露且区域纵横、安全消防设施缺乏、停车矛盾突出、生命通道不畅(高层建筑区域无消防通道和登高作业面,多层区停车占道,消防救护车辆难以通行)、道路路面龟裂及路缘石破损、公共活动场地少、绿化环境差、物业管理困难等。

2.3 园南新村的自身特色发掘

1)名称的由来 园南新村位于上海植物园的南侧,因此命名园南一村、园南二村、园南三村,最后合称“园南新村”。

2)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艺文化 长桥街道片区存留有黄道婆的传说,而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艺文化媲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级别,在园南一村的居委小型活动室中还存有黄道婆手工棉纺的部分文化遗产。

3)社区文化 园南新村有远山画社,是由爱好绘画的社区居民及周边小区居民自发组织并成立的,现在定期还会举行一些相关绘画交流的社会文化活动,组织居民、小孩一起参与。

4)护校文化 园南新村是幼儿园、小学、中学教育设施配套完善的住宅区,社区居民家长自发成立了护校队,从居住区建成之初一直延续至今。

3 “共享”理念下的园南社区更新实践策略

3.1 社区共享文化的营造

深入挖掘社区文化底蕴,联合长桥街道内周边相邻社区,通过“黄道婆手工棉纺织”这一非物质文化联系的纽带,将园南社区周边联系起来。定期组织相关文化活动,在社区内或在周边公园绿地中,开展手工纺织爱好者的交流活动、手工棉纺织产品的展示活动等,既能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广泛宣传,更好地延续与传承,又能加强周边社区的互动交流,加深居民之间的互助与信任,从物质和情感上共享资源。

在园南社区内,将一直存放在室内的“黄道婆文化”“远山画社文化”宣传转移到整个社区内,结合宣传栏设施的整体统一改造,将文化宣传广泛植入整个社区,更为园南新村乃至长桥街道增设一张新名片。

3.2 社区共享绿色公共空间的改造

1)社区层面 重新梳理社区的绿化空间体系,主要针对园南一村、园南二村、园南三村小区中心绿地公园的组织,在整修公园空间内部场地、绿化种植、配套座椅亭廊设施的基础上,将这个片区形成系统,综合考虑主题建设。将原有的3个村独立活动的广场人群,在这个社区内进行重新分配,根据现状的主要设施和建设条件,确定不同的主题,为各个年龄段的社区居民提供公共交流与健康场所,从而达到引导居民突破原有的居住区封闭观念,真正形成“大开放、小封闭”的共享社区。

2)周边片区层面 园南新村是最靠近上海市植物园的区域,因此要更好、更充分地利用这一区位优势。通过与植物园的联系,考虑定期开展类似的生态宣传、绿植科普教育活动等,甚至通过管理层之间的协调,对园南新村的植物种植和养护提供相应的专业支持,而社区为植物园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帮助和义务劳动,既能为社区、植物园节省一些相关的管理养护费用,还能让社区内的中小学生更直接地获得课外知识,从小培养对植物种植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区域层面 社区发展的最终形态是融入城市,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力量。设计考虑远期的社区发展,将社区内的绿网与整个区域的绿网相融合,延续到黄浦江绿道区域,在区域层面形成完善的蓝绿网络的生态系统。

3.3 社区共享道路的打造

在整体设计绿化生态系统之外,本次小区综合更新改造的核心资源就是道路交通资源。具体步骤如下。

1)在设计前梳理小区内的道路交通,确保生命线通道和消防通道在任何时间内均保持畅通,这点在老龄化小区内更为重要。

2)针对园南新村内部的机动车道转弯半径不合理、机非停车矛盾突出,因地制宜提出交通组织优化方案、规范划定机动车停车位、充分利用住宅与围墙间的角落或小区内的死角,增设凸面镜、局部绿化,改造为生态停车位,增设一定数量的非机动车停车棚和充电设施。

3)在龙川北路1号大门入口区域的车行道路比较宽,设计实行主干道上的人车分流,既安全又提升社区形象。

3.4 社区共享设施的建设

小区内的设施改造实现了社区安全全覆盖,同时重点关注功能性、针对性、美观性。考虑到社区中老年人和小孩的比例很高,社区中公共场所区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都将改造或增设无障碍坡道;新增的石质桌凳改造为木质桌凳,并增加一些无障碍扶手;儿童活动区域的设施以软塑料或外包软塑料材质。在提高住区安全的同时,提高住区的识别性和归属感。

3.5 公众参与,共建共治共享

在项目设计阶段,设计方案的重要节点区域是需要在社区范围内进行整体征询的,社区公园绿化节点和大门改造出具效果图后,需要在公共宣传平台上进行公示,由3个村的居委、物业和业委收集居民意见。比如龙川北路的主入口大门改造,设计之初的方案有一处高起门牌,之前设计方案设置在贴近门卫房的一侧,由于门卫旁边住宅楼二楼居民反映这处高起的门牌影响其晾晒衣服和阳台视线,后期设计在综合调整之后将高起的门牌挪至远离门卫房的一侧。

4 园南新村社区更新实施后可预见的成效

按照实施方案以及现阶段项目进展,园南新村室外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预计在2021年12月底竣工。从方案设计之初,到与街道、居委、业委和物业等多次沟通交流,以及与当地居民座谈,施工完成后的园南新村,整个社区功能将得到完善、社区环境得到改善。

5 结语

本次徐汇区长桥街道园南新村美丽家园社区更新,最大的社会效益是小区长期以来存在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缓解,社区的生活空间环境得到改善,社区内住户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有了提高。今天倡导“共享社区”,不应仅仅是除了场所和硬件设施的共享,社区生活经历需促使人们相互认同,并赋予其情感上的纽带。

猜你喜欢
新村绿化设施
中国画《林涧·新村》
民生设施非“摆设”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被资本裹挟的“新村再造”
“五老”宣传队走乡串镇唱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