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于脂肪肝诊断中的效果观察

2021-04-02 00:15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丹东市中心医院妇儿院区医学检验科辽宁丹东118002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期
关键词:基转移酶甘油三酯脂肪肝

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丹东市中心医院妇儿院区)医学检验科 (辽宁 丹东 118002)

内容提要: 目的:观察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于脂肪肝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笔者医院腹部B超诊断的86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同期健康体检腹部B超正常的86例对象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使用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行血清肝功能及血脂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功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胆碱脂酶(CHE)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脂检测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有不同程度增高,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胆碱脂酶(CHE)、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有助于诊断脂肪肝。

人体合成、转运、贮藏及分解脂肪主要通过肝脏进行,正常情况下肝脏内脂肪含量约占5%,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肝脏内脂肪含量增加,光镜下肝细胞内可见大量脂肪小滴时临床称为脂肪肝[1]。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条件改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高热量及高脂肪的食物摄入增加及活动减少,导致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当前脂肪肝在我国已成为仅次于肝炎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第二大肝脏疾病[2,3]。肝脏活检是诊断脂肪肝的黄金标准,但因留取标本时为有创检查,导致绝大多数患者难以接受。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超声检查及血生化指标检查为临床诊断脂肪肝提供依据,生化指标的准确性决定着诊断的可靠性。本观察旨在探讨应用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生化检查用于脂肪肝诊断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于笔者医院诊断脂肪肝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腹部超声检查诊断脂肪肝,排除合并肝炎、糖尿病、胆囊炎、恶性肿瘤以及不愿参与观察的患者,共有86例患者参与本次观察,以同期健康体检腹部B超正常的86例对象为对照组,观察组86例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37例,年龄39~66岁,平均(51.7±8.9)岁,健康对照组86例对象中男性48例,女性38例,年龄38~66岁,平均(51.9±8.6)岁,两组对象在年龄、性别构成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腹部超声检查。所有对象均于空腹12h条件下使用西门子公司emier超声诊断仪行腹部超声检查,探头频率选择3.5~5.0MHz。常规取仰卧位及左侧卧位扫描肝脏,观察肝脏外形、实质回声强度、远场衰减、肝内血管等。脂肪肝超声诊断标准[4]:①肝脏实质回声强度超过脾脏及肾脏,呈点状高回声;②肝脏深部回声见衰减;③肝内血管显示不清晰;④肝脏轻中度增大。

1.2.2 血清肝功及血脂检查。所有对象均于晨起抽取空腹静脉血5mL,将血液标本置于试管中,置入离心机离心,取血清进行肝功能及血脂标检查,要求于采样2h内完成检验工作。检验仪器为日本产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试剂均为相关配套试剂。

1.3 观察指标

肝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胆碱脂酶(CHE)。

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对象的肝功能指标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胆碱脂酶(CHE)水平分别为(58.3±7.6)U/L,(79.2±9.3)U/L,(11.4±1.9)kU/L,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胆碱脂酶(CHE)水平分别为(31.2±4.8)U/L,(39.6±6.8)U/L,(8.7±1.2)kU/L,两组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对象的血脂检验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分别为(6.2±1.2)mmol/L,(3.6±0.6)mmol/L,(3.5±0.4)mmol/L,对照组对象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分别为(4.8±0.7)mmol/L,(1.4±0.2)mmol/L,(3.3±0.3)mmol/L,两组对象的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检验结果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肝脏是人体脂肪合成、转运、贮藏及分解的重要脏器,正常情况下肝脏内脂肪含量约占5%,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肝脏内脂肪含量增加,光镜下肝细胞内可见大量脂肪小滴时称为脂肪肝,是临床常见的弥漫性肝病。脂肪肝形成与脂肪代谢障碍及高血脂密切相关,当各种原因导致游离脂肪酸转运至肝脏增多,导致肝内合成甘油三酯(TG)增加,肝脏脂肪堆积,最终肝细胞内脂肪颗粒增加,形成脂肪肝,同时使患者血脂指标发生相应改变[5,6]。脂肪肝早期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多在生化检测时发现肝功指标改变,进一步检查时明确诊断。当血脂在体内含量增加时,可引起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脂肪酸使肝细胞受到损害,导致肝功能指标受损,以往研究显示脂肪肝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会显著上升,而健康体检人员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未见升高。血清胆碱脂酶(CHE)在87.9%脂肪肝患者中水平明显升高,而其他慢性肝脏疾病患者中仅有不足8.0%的患者升高。因此ALT、AST及CHE可作为诊断脂肪肝的标志物。而检测指标的准确与否则与诊断的准确性密切相关,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精密度良好,准确性高,符合检测的标准要求。本观察结果显示通过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提示观察组患者的肝功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胆碱脂酶(CHE)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血脂检测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亦有不同程度增高,组间对比同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胆碱脂酶(CHE)、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有助于诊断脂肪肝。

猜你喜欢
基转移酶甘油三酯脂肪肝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氨基转移酶升高真有这么可怕吗
高甘油三酯血症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法尼基化修饰与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
体检时甘油三酯水平正常,为何仍需注意?
海藻酸钠固定化重组川芎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
人乳脂中甘油三酯分析方法及组成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