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肱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中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应用

2021-04-03 13:35邱光慧
保健文汇 2021年2期
关键词:克氏肘关节肱骨

文/邱光慧

肱骨远端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病症,其好发于肱骨踝上、内外踝以及踝间,因儿童踝上部较为薄弱,故容易引发肱骨远端骨折,该骨折发生率占小儿肘部骨折的30%-40%[1]。肱骨远端具有多个次级骨化重点,一旦发生骨折,其治疗难度会显著增加,特别是儿童踝上骨折极易并发神经血管损伤,严重时,可能会引起晚期畸形,对患儿生活质量与肢体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发生早期选择一种合适、有效的手术方式至关重要[2]。目前针对儿童肱骨远端骨折,临床多采取闭合复位石膏或夹板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因其复位较为困难,故常采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以促进骨折端复位,为其日后生活质量提供保障[3]。故本文就此进行研究,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选取44例实行肱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患儿,资料选自2019年1月-2020年1月,所有患儿均给予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44例患儿中男童、女童各28、16例,年龄在3-13岁,平均为(8.52±2.14)岁;受伤至就诊时间1-3.3h,平均为(1.86±0.32)h;致伤因素:摔伤39例,车祸4例,高处坠落1例,肱骨髁上骨折21例,髁间骨折8例,外踝骨折5例,内外髁骨折3例,其他7例。入组标准:(1)所有患儿均经X线、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2)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3)符合中《骨与关节损伤》[4]中肱骨远端骨折相关诊断标准;(4)无神经、血管损伤症状。排除标准:(1)严重性粉碎性骨折、开放性以及陈旧性骨折患儿;(2)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3)与患儿沟通存有障碍。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依据骨折类型以及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式。术前给予患儿夹板或三角巾临时制动,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入室后对患儿实施全麻,同时对患肢实施充气式止血,于肘关节前外侧入路,以此切开皮肤、筋膜层,延肌间隙达到骨膜,显露骨折断端后实施复位、清除血肿等,术中尽量保留骨块周围血供,在C型臂直视下实施复位,选择2根直径为2.0-3.0mm左右的克氏针交叉固定,并对切开骨膜进行修复,针尾折弯紧贴骨膜埋在皮肤外面或皮下,冲洗伤口,对切口进行全层缝合。术后使用肘关节石膏后托外固定,使用甘露醇消肿治疗,于3-4周后将石膏去除,协助患儿实施功能训练,于4-6周后将克氏针取出,进一步实施功能训练。

1.3 观察指标

在术后6个月使用X线检查并按照Flynn疗效评价标准[5]评估患儿肘关节功能,优:患儿肘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提携角度10°-15°;良:肘关节活动度轻度受限,其受限范围于5°内,提携角度改变或肘部内外翻畸形0°-5°;可:肘关节伸屈活动受限0°-10°,肘内外翻畸形6°-10°;差:肘关节伸屈活动受限11°以上,肘内外畸形1111°-15°。对患儿围术期指标进行统计,其中包括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测量患儿肢体患侧提携、伸屈角度。使用改良面部表情评分法(FLACC)[6]与脸谱法评估患儿术前、后疼痛程度,其中FLACC适合3个月-7岁患儿,脸谱法适合>7岁患儿,FLACC包括行为、哭闹以及表情等5个项目,总分为10分,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强;脸谱法依据表情评分,分值为0-10分,表情越痛苦,评分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研究中选择SPSS20.0系统计算数据,其中计量数据(±s)表示,采用t检验,而%表达计数数据,采用x2检验,两组数据存在差异后选用P<0.05表达。

2 结果

2.1 患儿治疗效果并发症分析

所有患儿手术后切口均1期愈合,骨折术后4-6周复查X线检查可见骨痂生长。随后6个月未见肘关节畸形、创伤性关节炎、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较佳。本组患儿44例,其中优25例,良19例,可0例,差0例,优良率为100.00%。

2.2 患儿围术期指标分析

44例患儿骨折愈合时间为5-8周,平均为(6.21±0.33)周,住院时间为6-21d,平均为(15.21±3.71)d;提携角患侧为0-10°,平均为(8.11±0.21)°;屈曲角度患侧115-150°,平均为(131.25±11.58)°。

2.3 患儿术前、术后疼痛评分对比

术后FLACC、脸谱法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术前、术后FLACC、脸谱法评分对比(±s,分)

表1 术前、术后FLACC、脸谱法评分对比(±s,分)

?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数不断增加,我国儿童肱骨远端骨折发生率也随之上升,因小儿年龄小,其肱骨远端骺板较为薄弱,故极易引发肱骨远端骨折,对小儿生长发育、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以往,临床多采取保守治疗,但治疗后极易造成肿胀与张力性水疱,严重时可能会引起前臂骨筋膜综合征,对患儿预后恢复产生严重影响[7]。同时无位移骨折患儿,在实施保守治疗过程中,常会引起继发移位,造成骨折畸形愈合,肘内翻畸形、肘关节功能减退等,故临床多采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

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主要是利用C型臂机以及克氏针,取骨折处为J型切口,充分暴露骨折部位,随后观察骨折类型与大小,对其断端软组织进行清理,复位并确定成功后,使用克氏针固定骨折部位,可有效预防骨折移位[8]。同时克氏针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大面积剥离骨折,减小对骨骼肌骺板的刺激,促进患儿恢复。本文研究显示,术后所有患儿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术后恢复优良率为100.00%,表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具有显著疗效,可促进患儿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考虑原因在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可准确地找出骨折点并给予解剖复位,同时清理骨折积血,促使前倾角复位,进而固定骨折处,降低移位发生率,以此加快患儿恢复速度[9]。本文研究显示,骨折愈合时间为(6.21±0.33)周,住院时间为(15.21±3.71)d,提携角患侧为(8.11±0.21)°;屈曲角度患侧为(131.25±11.58)°,表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可加快患儿恢复时间,缩短其住院时间。考虑原因为使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可使关节内骨折解剖复位,稳定内固定,以此可减少骨折因伸肌总腱的牵拉再次移位,进一步加快患儿愈合速度,促进其肘部关节恢复[10]。本文结果得出,术后FLACC、脸谱法评分均低于术前,表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后疼痛程度较轻,考虑原因在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使用皮内包埋处理,可有效避免皮肤压迫与肘关节早期活动干扰,以此保障上肢静脉血流通畅,减轻术后疼痛。

综上所述,针对移位明显的患儿,需尽早实施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以此达到精准复位、固定,同时在术中还应保护患儿血运,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克氏肘关节肱骨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闭合性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钢板内固定与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效果的meta分析
胳膊肘僵硬是咋回事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右肱骨巨大骨囊肿1例
比较分析切开复位克氏针、螺钉固定治疗小儿肱骨内上髁骨折价值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铰链式外固定器重建肘关节稳定性的进展研究*
手法复位治疗骨折性肘关节脱位临床意义探究