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蔬菜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内乡县开展生产技术服务

2021-04-01 10:10宋先锋,张瑞
乡村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内乡县服务团田间

2021年1月12—14日,河南省蔬菜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崔杏春研究员、别志伟高级农艺师、刘慧超副研究员、郑军伟助理研究员一行4人赴内乡县,先后到内乡县灌涨镇刘营村、中以科技园、赤眉镇黄岗村、赵店乡岗堤村、七里坪香菇种植基地开展科技服务。

首先,服务团到灌涨镇刘营村源泰种植专业合作社,针对连栋温室基质草莓种植如何快速打破草莓休眠、棚内湿度调控不到位造成过度用药、栽培基质湿度过大以及密闭条件下病虫害防治等问题,郑州市蔬菜研究所草莓课题主持人副研究员刘慧超提出合理化种植建议:关闭连栋温室外部遮阳网,二层膜晚揭早盖,极端天气夜间人工加热增温,白天温度维持在15~28℃,夜间温度维持在8~12℃,以快速打破草莓休眠;用黑色地膜对连栋温室地面进行全覆盖,隔断地面水分蒸发造成的棚室湿度过大问题;利用晴天揭开草莓种植槽上覆盖的薄膜,加快散发栽培基质富含的过多水分;改以往喷雾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为利用晚间用硫黄和烟雾机熏蒸防病的方法。

服务团与种植户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和交流,耐心细致地为种植户讲解了之所以采取上述关键管理技术的原因,并提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管理措施和合理化的种植管理建议,受到种植户肯定。

其次,服务团到内乡县中以园高效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园水培生菜种植棚、草莓种植棚内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针对生菜棚内冬季低温条件下,水培营养母液析出沉淀现象,草莓种植出现的营养生长过旺、坐果率过低现象,与中以园的技术人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为冬季低温条件下生菜和草莓种植管理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服务团又查看了半地下式日光温室栽培的圣女果的生长情况,针对半地下式日光温室樱桃番茄定植后的温度管理、湿度调控和病害预防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指导。服务团还与中以高效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园负责人庞博、技术负责人马晓蛇和项目负责人王珍珍就2021年度技术服务计划进行了对接,并就中以园拟建番茄育种实验室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沟通,赠送河南省蔬菜产业技术服务团编印的《专家教你种好菜》等技术资料20余本。

再次,服务团在赵店乡岗堤村沃土种植专业合作社,针对农户在种薯切块过程中出现的种块大小不一、种块扁平化情况,崔杏春研究员现场示范,手把手指导农户进行马铃薯种薯切块;针对机械播种过程中出现的一穴双株现象,别志伟现场联系机械设备厂家进行沟通,通过机械振动和科学切块,有效克服播种过程中出现的一穴双株问题;服务团经过田间检查发现沃土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旺达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元旦前后的极端天气条件下均出现了少部分种块冻害,郑军伟及时提出了补救措施,要求种植户对明显出现冻害的低洼地块进行人工补种,在田间进行少量预备性马铃薯育苗,待出苗后对缺苗断垄的种植垄进行补栽。

为更好地总结生产经验,服务团在内乡沃土种植专业合作社安排了3个马铃薯种植试验:12个新品种(新品系)田间比较试验、5种不同钾肥和生物菌肥使用效果的田间比较试验、5种不同类型滴灌带田间应用效果比较试验。服务团专家现场规划设计,现场指导种植全部的马铃薯田间种植试验,为今后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通过现场技术指导增强了种植户种植马铃薯的热情和信心,现场发放河南省蔬菜产业技术服务团编印的《专家教你种好菜》等技术资料20多本。

最后,1月14日,服务团到内乡县七里坪乡产业扶贫香菇基地——河南省内乡县景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众农食用菌合作社开展技术服务和指导。景泰、众农合作社种植的香菇,第二茬菇、第三茬菇已进入采收阶段,菌棒菇蕾多、优质菇相对减少。针对这种情况,崔杏春研究员提出要进行疏蕾,去掉生长不良、较小的菇蕾,每个菌棒留8~10个菇蕾,多生产优质菇,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崔杏春研究员还提出,要对产品进行分级,优质菇鲜销,减少烘干程序,及早回笼资金,进行再生产。

由于环保要求,灭菌不能烧煤,集中制棒工作还没有开始,服务团转发了《关于印发支持全省食用菌企业“双改”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寻求政策资助,促进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内乡县服务团田间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舞阳县开展技术服务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内乡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南阳市电教馆领导调研内乡县教育信息化工作
内乡县浅山丘陵区核桃密植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山西省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活动剪影
省文联组织文艺志愿服务团赴梁家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