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乡村特色重塑公共空间
——以北竹园村为例

2021-04-02 09:05李欢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安徽建筑 2021年3期
关键词:泉眼街巷调研

李欢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1 引言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并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自该战略实施以来,政府和社会都对乡村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2019年年初,中央发布一号文件《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对乡村公共空间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如何营造乡村公共空间成为了这个时代的特色课题。

2 乡村公共空间

不同学者对于乡村公共空间解释的侧重点不同,曹海林认为乡村公共空间是乡村内部已经存在的具有公共性质的固定空间,侧重于社会组织形态和人;陈金泉等认为乡村公共空间和人们可以自由进出,并进行活动和各种信息、思想交流的场所,侧重于乡村公共空间的场所感;朱海龙认为乡村公共空间不仅具有实体空间,还有很多文化内涵,侧重于文化方面。文章所涉及的乡村公共空间是没有实体边界的,人们在此可以自由休息、聊天、游玩的场所。

3 北竹园村概况和建设现状

3.1 北竹园村概况

北竹园村是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西北部的一个偏远山村,隶属郏县茨芭镇,距离郏县县城21km,距离茨芭镇镇政府10km,尖山东麓,鲁医河西岸。村域面积1.5km,村庄占地面积 1.87hm,主要产业是玉米,小麦和生态养殖。主要地形为山地河谷及丘陵,春季干旱风多,夏季炎热雨多,秋季晴朗日照足,冬季寒冷雨雪少。村前鲁医河缓缓流淌,村后仙女寨云雾缭绕,村下的转山一圈一圈,似龙盘旋,村上的竹园水库曾是本村最大的水产养殖基地,村里建筑因地制宜,规模不等,形态各异,其风格以中原形式为主。傍水依山而建,连片成群,2条主街呈“丁”字形交叉,街巷脉络清晰,分布规律,院落以四合院为单位,连街接巷,古树点缀其中。户口人数107人,常住人口82人,全年在村居住的32人,从事农活或农舍。

3.2 现状建设

通过对北竹园村的走访,总结出北竹园村公共空间主要有古树、古泉眼、桥、宅前、街巷、河道、村委会、卫生所、田地等,具体情况见图1所示。

图1 北竹园村公共空间分布图

3.2.1 古树

北竹园村有棵树龄300的皂荚树(表1),位于村内的岔路口,是村子内部自发形成的,是村落标识,也是精神归属,在村民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村民在此进行聊天及乘凉等公共活动,与村庄有着很深的活动关联。

3.2.2 古泉眼

古泉眼(表1)位于河谷中,西边是池塘,东面是山脉,南北两面是通行的河间小道。整个泉眼都在树木的笼罩之下,附近有许多上水石。另外,古泉眼还配有亭台楼阁及木椅。

3.2.3 桥

桥(表1)位于河谷之上,连接河谷两岸,周围种植竹子和石榴树,桥下是潺潺的流水。用当地石头建造,随后在外表面粉刷水泥。

3.2.4 宅前空间

宅前空间(表1)主要是每户住宅大门和街道围合的空间,一般情况在树荫下放置石椅,在靠近围墙一侧种植花草树木。

3.2.5 街巷

北竹园村的街巷(表1)与大部分村庄的街巷一样,都是蜿蜒曲折的,规模相对较小,主要起到交通和交流的作用,村内主干道与外联系道路近似垂直,材料分别是石材和水泥,道路两边种植花草树木,绿化率高,沿街围墙绘制与乡村生活场景有关的水粉画。

3.2.6 河道空间

河道(表1)位于河谷中,东侧是山脉,西侧是梯田,目前的河道是由一个接一个的池塘组成,河中种植荷花、芦苇、养殖本地鱼,整个河道均被树木遮盖。

3.2.7 村委会

村委会(表1)扮演着政府在乡村代言人的作用,具有很强的政治性色彩,表现出控制与秩序的特征,位于村内街巷与村外水泥路的交叉口,门口空间大,周围绿化率高。北面是已经干涸的池塘和废弃不用的戏台。前身是小学,所以院子较大,院内有棵树龄25年的柏树,北面一层是办公,二层是居住,东西是厨房和卫生间,大门位于南面。

3.2.8 卫生所

卫生所(表1)位于与外联系道路的一侧,紧邻大路,路边种植药草和花卉。材料是彩钢瓦,坡屋顶,药房,接待室,休息室三间并置,大门朝东。

3.2.9 田地

大片的田地(表1)是乡村的显著特色,浅山丘陵区的地貌使得农田似台阶分布,层次感强。无论是临山还是临水,农田里都种植着树木,为耕种者提供阴凉。

北竹园村公共空间现状 表1

4 北竹园村公共空间使用情况与村民需求调研分析

本次调研以面对面访谈法为主,调查问卷为辅的形式对乡村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和需求进行收集和整理,包括“村民基本信息”“村民活动特征”“村民对现有公共空间的满意度”“村民对公共空间的需求”四个主要部分。

4.1 调研对象基本信息分析

本次调研人数22人,可利用回答22份,由年龄分析图(表2)知,60岁以上的老人占45.5%,18岁~39岁的青年人仅占9%,通过访谈得知,目前在村里居住的基本都是中老年人。其中在家的中年人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家带孙子孙女,另一种是儿女均已结婚,并且定居在外。青年人基本在外地工作居住,或者在附近城镇上工作,只有周六周日才回到村里,占比27.3%的青少年也是平时在附近城镇上学,只有周六周日以及寒暑假才会使用村里的公共空间。

调研对象年龄结构分析图 表2

4.2 村民活动特征调研结果分析

对村民活动特征的调研包含“公共活动场所”“公共空间活动类型”两个部分的内容,通过对22份调研结果的梳理(表3、表4)可知,15位村民的活动场所在宅前,占比最高,古泉眼、河道、街巷的人数依次降低。村民在公共空间的活动类型主要是休憩和娱乐,均有半数以上的村民选择。

村民公共活动场所 表3

村民公共空间活动类型 表4

4.3 村民对现有空间满意度调研结果分析

村民对现有空间满意度的调研由“总体满意度”和“不满意原因”两个方面组成,调研结果显示(见表5、表6),59%的村民对现有公共空间不满意,23%的村民表示很不满。对该部分村民进一步调查发现,休憩设施不足占比39%,为最主要原因。据调查,村民经常使用的宅前空间的座椅基本都是石制的,一部分是村民在田野或者其他地方偶然获得的有趣石头,另一部分是石板一层一层垒起来的座椅,虽说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但是数量不足,最重要的是安全性太低,稍不留神可能就会摔到沟里,村里其他的公共空间基本没有休憩设施。娱乐场所不足占比28%,这里所说的娱乐场所包括公园、广场、棋牌活动场所等,最关键的是缺少有遮蔽设施的场所,一到下雨天,村民就只能待在自己的家中,这对于喜欢聚群的老年人来说是不利的。此外,影响村民满意度的原因还有卫生差,照明设施不足,绿化质量不高等。

整体空间满意度分析 表5

村民不满原因分析 表6

4.4 村民需求调研结果分析

通过对村民需求的调研(见表7)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于公共空间需求是不一样的。老年人注重的是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安全性,适合休憩。6名参与调查的中年人中,有4人认为公共空间应满足娱乐和休憩。受访的青年人均需求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空间,同时满足娱乐需要。青少年则希望公共空间可以满足自己的游玩需求,可以有游乐设施。

村民需求分析 表7

4.5 调研小结

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可知,北竹园村目前的大部分公共空间使用率还是挺高的,就如马斯洛提出的需求等级理论一样,人在较低一级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会不断去追求更高级的需求。为满足村民的需求,北竹园村的公共空间需要继续提升。

5 基于需求的公共空间更新策略

5.1 围绕历史遗存,建立公共空间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是乡村特色的源头,而历史遗存是反映乡村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围绕其建立公共空间是保护并传承乡村文化特色的有利途径。比如,位于丁字路口的古树,可以定位为交流休闲型空间(图2),在一侧添加栏杆保证村民的人身安全,其次在树干上悬挂古树保护牌,来加强后人对于古树的了解,此外,在保持与村内主干道平行的基础上替换材料,在石碾盘的旁边布置休闲石桌石椅,为村民提供休憩、乘凉场所。泉眼空间(图3)由来已久,首先对其周边环境进行整治,给予其一个干净整洁的场所,平整泉眼的斜坡,在其上镌刻泉眼的历史,详细述说泉眼的成长。

图2 古树更新策略

图3 泉眼更新策略图

5.2 结合自然特色,塑造滨水休闲

北竹园的河道宽且长,西岸是梯田,东岸部分是梯田,部分是山脉,乡村特色浓烈,目前的水质浑浊,绿化杂乱,美观不足,狭长的滨河线性空间中缺乏清水、互动和休憩的场所。更新的目的是重建人与水的联系,为村民提供游玩场所以及唤起老年人的记忆。其中河道和河岸之间的坡度大致有三种类型:陡,较缓和,缓和。

目前的荷花池(图 4)属于“陡”,首先在河岸边设置安全扶手,然后可以在水面上设置木栈道,增加村民和水之间的交流,满足人们的游乐需求。

图4 荷花池更新策略

在较缓和的河段,可以让村民接触水,在缓冲坡设置台阶,沿河岸设置亲水平台。

缓流河段(图5),沿河岸布置步道,以提供休闲空间,同时也可增加河道的景观层次和舒适性,泉眼附近及其他步道宽敞处,以植物围合或椅凳摆放为宜,形成一条条小巷,成为适合三、五人闲聊的公共空间。

图5 缓流河段更新策略

5.3 基于村民需求,细化生活空间

乡村公共空间的使用者主要是村民,因此,优化村民日常使用空间对于提高村民的幸福度指数是最有效的。其中街巷(图6)为村民提供生产生活习惯和交通的职能:首先拆除违章搭建的构筑物,对堆放的垃圾进行清理整治;其次是统一风貌,在外墙上绘制统一的、连续的、能够体现北竹园村历史或者特色的画面;再是结合每户的宅前空间见缝插针式填补高质量的绿化,增加路灯的高度,沿着街巷增加路灯的数量,对于部分较窄的街巷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宽,对于高差较大的路段,尽量铺得缓一些,在街巷拐弯的地方,放置指示牌子,避免碰撞事件的发生。宅前空间(图7)是村民日常使用最频繁的场所,在座椅设置侧面增加栏杆之类的围护措施,对于部分空间可以开辟出来形成邻里中心,为附近老人提供休憩场所,青少年提供玩乐场所。

图6 街巷更新策略

图7 宅前空间更新策略

6 结语

乡村公共空间是村民在漫长的生活生产过程中对周围环境最直观的行为表达,是村落历史延续的重要场所。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拥有不同的地貌和地域文化以及历史背景,只有充分了解村民的需求,从村民角度出发的公共空间更新策略,才是持续的,有活力的。宅前闲聊休憩,滨水游玩垂钓,老建筑活力四射,村民喜气洋洋,这就是向往的乡村公共空间场景。

猜你喜欢
泉眼街巷调研
王纬华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大地的取水者
大地的取水者
一起走过的日子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陕南乡村聚落街巷曲折特征分析研究
小池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05.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