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冷链物流流通网络布局设计
——以福建省为例

2021-04-02 05:32朱新球赵慧达
物流技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权函数白化水产品

朱新球,赵慧达

(1.华侨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2.大连海事大学 航运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水产品的消费数量日益增加,有效地带动了水产品的区域流通量逐步提升。然而,水产品的流通过程离不开对温度的控制,即在物流活动中需要以冷链物流活动为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水产品的产品价值。如何构建较为合理的水产品冷链物流网络也成为当前流通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对水产品冷链物流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仍需进一步挖掘。就现有研究成果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三方面,即水产品冷链物流网络规划、水产品物流模式和水产品冷链运输绩效。从水产品冷链物流网络规划的角度,霍红,等通过对辽宁省冷冻水产品行业的分析,设计了基于多层次的冷冻水产品销售和配送网络。使用模糊聚类评价方法,对辽宁省冷链配送中心的位置和等级予以确定[1]。韩志,等通过分析水产品冷链物流园区各功能区间的相互关系,应用系统布局设计等方面的理论,结合相应的经济、交通、环境等因素,最终确定了园区的功能布局方案,以避免资源浪费,降低了冷链物流成本[2]。从水产品物流模式的研究角度,张庆平将供港鲜活水产品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供港鲜活水产品应当在供港资质的养殖区运至水产品转运中心后,通过相应的报关报检环节最终到达香港的销售终端。在此过程中应当实现全程的低温封闭运输和物流信息的有效协调[3]。刘华楠,等将美国B2C的水产品冷链物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总结了水产品流通环节中的冷链物流监管经验,并提出了提升我国水产品冷链水平的建议[4]。从水产品冷链绩效的研究角度,邓延伟,等通过构建基于水产品冷链运输的ACSST 绩效评价模型,有效体现出水产品供应链有关业务主体的相互关系,以及水产品冷链运输经营状况和企业运营的内在要求[5]。任俊丞从经济条件、自然环境和企业资金条件等方面分析了水产品冷链物流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策略[6]。

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水产品冷链物流相关的研究较多,但从产业角度考察水产品冷链物流布局设计的研究较少,还需进一步深入。因此,本文尝试以水产品产业物流网络布局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案例企业进行分析,计算得出最佳的物流布局方案,减少冷链物流环节和成本,提升水产品冷链物流水平,进而提升水产品的整体竞争力。

1 理论基础

冷链物流活动主要涉及物流从需求地向消费地的实体流动过程,而其中主要涉及到的主体包括生产者、消费者、物流节点、运输路线和信息系统等[7]。物流节点规划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物流节点主要可以依据相关的功能分为转运节点、集散节点和综合节点;另一方面可以将物流节点分为三个层次,即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8]。因此本文从三个节点角度出发,对水产品冷链物流节点进行规划。

城市作为物流网络建设的主体,对于形成较为合理的网络布局、构建相应的商品流通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将福建省作为案例,对水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布局进行实例规划,尝试找出较为合理的物流网络空间布局,推动福建省冷链物流发展的同时,增强了水产品流通效率,降低了整体的流通成本。

2 研究区域与指标设计

2.1 研究区域

福建省作为我国水产品生产和出口大省,其水产品产量约占全球水产品产量的5%左右,在全国居于前列。通过构建合理的冷链流通体系,有利于提升水产品的流通效率,增强水产品流通竞争实力。为从整体上构建福建省水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布局,本文以福建省主要的9 个地级市作为物流节点进行水产品冷链的总体规划。

2.2 指标选取

水产品冷链物流活动的网络设计思想是利用已有的地域空间,作为水产品冷链物流节点选择方案,通过不同节点的连接与合作,增强物流节点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水平。其中,物流节点的影响因素较多,本文主要从经济能力、物流发展潜力、服务能力和地理要素等四个方面研究福建省水产品冷链物流网络,进而确定各城市物流网络的节点类型,实现对该区域冷链物流网络布局的设计。选择指标主要设定如下:

(1)经济能力,主要反映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经济能力越强,对应物流节点的服务能力就越强。主要选择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GDP两项指标。

(2)物流发展潜力,主要反映物流能力的挖掘潜力。地区的物流能力潜力越大,一定程度上说明特定区域的物流潜力越强,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发展空间。主要选择人口规模、水产品产量、货物运输量和第三产业比重等指标。

(3)服务能力,主要反映特定地区的道路基础设施和运输供给能力。选择道路路网密度作为衡量物流服务能力的指标,用以反映平均平方公里拥有道路的长度状况。路网密度越大,代表该地区的道路基础服务能力越好。

(4)地理要素,主要考察地级市之间的地理空间位置。初步构建冷链物流节点的类型后,使用地理要素对物流节点的空间区域位置具体划分,进而增强物流网络布局的适用性。

2.3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从《福建省统计年鉴2017》和各地区2017 年的统计公报中提取所得,通过整理汇总后结果见表1。

表1 福建省9个地级市物流节点评价指标数值

3 研究方法设计

本文主要采用灰色聚类方法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相应的初步布局结果,主要思路在于将同类要素归并,使复杂的系统简单化。灰色聚类主要是运用灰色关联矩阵或白化权函数将一些指标的观测数值或观测对象转化为特定的可以定义类别的方法[9]。按照聚类标签可以将灰色聚类分为灰色关联聚类和白化权聚类。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白化权函数的标签聚类方式,按照若干灰度的分类标准,判断聚类对象属于哪一类灰度。

假定有n个灰色聚类对象,m个聚类指标,s个聚类灰度,判断决策对象的观测数值xij第i(i=1,2,...,n)个决策对象的第j(j=1,2,...,m)个指标)归入第k(k ∈{1,2,...,s})灰度。主要测度步骤如下:

(1)确定已有指标的转折点、中心点和取值范围。对于特定指标j(j=1,2,...,m),其对应的指标取值范围为[aj,bj],并依据所属灰类划分为若干灰类数s,即可确定灰类1至s的若干转折点和灰类k(k ∈{1,2,...,s})的若干中心点

(2)测定白化权函数。依据相对应的转折点、中心点和指标的取值范围确定指标的白化权函数,即指标j(j=1,2,...,m)关于灰度k(k ∈{1,2,...,s})的中心混合三角白话权函数其中j=1,2,...,m且k=2,3,...,s-1。规定当白化权函数无第一和第二转折点时,则称之为下限测度白化权函数,记为当第二和第三个转折点重合时,称之为适中测度白化权函数,记为当白化权函数无第三和第四转折点时,称之为上限测度白化权函数,记为

(3)确定灰色聚类的临界值。规定下限测度白化权函数的临界值为适中测度白化权函数和上限测度白化权函数的临界值为

(4)计算灰类隶属度。设x为指标j的一个观测值,当且仅当时,可分别用式(1)或式(2)求得灰类1 或是灰类s的隶属度或当k=2,3,...,(s-1)时,可用式(3)求取属于灰度k(k ∈{2,3,...,(s-1)})的隶属度

(5)计算聚类权重和权聚类系数。计算指标j的k子类的权。设定为指标j的k子类的临界值,则可计算出指标j的k子类的权为:

计算对象i关于指标j的观测值,为指标j的k子类白化权函数,为指标j的k子类的权,则可计算出对象i属于灰度k的灰色权变聚类系数:

(6)确定具体灰类。依据最大化隶属度原则,判断对象i所属灰度k*。

4 实证结果分析

4.1 实证结果

本文依据表1 中的数据信息,通过上述步骤,将区域总体发展水平划分为五个层级,即最低、低、一般、高、最高。

(1)确定评价结果的转折点、中心点和取值范围。按照5类灰度的要求获取各类数值,主要结果参见表2。

(2)计算白化权函数。依据相应数据得到有关指标j(j=1,2,...,7)关于灰度k(k ∈{1,2,3,4,5})的中心混合三角白化权函数:

当且仅当j=1 时,对应的白化权函数为同理可计算出其他指标的白化权函数。

表2 指标转折点、中心点和取值范围

(3)确定灰类隶属度。将指标j(j=1,2...,7)的观测数值带入对应的白化权函数,即可由灰类隶属度公式计算得出指标j(j=1,2,...,7) 关于灰类k(k ∈{1,2,3,4,5}) 的 隶 属 度k=1,2,...,5)。

(4)确定各指标聚类权重。基于公式(4)计算得出不同水平下的聚类权。具体结果参见表3。依据公式(5)计算得出灰色聚类系数主要结果参见表4。

(5)确定灰度。依据最大灰度原则确定各城市所属灰度。例如,福州市在聚类系数中属于第5项最大,故福州属于第5灰度,属于物流发展最好的层次。

表3 评价指标聚类权

4.2 基本布局设计

表4 为福建省各地级市所处的物流节点灰色聚类结果。结果显示,聚类结果“最高”的节点可规划为水产品物流园区,原因在于此类城市整体综合实力较高,符合物流园区对于城市发展和服务能力的相应要求。聚类结果为“一般”的城市节点,可以规划为物流中心,起到承接上下游物流业务活动的作用。聚类结果“最低”的城市节点可规划为水产品的配送中心,用以承接小范围和小批量的物流配送业务功能。

表4 福建省9地市水产品物流质量的聚类系数

依据相应的分析,初步将福州、厦门、泉州和漳州设定为水产品冷链物流园区节点型城市,莆田和龙岩初步设定为物流中心节点城市,三明、南平和宁德初步设定为水产品冷链配送中心节点城市。由此构建了福建省水产品冷链物流网络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福建省水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基本布局

整体而言,福建省已成为我国水产品生产的重要区域,对国内与国际水产品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具体而言,福州、厦门、泉州和漳州四个城市在福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快速增长的经济为福建省水产品物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经济区便捷的交通条件和福州的省会优势,为水产品的快速流转提供了强大的交通支持,形成重要的货物集散地,推动了福建省水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发展。因此将四个地级市作为物流园区型的节点城市,可以有效保障水产品冷链物流活动的顺畅运行。莆田和龙岩两市其地理位置和经济环境条件略低于上述两市,适合作为物流中心型的节点城市,在水产品流通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三明、南平和宁德三市经济发展水平略低于物流中心型节点企业,对水产品的物流需求相对较小,可作为水产品的配送中心。

4.3 详细布局设计

福建省各地级市水产品物流网络设计结果如图1 所示。依据实际状况,将地理要素加入到规划中,可使得对物流网络的规划更为实际。

对于物流园区型的城市而言,福州市位于福建省北部地区,而其他三市位于福建省的西南区域,重合程度较少,且可以覆盖到配送中心型节点城市,可以增强福州市节点的运作效率。厦门市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可以有效发挥特区优势,带动其他物流园区型节点城市的发展。

龙岩和莆田作为物流中心型节点城市,在水产品流通中也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地理位置看,莆田距离福州和泉州较近,可以有效承接两地的物流功能。厦门距离龙岩较近,由此起到承接的作用,降低物流成本。

三明、南平和宁德三市作为福建省内陆山区,主要可以承接福州的物流功能。三明距离龙岩市的距离相对较近,也可起到承接的作用。

依据地理位置要素的分析,福建省水产品较为具体的冷链物流规划布局如图2 所示。整体网络的建立有利于增强节点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效协调福建省水产品冷链物流活动,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图2 福建省水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具体布局

5 结语

本文以福建省水产品冷链物流活动为研究对象,应用灰色聚类分析法对福建省水产品冷链物流网络进行探究,找出较为合理的冷链物流网络布局方案。主要结论为将福州、厦门、泉州和漳州四市作为冷链物流园区节点城市;将龙岩和莆田两市作为物流中心节点城市;将三明、南平和宁德三市作为配送中心的节点城市。在此基础上,加入具体的地理要素,对初步设计的物流网络方案进行详细规划。本文应用的理论与方法可为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福建省作为水产养殖的大省,应当配备相应的冷链物流体系,增强水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有利于充分体现冷链物流活动在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方面的作用。未来研究可进一步细化相关城市节点在不同类型中的具体功能配置,针对具体城市如何构建不同的冷链中心,结合相应的城市特点对位置区域予以细化研究。

猜你喜欢
权函数白化水产品
基于改进权函数的探地雷达和无网格模拟检测混凝土结构空洞缺陷工程中的数学问题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一类广义的十次Freud-型权函数
白化黄喉拟水龟人工培育研究①
最严重白化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无限板孔边裂纹问题的高精度解析权函数解
白化茶种质资源分类研究
两类ω-超广义函数空间的结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