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女性尿路感染的护理效果观察分析

2021-04-03 13:35胡雪凡肖倩李秀婷
保健文汇 2021年2期
关键词:尿路感染尿液护理人员

文/胡雪凡,肖倩,李秀婷

尿路感染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类泌尿系统疾病,其一般是指细菌进入泌尿系统而诱发的一系列炎症,尿急、尿频及尿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还会伴随有红肿及瘙痒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研究发现,尿路感染在女性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尤其是老年女性,其发生率超过了70%。在对老年女性尿路感染治疗时,除了借助药物治疗,还需要加强对病人的护理干预,以下为具体研究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8年4月到2019年4月本院妇科的老年女性尿路感染患者80例,按照投硬币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中最大年龄为81岁,最小年龄为58岁,平均(69.2±1.5)岁,其中23例上尿路感染患者,17例下尿路感染患者;观察组中最大年龄为84岁,最小年龄为61岁,平均(69.3±1.4)岁,其中24例上尿路感染患者,16例下尿路感染患者。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疾病类型、年龄以及性别看,并不具备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一定的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了相应的检查,配以相应的药物治疗,在上述基础上,将常规护理干预应用对照组患者之中,主要是与老年患者病情特征、身体承受能力、受教育程度结合,来对患者讲解与尿路感染相关的知识,从而使患者的认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指标给予观察、记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在短时间内告知主治医生,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处理病患,对临床治疗、护理的有效性保证。

对于观察组患者而言,在对照组基础上, 加以系统性、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实际护理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2.1 心理护理

老年女性尿路感染所需治疗时间比较长,而且复发率比较高,极易诱发害怕、恐惧以及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因此便需要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病情和个性特点,做好患者的临床心理护理工作,对患者及家属的疑问给予耐心解答,借助该种方式能够很好地对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有效缓解,同时也能够对患者治疗、护理的信心有效提升,进而确保患者治疗及护理的有效性。

1.2.2 卫生护理

老年女性尿路感染主要是由于细菌侵入尿道而诱发的一类疾病,加之女性生理特点的影响,因此在对其进行临床治疗阶段,要做好患者的卫生护理工作,告知患者按照要求对尿道口进行清洁,同时每日使用温水清洗外阴,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1.2.3 饮食护理

作为临床护理人员要引导和鼓励患者多饮水,保证患者饮水量最好每天超过2500毫升,以期达到多排尿的效果。实际上,最好每隔2-3小时排尿1次,这样可以及时排出体内的炎性物质与细菌。作为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尽量在白天多喝水,以免夜晚频繁起夜而对患者的正常休息产生不利影响。饮食上最好以多水分、清淡食物为主,以满足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1.2.4 导尿管护理

导尿管留置是诱发老年女性尿路感染的常见因素,由大量研究、临床研究显示,留置导尿≤2d,3-7d,8-13d,≥14d等不同时长情况下,形成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75%、27.48%、51.24%及100.0%。在上述情况下,需要在术后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患者排尿不畅问题,可以对患者应用单向活瓣集尿袋,并将该类型尿袋保持在膀胱水平以下,从而对尿液逆流的情况有效避免。同时,就实际情况看,留置导尿3d内一般不需要更换尿袋,但如果超过一周的留置时长,则需要更换。如果频繁地对患者的尿袋更换,很容易增加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几率。在留取尿液标本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首先进行消毒,并抽取尿液。实际上,外尿道黏膜间潜在腔隙是诱发尿路感染的主要途径,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对导尿管部位进行护理前做好吸收消毒工作,可以选择0.05%碘伏来对导尿管及尿道口进行消毒,每天2次即可。

1.2.5 药物治疗护理

在对老年女性尿路感染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选择的药物类型一般是敏感抗生素,需要提前对中段尿细菌进行培养,然后根据培养结果给予用药,在与观察结果结合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抗菌药物,以此来达到预期的药物治疗效果。在实际借助药物治疗时,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明确按量、按时、按疗程服药,切记随意停药。如果需要将雌激素治疗应用在尿路感染治疗中,需要告知患者药物的用法、疗程、作用及注意事项等,以免滥用肾毒性和抗生素药物。

1.2.6 功能锻炼

大部分老年女性尿路感染患者存在尿道括约肌松驰问题,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引导和鼓励患者定期进行功能锻炼,一般告知患者睡前,开展肛门会阴收缩运动,这样既可以提高尿道括约肌张力,而且还可以防止尿失禁,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1.2.7 保健指导

(1)向患者进行知识宣传教育,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以及家属了解导致患病的因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同时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少食用油腻食物;(2)指导患者生活。引导患者在治疗阶段始终保持正确的卫生习惯,避免擦便纸污染尿道口,同时对外阴进行清洗,女病人月经期间要适当地提高外阴清洗次数,确保外阴干燥、清洁。在日常起居过程中,要注重劳逸相结,保证患者均衡的饮食营养,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机体抵抗力;(3)预防指导。尽可能避免为患者使用尿路机械,如果非用不可时,需要严格无菌操作,以此来降低老年女性尿路感染发生几率。同时,要协助其养成“二次排尿”的良好习惯,其一般要求每次排尿后数分钟在进行一次排尿。

1.3 临床评定标准

(1)临床疗效。治愈:患者尿路感染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显效:护理后患者的尿路感染症状出现明显好转;无效:护理后患者的尿路感染症状未见改善,甚至呈现出恶化的发展趋势。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2)对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C 反应蛋白和尿液白细胞计数进行记录和对比。(3)对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患者排尿灼热消失时间、生化指标转阴时间、尿频消失时间给予对比。(4)对护理后两组患者护理依从率、服药依从率、尿路感染复发率和满意度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两组患者研究所得结果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给予表示,计量资料采用了均数±标准差给予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如果P<0.05,则反映本次研究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借助护理和治疗,观察组中的大部分患者很好地改善或是消除了尿路感染的情况,存在少数患者未改善病症,有效护理率达到98.7%,而对照组患者改善、消除尿路感染的总有效率相对较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尿液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对比

据统计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尿液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尿液白细胞计数均呈现下降的情况,且观察组的尿液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均好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比较护理前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尿液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s)

表2 比较护理前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尿液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s)

?

2.3 护理后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护理干预后,通过统计得知观察组患者的尿频消失时间、排尿灼热消失时间等指标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表3 护理后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s,d)

表3 护理后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s,d)

?

3 讨论

尿路感染属于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类泌尿系统感染,其一般是以单一细菌入侵尿路而诱发的炎症反应,在女性群体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通常情况下,尿路感染主要包括了下尿路感染和上尿路感染和,后者最为严重,且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女性群体中,因此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尤为关键。在对老年女性尿路感染患者进行临床治疗阶段,要为其提供针对性、系统性护理干预,其不仅可以使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得到明显改善,而且还可以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进而对患者临床护理、治疗的自信有效提升,且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和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1-3]。

猜你喜欢
尿路感染尿液护理人员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前列腺增生切除术后尿路感染危险因素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尿液检验标本留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女性多喝水尿路感染风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