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一带一路”的态度转变及其局限性

2021-04-01 05:48徐力
公关世界 2021年4期

徐力

摘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使得日本方面的态度也发生转变。日本开始借助国际场合向中国表明其合作意愿。其中促使日本态度的转变的主要是日本国内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还有日本经济界的大力呼吁。此外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美国方面的影响也对日本态度的转变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日方态度的变化对于两国的经济合作有积极影响,但同时我们也要对日方参与合作的局限性有清醒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带一路”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中日合作 态度转变

“一带一路”倡议的首次提出是在2013年,之后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召开的APEC会议上向参会各国积极宣传了这一倡议,由于秉承着互利共赢的理念而广受关注。并且随着这一中国倡议的发展壮大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和活力,众多沿线国家也积极响应参与到了这一倡议的建设中来。与此同时中国最重要的邻国日本也开始转变思路,为了本国的发展也想要参加 “一带一路”倡议。由于日本前后对中国这一倡议的态度转变较大,所以通过对日本的态度变化来分析日本这么做的原因,并指出日本参与的局限性。这样进行深入分析后才能使我国更好的把握“一带一路”的方向,促进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中日两国间的合作。

一、日本对 “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变化

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变化主要经历了以下两大阶段。首先,2010年以后,中日国力发生变化,中国在地区间、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这对日本来说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难以接受。因此对于中国的强大日本更多的是采取敌视的态度。例如,日本视中国为与其争夺地区主导权的“假想敌”,并且在国际场合不断宣扬“中国威胁论”,试图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在此背景下,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日方表现出漠视的态度。富士通综研相关专家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含有地缘政治的意味。此外,日本还认为这是中国扩大影响力的方式,有利于的中国的发展。再加上有观点认为中国的这一举措会使日本在地区间的利益受损。因此,在倡议提出之初,虽然日本也希望通过“一带一路”积极扩大本国市场谋求利益,但出于担忧中国影响力对本国的威胁,所以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但是随着中国这一倡议的发展,吸引了大量沿线国家参与,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到了2017年,中国在北京举办了有关“一带一路”的主题会议。其中參会国就达到130多个,参与人数多达1500名。其中包括俄罗斯、意大利、菲律宾等29个国家的首脑参加。美国和日本也派代表参加了,其中对华友好人士二阶俊博代表日本参加了此次会议,二阶俊博的此次参会标志着日本对中国这一倡议的态度发生积极变化。二阶俊博在会上积极肯定中国 “一带一路”倡议,并表明了想要加入的意愿。7月,在德国汉堡举行的G20峰会上中日两国首脑举行会谈,安倍首相首次真正意义上的提出了希望与中国就“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合作的意愿。11月,在越南召开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安倍首相再次表明希望与中国在关于“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第三国市场方面能够有所合作,还表示此合作对中日两国以及当地国家都有重要意义。12月4日,在东京举行的中日CEO峰会上,安倍表示中日在亚洲基础设施开发方面的合作对两国以及地区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在日本政府层面表明合作意向的基础上,日本经济团体等也开始积极在此框架下与中国展开合作。11月23日,日本经济团体访问中国,表明了日本经济界想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意愿。2018年4月,在日本召开的“第四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会议中,双方就第三方合作市场方面的合作达成了若干共识,之后中日两国的主要合作平台就是第三方市场。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日方的态度发生积极转变。

二、日本态度转变的原因

日本对中国这一倡议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惊人的转变,其原因主要是国内因素、美国因素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

1.日本国内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国内经济因素的影响。日本是一个经济发展特别依赖对外贸易的国家,特别是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使得日本也获益甚多,对华贸易也随之成为日本改善本国经济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2012年安倍再次当选日本首相后,基于日本大国战略的考虑,采取不友好的对华政策,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发展进程。这也导致中日两国在经济方面的合作不是很理想,中日贸易额和投资额都呈现下滑的趋势,使日本经济遭受重大损失。再加上安倍为了恢复持续低迷的国内经济而实行的安倍经济政策,在执政后期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这就导致日本对外经济环境形势不乐观以及国内经济恢复成效也不大。因此为了扭转日本经济面临的困境,日本开始转变态度。

其次,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安倍一直将实现日本普通国家化作为自己的执政目标。而这就需要对宪法进行修改。但执政后期由于内阁成员不断爆出的政治丑闻以及民众对于修宪问题的漠视,使得安倍修宪需要的民意支持一直不理想。所以安倍为了完成修宪大业,打算从民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经济问题入手。这使得日本开始把目光转向中国,希望通过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积极合作使日本经济得到繁荣,从而巩固安倍修宪的民意支持,最终顺利完成修宪目标。这也促使了日方态度发生转变。

最后,日本经济界的大力呼吁。安倍再次执政之后对华的态度不是很友好。这就使得日本国内对于中国存在着一些负面认识。但日本经济界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其实一直非常关注中国这一巨大的市场。日本的很多企业都有中国企业有合作,中国这一巨大的市场为日本众多企业带来的丰厚的利润。而且由于中日两国在产业结构方面存在互补,这使得中日两国在与对方的合作中呈现出互补和共同获利的态势。所以即使在中日关系很不好的时候,日本经济界一直与中国保持着来往。当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时候 ,日本经济界就很感兴趣,在其中发现了巨大的商机,并且这对日本企业的“走出去”来说很重要。所以日本经济界大力呼吁日本能够加入这一倡议,这给安倍内阁也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对安倍内阁转变态度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美国因素的影响

在奥巴马执政时期,日本与美国不管是在安保领域还是经济层面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但到了2017年美国新任领导人上台后,将国家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了美国国内的经济建设方面,不再过多的关注日美间的合作。此外美国为了本国的发展实行的贸易保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本的经济利益。因此日本开始积极转变策略,寻求其他的不损害本国利益的可行性方式,其中最好的选择就是参加“一带一路”倡议。此外,美国的态度转变对日本对于“一带一路”的态度转变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例如,美国驻华大使馆和美国企业成立了“美国‘一带一路工作小组”以协调中美合作。这对日本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3.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自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国家并不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而事实上中国经济一直呈平稳增长的趋势,特别是经济工作中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任务都在顺利进行中。而一直以来日本跟随美国的战略步伐,对华采取强硬措施,对于“一带一路”提出之初也采取怀疑态度,但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建发展,日本对华的包围、制衡策略也宣告失败。因此日本必须转变对华策略,而从中日经济合作方面入手是最有效的方式。

三、日本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局限性

虽然中日间的合作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发展,但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日本方面仍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首先,“印太战略”针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对冲和制衡作用。其战略中有关经济方面的计划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有相似的部分,日本企图通过“印太战略”与中国形成竞争的态势,来削弱“一带一路”的影响力。除此之外,日本还试图扩大“印太战略”实施的范围,企图把此战略与中国这一倡议相联合,形成以中日合谋共建“一带一路”的局面。

其次,日本强调其合作方针是除谨慎选择合作项目外,还把财政健全性、透明度和公平性等列为必要条件。再加上,2018年1月10日,安倍在出访中东欧六国前表示,要在个案上与 “一带一路”认真合作,但是不忘强调法制和基本价值观问题。其实从安倍两次执政来看,安倍一直致力于联合与拥有相同价值观的国家一起对中国展开攻势。此外,从中日合作方式来看,日本与中国采取的合作方式主要是由民间组织进行接洽,政府层面并不出面进行主导。日方认为这样做可以规避风险使合作更具弹性,从而不会损害到日方利益。可以看出日本方面的态度还是非常谨慎的。

四、结语

日本处于现实利益的考虑对中国这一倡议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我们也要考虑到中日两国在“一带一路”合作上仍然存在若干问题。与此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中日两国在经济合作方面仍然有巨大的市场以及合作潜力。因此我们只有在清晰的認知基础上,冷静的对待中日间的经济合作,这样两国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顺擘.日本的印太秩序构想及其对“一带一路”的认知与反应[J].东北亚学刊,2020,(3):90-102.

[2]张利华,胡芳欣.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转变及其机遇[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3).:86-94.

[3]杨伯江,张晓磊.日本参与“一带一路”合作:转变动因与前景分析[J].东北亚学刊,2018,(3):3-10.

[4]蔡亮.“一带一路”框架下日本对华合作的特征[J].东北亚学刊,2018,(4):50-54.

[5]廉德瑰.战略考量与日本对.“一带一路”态度的转变[J].日本问题研究,2018,3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