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有砟道岔精调精整施工探索与实践

2021-03-31 12:08葛昌林
工程与建设 2021年1期
关键词:精调平顺扣件

葛昌林

(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工务段,山东 青岛 266071)

1 道岔精调意义

(1) 消除或改善由道岔制造、运输造成的变形与缺陷。

(2) 消除或改善由于测量造成的误差积累,施工工艺引起的道岔状态变化(如焊轨、锁定)。

(3) 对施工工艺不熟悉,施工方法控制不严造成的道岔劣化的情况进行改善。

(4) 由于道岔在临时使用过程使轨道状态发生变化,通过调整以与弥补。

(5) 通过道岔精调使区间轨道衔接顺畅、平顺度增加。

2 道岔精调的主要特点

高速道岔精调与区间轨道精调相比难度更大,更有其自身特点:

(1) 道岔使铁路转向,需要更多的零部件和控制设备,岔区轨道几何尺寸彼此间制约性高,精调技术要求更为复杂。

(2) 轨道设备除钢轨和转换设备之外,还包括信号工电接口。

(3) 精调需要技术更为精湛,密贴、间隙等精度要求达到毫米级别以下。

(4) 动态调整量大,精调工作量大,这些都是高速铁路道岔动力学因素的客观要求。

3 道岔精调施工准备

3.1 人员准备和设备准备工作

要根据道岔区间的技术要求、施工环境条件、施工进度安排等情况合理安排。现场人员特别是懂测量的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要配备充足。作业人员应当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需要现场带班人员有良好的组织能力,仪器设备精度满足要求并经过检验合格。

3.2 技术条件达标准备

检查是否具备道岔精调的基本条件,即道岔线位粗整到位后,进行至少进行一遍道岔大机精整作业,中线、高程达到设计标准;岔区焊联锁定;道岔及前后200 m线路大平大纵衔接良好等。

3.3 精调材料和配件准备

按比例储备各型号道岔精调件。防止因精调件不足影响工期和质量。

4 高铁道岔精调工艺流程

4.1 道岔精调前检查及处理

精调前需要做好数据采集工作,轨道首先需要清除表面的灰尘和脏污,查验轨枕扣件是否拧紧,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整改,对轨枕焊缝平直度行检查。

4.2 精测采集数据

采用全站仪、轨检仪等设备对道岔构造尺寸、岔区轨道及前后过渡段范围的轨道几何平顺性进行系统测量并采集数据。使用弦绳、板尺、塞尺、轨距尺、支距尺和游标卡尺进行核对测量。数据采集时,应时刻观察屏幕的显示数据,分析判断数据是否正常,遇到数据异常时停止采集,查明原因后重新采集。

4.3 制定作业方案

(1) 对采集到的数据认真分析、判断,并给出每根岔枕位置处钢轨的左右和高低位置调整量,精确给定数据。 根据分析给定的数据并结合道岔结构特点制定调整方案。

(2) 明确现场调整施工顺序。道岔精调原则为先直股后曲股、先水平后方向、先整体后局部、直曲兼顾。

(3) 明确道岔精调作业质量控制措施、精调备件、工具、人员分工等。

4.4 道岔精调作业

(1) 以直基本轨为基准股,进行相应调整,保直股,顺曲股;先直股,后曲股;先方向、高低,后轨距、水平。

(2) 在框架尺寸、结构状态良好的前提下,必须保证将长心轨、直尖轨调直、调顺,调整转辙部位轨向和轨距时必须兼顾转辙部分框架尺寸。调整好后,再检查道岔各项几何尺寸、平顺性指标,调整密贴、棍轮,最后调整转换和锁闭装置必须满足要求。

(3) 道岔整治作业应加强与电务部门的配合,及早展开对道岔工电结合部的整治,确保尖轨、心轨结合部作用良好。

4.5 建立道岔健康档案

从高速道岔精调施工开始直至开通试运营,建立高速铁路道岔几何状态的统一数据库,以便日后对道岔病害进行全面检查分析。

5 高铁道岔精调作业关键点控制

5.1 精测数据是道岔静态调整的依据,必须准确、真实、可靠,否则将导致多次反复调整

(1)精测采集数据前,必须充分调查道岔各部零配件是否紧靠密贴。转辙部分、心轨部分的绝缘调距块是否作用良好,必要时进行粗调整修。

(2)道岔结构相比区间轨道更为复杂,采集的数据往往受到道岔构造结构影响,如轨距加宽、翼轨堆高等,应注意对这些异常偏差数据的甄别和剔除。

(3)道岔直股应与前后大于150 m正线距离进行同时测量精调,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线路整体平顺,正线到道岔区间过渡平顺,若一端有多组正线道岔,应将其作为一个统一系统进行考虑进行精调工作。

5.2 道岔精调方案决定精调作业质量,要精准、有序、可操作

(1)应安排有现场经验的人员对精测数据进行整理归纳,综合考虑调整方案,力争不进行数据大调整情况下使线形和平顺度达到最佳状态。

在满足绝对精度的情况下,建立相对平顺的理念,力求调整量最小。应注意变化率的控制,避免轨距、水平正、负交替出现的情况。

(2) 在同一区段平面和高程都需要调整时,高程和平面应同时调整,以减少扣件拆除次数;调整轨道复合不平顺也宜一次作业完成。

(3) 一并制订工电联调方案,道岔的线型调整到位后,应一并对密贴、间隙及转换设备状态和性能进行工电联整。

5.3 道岔精调作业是检验精测数据和精调方案质量的关键一环,必须精细、可控、有效

(1)对松开部位的轨枕承轨槽表面及螺栓孔,用毛刷、螺丝刀(平口)、镊子等工具清理干净,并做好螺栓涂油工作。

(2)使用的扭矩扳手应有扭矩显示,螺栓扭矩应符合规定要求。

(3)调整件更换完毕后,作业组要核对调整量、扣件规格与方案是否一致,确认扣件无缺少和损坏;检查扣件密贴情况,及时更换密贴不良的扣件;重视扣件组装质量,逐个检查扣件扭矩与扣压力,确认均匀一致符合设计要求。

(4)尖(心)轨各转辙机位置的框架值尺寸应重点控制,转辙部分4~6#枕位的框架尺寸应控制在0~+0.5 mm,不做负号,防止尖轨尖端先靠影响后部密贴状态;辙叉部分心轨一动处两翼轨及咽喉处框架尺寸、96#枕(由心轨实际尖端后2 077 mm处)框架尺寸都是关键尺寸,应按技术标准严格控制。

(5)做好详细作业记录,编制竣工资料施工日志,以便检查作业效果。分析精调效果成因。

(6)做好成品保护,不得污染或损坏道岔及相关设备。

5.4 道岔动态检测数据分析与应用

由于新线动态检测在静态调整之后,而且道岔静态调整后往往不能完全就位,这就需要重视动态检测结果,结合动态监测数据进行重复调整才能消除各种动态缺陷,通过廓形打磨、调整尖轨降低值等工作实现道岔高平顺性。使道岔线性最大限度的优化,做到轮轨结合完好,保证列车通过时的安全、平稳和旅客的乘车舒适感。

6 结束语

高速铁路道岔是高速铁路轨道的关键设备,具有结构复杂、制造精良、铺设难度大、维修费用高的特点。要保证高速动车组安全、平稳运行的要求,使道岔设备在运营初期就处在设计标准状态之内,因此新线道岔精调精整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近年来亲身经历,根据动、静态检测数据分析道岔的平顺性状态,计算出每个扣件处轨道调整量,外业组根据综合调整结果进行轨道精调,经过不断地调整测量,轨道平顺度会变得更完美,直到满足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数据分析及道岔精调所遵循的标准是核心,所有的工作都围绕这个核心开展。虽然高速铁路道岔铺设各环节均进行严格的精度控制,但是由于施工环境的复杂及累计误差等因素的影响,道岔铺设后的轨道平顺性仍不理想,需要对道岔进行精细调整以确保轨道整体平顺,因此,建设高平顺的轨道离不开细致的轨道精调工作,这是保证高速铁路顺利通行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断地探索研究道岔精调精整技术,不断优化作业流程,使轨道整体平顺性不断改善,最大限度地减少后期轨道养护维修成本投入,是需要我们今后继续研究的课题。

猜你喜欢
精调平顺扣件
CTRSⅢ型无砟轨道板智能快速精调设备
基于Simulink的汽车行驶平顺性研究
客运专线有砟轨道精调施工成本分析
科隆蛋扣件力学特性分析
平顺植保站:开展粟灰螟防治
一种改进的LBP特征实现铁路扣件识别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调作业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非均布荷载下扣件式脚手架的随机缺陷稳定分析
桥上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道床关键施工技术
谐振式浮轨扣件的安装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