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公共空间营造策略研究

2021-03-31 11:27张素婷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6期
关键词:文脉村民空间

张素婷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1 研究背景

随着乡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乡村一直在被唤醒、修复与保护,但乡村公共空间的建设一直未成为乡村建设的重点。然而从实践层面来看,若从整体入手,由于乡村建设约束条件较多,其难度与成效性可想而知。倘若以乡村公共空间为切入点,局部激活经济文化发展,重续文脉,刺激后续发展,带动整体,则显得容易一些。但与城市发展完全割裂,孤立地研究乡村公共空间的建设不可取,故如何在尊重乡村历史概况与形态多样的前提下结合城市的动态性,更好地重塑乡村公共空间,并以其功能为载体介入乡村振兴,成为我们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乡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时常与经济、政策、社会文化等因素相关,多学科的交叉使其具有复杂性。本次研究希望以乡村公共空间为立足点,针对其所承载的功能,明确乡村振兴对其营造的理论建构,解读公共空间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分析乡村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提出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公共空间的营造策略。

乡村公共空间的建造与城市地标性建筑突出建筑单体具有本质上的不同,其建设需与文化、整体风貌相协调,保持可持续的有机发展,同时,重拾对自身文化遗产的荣誉感,重塑身份标识。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互联网与电商的发展,使乡村产业链的优势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发展。随着历史的演变,城市化撕裂了人群,村民的人口结构与生活方式发生了一定转变,乡村公共空间所承载的功能也不同于以往。

2 乡村公共空间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相关概念

1)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最早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内容涵盖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从其“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的总要求中可见,振兴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第一步。

2)乡村公共空间 乡村公共空间在我国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从物质空间的层面来看,主要指大众可以自由出入,支持日常交往与社会生活的场所。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公共空间的定义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戏台、集市等传统公共空间由于其时效性逐渐消失,公共卫生间、廊桥等场所由于休憩空间的渗入成为新晋的乡村公共空间。从精神空间的层面来看,主要指发生人际交往与社会关系的场所,有助于记忆的延续与文脉的传承。

2.2 乡村振兴公共空间营造要素构成、演变与特色

1)乡村振兴的公共空间营造要素构成与演变 乡村公共空间的形式与内容具有动态发展的特性,其随着村民生活需求的转变而发生演变。除了能够提供服务的实体公共空间,由互联网产生的虚拟平台也成为乡村振兴下公共空间的一种。故此,本研究将乡村公共空间界定为以下3个要素:①承担文化与交往性质的公共空间,如文化礼堂、村口、广场等;②可产生经济效益的产业物质空间,如作坊、小卖部、民宿等;③由乡村产业发展而成的互联网虚拟空间,如官网、微信公众号、淘宝店铺、微店等。

2)乡村公共空间的要素特色挖掘 每个村庄皆有其独特的历史文脉与发展需求,故深入调研挖掘当地的特殊属性,对乡村公共空间的独特性进行探索,构建特色乡村公共空间是十分必要的。根据每个村庄的物质文化空间特点、历史传统工艺业态、村民精神、网络虚拟平台等要素,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或产业元素,以公共空间的公共性为载体介入乡村,形成乡村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3 乡村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

3.1 乡村公共空间现状

1)物质公共空间 经过实地调研发现,随着新农村的建设,许多村落的建设在规划上开始趋于城市化排布,破坏了原有的乡村肌理。祠堂、戏台等传统公共空间普遍被荒废、闲置,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广场、演出场地等具有露天硬地的公共空间被村民们用来晾晒稻谷;网球场、儿童公园等由城市流入的新型公共空间,由于村民与的生活习性城市不同而人迹罕至。许多为村民建造的休憩空间因为缺乏后期维护而遭到破坏。

2)精神公共空间与虚拟公共空间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行进,许多乡村传统活动缺乏组织、逐渐消亡,且村民公共生活形式逐渐趋于单一,最常见的休闲活动便是棋牌、看电视与闲聊。村民的公共意识逐渐淡薄,参与公共活动的热情不高,对公共生活的记忆普遍停留在以往。同时,与公共空间建设相比,村民们更在乎自身的居住状况。再者,村民们对于现代信息的跟进较为缓慢,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十分受限。

3.2 乡村公共空间面临的问题

1)大部分乡村公共空间的建设可达性不足 由于互联网的介入,村民的生活方式有了较大变化。现有公共空间内配备的设施与村民当前的日常生活需求不匹配,导致公共空间使用率低下,甚至荒废,未起到服务村民的作用。

2)乡村人口的构成导致空间使用群体较为单一 乡村人口大多以老年人、孩童、妇女为主,而乡村公共空间建设并未考虑这些主要使用人群的需求,导致乡村公共空间所承载功能与人群需求脱节,空间适用性低下,缺乏针对性。

3)文脉的断层导致乡村公共空间丧失原有的活力 在城市化冲击下,乡村传统公共空间逐渐消失,集体活动严重缺失。然而,缺乏乡土特色和传统习俗的新型公共空间着实难以承载村民的乡土记忆,进一步加速了公共空间的衰败。

4)产业空间单一且难以形成规模 大部分乡村的产业仍以传统的第一产业为主,夹杂一些自发的零售业、制造业等。但零散的产业着实难以整合形成规模,打造品牌效应,带动村落的整体发展。具有特色产业的村落与互联网的结合仍旧不够密切,“走出去”的渠道较为狭窄。

3.3 乡村振兴中乡村公共空间营造策略

1)提高乡村公共空间的可达性 针对乡村人口结构分布特征及生活方式,提供有效的公共空间,如针对老年人娱乐与社交的需求建设老年棋牌室。同时,根据村民的需求与地理环境合理分布公共空间的位置,扩大乡村公共空间服务的范围,避免闲置。

2)整合乡村公共空间功能使其功能复合化 随着村民们对生活品质需求的提高,单一功能的公共空间已无法满足多元化需求,且许多乡村产业生产具有时效性,空间存在闲置期。功能的叠加可强化公共性,增加使用频率。如集中设置老年活动中心、阅览室等场所,使空间满足娱乐、社交、学习等多种使用功能。

3)营造特色产业物质空间 物质空间与特色产业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挖掘乡村独特的资源与文化,明确产业内容形式、规划布局及所需物质空间,利用产业带动物质空间的建设,最后集中资本、人力、技术实现现代化运营,进行集群化发展。

4)注重网络虚拟平台的营建 将实体产业与电商相结合,扩大销售渠道与知名度,打造品牌效应,实现社会综合体。

4 结语

基于乡村振兴的视角对乡村面临的困境进行解析,围绕振兴乡村产业,延续传统文脉,增强空间的包容性,探索提出乡村公共空间的营造策略,并经过实践案例实证,总结得出如下结论。

1)当前许多新农村公共空间的建设,本质上依然是在传统乡土社会的土壤上建设新型的现代化城市公共空间,这与以中华传统文明为底色的乡村公共空间相悖。乡村公共空间的营建虽然需要一定的城市发展理念的借鉴,但更离不开乡村文脉气息的留存,就本质而言,我们并不相信城镇化可以终结乡村的存在,因此,解决乡村公共空间现状问题的关键仍然是实现产业先行、文化紧随的发展模式。

2)随着城市的发展,乡村自给自足的格局早已被打破,乡村早已被卷入城市更为密切的关系纽带中,城市的流通性越来越成为乡村社会变化的一个互动理由。故振兴乡村产业,以此建立产业型公共空间,将人、地、产业整合串联,将虚拟与实体相结合,利用互联网实现城乡交互,乡村振兴才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考察调研的涵盖范围较为有限,在某种程度上缺少说服力,以期后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弥补目前的不足。

猜你喜欢
文脉村民空间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空间是什么?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创享空间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