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通气麻醉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1-04-02 01:56李明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辽阳111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0期
关键词:喉罩插管胆囊

李明 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辽宁 辽阳 111000)

内容提要: 目的:观察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喉罩通气麻醉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本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进行麻醉处理,观察组采用喉罩通气麻醉进行麻醉处理。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与阻滞完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中采用喉罩通气麻醉处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少,具有较高安全性,同时麻醉效果更佳,患者在术后恢复迅速。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临床医学上常见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性小、术后恢复较快以及术后疼痛程度相对较轻等临床特点,目前被众多患者及家属所接受,被临床广泛使用[1]。在进行该手术治疗时,需要采取相应的麻醉方法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以便确保手术能够顺利实施,达到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保障患者身体健康的目的[2]。喉罩通气麻醉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均属于临床医学上常用的麻醉方式之一,均能对患者起到较好的麻醉效果。本文主要探讨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中以上两种麻醉方法的应用研究,具体过程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4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7例,男14例,女23例,平均年龄(38.42±8.53)岁和观察组37例,男12例,女25例,平均年龄(38.47±8.54)岁。根据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显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足研究需求。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6~8h中均进行禁食禁饮处理,并在术前30min进行阿托品0.5mg与苯巴比妥钠0.1g肌肉注射处理。手术时,两组患者均给予迅速诱导的方式进行麻醉处理,具体内容为:选择0.3μg/kg的舒芬太尼、1.5kg的异丙酚、0.05mg/kg的咪达伦唑以及2mg/kg的琥珀胆碱,诱导时间保持在1~2min为最佳。当麻醉诱导生效后,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处理。进行气管插管时,麻醉师需以左手持咽喉镜,并抬起患者会厌,待患者声门充分显露后采用右手将气管插管送入患者气道中;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喉罩通气麻醉处理,喉罩通气时,麻醉师需将拉开患者下颚,以旋转的方式将喉罩紧贴患者咽后壁,从患者口腔正中央推入,待喉罩无法继续推动后进行20~30mL的空气注入。当喉罩通气成功或者气管插管成功之后,医护人员需对两组患者的胸廓情况进行有效观察,并对患者肺部情况进行听诊观察,以此来确保气管插管或喉罩通气成功后,气管插管正确到位,喉罩通气效果良好。随后连接麻醉机,以正压通气方式来对患者麻醉效果进行维持,并将患者的呼吸频率控制在12次/min左右。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与恢复指标情况,其中麻醉效果包括麻醉起效时间以及阻滞完全时间,恢复指标包括术后恢复自主时间、睁眼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另外,有效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过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将患者资料数据纳入SPSS32.0版本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以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以t检验,当P<0.05时,表示资料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恢复指标情况

经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分别为(2.53±0.95)min、(1.95±0.54)min、(8.64±3.42)min、(10.32±3.62)min、(22.74±5.63)min;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分别为(1.95±0.82)min、(1.24±0.64)min、(5.21±2.33)min、(7.74±2.24)min、(12.47±4.12)min。可见,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与阻滞完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2.811,P=0.006;t=5.157,P=0.001),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快于对照组(t=5.110,P=0.001;t=3.687,P=0.001;t=8.954,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6%(6/37);对照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3%(1/37)。可见,观察组患者麻醉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9.828,P=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以及切口小的临床特点,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达到保障患者身体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3]。而在进行该手术治疗时,为了保障手术能够顺利实施,临床往往会根据患者自身意愿与疾病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麻醉方法进行麻醉处理。

喉罩通气麻醉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均属于临床广泛应用的麻醉方式,其中喉罩通气麻醉的设置更加方便、患者耐受性相对较高且通气效果更加满意[4]。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操作难度系数相对较大,且术后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对手术治疗效果造成影响,无法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根据上文研究结果显示,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中进行喉罩通气麻醉处理的应用效果比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处理的应用效果明显更佳,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麻醉效果明显更佳、术后恢复速度明显更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喉罩使用方面、迅速,在起到维持方面更容易。与气管插管相比,喉罩无需配合喉镜使用,在放置时操作难度会小很多,成功率更高。另外,使用喉罩通气麻醉,患者耐受性更高,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相比,所需要的麻醉药量也明显减少,麻醉诱导和恢复期血液动力学稳定性更高,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更少。但喉罩通气麻醉也有一些缺点,笔者认为在进行喉罩通气麻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遵守喉罩的适应症,避免发生严重后果;(2)注意保持其密封性,以免出现胃胀气等不良现象;(3)由于喉罩通气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口腔分泌物,患者也更容易出现食管反流,因此,应在医嘱下应用阿托品类药物,减少分泌物,同时对未禁食的患者,要防止其误吸。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中采用喉罩通气麻醉处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少,具有较高安全性,同时麻醉效果更佳,患者在术后恢复迅速。

猜你喜欢
喉罩插管胆囊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双管喉罩在COPD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中的应用效果
喉罩在小儿拇再造手术复合麻醉中的应用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